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BF神经网络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诗卉 代焕利 +3 位作者 王飒 孙伟军 肖亚平 任乔林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5-48,共4页
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RBF神经网络,依据某地实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了考虑历史天气状况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和仿真,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满足精度要求,并将此RBF负... 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RBF神经网络,依据某地实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了考虑历史天气状况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和仿真,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满足精度要求,并将此RBF负荷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在相同预测条件下,RBF神经网络相比于BP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RBF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防雷措施在提高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广德 向文 +3 位作者 邹建华 胡江 杨先杰 吴金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85-88,95,共5页
采用ATP/EMTP软件对220kV输电线路建模,通过软件仿真,分析了避雷器安装方式,工频相位角及耦合地线对线路耐雷性能的影响,在这3个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不同的并行防雷措施,并分别验证了3种并行防雷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并行防雷措施比... 采用ATP/EMTP软件对220kV输电线路建模,通过软件仿真,分析了避雷器安装方式,工频相位角及耦合地线对线路耐雷性能的影响,在这3个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不同的并行防雷措施,并分别验证了3种并行防雷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并行防雷措施比单一防雷措施的防雷效果好得多,而且在A1,A2相装设避雷器,调整工频相位角为120°,同时在离地高16m处架设一根耦合地线对线路耐雷性能的提高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EMTP 耐雷水平 并行防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SG-BiLSTM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铁 陈一夫 +3 位作者 李咸善 陈卫东 冷昊伟 陈忠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175,共8页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可对变压器潜伏故障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为了更精确的预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提出了CEEMDAN结合BiLSTM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先针对EMD中的模态混叠现象和EEMD重构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CEEMDAN,将气体...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可对变压器潜伏故障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为了更精确的预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提出了CEEMDAN结合BiLSTM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先针对EMD中的模态混叠现象和EEMD重构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CEEMDAN,将气体序列分解,得到模态分量,并对高频波动分量进行Savitzky-Golay(SG)滤波,消弱高频分量中的极值点和噪声干扰。然后利用BiLSTM网络对各个分量进行预测,进一步提高特征提取的完整性。叠加重构所有分量的预测结果,得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预测值。经算例验证,相较其他模型,所提方法精度更高,证实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添加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Savitzky-Golay滤波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的变压器故障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铁 陈卫东 +1 位作者 李咸善 陈忠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5-31,共7页
预测变压器潜伏性故障对评估其健康状态至关重要。提出一种新型变压器故障预测方法,首先以LSTM网络为载体搭建时间注意力机制预测框架,并采用IALO算法优化其参数;其次利用优化的模型预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然后采用MPA算法优化的SVM模... 预测变压器潜伏性故障对评估其健康状态至关重要。提出一种新型变压器故障预测方法,首先以LSTM网络为载体搭建时间注意力机制预测框架,并采用IALO算法优化其参数;其次利用优化的模型预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然后采用MPA算法优化的SVM模型对气体预测结果进行故障诊断;最后统计诊断结果并与实际运行状态对比验证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在第42~58天内运行状态异常次数最多为29次,未来两个月内运行异常几率为86.89%,其中中温过热故障占比最高为88.67%,与实际情况误差仅为2.46%和1.29%,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符合较高,证明了所提方法在准确预测变压器运行状态异常时间点和故障类型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预测 溶解气体分析 改进的蚁狮算法 长短时记忆网络 时间注意力机制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P2000软件的中重冰区直线塔静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奇祥 江全才 +2 位作者 卢振鹏 谭坤侨 许维忠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51-53,57,共4页
针对真塔试验费用高昂、试验前须进行仿真的问题,本文使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1YD-ZB3进行静态分析.本文使用AutoCAD建立1YD-ZB3和1YD-JC4两种杆塔的三维模型,基于有限元理论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得到杆塔偏移的最大位置和最大值.... 针对真塔试验费用高昂、试验前须进行仿真的问题,本文使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1YD-ZB3进行静态分析.本文使用AutoCAD建立1YD-ZB3和1YD-JC4两种杆塔的三维模型,基于有限元理论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得到杆塔偏移的最大位置和最大值.将此值与规程进行对比,查看是否安全.还可以得到应力值,将此值与规程进行对比,验证杆件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YDZB3直线塔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杆塔试验模拟仿真、杆塔改型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冰区 铁塔 SAP2000 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超高压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廖利荣 董臣 +1 位作者 俞凯 廖玄 《广东电力》 2010年第11期10-13,共4页
研究了基于小波分解的故障测距,对故障行波电流信号进行相模变换,通过小波分解提取出故障分量发生奇异性的时间点,针对以往利用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存在故障距离检测不准确的问题,采用双端故障测距将行波到达两端的时间相减,可以更准确地... 研究了基于小波分解的故障测距,对故障行波电流信号进行相模变换,通过小波分解提取出故障分量发生奇异性的时间点,针对以往利用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存在故障距离检测不准确的问题,采用双端故障测距将行波到达两端的时间相减,可以更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有很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小波分解 波头检测 双端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相关的非平稳相干函数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奇祥 彭刚 +3 位作者 张齐 陈灯红 陈忠 许维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4-152,共9页
依据蒙特卡洛方法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非平稳相干函数,采用四阶傅里叶级数拟合非平稳相干函数,分析场地条件和站点间距对参数的影响,验证模型有效性,并合成多点地震动。以一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一致与非一致地震激励作用... 依据蒙特卡洛方法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非平稳相干函数,采用四阶傅里叶级数拟合非平稳相干函数,分析场地条件和站点间距对参数的影响,验证模型有效性,并合成多点地震动。以一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一致与非一致地震激励作用下输电塔最大层间位移角,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的傅里叶非平稳相干函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相干函数非平稳特性及场地变化,且拟合精度较高;②场地条件影响傅里叶非平稳相干函数模型的五个参数,站点间距影响傅里叶非平稳相干函数模型的三个参数,应考虑场地条件和站点间距的影响;③与一致地震激励作用输电塔最大层间位移角超出限值的极限峰值加速度相比,非一致地震激励作用下的极限峰值加速度较小,表明输电塔较早发生破坏,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分析应考虑非一致地震激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 相干函数 场地 输电塔线体系 层间位移角 非一致地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排布的双回电缆线路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邱立 谢海龙 +4 位作者 苟明 邓长征 曹新阳 傅天奕 赵自威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温度分布对电力电缆的综合寿命影响显著,为此本文根据实际工程对YJLW03-64/110kV-400mm2和YJLW03-64/110kV-630mm2组合电缆方案的温度分布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ANSYS软件建立电缆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分析了等间距等截面等荷载电缆... 温度分布对电力电缆的综合寿命影响显著,为此本文根据实际工程对YJLW03-64/110kV-400mm2和YJLW03-64/110kV-630mm2组合电缆方案的温度分布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ANSYS软件建立电缆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分析了等间距等截面等荷载电缆温度分布规律;进一步地,对比分析了不等载荷不同截面条件下的等间距和不等间距排布的电缆温度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电缆非均匀排布不等载荷时,其最高温升相较于均匀排布时有明显的下降,本实例中电缆最高温从55.6℃降低至54.3℃,降低比例为4.2%.非均匀排布方式下优化电缆温度分布,对电缆线路的设计和选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电缆温升 非均匀排布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冰区1YD-JC4耐张塔屈曲分析
9
作者 江全才 林奇祥 +2 位作者 许维忠 陈焰发 姜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4-186,共3页
针对真塔试验费用高昂、试验前须仿真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110kV等级中重冰区1YD-JC4耐张塔空间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线性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计算了模型在各个工况下的屈曲因子和最大荷载。结果表明,1YD-JC4... 针对真塔试验费用高昂、试验前须仿真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110kV等级中重冰区1YD-JC4耐张塔空间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线性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计算了模型在各个工况下的屈曲因子和最大荷载。结果表明,1YD-JC4耐张塔符合设计要求,可为后续杆塔试验模拟仿真、杆塔改型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2000 屈曲 中重冰区 杆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位转移现象的治理
10
作者 高广德 向文 +3 位作者 张力广 肖隆恩 胡江 李闫远 《陕西电力》 2015年第5期54-59,共6页
采用ATP/EMTP软件对220 kV獍顾线建模,通过软件仿真,分析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增加绝缘子片数和增加耦合地线的安装长度对高电位转移的防治效果。结合仿真结果,建立权值计算模型,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措施的权值... 采用ATP/EMTP软件对220 kV獍顾线建模,通过软件仿真,分析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增加绝缘子片数和增加耦合地线的安装长度对高电位转移的防治效果。结合仿真结果,建立权值计算模型,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措施的权值。结果表明: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增加绝缘子片数可以防治高电位转移,而增加耦合地线的安装长度会加剧高电位转移;同时在综合考虑了防治效果、工程经济性、运维难易度后,得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最优、安装线路避雷器次之、增加绝缘子片数再次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位转移现象 ATP/EMTP 改进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区域模型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闫远 刘会家 +2 位作者 胡頔 曹静 谢峰 《陕西电力》 2015年第2期49-5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块的简化网络可靠性FMEA算法。根据不同开关的功能,以自动开关装置为边界形成自动区域,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简化为只含开关、配电块、负荷以及分布式电源的等效网络,每个自动区域仅含一个自动开... 提出了一种基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块的简化网络可靠性FMEA算法。根据不同开关的功能,以自动开关装置为边界形成自动区域,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简化为只含开关、配电块、负荷以及分布式电源的等效网络,每个自动区域仅含一个自动开关和若干个手动开关,由自动区域特性可知:与主区域直接相连的所有支路的负荷点有相同的故障率,且该类负荷点的故障停运时间由系统元件故障位置来确定;与支路区域相连的负荷点的故障率不受主区域的影响,且该类负荷点的故障停运时间由分布式电源所在支路区域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基于配电块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提出了形式化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可靠性评估算法。该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重复枚举的数量,通过RBTS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块 自动开关装置 可靠性评估 FMEA算法 遍历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区域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闫远 刘会家 +2 位作者 肖隆恩 曹静 谢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55-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块的简化网络可靠性FMEA算法.根据不同开关的功能,以自动开关装置为边界形成自动区域,将配电网络简化为只含开关、配电块及负荷的等效网络,每个自动区域仅含一个自动开关和若干个手动开关,由自动区域特性可知与该区... 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块的简化网络可靠性FMEA算法.根据不同开关的功能,以自动开关装置为边界形成自动区域,将配电网络简化为只含开关、配电块及负荷的等效网络,每个自动区域仅含一个自动开关和若干个手动开关,由自动区域特性可知与该区域直接相连的所有支路的负荷点有相同的故障率,对于和自动区域直接相连的负荷而言,区域内元件故障对负荷点造成的故障停运时间相同.基于配电块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提出了形式化的简化配电网络可靠性评估算法.该算法只需一次枚举大大减少了重复枚举的数量,通过RBTS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块 自动开关装置 可靠性评估 FMEA算法 遍历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CA的110kV架空导线断线可靠性分析
13
作者 崔景顺 高广德 刘畅 《陕西电力》 2013年第3期61-63,67,共4页
在高压电力输送过程中,较多采用的是架空导线的输送方式。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大部分是在野外运行,长期受到各种自然环境以及人为的影响,导线很容易发生断股故障,甚至整根导线断裂,引起事故。500 kV以及以上等级的线路很少出现断股和断线故... 在高压电力输送过程中,较多采用的是架空导线的输送方式。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大部分是在野外运行,长期受到各种自然环境以及人为的影响,导线很容易发生断股故障,甚至整根导线断裂,引起事故。500 kV以及以上等级的线路很少出现断股和断线故障,而110 kV线路断股事故最为常见。在架空导线的失效形式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采用基于FMECA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对导线可能会发生断股乃至断线的故障因素进行预测分析,确定线路在设计、施工、运行的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及每个故障模式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找出潜在的、可能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可以采取的预防补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断线 FMECA 失效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