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明 李书国 吴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我们称其为脑源性心脏病。CNS疾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所以对其进行及时、恰当的诊断及治疗非常关键。其中常见的心血管系... 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我们称其为脑源性心脏病。CNS疾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所以对其进行及时、恰当的诊断及治疗非常关键。其中常见的心血管系统表现有:心律失常、应激性心肌病或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较少见的心血管系统表现有:心力衰竭、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高血压、肺动脉高压[1]。CNS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悸、头昏、眩晕、晕厥、濒死状态甚至心源性猝死以及癫痫中不明原因的猝死(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in epilepsy ,SUDEP)。CNS疾病导致的心肌病主要是Takotsubo综合征(Takotsubo syndrome ,TTS),又称左心室心尖球囊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可并发 TTS 的CNS疾病包括癫痫、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等。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为心率变异性的升高或降低[2]。引起脑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CNS疾病包括癫痫、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细菌性脑膜炎、颅脑损伤及部分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我们就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心性 猝死 心脏 癫痫 脑出血 卒中 脑膜炎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飞 李松 《巴楚医学》 2020年第4期99-102,共4页
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死亡受体和配基启动,依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活化,可被necrostatin-1特异性抑制,非半胱天冬酶依赖的可调控性细胞坏死。近年研究显示,程序性坏死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病理生... 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死亡受体和配基启动,依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活化,可被necrostatin-1特异性抑制,非半胱天冬酶依赖的可调控性细胞坏死。近年研究显示,程序性坏死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程序性坏死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心血管疾病 necrostat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现状分析
3
作者 朱红涛 吴辉 +6 位作者 朱成刚 郭远林 郑昕 高展 袁晋青 秦学文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0-812,共3页
目的评估基层医院多层螺旋CT(MSCT)行冠状动脉检查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在基层医院已行MSCT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90例,再经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采用Kappa检验比较2种检查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MSCT诊断冠心病... 目的评估基层医院多层螺旋CT(MSCT)行冠状动脉检查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在基层医院已行MSCT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90例,再经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采用Kappa检验比较2种检查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M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为88.9%。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39.0%,诊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准确率分别为45.5%、37.5%和33.3%。在诊断心肌肌桥两者无一相符,诊断钙化准确率较高为80.0%。MSCT检查冠状动脉各节段的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一致性差。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Kappa值均<0.75。结论基层医院M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较高,但在诊断血管狭窄程度上准确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综合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应对之策 被引量:1
4
作者 覃俊妮 杨冬菊 +3 位作者 刘强 彭家芹 周晓琳 宋新宇 《巴楚医学》 2020年第3期9-14,共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综合性医院作为最主要的医疗救治和防控场所,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有序、安全和高效地开展疫情防控与救治工作,是控制疫情的重点和难点。2019年12月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我院作为宜昌市大型综合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综合性医院作为最主要的医疗救治和防控场所,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有序、安全和高效地开展疫情防控与救治工作,是控制疫情的重点和难点。2019年12月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我院作为宜昌市大型综合医院,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认真履行了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本文总结了我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在管理指挥架构、人员组织安排以及病房改造与管理等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以期在未来应对类似公共卫生事件时为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医院 定点救治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一线护士心理韧性对焦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艳 李子锋 +2 位作者 杨冬菊 覃俊妮 席祖洋 《巴楚医学》 2020年第2期4-8,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一线护士焦虑现状,并分析心理韧性对焦虑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选取湖北省宜昌市某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的308名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韧性简...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一线护士焦虑现状,并分析心理韧性对焦虑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选取湖北省宜昌市某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的308名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韧性简表调查。结果:一线护士的焦虑总标准分为46.44±10.46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94,P<0.001)。112名一线护士存在焦虑(36.36%),以轻度焦虑为主(23.70%)。一线护士的心理韧性得分为25.74±6.29分;心理韧性与焦虑呈负相关(r=-0.483,P<0.001);心理韧性可独立解释焦虑总变异的20.9%。结论: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的一线护士存在焦虑状态,且与心理韧性负相关,提示可通过提高心理韧性改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护士 焦虑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真 席祖洋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88例ATAAD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院内死亡组(n=30)和生存组(n=258),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作...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88例ATAAD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院内死亡组(n=30)和生存组(n=258),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患者院内死亡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心率、白细胞计数(WB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807,95%CI:2.341,3.365)、WBC>10×10^(9)/L(OR=2.837,95%CI:2.360,3.410)、ALT≥40 U/L(OR=3.081,95%CI:2.525,3.760)均为ATAA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60岁、WBC>10×10^(9)/L、ALT≥40 U/L均为ATAAD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院内死亡 生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N^(6)-甲基腺苷甲基化调控心脏衰老的分子机制
7
作者 周小艳 杨简 +3 位作者 张静 刘莉 黄萃园 王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68,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长,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也在增加,其中,衰老相关性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细胞的代谢活动和调节机制发生变化,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1]。近年来大量研究发...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长,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也在增加,其中,衰老相关性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细胞的代谢活动和调节机制发生变化,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1]。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广泛参与心脏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加工 转录后 RNAN^(6)-甲基腺苷甲基化 心脏衰老 分子机制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DWI鉴别诊断血精性精囊炎与前列腺癌伴精囊浸润
8
作者 叶勇 龚捷 +1 位作者 邵雯雯 杨英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111-117,共7页
目的:比较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血精性精囊炎(HSV)和前列腺癌(PCa)伴精囊浸润(SVI)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8例患者,HSV 31例,PCa伴SVI 37例。所有患者行多B值DWI磁共振成像(MRI)检查,B值分别设为0、100、200、400、800... 目的:比较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血精性精囊炎(HSV)和前列腺癌(PCa)伴精囊浸润(SVI)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8例患者,HSV 31例,PCa伴SVI 37例。所有患者行多B值DWI磁共振成像(MRI)检查,B值分别设为0、100、200、400、800、1 200和1 600 s/mm^(2)。表观弥散系数(ADC)的重建采用双B值指数模型,分别采用B值为0 s/mm^(2)的DWI图与其他不同B值的DWI图重建,测量病灶的ADC值。最后统计分析DWI信号强度和ADC值。结果:37例PCa伴SVI的转移灶在DWI图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且高信号范围随B值的增大而缩小;HSV组病灶在DWI图上呈高信号的例数随B值增大而逐渐减少,当B值≥800 s/mm^(2)时,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SV组不同B值的ADC值均高于PCa伴SVI组(P<0.05),且B值越大差异越明显。结论:通过测量病灶的ADC值和观察DWI信号强度,多B值DWI可用于HSV与PCa伴SV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血精性精囊炎 前列腺癌 精囊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同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看老年及老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7
9
作者 吴辉 常静 +2 位作者 丁家望 杨俊 程海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4-336,共3页
近年来,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上升,但多达75%的人血压控制不能达标。不同的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对老年尤其是老老年(年龄〉80岁)人群高血压的治疗上存在分歧,可能导致在这个特定的群体血压控制达标率较低。
关键词 高血压 抗血压药 血压测定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2
10
作者 叶明 吴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34-437,共4页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血运重建手段通过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可以减轻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坏死。然而,心肌缺血后恢复血液...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血运重建手段通过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可以减轻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坏死。然而,心肌缺血后恢复血液再灌注本身也可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坏死,这一现象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和保持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通畅的抗血栓药物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纤维蛋白溶解药 线粒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救治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家芹 熊艳 朱华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急诊救治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AD患者55例,给予急诊救治及护理。结果 55例患者中,47例(85.5%)好转出院,其中行介入治疗5例(9.1%),住院期间死亡8例(14.5%),均无护理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急诊救治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AD患者55例,给予急诊救治及护理。结果 55例患者中,47例(85.5%)好转出院,其中行介入治疗5例(9.1%),住院期间死亡8例(14.5%),均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可显著改善AD患者的预后,细致入微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诊救治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童晓红 丁家望 +2 位作者 李松 李稳慧 吴辉 《巴楚医学》 2020年第2期26-28,39,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及相关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及相关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50 mg每日2次),治疗时限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心脏彩超检测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明显提高(P<0.01),LVDD均明显减小(均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EF和LVDD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两组治疗后HMGB1、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MGB1、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其作用可能与调节HMGB1、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扩张型心肌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DH2基因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硝酸甘油疗效关联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艳 赵超 +1 位作者 赵荣 席祖洋 《巴楚医学》 2018年第3期71-75,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效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Pubmed、Sinomed、Web of Science和Ebsco-Medline数据库,收集AL...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效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Pubmed、Sinomed、Web of Science和Ebsco-Medline数据库,收集ALDH2基因型与硝酸甘油疗效的临床试验研究,检索日期截止到2018年5月1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临床试验研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70名,其中ALDH2基因型为野生型的有617例,为突变型的有353例。ALDH2基因突变型在该人群中占比为36.39%。Meta分析结果显示,ALDH2野生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疗效更好(RR=1.71,95%CI(1.28,2.28),P=0.000)。Egger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P=0.817,95%CI(-232.520,278.057))。结论:携带ALDH2突变型基因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疗效较野生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稳定型心绞痛 硝酸甘油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真 席祖洋 +5 位作者 彭家芹 覃俊妮 陈万平 向清华 熊艳 李晓艳 《巴楚医学》 2018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叙事护理。观察两组患...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叙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心率、收缩压和心肌耗氧量。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叙事护理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下降,心率、收缩压和心肌耗氧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再强 丁家望 《巴楚医学》 2019年第4期87-88,90,共3页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是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能抑制脑啡肽酶活性,并且能够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是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能抑制脑啡肽酶活性,并且能够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重步行对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覃俊妮 赵荣 席祖洋 《巴楚医学》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负重步行对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将54例心功能Ⅰ—Ⅱ级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第1天步行设为对照组,第2天负重5kg步行(模拟买菜)设为观察组,观测两组不同时段心率、收缩压和心肌耗氧量情况。结果:对... 目的:探讨负重步行对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将54例心功能Ⅰ—Ⅱ级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第1天步行设为对照组,第2天负重5kg步行(模拟买菜)设为观察组,观测两组不同时段心率、收缩压和心肌耗氧量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T_1到T_5时段心率、收缩压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在T_2、T_3、T_4、T_5时段,负重步行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在T_4时段到达高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_3和T_4时段,负重步行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且在T_4时段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步行组各时段的心肌耗氧量两两比较显示,T_0与T_2—T_5、T_1与T_3—T_5及T_2与T_3—T_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可根据心肌耗氧量调整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的活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步行 心功能 心肌耗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艳 《巴楚医学》 2020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为识别高危患者提供策略和参考。方法:收集2015~2018年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piData 3.1制定问卷表并录入数据,统计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为识别高危患者提供策略和参考。方法:收集2015~2018年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piData 3.1制定问卷表并录入数据,统计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发病年份、年龄、性别、籍贯、科室、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等。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患者平均年龄58.21±13.69岁,男性占67.69%。主要发生于2018年,地域来源以夷陵区(26.15%)和伍家区(18.46%)为主,科室以胸心外科和ICU为主。临床表现以胸背部疼痛、胸痛和腹痛为主。心电图检查以窦性心律和ST段非特异性改变为主;CT平扫以内膜影为主要表现;心脏彩超以主动脉增宽为主,可伴有光带漂浮或回声光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分别为(13.73±4.79)×10^9/L、(84.05±8.78)%和(4759.37±4250.16)ng/mL。72 h内死亡率高达56.92%。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高,症状不典型,死亡患者多为男性、年龄≥58岁,彩超常提示升主动脉增宽,CT平扫常提示内膜影,白细胞计数或D-二聚体常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夹层 D-二聚体 内膜影 升主动脉增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刚 李莉 《巴楚医学》 201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规范化、国际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招收的医学类留学生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愈发快速增加的趋势,医学类的留学生教育已然成为学界不容忽视的教学探讨课题。医学作为一门强调经验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规范化、国际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招收的医学类留学生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愈发快速增加的趋势,医学类的留学生教育已然成为学界不容忽视的教学探讨课题。医学作为一门强调经验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尤为迫切。我们结合多年带教经验,分析留学生临床见习带教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革新适应内科的专属带教方案,合理有效的提高留学生内科学的见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内科见习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研究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丽华 熊梦婷 +1 位作者 郑涛 李奇 《巴楚医学》 2020年第3期84-89,共6页
目的:评价口服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KNI、万方等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年5月20日关于口服非诺贝特预防及治疗D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选取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 目的:评价口服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KNI、万方等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年5月20日关于口服非诺贝特预防及治疗D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选取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分析后,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项RCTs(n=1671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口服非诺贝特首次需要激光治疗的次数明显减少(OR=0.68,95%CI:0.56~0.81,P<0.0001),并有效延缓DR进展(OR=0.71,95%CI:0.59~0.87,P=0.0007),此外,两组在视力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OR=0.98,95%CI:0.86~1.11,P=0.72)。结论:非若贝特可有效减少首次激光治疗的需求,并有效延缓DR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注射硝普钠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治疗效果
20
作者 杜真 席祖洋 +3 位作者 彭家芹 张艳丽 郭琦 胡娥 《巴楚医学》 2022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注射硝普钠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STEMI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患者104例,以掷硬币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为微导管注射...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注射硝普钠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STEMI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患者104例,以掷硬币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为微导管注射硝普钠,研究组为球囊扩张导管注射硝普钠,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术后研究组的靶血管校正TIMI帧数低于对照组,冠脉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ST段完全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无复流的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时以球囊扩张导管方式注射硝普钠可有效促进冠脉血流恢复,且不会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