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市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
1
作者 周丹 赵晓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1期183-184,共2页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根据2019年完成的宜昌市夷陵区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成果,本文概述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与上期二类调查数据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蓄积、乔木林龄组结构等方...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根据2019年完成的宜昌市夷陵区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成果,本文概述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与上期二类调查数据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蓄积、乔木林龄组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提出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对策,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现状 动态分析 经营对策 湖北宜昌 夷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夷陵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周丹 赵毓卓 +1 位作者 向野 温锦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随着农业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中药材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阐述了宜昌市夷陵区中药材种植与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夷陵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发展特点 不利因素 对策 湖北宜昌 夷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陵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隆雨薇 周丹 +2 位作者 施虹健 田静波 刘红高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80-82,共3页
根据2019年完成的夷陵区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成果,概述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较,从森林覆盖率、各类林地面积蓄积、林种、乔木林龄组结构动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并提出... 根据2019年完成的夷陵区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成果,概述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较,从森林覆盖率、各类林地面积蓄积、林种、乔木林龄组结构动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并提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建议,为夷陵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分析 发展建议 夷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乡村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4
作者 王景旭 任薇 +1 位作者 孙红绪 姚恩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237-238,共2页
通过分析宜昌市乡村旅游概况,剖析同质化与适宜性、不均衡与剥离性、区域协同性与再认识3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建立景观适宜性评价体系、加大基础服务设施、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乡村景观 遗产 可持续发展 湖北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造林措施探讨——以夷陵区李家湾滑坡体生态修复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周丹 赵晓玲 隆雨薇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6期54-55,59,共3页
指出了由于建房、修路、采石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滑坡、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会十分脆弱。以夷陵区分乡镇高场村李家湾滑坡体生态修复为例,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 指出了由于建房、修路、采石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滑坡、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会十分脆弱。以夷陵区分乡镇高场村李家湾滑坡体生态修复为例,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适宜滑坡体生态修复方法:采用乔、灌、草植物的造林技术措施,为当地灾后生态修复与重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体 生态修复 造林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陵区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丹 赵晓玲 +1 位作者 赵毓卓 卢玥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9期136-137,142,共3页
指出了夷陵区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以夷陵区中药材现状为依据,在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对策。为该区形成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带动全区特别... 指出了夷陵区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以夷陵区中药材现状为依据,在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对策。为该区形成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带动全区特别是西北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调整优化--以湖北省夷陵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双英 赵晓军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8期11-12,共2页
合理评价耕地质量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夷陵区为例,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及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从耕地自然质量、区位条件和生态条件3个方面对研究区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将综合质量分≧80的划为高度适宜... 合理评价耕地质量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夷陵区为例,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及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从耕地自然质量、区位条件和生态条件3个方面对研究区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将综合质量分≧80的划为高度适宜区,占比为18.13%,集中分布在东南平原地区;综合质量分在70-80之间的划为中度适宜区,占比21.82%,重要分布在东中部丘陵地区,优先将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的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管理。本研究通过将评价结果与现有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叠加分析,按照保留、调出、调入三个部分进行调整优化,为“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调整优化 夷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高产优质核桃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丹 周鸿彬 +2 位作者 王微琼 彭刚志 温锦艳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82-84,共3页
核桃Juglans regia在宜昌栽培历史悠久,清光绪版刻本《兴山县志·物产志》载:“核桃,一名胡桃,邑产颇多,桃米可以远贸”。自2002年以来,借助退耕还林、现代农业开发、三峡后续工作、石漠化治理、低产林改造等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宜... 核桃Juglans regia在宜昌栽培历史悠久,清光绪版刻本《兴山县志·物产志》载:“核桃,一名胡桃,邑产颇多,桃米可以远贸”。自2002年以来,借助退耕还林、现代农业开发、三峡后续工作、石漠化治理、低产林改造等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宜昌核桃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6年年底核桃保有面积4.69万hm 2,产量1.42万kg。但受传统种植管理经营观念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后的影响,宜昌核桃产业整体生产水平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综合效益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林改造 核桃栽培 核桃产业 技术保障措施 退耕还林 石漠化治理 传统种植 经营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核桃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9
作者 陈军 周鸿彬 周丹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80-81,85,共3页
为了加强宜昌核桃产业整体水平,改进核桃产业体系建设。本文从分析宜昌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出发,重点论述了宜昌核桃产业发展生产经营、科技支撑、装备支持、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政策与组织体系建设,提出核桃产业发展对策,供同行... 为了加强宜昌核桃产业整体水平,改进核桃产业体系建设。本文从分析宜昌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出发,重点论述了宜昌核桃产业发展生产经营、科技支撑、装备支持、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政策与组织体系建设,提出核桃产业发展对策,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产业发展 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产业地区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农业科技政策调研——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庶 向俊 +3 位作者 李卫东 向何龙 瞿勇 胡百顺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200-203,共4页
发展特色产业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实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特色农业创新发展,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技术引进与管理方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利用... 发展特色产业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实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特色农业创新发展,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技术引进与管理方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利用科技促进农业发展。通过调研恩施州现有科技政策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瓶颈,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产业地区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 政策 恩施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耕地用于占补平衡工作的对策
11
作者 田邦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耕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水补水、占优补优"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效提升耕地质量,耕地保护制度和占补平衡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本文...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耕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水补水、占优补优"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效提升耕地质量,耕地保护制度和占补平衡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本文章首先对占补平衡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符合条件资源调查进行摸底、已报备入库的项目维护现状、已完成的一批土地开发复垦和提质改造项目情况三大方面问题;之后提出占补平衡工作的有效对策,大力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落实项目后期管护、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耕地资源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补平衡 新增耕地 数量质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