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增强策略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艳
王雨笠
罗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7-855,共9页
天然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底物特异性,在日用品化学、医疗卫生、食品制造和污染物防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天然酶分离提纯难度大、价格贵且稳定性差的自身缺陷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积极探索替代产品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阎锡蕴...
天然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底物特异性,在日用品化学、医疗卫生、食品制造和污染物防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天然酶分离提纯难度大、价格贵且稳定性差的自身缺陷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积极探索替代产品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阎锡蕴等首次发现Fe3O4纳米颗粒具有过氧化物酶样催化活性,此后纳米材料的酶样活性研究发展迅速。除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外,纳米材料还具有类似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天然酶的催化活性。具有天然酶样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被统称为纳米酶。纳米酶具有制备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稳定性高和活性可调节等优点,在替代天然酶用于环境监测及治理、疾病诊断及治疗、食品安全防控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较低的催化效率和底物特异性限制了纳米酶的进一步应用。催化效率和底物选择性的增强将极大促进纳米酶的实际应用。本文以纳米材料最具代表性的酶样活性过氧化物酶样活性为例,综述了近几年研究中增强纳米材料催化活性的策略,包括改变纳米材料特性(尺寸、形貌以及表面修饰等)和催化反应条件(温度、pH、促进剂、光照等)、纳米材料混合和材料杂化等。重点围绕催化效率及底物选择特异性的提高,期望能让读者对纳米材料酶样活性的增强策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过氧化物酶
表面修饰
光照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蛇床子素对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脊髓背角p38 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嘉明
易增兴
+5 位作者
林世清
王益敏
蔡哲
魏明
孙来保
邹学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3,共7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脊髓背角p38 MAPK信号相关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5组:Blank组(n=36)、Sham组(n=36)、手术模型组(NP,n=36)、DMSO组(n=24)、蛇床子素组(Ost组,n=24),检测...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脊髓背角p38 MAPK信号相关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5组:Blank组(n=36)、Sham组(n=36)、手术模型组(NP,n=36)、DMSO组(n=24)、蛇床子素组(Ost组,n=24),检测所有大鼠术前1 d,术后1、2、6、7、12、14、21、28 d的50%机械痛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DMSO组和Ost组于术后d2经硬膜外腔分别注射100 m L·L^(-1)DMSO和20 g·L^(-1)蛇床子素,体积均为50μL。分别于术后7、14 d取出术侧腰段脊髓背角,Western blot检测p-p38、IL^(-1)8、IL^(-1)8R蛋白的表达,q PCR检测IL^(-1)8 mRNA表达。结果与Blank组相比,Sham组在术后1 d 50%MWT降低(P<0.05),而NP组、DMSO组及Ost组术后各时点的50%MWT降低(P<0.05);术后d 7 p-p38、IL^(-1)8蛋白及IL^(-1)8 mRNA表达上调(P<0.05),而IL^(-1)8R蛋白在术后d 14表达上调(P<0.05);硬膜外给予蛇床子素后,与DMSO组相比,Ost组各个时间点的50%MWT升高,持续至术后28 d(P<0.05),同时,术后d 7伴有p-p38、IL^(-1)8蛋白及IL^(-1)8 mRNA表达下降;术后d 14,IL^(-1)8R蛋白表达降低(P<0.05);p-p38蛋白相对浓度和IL^(-1)8 mRNA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R=0.9(P<0.05)。结论髓核致炎大鼠脊髓背角p-p38蛋白及IL^(-1)8可能参与了早期炎性痛形成,而IL^(-1)8R在疼痛的维持中发挥作用,蛇床子素长期有效缓解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痛,可能与抑制p38 MAPK信号相关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脊髓背角
p38
MAPK信号通路
IL-18
IL-18R
神经根炎性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增强策略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艳
王雨笠
罗成
机构
宜春学院
医
学院
医学生化
教研室
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药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7-85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763024,No.31600817)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202BAB214027)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GJJ151023)资助。
文摘
天然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底物特异性,在日用品化学、医疗卫生、食品制造和污染物防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天然酶分离提纯难度大、价格贵且稳定性差的自身缺陷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积极探索替代产品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阎锡蕴等首次发现Fe3O4纳米颗粒具有过氧化物酶样催化活性,此后纳米材料的酶样活性研究发展迅速。除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外,纳米材料还具有类似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天然酶的催化活性。具有天然酶样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被统称为纳米酶。纳米酶具有制备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稳定性高和活性可调节等优点,在替代天然酶用于环境监测及治理、疾病诊断及治疗、食品安全防控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较低的催化效率和底物特异性限制了纳米酶的进一步应用。催化效率和底物选择性的增强将极大促进纳米酶的实际应用。本文以纳米材料最具代表性的酶样活性过氧化物酶样活性为例,综述了近几年研究中增强纳米材料催化活性的策略,包括改变纳米材料特性(尺寸、形貌以及表面修饰等)和催化反应条件(温度、pH、促进剂、光照等)、纳米材料混合和材料杂化等。重点围绕催化效率及底物选择特异性的提高,期望能让读者对纳米材料酶样活性的增强策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纳米酶
过氧化物酶
表面修饰
光照
杂化
Keywords
nanozyme
peroxidase
surface modification
light
hybrid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O65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蛇床子素对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脊髓背角p38 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嘉明
易增兴
林世清
王益敏
蔡哲
魏明
孙来保
邹学农
机构
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麻醉科
广东省骨科学重点实验室
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药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 31430030)
惠州市大亚湾科技计划项目(No 2014A01015)
文摘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脊髓背角p38 MAPK信号相关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5组:Blank组(n=36)、Sham组(n=36)、手术模型组(NP,n=36)、DMSO组(n=24)、蛇床子素组(Ost组,n=24),检测所有大鼠术前1 d,术后1、2、6、7、12、14、21、28 d的50%机械痛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DMSO组和Ost组于术后d2经硬膜外腔分别注射100 m L·L^(-1)DMSO和20 g·L^(-1)蛇床子素,体积均为50μL。分别于术后7、14 d取出术侧腰段脊髓背角,Western blot检测p-p38、IL^(-1)8、IL^(-1)8R蛋白的表达,q PCR检测IL^(-1)8 mRNA表达。结果与Blank组相比,Sham组在术后1 d 50%MWT降低(P<0.05),而NP组、DMSO组及Ost组术后各时点的50%MWT降低(P<0.05);术后d 7 p-p38、IL^(-1)8蛋白及IL^(-1)8 mRNA表达上调(P<0.05),而IL^(-1)8R蛋白在术后d 14表达上调(P<0.05);硬膜外给予蛇床子素后,与DMSO组相比,Ost组各个时间点的50%MWT升高,持续至术后28 d(P<0.05),同时,术后d 7伴有p-p38、IL^(-1)8蛋白及IL^(-1)8 mRNA表达下降;术后d 14,IL^(-1)8R蛋白表达降低(P<0.05);p-p38蛋白相对浓度和IL^(-1)8 mRNA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R=0.9(P<0.05)。结论髓核致炎大鼠脊髓背角p-p38蛋白及IL^(-1)8可能参与了早期炎性痛形成,而IL^(-1)8R在疼痛的维持中发挥作用,蛇床子素长期有效缓解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痛,可能与抑制p38 MAPK信号相关通路有关。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脊髓背角
p38
MAPK信号通路
IL-18
IL-18R
神经根炎性痛
Keywords
osthole
spinal dorsal horn
p38 MAPK signaling pathway
IL-18
IL-18R
inflammatory radicular pain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增强策略
李艳
王雨笠
罗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蛇床子素对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脊髓背角p38 MAPK表达的影响
张嘉明
易增兴
林世清
王益敏
蔡哲
魏明
孙来保
邹学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