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组分运动处方对认知衰弱老年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叶明 李书国 +1 位作者 朱正庭 朱慧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0-466,共7页
背景认知衰弱与老年人残疾率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干预认知衰弱,可能逆转病程,改善老年人的功能状态。目的研究多组分运动处方对老年认知衰弱患者的衰弱表型、认知功能、膳食摄入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 背景认知衰弱与老年人残疾率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干预认知衰弱,可能逆转病程,改善老年人的功能状态。目的研究多组分运动处方对老年认知衰弱患者的衰弱表型、认知功能、膳食摄入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将90例老年认知衰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组分运动处方组(运动组),每组45例。分别评定基线期、干预3个月及6个月的衰弱指标(6 m步行时间、握力、Fried衰弱表型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膳食摄入量、营养指标〔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简易营养评估评分(MNA)〕。结果两组衰弱指标、Mo-CA评分、膳食(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摄入量、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衰弱指标、Mo-CA评分、膳食(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摄入量、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别和时间在衰弱指标、膳食(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摄入量、各营养指标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3个月、6个月,运动组的6 m步行时间、Fried衰弱表型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握力、Mo-CA评分、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运动组的蔬菜、水果、鱼虾、蛋、液态奶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运动组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6个月,运动组的6 m步行时间、Fried衰弱表型评分低于基线期(P<0.05),握力、Mo-CA评分、膳食(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摄入量、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高于基线期(P<0.05)。结论多组分运动处方对改善认知衰弱患者的衰弱表型、轻度认知障碍、膳食摄入量、营养状况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衰弱 运动处方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与老老年高血压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明 李书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比较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动态血压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4h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SBPV)、24h舒张压变异性(... 目的比较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动态血压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4h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SBPV)、24h舒张压变异性(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DBPV)、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动态脉压指数(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dex,APPI)等;并对患者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与LA 0级比较,1级、2级、3级的24hSBPV、24hDBPV、AASI、APPI增大(P<0.05);与LA 1级比较,2级、3级24h-SBPV、24h-DBPV、AASI、APPI增大(P<0.05);LA 3级的24h-SBPV、AASI和APPI显著高于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A 0级、1级比较,2级、3级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和总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V(r=-0.8697,P=0.000)、24hDBPV(r=-0.6709,P=0.002)、AASI(r=-0.8373,P=0.000)、APPI(r=-0.5991,P=0.007)与MMSE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LA程度越重,24hSBPV、AASI、APPI越大;24hSBPV、AASI可能作为LA、认知功能下降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白质疏松症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动脉硬化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4
3
作者 叶明 吴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34-437,共4页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血运重建手段通过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可以减轻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坏死。然而,心肌缺血后恢复血液...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血运重建手段通过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可以减轻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坏死。然而,心肌缺血后恢复血液再灌注本身也可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坏死,这一现象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和保持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通畅的抗血栓药物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纤维蛋白溶解药 线粒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大鼠血管钙化及血管壁骨桥蛋白、骨钙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菊菊 李书国 +4 位作者 邓娟娟 叶明 张丹 彭燕 朱正庭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60,68,共8页
目的研究高龄大鼠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以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在高龄大鼠动脉血管壁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20只20月龄的SD大鼠为实验组,20只3月龄的SD大鼠为对照组,取大鼠的主动脉条、心脏和肾组织备检... 目的研究高龄大鼠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以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在高龄大鼠动脉血管壁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20只20月龄的SD大鼠为实验组,20只3月龄的SD大鼠为对照组,取大鼠的主动脉条、心脏和肾组织备检。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Von Kossa染色判断钙盐沉积程度,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血管壁OPN、OC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中膜层厚度增加,弹力板断裂,血管纤维化程度增高;对照组大鼠血管内膜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弹力板完整。实验组大鼠的大动脉和微小动脉内均可见钙盐沉积,对照组动脉未见钙盐沉积。实验组大鼠血管壁OPN、OC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血管中膜钙化可能是血管老化的病理表现,血管钙化的形成可能与骨形成相关蛋白OPN和OC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血管老化 骨桥蛋白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混悬液对认知衰弱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叶明 李书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营养补充(ONS)肠内营养混悬液对认知衰弱(CF)患者的营养、衰弱表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F患者随机分为ONS组(肠内营养混悬液)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基线、干预3和6个月测定营养指标、简易营养评估(MNA)评分、F... 目的研究口服营养补充(ONS)肠内营养混悬液对认知衰弱(CF)患者的营养、衰弱表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F患者随机分为ONS组(肠内营养混悬液)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基线、干预3和6个月测定营养指标、简易营养评估(MNA)评分、Fried衰弱表型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等。结果 3个月时,ONS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时,ONS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NS组3和6个月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较基线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3个月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基线均升高(P<0.05,P<0.01)。ONS组3和6个月Fried衰弱表型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0±0.55)分vs(3.96±0.69)分;(1.00±0.26)分vs(4.03±0.67)分,P<0.01],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23.13±1.97)分vs(21.01±1.73)分;(27.12±1.61)分vs(20.19±3.19)分,P<0.01);ONS组3和6个月Fried衰弱表型评分较基线下降、MoCA评分较基线升高(P<0.01)。结论 ONS肠内营养混悬液可改善CF患者的营养、衰弱表型及轻度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投药 口服 认知障碍 白蛋白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伍仙凤 李书国 盛德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6-1038,共3页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减少所致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T1DM)或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T2DM)。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微血管病变、心血管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近年来.miRNA的特异性表达,...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减少所致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T1DM)或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T2DM)。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微血管病变、心血管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近年来.miRNA的特异性表达,特别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miRNA作为内源性调节因子在转录后水平抑制靶mRNA的表达。本文将系统阐述不同miRNA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MIRNA 并发症 心血管功能障碍 胰岛素缺乏 胰岛素减少 胰腺Β细胞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4在细胞衰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菊菊 李书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50,共2页
近年来,微RNA(microRNA,miRNA)是继小分子干扰RNA(siRNA)之后非编码RNA研究的又一热点。miRNA在细胞内有着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结合,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进行调控,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研究显示,
关键词 细胞衰老 非编码RNA MIRNA 特异性结合 mRNA 转录水平 小分子 细胞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书国 童格 +2 位作者 叶明 邓娟娟 邵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AngⅡ+Lv-NC组、AngⅡ+Lv-SIRT1组,用100 nmoL/L的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AngⅡ+Lv-NC组、AngⅡ+Lv-SIRT1组,用100 nmoL/L的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AngⅡ+Lv-NC和AngⅡ+Lv-SIRT1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和SIRT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对照组细胞仅常规培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IRT1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衰老相关蛋白P21、P53表达,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衰老诱导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β-半乳糖苷酶阳性率升高,细胞中P21、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P<0.05)。过表达SIRT1能够降低衰老诱导条件下血管平滑肌细胞β-半乳糖苷酶的阳性率,减少细胞中P21、P53蛋白表达,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0.05)。结论:SIRT1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SIRT1 衰老 细胞周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伍仙凤 李书国 盛德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120-4122,共3页
miRNA是一类大小为22个碱基左右的小RNA分子.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最近已证实这类内源性基因表达抑制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具有重要作用。miRNA作为AS病变各个阶段的不同刺激因子调节内皮细胞(EC)、血管平滑肌细胞... miRNA是一类大小为22个碱基左右的小RNA分子.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最近已证实这类内源性基因表达抑制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具有重要作用。miRNA作为AS病变各个阶段的不同刺激因子调节内皮细胞(EC)、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巨噬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MI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RNA分子 调控基因 抑制因子 基因表达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书国 刘菊菊 +3 位作者 叶明 邓娟娟 张丹 彭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21-2127,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7(miR-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衰老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中层,分离并原代培养VSMCs。取第4~6代VSMCs,将细胞分为6组:诱导衰老+miR-17过表达(A-miR-17)组,诱导衰老+miR... 目的:探讨微小RNA-17(miR-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衰老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中层,分离并原代培养VSMCs。取第4~6代VSMCs,将细胞分为6组:诱导衰老+miR-17过表达(A-miR-17)组,诱导衰老+miR-17敲减(A-anti-miR-17)组,诱导衰老对照(A-control)组,正常培养+miR-17过表达(N-miR-17)组,正常培养+miR-17敲减(N-anti-miR-17)组和正常培养对照(N-control)组。通过脂质体将miR-17-mimics和miR-17-inhibitor转入VSMCs,24 h后采用D-半乳糖诱导细胞衰老,在加入D-半乳糖后的第3天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方法鉴定细胞衰老;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miR-17、p16和p21的表达。结果:(1)与A-control组相比,VSMCs内miR-17的表达在A-miR-17组显著升高(P<0.01),而在A-anti-miR-17组显著降低(P<0.01);(2)D-半乳糖诱导3天后,A-anti-miR-17组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显著高于A-miR-17组;(3)A-miR-17组VSMCs中p21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低于A-control组(P<0.01),而A-anti-miR-17组p21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高于A-miR-17组(P<0.01)。结论:miR-17能够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VSMCs衰老,其机制与抑制p21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7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衰老 P2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明 李书国 吴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我们称其为脑源性心脏病。CNS疾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所以对其进行及时、恰当的诊断及治疗非常关键。其中常见的心血管系... 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我们称其为脑源性心脏病。CNS疾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所以对其进行及时、恰当的诊断及治疗非常关键。其中常见的心血管系统表现有:心律失常、应激性心肌病或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较少见的心血管系统表现有:心力衰竭、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高血压、肺动脉高压[1]。CNS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悸、头昏、眩晕、晕厥、濒死状态甚至心源性猝死以及癫痫中不明原因的猝死(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in epilepsy ,SUDEP)。CNS疾病导致的心肌病主要是Takotsubo综合征(Takotsubo syndrome ,TTS),又称左心室心尖球囊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可并发 TTS 的CNS疾病包括癫痫、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等。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为心率变异性的升高或降低[2]。引起脑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CNS疾病包括癫痫、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细菌性脑膜炎、颅脑损伤及部分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我们就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心性 猝死 心脏 癫痫 脑出血 卒中 脑膜炎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鄢梦竹 李书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对D-半乳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衰老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中层,分离并原代培养VSMC,选取3~6代VSMC,通过D半乳糖共孵育的方法诱导细胞衰老,8-半乳糖苷酶...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对D-半乳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衰老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中层,分离并原代培养VSMC,选取3~6代VSMC,通过D半乳糖共孵育的方法诱导细胞衰老,8-半乳糖苷酶染色和透射电镜鉴定衰老VSMC;VSMC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组、Rg3高浓度组、Rg3低浓度组,Westernblot方法检测p16、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朵与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组8-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明显升高[(58.67±2.52)%vs(4.67±0.58)%,P〈0.05]。电镜下表现为细胞核膜内折,细胞线粒体肿胀,脂褐素堆积;p16、p2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与n半乳糖组比较,Rg3低浓度组和Rg3高浓度组p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16、p2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人参皂甙Rg3可抑制VSMC衰老,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周期p16INK4a/Rb、p53-p21Cip1/Wafl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类 平滑 血管 肌细胞 平滑肌 细胞衰老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与细胞衰老相关信号路径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鄢梦竹 李书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54-3356,共3页
衰老被认为是细胞、组织及机体的老化,其特点是不可逆转的生长停滞,细胞形态、功能和行为发生变化。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研究最多的小的非编码RNAs,它可以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 衰老被认为是细胞、组织及机体的老化,其特点是不可逆转的生长停滞,细胞形态、功能和行为发生变化。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研究最多的小的非编码RNAs,它可以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的证据表明,miRNA参与细胞衰老的复杂网络,可能对细胞衰老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将就miRNAs对细胞衰老的生物过程及信号路径的影响予以综述,期望能够通过对miRNAs的干预,起到延缓衰老、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细胞衰老 信号路径 MICRORNAS 生长停滞 细胞形态 核糖核酸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