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振动联合血流限制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社区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良文 韦春霞 +6 位作者 刘淼 卢敏 高少君 王博 段强 李伟 黄肖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74-2879,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联合间歇性血流限制训练(intermittent blood flow restriction,iBFR)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社区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联合间歇性血流限制训练(intermittent blood flow restriction,iBFR)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社区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80例康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振动组(28例)及联合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对照组基础上,振动组予全身振动训练每天1次;联合组予全身振动联合间歇性血流限制训练每天1次。训练前及训练6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6分钟步行测试(6MWT)评估步行能力,社区平衡和移动能力量表(CB&M)评估社区活动能力;出院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评估患者社区活动能力(CB&M)。结果训练前三组的BBS、CB&M评分及6MWT步行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周后三组的BBS、CB&M评分及6MWT步行距离较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及振动组均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振动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第1个月及第3个月,三组的CB&M评分比较,联合组及振动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第1个月联合组CB&M评分与振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3个月,联合组CB&M评分则高于振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全身振动训练及全身振动联合间歇性血流限制训练均有利于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早期社区活动能力,帮助患者回归社区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全身振动训练 血流限制训练 社区平衡和移动能力量表 平衡 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吞咽失用症的皮质电活动 被引量:9
2
作者 袁英 汪洁 +3 位作者 李英 张兰 王建钢 吴东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5-920,共6页
目的: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吞咽失用症的大脑皮质电活动变化。方法: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1例左侧额颞顶梗死后吞咽失用患者卒中后4周,安静闭眼、反射性吞咽、自主性吞咽3种状态下的大脑皮质电活动,同时进行吞咽失用的功能评价;计算... 目的: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吞咽失用症的大脑皮质电活动变化。方法: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1例左侧额颞顶梗死后吞咽失用患者卒中后4周,安静闭眼、反射性吞咽、自主性吞咽3种状态下的大脑皮质电活动,同时进行吞咽失用的功能评价;计算脑电图非线性指数的近似熵(ApEn);记录3种状态下6名健康者的脑电图(EEG)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脑电显示,与安静闭眼比较,正常对照组反射性吞咽时C3、C4、P3、P4、T6的ApEns值显著增高,自主性吞咽时除上述导联ApEn值增高外,F4和T5的ApEns值也显著增高。自主性吞咽时F4、T6的ApEns值比反射性吞咽增高。吞咽失用患者反射性吞咽时C3、P3的ApEns值增高,T6的ApEn值降低;自主性吞咽时,T6的ApEn值降低;自主性吞咽时的C3、P3、T5的ApEn数值比反射性吞咽时低。结论:吞咽失用患者自主性吞咽时左侧中央、顶、后颞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比安静闭眼和反射性吞咽时还低,符合吞咽失用的临床特征。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可以观察到吞咽失用症吞咽任务相关的大脑半球的脑电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近似熵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吞咽 失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