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市杜仲间作对叶百部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1
作者 朱红 李念祖 +3 位作者 李云飞 李建民 杨昊 刘其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80-83,共4页
为应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生长周期长、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低、杂草防控难、种植收益低等问题,基于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喜较温暖、潮湿及阴凉环境的生长特性,开展杜仲林下间作对叶百部试验,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 为应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生长周期长、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低、杂草防控难、种植收益低等问题,基于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喜较温暖、潮湿及阴凉环境的生长特性,开展杜仲林下间作对叶百部试验,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杜仲和对叶百部的生长习性、间作模式和间作技术要点。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杜仲林下间作对叶百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间作对叶百部4年后采收,对叶百部干货产量在6000~9000 kg/hm^(2),年平均增收3.75万~5.63万元/hm^(2);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提升农民的积极性;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增加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宜昌市及其他地区杜仲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 间作 技术模式 效益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栀子花茶品质分析
2
作者 仇方方 周颖 +3 位作者 褚飞洋 匡蓓 胡光灿 黄声东 《中国茶叶》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对栀子花绿茶、栀子花红茶及2种茶坯进行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以及香气成分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2种栀子花茶的香气和滋味中均表现出花香,感官品质优于对应茶坯。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窨制栀子花对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不大。... 对栀子花绿茶、栀子花红茶及2种茶坯进行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以及香气成分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2种栀子花茶的香气和滋味中均表现出花香,感官品质优于对应茶坯。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窨制栀子花对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不大。GC-MS结果显示,4个茶样中共鉴定出83种香气成分,包括醇类、酮类、酯类、醛类、烯类、酚类、杂环类以及其他类香气化合物;绿茶茶坯和栀子花绿茶相比,顺-3-己烯乙酸酯、顺-β-罗勒烯、β-芳樟醇等香气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红茶茶坯和栀子花红茶香气组分差别不大;栀子花茶中β-芳樟醇、苯甲酸甲酯、顺-3-己烯醇当归酸酯、顺-β-罗勒烯等香气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茶 香气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茶叶品牌建设路径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德品 周颖 +3 位作者 万松彤 仇方方 禇飞洋 匡蓓 《南方农业》 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茶叶品牌建设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体现。茶叶产业的发展见证了茶文化深厚的历史沉淀,以及茶文化本身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融合路径。在全球化和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湖北省宜昌市正致力于建设具有地域特色... 茶叶品牌建设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体现。茶叶产业的发展见证了茶文化深厚的历史沉淀,以及茶文化本身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融合路径。在全球化和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湖北省宜昌市正致力于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茶叶品牌,推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给我国其他地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简要分析了宜昌市茶叶产业发展概况,提出了政策资金支持品牌发展、实行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推动茶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加强地区特色品牌营销等宜昌市茶叶品牌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品牌建设 实践路径 湖北省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栀子花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颖 仇方方 +4 位作者 褚飞洋 匡蓓 李婧 冯德品 黄声东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宜昌市4个栀子花绿茶和4个栀子花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8个栀子花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中茶香和花香相互融合,整体品质较好;共检测到40个香气成分,β-芳樟... 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宜昌市4个栀子花绿茶和4个栀子花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8个栀子花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中茶香和花香相互融合,整体品质较好;共检测到40个香气成分,β-芳樟醇、顺-β-罗勒烯、顺-3-己烯醇当归酸酯、苯甲酸甲酯相对含量较高,各个样品间的香气成分高度相似,但相对含量不同;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最高;PCA和OPLS-DA结果表明,栀子花绿茶香气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栀红3香气与其余的栀子花红茶相比有一定的特异性。共鉴定出24个香气化合物为栀子花茶的关键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 栀子花茶 香气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2012年夏玉米新品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文治 牟愔 +2 位作者 赵耀鹏 李绪清 黄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9期85-87,共3页
本试验选用9个品种参试,比较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以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浚单509、润玉1041、郑单958、中科11相比对照增产明显。
关键词 宜昌市 夏玉米 新品种 干旱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宜昌市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贺丽 薛传泽 +2 位作者 张晓铃 唐清华 田甫焕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为了探索两系杂交中稻在宜昌的适应性以及产量潜力,筛选出适宜本地推广种植的两系杂交中稻优良品种,对12个系两杂交中稻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隆两优301、广两优1813、广占63-4S/R958、华两优1511、L两优华占等5个新品种的生... 为了探索两系杂交中稻在宜昌的适应性以及产量潜力,筛选出适宜本地推广种植的两系杂交中稻优良品种,对12个系两杂交中稻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隆两优301、广两优1813、广占63-4S/R958、华两优1511、L两优华占等5个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良好,为筛选出适宜宜昌市种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稻 新品种 产量 试验 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幼龄皱皮木瓜与三岛柴胡间作栽培技术
7
作者 李念祖 李蓉芳 +8 位作者 姚玉玲 李云飞 向莉 李思峰 杨迎春 向一兵 杨昊 周钰渊 费甫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75-78,共4页
皱皮木瓜是宜昌市道地药材大单品。为解决皱皮木瓜新建园从定植到丰产,其间(4~5年)园田空间利用率低、杂草防控难、种植收益低的问题,结合三岛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生长前期需遮阴、后期需打顶等的田间管理要求,探索出幼龄皱皮... 皱皮木瓜是宜昌市道地药材大单品。为解决皱皮木瓜新建园从定植到丰产,其间(4~5年)园田空间利用率低、杂草防控难、种植收益低的问题,结合三岛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生长前期需遮阴、后期需打顶等的田间管理要求,探索出幼龄皱皮木瓜与三岛柴胡的药-药间作栽培模式。结合生产实际,对皱皮木瓜和三岛柴胡生长习性、生长发育特性、间作模式结构、栽培管理技术、间作模式综合效益等进行介绍,以期为宜昌市及其他皱皮木瓜产区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皮木瓜 三岛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 间作 栽培技术 效益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宜昌市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贺丽 黄慧 +4 位作者 李俊芳 杨仙华 薛传泽 李媛媛 李宏玖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3期59-61,共3页
通过对10个杂交中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泰优983、袁两优华占、旺两优9188、泰优3203等4个新品种在生育期、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良好,为筛选出适宜宜昌市种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大面积推广高产... 通过对10个杂交中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泰优983、袁两优华占、旺两优9188、泰优3203等4个新品种在生育期、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良好,为筛选出适宜宜昌市种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 杂交中稻 新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茶树品种生化成分分析
9
作者 周颖 褚飞洋 +3 位作者 仇方方 冯德品 胡光灿 黄声东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S1期133-135,142,共4页
对湖北省宜昌市境内15个茶树品种一芽二叶鲜叶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为46.6%~53.2%,茶多酚含量为13.1%~24.8%,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6%~8.8%,酚氨比为1.49~9.54,咖啡碱含量为3.4%~4.9%,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 对湖北省宜昌市境内15个茶树品种一芽二叶鲜叶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为46.6%~53.2%,茶多酚含量为13.1%~24.8%,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6%~8.8%,酚氨比为1.49~9.54,咖啡碱含量为3.4%~4.9%,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5%~5.1%,儿茶素含量为10.36%~20.70%。不同茶树品种生化成分含量均有不同,中黄1号、中黄3号、金镶玉3个茶树品种表现出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的品种特性,适制高品质绿茶,而平湖早表现出适制高品质红茶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生化成分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水稻籼改粳新品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文治 施昌华 +7 位作者 李方华 张玉祥 杨迎春 宋发菊 赵耀鹏 黄代金 刘敏 童钥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2期69-72,共4页
本试验选用12个品种参试,比较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以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平均亩产650.70 kg,居第5位;比扬两优6号增产的有甬优4149、春优11、甬优4949、JY12,甬优4949比扬两优6号(对照)增产4.4... 本试验选用12个品种参试,比较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以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平均亩产650.70 kg,居第5位;比扬两优6号增产的有甬优4149、春优11、甬优4949、JY12,甬优4949比扬两优6号(对照)增产4.45%;其余参试品种均比扬两优6号减产,其中粳两优5057、武运1152、扬粳306(常)、盐稻12号(常)、南粳9108(常)相比扬两优6号减产极显著,常优12-11相比扬两优6号减产显著,甬优4351比扬两优6号减产不显著。参试品种甬优4949表现为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粳稻 新品种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1
作者 褚飞洋 冯德品 +5 位作者 仇方方 周颖 冉伟 李婧 胡光灿 黄声东 《湖北植保》 2025年第4期80-82,共3页
本文梳理了宜昌市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并针对病虫害生活习性,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为保障宜昌市茶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宜昌市 茶树病虫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宜昌市柑桔冻害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梦玲 王友海 +8 位作者 鄢华捷 何卫平 吕志藻 谌丹丹 秦欢 杨阳 李鸿昌 黄声东 彭慧雯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4,共4页
2018年1月,宜昌市出现两次低温雨雪天气,导致宜昌各县(市、区)的柑桔受到不同程度冻害。本文调查了宜昌市所辖县、市、区柑桔冻害情况,分析了冻害发生特点,提出科学建园、适地适栽,设防护林、改善小气候,树体保护、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2018年1月,宜昌市出现两次低温雨雪天气,导致宜昌各县(市、区)的柑桔受到不同程度冻害。本文调查了宜昌市所辖县、市、区柑桔冻害情况,分析了冻害发生特点,提出科学建园、适地适栽,设防护林、改善小气候,树体保护、加强管理、增强树势以及冻后管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 柑桔 冻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农户定点调查数据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明海 程雨贵 +2 位作者 冯德品 张道全 贺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7-1270,共4页
通过农户生产定点调查,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油菜在宜昌市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高,效益较低;油菜抗灾能力差,产量不稳定。提出改变现有稀植、高肥的大个体栽培方式,通过增加群体... 通过农户生产定点调查,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油菜在宜昌市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高,效益较低;油菜抗灾能力差,产量不稳定。提出改变现有稀植、高肥的大个体栽培方式,通过增加群体密度来提高油菜生产抗灾能力,引导油菜生产向优质化、轻简高效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产 定点调查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优做强宜昌市猕猴桃产业的思考与对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梦玲 王友海 +6 位作者 吕志藻 鄢华捷 谌丹丹 李鸿昌 吕敏 黄声东 李琼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65-168,共4页
在调研、分析宜昌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科技资源,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健全基础设施、延长产业链条,加大科研投入、突出科技支撑,注重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加大警示宣... 在调研、分析宜昌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科技资源,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健全基础设施、延长产业链条,加大科研投入、突出科技支撑,注重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加大警示宣传、提高防控意识,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品牌价值等战略对策,对促进宜昌市猕猴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市 猕猴桃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快速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光灿 张占英 +3 位作者 邓红军 王前涛 易继平 《湖北植保》 2020年第5期8-11,14,共5页
随着植保机构拆、分、并,基层植保机构难以持续稳定,植保人员逐渐流失,植保职能不断弱化,日常工作得不到保障。为壮大植保队伍,强化植保职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加强植保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宜昌市植保体系建设的... 随着植保机构拆、分、并,基层植保机构难以持续稳定,植保人员逐渐流失,植保职能不断弱化,日常工作得不到保障。为壮大植保队伍,强化植保职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加强植保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宜昌市植保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有效途径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体系建设 有效途径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黑葡萄在宜昌市当年引种的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鄢华捷 卢梦玲 +5 位作者 王友海 费甫华 仇方方 郝晴晴 黄声东 彭慧雯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844-5845,共2页
湖北省宜昌市于2015年3月26日引进一批五年生的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 L.cv.Summer Black),当年定植,当年结果 ,其表现早熟、丰产、果实大小一致、果皮紫黑、肉质硬脆、酸甜适度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发展... 湖北省宜昌市于2015年3月26日引进一批五年生的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 L.cv.Summer Black),当年定植,当年结果 ,其表现早熟、丰产、果实大小一致、果皮紫黑、肉质硬脆、酸甜适度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 L.cv.Summer Black) 引种 栽培技术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葡萄品种在宜昌市的试种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鄢华捷 卢梦玲 +7 位作者 王友海 费甫华 谌丹丹 秦欢 黄声东 仇方方 郝晴晴 李庆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3期56-57,共2页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枝江基地引进金手指、摩尔多瓦、阳光玫瑰、巨玫瑰和夏黑等5个葡萄品种,通过对其生长特性、果实性状等综合表现进行观察记载分析,筛选出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葡萄品种,以达到优化宜昌市葡萄种植结构,丰富葡萄品种的...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枝江基地引进金手指、摩尔多瓦、阳光玫瑰、巨玫瑰和夏黑等5个葡萄品种,通过对其生长特性、果实性状等综合表现进行观察记载分析,筛选出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葡萄品种,以达到优化宜昌市葡萄种植结构,丰富葡萄品种的目的,为宜昌市葡萄引种栽培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物候期 性状表现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低山丘陵区马铃薯引种试验与利用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红军 李念祖 +3 位作者 尚淼 施昌华 韩玉萍 牟愔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755-5757,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宜昌市低山丘陵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4个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川芋56号品种品质优、生育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在宜昌市低山丘陵区种植;川芋10号因生育期早、商品薯率高、单... 为筛选出适合宜昌市低山丘陵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4个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川芋56号品种品质优、生育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在宜昌市低山丘陵区种植;川芋10号因生育期早、商品薯率高、单薯重及抗性强,可作为宜昌市低山丘陵区的补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比较 宜昌市 低山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宜昌市特色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鄢华捷 卢梦玲 +6 位作者 王友海 廖文月 谌丹丹 杨阳 黄声东 李庆华 彭慧雯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487-489,共3页
通过对宜昌市特色水果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宜昌市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精准定位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生产配套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打造特色品牌等途径,推进宜昌市特色水果产业高质量... 通过对宜昌市特色水果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宜昌市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精准定位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生产配套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打造特色品牌等途径,推进宜昌市特色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水果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绿茶和宜昌宜红感官品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颖 仇方方 +3 位作者 郝晴晴 徐小云 王友海 黄声东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宜昌绿茶和宜昌宜红进行感官品质研究,分析了宜昌绿茶和宜昌宜红总体水平和各茶样之间的差异表现。结果表明:宜昌宜红质量整齐度高于宜昌绿茶;宜昌绿茶各茶样之间香气和滋味差异大;宜昌宜红各茶样之间滋味差异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 对宜昌绿茶和宜昌宜红进行感官品质研究,分析了宜昌绿茶和宜昌宜红总体水平和各茶样之间的差异表现。结果表明:宜昌宜红质量整齐度高于宜昌绿茶;宜昌绿茶各茶样之间香气和滋味差异大;宜昌宜红各茶样之间滋味差异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动宜昌茶叶标准化生产,提升宜昌茶叶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绿茶 宜昌宜红 感官审评 标准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