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环氧树脂抗冲磨材料的研究与施工工艺 被引量:6
1
作者 邝亚力 谭雪松 +3 位作者 韩炜 李娟 李珍 汪在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5-226,共2页
水利水电行业中,由于受到含沙水流的冲磨、气蚀破坏,水电站泄水建筑物的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因此对大坝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越来越受到行业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传统的环氧树脂抗冲磨修补材料进行增韧改性,研制出一种韧性高、放热... 水利水电行业中,由于受到含沙水流的冲磨、气蚀破坏,水电站泄水建筑物的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因此对大坝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越来越受到行业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传统的环氧树脂抗冲磨修补材料进行增韧改性,研制出一种韧性高、放热少、高强度、抗冲磨性能好的环氧树脂抗冲磨材料,并与传统环氧树脂进行力学性能和抗冲磨性能作比较。同时介绍了环氧树脂的施工工艺,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建筑物 改性环氧树脂 抗冲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树与枇杷树蒸腾规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严东英 董晓华 +3 位作者 李璐 赵乔 葛亮 洪江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共5页
以湖北省宜昌市经济作物柑橘树和枇杷树为研究对象,使用SF-DL2茎流计对柑橘树和枇杷树蒸腾速率变化规律进行了观测。通过观测比较了柑橘树与枇杷树蒸腾速率的差异,并对柑橘树和枇杷树的蒸腾速率与其同期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 以湖北省宜昌市经济作物柑橘树和枇杷树为研究对象,使用SF-DL2茎流计对柑橘树和枇杷树蒸腾速率变化规律进行了观测。通过观测比较了柑橘树与枇杷树蒸腾速率的差异,并对柑橘树和枇杷树的蒸腾速率与其同期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柑橘树与枇杷树蒸腾速率均为多峰曲线,昼夜蒸腾强度差异较大;柑橘树蒸腾速率变化曲线较平缓且峰值范围较窄,枇杷树蒸腾速率变化曲线较陡且峰值范围较宽;相同条件下,枇杷树蒸腾速率曲线增长速度要大于柑橘树,同时其日平均蒸腾量也比柑橘树大44.33%(376.95g)。②两种植株蒸腾启动时间基本相同,中午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午休现象,相比柑橘树,枇杷树午休现象更明显。③柑橘树和枇杷树蒸腾速率均与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土壤温度成正比,而与环境湿度成反比;对于柑橘树,环境湿度为最大影响因子,相关系数为0.79,大气温度对其影响最小,相关系数仅为0.65;而相比于柑橘树,太阳净辐射为限制枇杷树蒸腾速率最大的因素,相关系数为0.77,相对来说土壤温度的影响最小,与蒸腾速率的相关系数仅为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树 枇杷树 茎流计 蒸腾规律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WAT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设计洪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冲 董晓华 +5 位作者 成洁 时磊 刘冀 喻丹 杨芝辰 谭雪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89,95,共7页
城市化进程会改变城市下垫面条件,影响地区产汇流过程,增加城市面临洪涝灾害的风险。为分析深圳市石岩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设计洪水的影响,对石岩流域1988、2002、2010和2016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分析该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城市化进程会改变城市下垫面条件,影响地区产汇流过程,增加城市面临洪涝灾害的风险。为分析深圳市石岩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设计洪水的影响,对石岩流域1988、2002、2010和2016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分析该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建立石岩流域改进后小时步长的SWAT模型,模拟该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下的设计洪水过程,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流域28年间林地草地占比减少29%,耕地占比减少11%,城镇用地占比增加37%;随着林地耕地的减少和城镇面积的增加,不同频率设计洪水的洪量及洪峰均有所增加,且峰现时间也有所提前,2002-2010年期间增长幅度最大,其洪峰平均增长205.6 m3/s,洪量平均增加634.2万m3。该流域设计洪水受流域的城市化影响较剧烈,需要复核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以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SWAT模型 小时步长 设计洪水 水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含量对砂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国翔 刘冀 +2 位作者 董晓华 唐慧雅 谭雪松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57-63,共7页
本文使用高速冷冻离心机对含量为0%、10%、30%、50%碳酸钙的砂型土试样进行了水分特征曲线测试,并测定了混合试样的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田间持水量.由于土壤颗粒微观结构是影响土壤持水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分析试验结... 本文使用高速冷冻离心机对含量为0%、10%、30%、50%碳酸钙的砂型土试样进行了水分特征曲线测试,并测定了混合试样的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田间持水量.由于土壤颗粒微观结构是影响土壤持水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混合试样的微观结构,最后对试验结果用VG(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左移,即在相同土壤吸力下,土壤含水率下降,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小,饱和导水率减小,田间持水量减小,土壤持水能力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土壤中碳酸钙含量增加后,碳酸钙与土粒聚集形成团粒结构,小孔隙减少,大孔隙增多,导致土壤在相同吸力下,持水能力减弱,通气能力增强,这应该是导致岩溶土水土保持能力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扫描电子显微观察 持水能力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