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截骨联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武斌 梁杰 +1 位作者 谭晓毅 乐锦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截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截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截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截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前、术后4周及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矢状面Cobb角,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脊髓再损伤、硬膜囊破裂等情况,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3例、下肢短暂性麻痹1例,均对症治疗后缓解。随访13-30个月,中位时间19.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未见椎弓根钉崩断、脱落,钛网明显上嵌、下沉等。术后4周及术后12个月时VAS、ODI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12个月时Cobb角较术后4周增加(P〈0.05)。随访12个月时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级结果优于术前(P〈0.05)。结论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截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并脊髓损伤安全、有效,但可能造成脊柱后凸Cobb角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脊髓损伤 经椎弓根截骨 椎弓根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形觉剥夺时间对眼主要屈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栾国刚 严涛 +2 位作者 谌金金 熊莎 章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7-268,272,共3页
目的评价先天性白内障形觉剥夺时间对眼屈光系统主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48例,年龄(6个月~35岁);术前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对不能配合主觉验光者进行检影验光,按形觉剥夺时间分为0-4a组(13眼)、4-8a组(18眼)、... 目的评价先天性白内障形觉剥夺时间对眼屈光系统主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48例,年龄(6个月~35岁);术前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对不能配合主觉验光者进行检影验光,按形觉剥夺时间分为0-4a组(13眼)、4-8a组(18眼)、>8a组(17眼),测量双眼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视力,或者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及其以上者为弱视。结果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形觉剥夺时间在0-4a组、4-8a组,眼轴长度在双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3、0.547);剥夺时间与双眼眼轴长度差值(0.92±0.41)mm、(1.64±1.49)mm并无明显相关性(P=0.703、0.890);各形觉剥夺时间段,双眼角膜曲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形觉剥夺时间大于8a组:双眼眼轴长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眼轴长度差值(3.05±1.88)mm与形觉剥夺时间正相关(r=0.816,P<0.01);但是角膜曲率在两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2例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屈光度绝对值差值(3.66±3.00)D与眼轴长度绝对值差值(2.23±1.46)mm呈正相关(r=0.782,P<0.01)。结论先天性白内障在形觉剥夺初期,并不对眼轴长度产生明显影响,早期的形觉剥夺主要是形成形觉剥夺性弱视;单眼先天性白内障引起的屈光参差,主要由眼轴延长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时间 眼轴长 角膜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雯 王青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2期82-83,共2页
总结了对120例急救中毒患者采用个性化、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的经验,主要包括中毒程度评估、建立静脉通路、动态监测病情、终止毒物吸收、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支持治疗流程。认为个性化、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成... 总结了对120例急救中毒患者采用个性化、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的经验,主要包括中毒程度评估、建立静脉通路、动态监测病情、终止毒物吸收、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支持治疗流程。认为个性化、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 个性化 规范化 急救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骨科患者家属压疮认知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姚瑶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2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一般健康教育及个体化健康教育2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骨科患者家属压疮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院时年龄>18岁,活动能力受限,活动方式局限于床上的骨科患者各200例及家属817人进行观察分析。其中2010年1月... 目的比较一般健康教育及个体化健康教育2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骨科患者家属压疮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院时年龄>18岁,活动能力受限,活动方式局限于床上的骨科患者各200例及家属817人进行观察分析。其中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骨科患者家属410人为一般健康教育组;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骨科患者家属407人作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观察2组间压疮认识程度变化及干预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患者家属认知程度提高较快且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较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提高骨科患者家属压疮认知程度,干预后压疮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健康教育 骨科 家属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霍朝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8期88-89,共2页
目的总结PDCA循环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中的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12月收治的新生儿240例作为该次探讨对象,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总结实施PDCA循环护理前后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目的总结PDCA循环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中的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12月收治的新生儿240例作为该次探讨对象,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总结实施PDCA循环护理前后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在采取PDCA循环护理后,患儿的基础护理、消毒护理以及病房管理等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且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也有很大提高;不良护理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PDCA循环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中,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具有很大的益处,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降低不良护理发生率,很好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护理质量管理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杜红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8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儿科病房的92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普通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儿科病房的92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普通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记录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达到(99.1±0.8)分,对照组(86.9±1.3)分,护理合格率观察组95%,对照组76%,护理纠纷率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5%,家属满意度观察组为91%,对照组为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切实提升了护理质量,减少了风险发生率以及纠纷率,同时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在新生儿科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儿科病房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媛媛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8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该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总结,并对应用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研究调查。结果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该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总结,并对应用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研究调查。结果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临床效果,而且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结论广泛开展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水平,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妇产科护理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ER和P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彭微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328-329,共2页
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ER、P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ER、PR表达情况与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的关系。左侧乳腺癌组织ER、P... 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ER、P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ER、PR表达情况与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的关系。左侧乳腺癌组织ER、PR阳性率与右侧乳腺癌组织ER、P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ER、PR阳性率低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ER、P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 cm、2~5 cm、>5 cm患者ER、P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乳腺癌ER、PR表达情况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老年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对病区住院患者行健康教育的探讨
9
作者 林宏桂 董金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内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对患者进行全程、个体化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内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对患者进行全程、个体化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胃炎 治疗 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剜除术前应用GnRH-a治疗联合低剂量米非司酮的效果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莉 全丹丹 +1 位作者 刘汉生 黄小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8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剜除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联合低剂量米非司酮的效果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患者96例,根据...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剜除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联合低剂量米非司酮的效果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患者96例,根据术前治疗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n=47)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术前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组术前给予GnRH-a治疗联合低剂量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的用药前肿瘤直径、术前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性激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前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术前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前的最大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前的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P)、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前应用GnRH-a治疗联合低剂量米非司酮,有利于缩小肿瘤直径,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性激素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剜除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米非司酮 血流动力学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PELP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祎 陈畅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ELP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初诊胃腺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胃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ELP1表达。分析胃腺癌组织P...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ELP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初诊胃腺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胃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ELP1表达。分析胃腺癌组织PELP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PELP1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腺癌组织PELP1表达与患者血清CEA水平、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结论胃腺癌组织PELP1高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肿瘤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耦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赵丹 杨少青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6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波耦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2010~2012年5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耦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超声耦合剂治... 目的观察超声波耦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2010~2012年5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耦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超声耦合剂治疗;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耦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软组织损伤具有有效、安全、治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