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市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
1
作者 刘冬 王晓宇 +3 位作者 宋复蓉 王登科 廖贵新 肖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7-9,共3页
以3个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西子3号、臻两优8612、康稻1号和4个宜昌市当地农户自行种植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宜昌市不同海拔区域开展田间试验,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为宜昌市镉污染安全利用类稻田水稻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以3个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西子3号、臻两优8612、康稻1号和4个宜昌市当地农户自行种植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宜昌市不同海拔区域开展田间试验,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为宜昌市镉污染安全利用类稻田水稻品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兼顾水稻低镉含量和产量,西子3号水稻品种可在宜昌市及鄂西南海拔500~800 m山区镉污染安全利用类耕地推广种植,臻两优8612水稻品种可在宜昌市及鄂西南低海拔镉污染安全利用类耕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积累品种 产量 湖北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山地柑橘园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俊 杨清华 +3 位作者 余宗桦 陈玉 余文畅 熊佳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5期92-93,共2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宜昌市农业部门开展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试验示范,结合山地柑橘园生态栽培技术应用,对柑橘园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种植绿肥还田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 本文根据近年来宜昌市农业部门开展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试验示范,结合山地柑橘园生态栽培技术应用,对柑橘园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种植绿肥还田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果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农业综合管理措施、山地果园生态护坡技术、径流拦截再利用技术以及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和集中处理技术等,以期为业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柑橘园 农业面源污染 综合治理技术 湖北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策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隗权 薛伶俐 陈丽琳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3期52-53,共2页
介绍湖北省宜昌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意义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探索横向补偿模式、推行市场化补偿机制、加强管理体系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湖北省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建设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隗权 陈丽琳 《绿色科技》 2015年第6期138-140,共3页
指出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自2000年在宜昌市组织实施以来,通过大力开展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的管护,已经取得了预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工程实施中也反映出政策需要完善和... 指出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自2000年在宜昌市组织实施以来,通过大力开展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的管护,已经取得了预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工程实施中也反映出政策需要完善和调整的问题。以宜昌市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情况为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客观总结了公益林建设取得的成效,阐明了公益林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公益林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是:天保工程二期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十分必要,在公益林建设结构的优化、造林方式的调整和天然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及投入标准等方面要作科学的调整,以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 天保公益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地区莲草直胸跳甲繁育技术及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熊佳林 余文畅 +4 位作者 王晓宇 王诗平 曹红 周继文 张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3期6127-6129,共3页
为提高空心莲子草(Alternant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生物防治效果,宜昌市从基地建设、空心莲子草栽培、虫源引进繁育三个环节开展探索,集成了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越冬保种和春夏季繁育技术,有效控制了全市空... 为提高空心莲子草(Alternant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生物防治效果,宜昌市从基地建设、空心莲子草栽培、虫源引进繁育三个环节开展探索,集成了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越冬保种和春夏季繁育技术,有效控制了全市空心莲子草危害,并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繁育技术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叶甲释放量对空心莲子草防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振 张瑞海 +5 位作者 张国良 余文畅 熊佳林 王然 黄成成 付卫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33-2038,共6页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是一种多年生的全球性恶性杂草,破坏入侵地生物多样性,给航运及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利用生物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的扩散蔓延,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是一种多年生的全球性恶性杂草,破坏入侵地生物多样性,给航运及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利用生物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的扩散蔓延,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空心莲子草叶甲(Agasicles hygrophila)是从美国引入的专食性天敌昆虫,对空心莲子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具有生态环保性良好、投入低、防效长等特点。天敌昆虫的释放量可显著影响防控效果,有关其最佳释放量的研究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依托空心莲子草天敌工厂,采用环境条件控制试验,对空心莲子草的种群密度、植株形态、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等生物学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合对各种条件下空心莲子草叶甲种群数量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天敌释放量(0~8对·m-2)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初始种群密度为40 stems·m-2条件下,随着释放量的增加,空心莲子草叶甲成虫和羽化孔的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卵、各龄幼虫、蛹的数量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空心莲子草的茎密度、生物量(湿质量、干质量)均随天敌释放量增加而逐渐降低,而节间距、茎直径等形态指标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释放4对空心莲子草叶甲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在此释放量下,空心莲子草叶甲羽化孔数量和成虫数量均达到最高,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最低,测得的节间距和茎直径最短,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低,生物量最少。进一步分析表明,该释放量既能保证空心莲子草叶甲的稳定繁育和数量增加,又可获得对空心莲子草最佳的取食和控制效果,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空心莲子草叶甲的繁育和释放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叶甲 释放量 生物防治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堆放时间和方式畜禽粪便氮素流失特征
7
作者 夏颖 黄美玲 +8 位作者 张富林 吴茂前 范先鹏 刘冬碧 张志毅 孔祥琼 熊佳林 程子珍 余延丰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101-106,共6页
通过模拟降雨方法,对自然条件下不同堆放时间的猪粪进行降雨冲刷试验,同时对比分析了秸秆、土壤、裸露3种覆盖条件下,降雨对自然堆放条件下猪粪中不同氮形态径流流失的影响及其面源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猪粪的氮素流失与降雨量密切相关,... 通过模拟降雨方法,对自然条件下不同堆放时间的猪粪进行降雨冲刷试验,同时对比分析了秸秆、土壤、裸露3种覆盖条件下,降雨对自然堆放条件下猪粪中不同氮形态径流流失的影响及其面源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猪粪的氮素流失与降雨量密切相关,不同堆放时间猪粪径流中的总氮、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新鲜猪粪堆放7 d和堆放30 d的猪粪径流中氮素浓度和流失强度均较高,腐熟猪粪(堆放90 d)和堆放60 d的猪粪相比,其氮素更易通过径流流失;猪粪中氮主要是以氨态氮的形式流失,氨态氮和硝态氮平均流失强度分别为78.1 g/t和54.9 g/t;覆盖处理能显著降低猪粪氮素的流失强度,且土壤覆盖处理优于秸秆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 畜禽粪便 模拟降雨 流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坡耕地玉米间作模式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涛 戢正华 +4 位作者 蔡建波 夏文建 薛利红 余文畅 林杉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77-81,共5页
2013—2015年连续3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Zea mays L.)单作、玉米间作白芷(Angelica dahurica)、玉米间作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对丹江口库区坡耕地地表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 2013—2015年连续3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Zea mays L.)单作、玉米间作白芷(Angelica dahurica)、玉米间作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对丹江口库区坡耕地地表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间作模式对坡耕地地表氮、磷有显著的阻控作用,并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白芷和玉米间作甘薯的径流总氮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2.09%和20.37%,径流总磷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2.08%和18.40%,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了9.18%和11.05%。玉米间作白芷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玉米间作甘薯,分别是玉米单作的4.24和2.73倍。从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控制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玉米间作白芷模式是丹江口库区较合理的生态种植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间作模式 坡耕地 阻控作用 经济效益 丹江口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厚度地膜覆盖对萝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熊佳林 余文畅 +4 位作者 王诗平 王晓宇 陈丽琳 刘冬 王登科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8期36-38,共3页
为有效防治农用残膜给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2018年我国对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实施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新国标地膜最小标称厚度不得小于0.010 mm,以提高地膜回收利用率,减少农田白色污染。对比研究了新国标地膜与普通地膜覆盖栽培的单... 为有效防治农用残膜给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2018年我国对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实施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新国标地膜最小标称厚度不得小于0.010 mm,以提高地膜回收利用率,减少农田白色污染。对比研究了新国标地膜与普通地膜覆盖栽培的单位面积用量、回收率,以及其对高山萝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地膜相比,新国标地膜(厚度≥0.010 mm)对萝卜产量的增加效果明显,每667 m^2萝卜产量比厚度0.008 mm、0.006 5 mm的地膜处理增加了424.7、541.4 kg,抵扣地膜成本增加后的经济效益也明显优于普通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标准地膜 回收率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肥料对杂交中粳甬优4949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席承龙 艾诗林 +3 位作者 王尚荣 王晓宇 邓小垦 刘姝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z1期-,共4页
为了研究杂交中粳甬优4949(Oryza sativa L.subsp japonica Kato cv.Yongyou 4949)高产栽培技术,在举办甬优4949高产示范时设立了肥料和密度试验,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式,选取密度、氮、磷、钾4个因素为决策变量,以稻谷产量为主要... 为了研究杂交中粳甬优4949(Oryza sativa L.subsp japonica Kato cv.Yongyou 4949)高产栽培技术,在举办甬优4949高产示范时设立了肥料和密度试验,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式,选取密度、氮、磷、钾4个因素为决策变量,以稻谷产量为主要目标函数,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数学模型进行解析,综合评价后获得杂交中粳甬优4949最优的栽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OryzasativaL.subspjaponicaKato) 密度 肥料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