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宜昌市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 滕廷波 +5 位作者 杨辉红 陈琳 余建申 涂宜明 关涛 邓群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了解宜昌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现状。宜昌市城区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用K-B法作药敏试验,并根据统计其耐药情况及耐药表型(模式)分析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 ... 了解宜昌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现状。宜昌市城区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用K-B法作药敏试验,并根据统计其耐药情况及耐药表型(模式)分析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 575株,耐药率依次为阿米卡星7.1%、美罗培南17.2%、头孢吡肟20.4%、头孢哌酮/舒巴坦21.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环丙沙星23.1%、庆大霉素23.4%、头孢他啶25.0%、亚胺培南25.2%、哌拉西林30.4%、氨曲南34.5%、复方新诺明59.0%、米诺环素75.6%。多重耐药(MDR)和泛耐药(PDR)株分别占41.5%和0.17%。对各种抗假单胞菌药物分别耐药的菌株仍有13%~25.7%对阿米卡星敏感,提示在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中,β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药加氨基糖苷类仍是一个很好的联合用药组合。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临床上感染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仍很棘手,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定植感染 耐药表型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
2
作者 李昌崇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z1期7-7,共1页
  会计信息是指人们的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最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真实性.而对于医院本身而言,会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整个医院而言都有着不可估...   会计信息是指人们的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最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真实性.而对于医院本身而言,会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整个医院而言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虚假的会计信息,用不真实、不完整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从而使单位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是虚假的.会计信息失真不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给医院也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在正常成人髌骨软骨的初步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丹丹 李红 +3 位作者 秦灏 张永学 李娜 刘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正常成人髌骨软骨的初步应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3.0 T超导型MR扫描仪对114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的右膝关节髌骨软骨进行三维双回波稳态序列(3D dua...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正常成人髌骨软骨的初步应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3.0 T超导型MR扫描仪对114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的右膝关节髌骨软骨进行三维双回波稳态序列(3D dual-echo steady state,3D-DESS)及DTI扫描,获得不同图像后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髌骨软骨的FA值逐渐下降,而ADC值逐渐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龄与FA值呈负相关(r=-0.8321,P=0.027<0.05),年龄与ADC值呈正相关性(r=0.698,P=0.015<0.05)。结论DTI可探查髌骨软骨成分及胶原纤维结构的细微变化,且重复性及准确性良好,可为髌骨软骨病变早期诊断、监测病情进展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一种重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技术 髌骨 关节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夏秀梅 周伟 +2 位作者 鲁斌 赵运志 熊章鄂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轻度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维持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清TNF-α、IFN-γ水平及Mayo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血小板计数及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Mayo评分、血小板计数及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改善轻度UC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溃疡性结肠炎 轻度 血小板计数 炎性因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诊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晶 王成双 +1 位作者 张春梅 陈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03-1204,共2页
美国妇产科学会将慢性盆腔痛fChronicPelvicPain.CPP)定义为盆腔区、前腹壁、后背和(或)臀部至少持续6个月的非周期性疼痛。在18~50岁的妇女中,其发病率为3.8%,在不孕患者中可高达40%。CPP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引起女性... 美国妇产科学会将慢性盆腔痛fChronicPelvicPain.CPP)定义为盆腔区、前腹壁、后背和(或)臀部至少持续6个月的非周期性疼痛。在18~50岁的妇女中,其发病率为3.8%,在不孕患者中可高达40%。CPP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引起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较多,主要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症性疾病、妇科肿瘤、间质性膀胱炎等,患者多有腰部和下腹部胀痛,经期或劳动后加重,可伴有性交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炎症性疾病 应用 诊疗 间质性膀胱炎 不孕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参与哇巴因诱导Jurkat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6
作者 金润铭 白燕 +4 位作者 熊安秀 林雯 余慧 吴晓燕 费洪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哇巴因 (ouabain)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的作用及机制。采用MTT、RT PCR、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低浓度哇巴因对Jurkat细胞的作用 ,同时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1 2 )的磷酸化程度及c myc基因的表达...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哇巴因 (ouabain)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的作用及机制。采用MTT、RT PCR、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低浓度哇巴因对Jurkat细胞的作用 ,同时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1 2 )的磷酸化程度及c my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低浓度哇巴因 (<1× 10 - 7mol L)可以诱导Jurkat细胞增殖 ,其作用呈剂量及浓度依赖性 ;同时细胞内MAPK(ERK1 2 )磷酸化程度增强 ,并检测到c myc基因表达水平增高。结论 :哇巴因作用于细胞膜钠泵 ,激活了细胞内MAPK信号通路 ,从而促进Jurkat细胞增殖 ,其作用与c myc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信号通路 哇巴因 JURKAT细胞 细胞增殖 c—my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哇巴因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与胱冬酶-3及bcl-2基因家族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熊安秀 王敏 +2 位作者 金润铭 白燕 林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91-894,共4页
本研究探讨哇巴因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其机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哇巴因对Jurkat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等观察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测定胱冬酶-3(caspase-3)的活性亚单位及Bcl-... 本研究探讨哇巴因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其机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哇巴因对Jurkat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等观察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测定胱冬酶-3(caspase-3)的活性亚单位及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表明:哇巴因能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在细胞凋亡过程中,Bax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结论:哇巴因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从而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Jurkat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JURKAT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BAX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T1 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依立替康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政涛 魏清 +2 位作者 张峰 彭绪申 文彩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依立替康毒性以及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有可测量病灶、既往未接受过依立替康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进入研究,采用FOLFIRI方案化学治疗(化疗),观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和疗效;化疗前... 目的探讨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依立替康毒性以及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有可测量病灶、既往未接受过依立替康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进入研究,采用FOLFIRI方案化学治疗(化疗),观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和疗效;化疗前提取基因组DNA,分析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结果研究共入组患者102例,其中出现Ⅲ或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5例,分别为75例6/6纯合野生型中8例(10.7%),21例6/7杂合突变型中4例(19.0%),6例7/7纯合突变型中3例(5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另外,102例患者中8例出现Ⅲ或Ⅳ度迟发性腹泻,7/7纯合突变型患者出现Ⅲ或Ⅳ度腹泻的概率明显高于另两组,6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Ⅲ或Ⅳ度腹泻(33.3%),6/6纯合野生型中Ⅲ或Ⅳ度腹泻的发生率为5.3%,6/7杂合突变型为9.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进展时间(TTP)及总生存期(OS)方面,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结论 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依立替康化疗导致的迟发性腹泻具有相关性,其突变型患者发生延迟性腹泻的风险增加。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依立替康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相关性,其突变型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增加。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依立替康化疗疗效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立替康 不良反应 UGT1A1 大肠 多态性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曲面重建在颌骨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谭光喜 鲁际 +4 位作者 罗薇 余成新 张晓磷 王小鹏 谭一清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468-469,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2 4例颌骨疾病的曲面重建图像分析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及曲面重建在颌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MSCT对颌骨进行 1.2 5mm / 4i薄层扫描 ,扫描范围自颞颌关节至下颌骨 ,将原始轴位图像用曲面重建软件 ( panorexdis... 目的 :通过对 2 4例颌骨疾病的曲面重建图像分析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及曲面重建在颌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MSCT对颌骨进行 1.2 5mm / 4i薄层扫描 ,扫描范围自颞颌关节至下颌骨 ,将原始轴位图像用曲面重建软件 ( panorexdisplay)重建成平行于颌弓的曲面断层图像和垂直于颌弓的矢状断面图像。 结果 :12例颌骨骨折都完整地显示出骨折的部位、类型及与上颌窦、牙槽骨的关系以及颞颌关节脱位情况。明确了含牙囊肿 ,龋齿 ,根尖脓肿等病变的部位、病灶大小 ,及病变对上颌窦和牙槽骨的浸润程度。结论 :多层面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 ,时间短 ,因而减少了移动伪影 ,提高了图像质量。曲面重建能充分显示颌骨病变的全貌 ,展现每颗牙齿与牙槽骨、上颌窦、鼻腔底、切牙管与下颌管的关系和测量 ,给牙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曲面重建 颌骨疾病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难治性大咯血的急诊超选择性介入治疗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磷 鲁玲 +1 位作者 谭一清 王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咯血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根皮醇提物萃取部位抗猪大肠杆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国华 何晓雯 +2 位作者 彭元丽 邹坤 周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663-7663,7711,共2页
[目的]探讨乌桕根皮醇提物各部位对猪大肠杆菌4种血清型的抗菌活性。[方法]用95%乙醇80℃回流提取乌桕根皮,将醇提液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最后得到萃余的水相,测试各部位的抗菌活性。[结果]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 [目的]探讨乌桕根皮醇提物各部位对猪大肠杆菌4种血清型的抗菌活性。[方法]用95%乙醇80℃回流提取乌桕根皮,将醇提液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最后得到萃余的水相,测试各部位的抗菌活性。[结果]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没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血清型K88F、41和987P具有抑制效果,而对血清型K99无效。因此,用中药材防治猪大肠杆菌疾病时,应该考虑到血清型差异。[结论]乌桕根皮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根皮 醇提萃取部位 猪大肠杆菌血清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唾液中替硝唑浓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先洲 周延安 +1 位作者 彭艳 蔡鸿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唾液中替硝唑的浓度,以甲硝唑为内标,高氯酸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高、重现性好。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替硝唑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HIF-1α表达和神经行为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云 张晓明 +3 位作者 左朝 丁玲 余玲玲 陈邦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477-2479,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电针"百会"、"水沟"、"足三里"穴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内HIF-1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采...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电针"百会"、"水沟"、"足三里"穴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内HIF-1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改良线栓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SP法和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内HIF-1α的表达。结果:经过早期电针治疗后,普通光镜下MCAO实验鼠脑大体结构发生良性改变,缺血脑区HIF-1α表达显著增多,神经行为学评分得到改善。实验结果证实脑缺血缺氧可诱导缺血脑区HIF-1α表达,其与神经行为学症状评分呈现负性相关。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提高HIF-1α表达来抗脑缺血缺氧,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行为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秀永 姜敏 +2 位作者 朱长连 杨静丽 王小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6-718,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亚低温干预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 7d龄新生大鼠 ,随机分为缺氧缺血后 2 9℃干预组、31℃干预组、34℃干预组、常温 (37℃ )恢复组、正常对照组 (假结扎组 )。各组取 2 0只动物于缺... 目的 :探讨不同亚低温干预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 7d龄新生大鼠 ,随机分为缺氧缺血后 2 9℃干预组、31℃干预组、34℃干预组、常温 (37℃ )恢复组、正常对照组 (假结扎组 )。各组取 2 0只动物于缺氧缺血后 78h处死 ,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微管相关蛋白 2免疫组化染色 ;10只于生后 4 2d用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 :与常温恢复组相比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损伤程度显著降低 ,且随着温度的降低 ,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损伤程度逐渐降低 (P <0 .0 5 )。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高于常温恢复组 (P <0 .0 5 ) ,且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提高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干预可减轻新生大鼠HIBD ,且随着温度的降低 ,效果越好 ,2 9℃亚低温干预短期效果优于 31℃、34℃低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2 亚低温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黄连皮康酊抗皮肤癣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超 孙莲芬 彭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基中的抗皮肤癣菌试验 ,观察复方黄连皮康酊 (简称皮康酊 )的抗真菌作用。方法 :体外抗真菌试验。结果 :皮康酊对皮肤癣菌 (包括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以及深部真菌 (白色念珠菌 )均有明显的抗菌...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基中的抗皮肤癣菌试验 ,观察复方黄连皮康酊 (简称皮康酊 )的抗真菌作用。方法 :体外抗真菌试验。结果 :皮康酊对皮肤癣菌 (包括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以及深部真菌 (白色念珠菌 )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使菌落缩小 (n =5 ,P <0 .0 5 )。而且皮康酊的抗真菌作用明显大于克霉唑癣药水 ,对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大于对深部真菌的作用。结论 :皮康酊对皮肤癣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抗真菌作用 皮肤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比例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斌 熊健 只向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5-558,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比例与乳腺癌远处转移之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30例转移组及30例非转移组(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 目的:旨在探讨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比例与乳腺癌远处转移之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30例转移组及30例非转移组(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检测60例患者石蜡切片中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所占比例,分析其与远处转移之间关系。结果:转移组与对照组中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所占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1.334,P<0.05)。骨转移中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比例有显著性差异(χ2=9.250,P=0.01)。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5年无瘤生存期比例有显著性差异(χ2=8.058,P=0.005)。结论: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所占比例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特别是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CD24-细胞 乳腺癌干细胞 远处转移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用于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光喜 李丽亚 +3 位作者 余成新 张晓磷 鲁际 陈小林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通过 5例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MSCT)和CT仿真内镜 (CTVE)表现 ,探讨CTVE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5例主动脉夹层进行MSCT增强扫描 ,将原始数据在AW工作站上进行CTVE成像。 5例中Ⅰ型主动脉夹层 2例 ;Ⅱ型主动... 目的 :通过 5例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MSCT)和CT仿真内镜 (CTVE)表现 ,探讨CTVE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5例主动脉夹层进行MSCT增强扫描 ,将原始数据在AW工作站上进行CTVE成像。 5例中Ⅰ型主动脉夹层 2例 ;Ⅱ型主动脉夹层 1例 ;Ⅲ型主动脉夹层 2例。结果 :2例Ⅰ型和 2例Ⅲ型主动脉夹层均清楚地显示了狭窄的真腔和扩张的假腔 ,以及假腔内的血栓 ,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和分支受侵情况。清晰地显示 1例Ⅱ型主动脉夹层的内膜裂缝。结论 :CTVE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 ,快捷、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 ,是诊断主动脉夹层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土壤放线菌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国华 何晓雯 +1 位作者 邵伟 乐超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369-15369,15401,共2页
[目的]从土壤中发现拮抗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方法]将土壤稀释后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划线分离放线菌,并测试抗菌活性。[结果]获得放线菌一株B0602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结论]放线菌B0602可能开发出高活性的抗生素制品。
关键词 土壤放线菌 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放线菌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饲插管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房民琴 房民洁 +4 位作者 龙民春 姚宜 韩蓓 李玉兰 马云辉 《护理研究》 2004年第9期1596-1596,共1页
关键词 鼻饲插管器 研制 临床应用 操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30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学春 鲁成军 +3 位作者 甘元容 梅芙蓉 陈孝平 李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77-77,共1页
交通性鞘膜积液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传统的疝囊高位缝扎及鞘膜翻转术是公认的行之有效而可靠的手术方法。近年来,我院采用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荷包缝扎术+积液抽出术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30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小儿 交通性鞘膜积液 内环口高位荷包缝扎术 积液抽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