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L-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孔帅
陈敏
+5 位作者
郑美娟
许鹏飞
吕育财
谢飞
周宜平
龚大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79,共4页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23798为原始菌株,对其进行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以磺胺胍抗性和氨基酸与茚三酮特异显色为筛选标记,以期得到高产L-异亮氨酸的诱变谷氨酸棒杆菌,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23798为原始菌株,对其进行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以磺胺胍抗性和氨基酸与茚三酮特异显色为筛选标记,以期得到高产L-异亮氨酸的诱变谷氨酸棒杆菌,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菌株23798经过ARTP诱变处理180s后,经0.4mg/mL磺胺胍抗性筛选、多孔板高通量筛选、发酵培养复筛,选育出一株高产L-异亮氨酸诱变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1。该菌株在摇瓶中发酵培养48h,L-异亮氨酸产量达18.5g/L,比原始菌株提高62.03%,且遗传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
磺胺胍抗性标记
高通量筛选
L-异亮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异亮氨酸高产菌种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飞
崔国英
+3 位作者
王翀
江兵
沈联兵
虞龙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98-100,共3页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 orynebacterium glutam icum)为出发菌株,利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对其进行多次诱变,结合异亮氨酸氧肟酸盐(IleH x)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定向筛选,得到一株稳定的高产L-异亮氨酸菌株:摇瓶培养72 h,产酸可达21~22...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 orynebacterium glutam icum)为出发菌株,利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对其进行多次诱变,结合异亮氨酸氧肟酸盐(IleH x)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定向筛选,得到一株稳定的高产L-异亮氨酸菌株:摇瓶培养72 h,产酸可达21~22 g/L,在50 L发酵罐上发酵51 h,产酸可达3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异亮氨酸
离子束注入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反式维甲酸暴露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效应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玉莹
李平灯
+2 位作者
金英伟
丁强
户业丽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76-380,共5页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神经毒性效应和机制。以不同浓度(0,5,10和20 nmol/L)的atRA暴露斑马鱼胚胎,并探讨了斑马鱼自发胎动、幼鱼运动活力、可视化mbp荧光蛋白及神经相关基因表达与atRA暴露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神经毒性效应和机制。以不同浓度(0,5,10和20 nmol/L)的atRA暴露斑马鱼胚胎,并探讨了斑马鱼自发胎动、幼鱼运动活力、可视化mbp荧光蛋白及神经相关基因表达与atRA暴露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 nmol/L的atRA暴露可显著降低斑马鱼胚胎自发运动活力,分别下降25.6%和50.8%;atRA处理下,幼鱼对光暗转换的刺激较为敏感,幼鱼总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均出现显著下降;20 nmol/L atRA暴露使得斑马鱼大脑中mbp蛋白表达减少38.7%,大脑形态的缺陷以及脑部神经复杂程度也相应减少。此外,髓磷脂碱性蛋白mbp以及突触素蛋白syn2α mRNA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41.2%和54.6%。以上研究结果显示:atRA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具有显著的神经毒性,并且可以通过抑制mbp与syn2α的表达干扰斑马鱼胚胎早期的神经发育及行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斑马鱼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安普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4
作者
丁强
向继武
+4 位作者
周明
程波
谭小芳
闫雪
沈洁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10-516,共7页
以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保藏的黑暗链霉菌(Streptomyces tenebrarius)菌株A-0为出发菌种,采用改进后的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法,选育安普霉素稳定高产突变菌株。诱变后挑取单孢子获得生长平板后,采用24孔板快速筛选法初筛后摇瓶复筛,高效...
以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保藏的黑暗链霉菌(Streptomyces tenebrarius)菌株A-0为出发菌种,采用改进后的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法,选育安普霉素稳定高产突变菌株。诱变后挑取单孢子获得生长平板后,采用24孔板快速筛选法初筛后摇瓶复筛,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安普霉素含量检测及成品质量分析,同时结合杯碟法(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les)为指示菌)进行生物效价测定。结果显示: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对安普霉素菌株突变效果较显著,处理75 s后,致死率为78.6%时正突变率达28.9%。孔板初筛得到5株效价增幅5%~30%的突变株,复筛后获得1株安普霉素稳定突变株A-4,其发酵水平达到0.375 mg/mL,生物效价达到3420 U/mL,较出发菌株生物效价提高了32.6%。经5代传代,发酵水平变化低于5%。结果表明:诱变用的活性离子导致细胞DNA损伤和破坏,在其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完全修复的突变,最终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普霉素
黑暗链霉菌
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L-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孔帅
陈敏
郑美娟
许鹏飞
吕育财
谢飞
周宜平
龚大春
机构
三峡
大学湖北省生物酵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7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1776162)
宜昌市科技攻关项目(A17-302-a04)
文摘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23798为原始菌株,对其进行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以磺胺胍抗性和氨基酸与茚三酮特异显色为筛选标记,以期得到高产L-异亮氨酸的诱变谷氨酸棒杆菌,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菌株23798经过ARTP诱变处理180s后,经0.4mg/mL磺胺胍抗性筛选、多孔板高通量筛选、发酵培养复筛,选育出一株高产L-异亮氨酸诱变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1。该菌株在摇瓶中发酵培养48h,L-异亮氨酸产量达18.5g/L,比原始菌株提高62.03%,且遗传性状稳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
磺胺胍抗性标记
高通量筛选
L-异亮氨酸
Keywords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sulfaguanidine resistance marke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L-isoleucine
分类号
TQ922.9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异亮氨酸高产菌种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飞
崔国英
王翀
江兵
沈联兵
虞龙
机构
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
制药
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98-100,共3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03KJB180038)
文摘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 orynebacterium glutam icum)为出发菌株,利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对其进行多次诱变,结合异亮氨酸氧肟酸盐(IleH x)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定向筛选,得到一株稳定的高产L-异亮氨酸菌株:摇瓶培养72 h,产酸可达21~22 g/L,在50 L发酵罐上发酵51 h,产酸可达32 g/L。
关键词
L-异亮氨酸
离子束注入
诱变
Keywords
L-Isoleucine
ion im plantation
m utation
分类号
TQ9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反式维甲酸暴露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效应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玉莹
李平灯
金英伟
丁强
户业丽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76-380,共5页
文摘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神经毒性效应和机制。以不同浓度(0,5,10和20 nmol/L)的atRA暴露斑马鱼胚胎,并探讨了斑马鱼自发胎动、幼鱼运动活力、可视化mbp荧光蛋白及神经相关基因表达与atRA暴露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 nmol/L的atRA暴露可显著降低斑马鱼胚胎自发运动活力,分别下降25.6%和50.8%;atRA处理下,幼鱼对光暗转换的刺激较为敏感,幼鱼总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均出现显著下降;20 nmol/L atRA暴露使得斑马鱼大脑中mbp蛋白表达减少38.7%,大脑形态的缺陷以及脑部神经复杂程度也相应减少。此外,髓磷脂碱性蛋白mbp以及突触素蛋白syn2α mRNA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41.2%和54.6%。以上研究结果显示:atRA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具有显著的神经毒性,并且可以通过抑制mbp与syn2α的表达干扰斑马鱼胚胎早期的神经发育及行为活力。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斑马鱼
神经毒性
Keywords
all-trans retinoic acid
zebrafish
neurotoxicity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安普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4
作者
丁强
向继武
周明
程波
谭小芳
闫雪
沈洁
机构
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宜昌
人福药业
有限
责任
公司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10-516,共7页
文摘
以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保藏的黑暗链霉菌(Streptomyces tenebrarius)菌株A-0为出发菌种,采用改进后的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法,选育安普霉素稳定高产突变菌株。诱变后挑取单孢子获得生长平板后,采用24孔板快速筛选法初筛后摇瓶复筛,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安普霉素含量检测及成品质量分析,同时结合杯碟法(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les)为指示菌)进行生物效价测定。结果显示: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对安普霉素菌株突变效果较显著,处理75 s后,致死率为78.6%时正突变率达28.9%。孔板初筛得到5株效价增幅5%~30%的突变株,复筛后获得1株安普霉素稳定突变株A-4,其发酵水平达到0.375 mg/mL,生物效价达到3420 U/mL,较出发菌株生物效价提高了32.6%。经5代传代,发酵水平变化低于5%。结果表明:诱变用的活性离子导致细胞DNA损伤和破坏,在其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完全修复的突变,最终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
关键词
安普霉素
黑暗链霉菌
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
筛选
Keywords
apramycin
streptomyces tenebrarius
gas-liquid phase plasma mutagenesis
screening
分类号
Q812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L-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
孔帅
陈敏
郑美娟
许鹏飞
吕育财
谢飞
周宜平
龚大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异亮氨酸高产菌种的选育研究
谢飞
崔国英
王翀
江兵
沈联兵
虞龙
《中国酿造》
CAS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反式维甲酸暴露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效应
杨玉莹
李平灯
金英伟
丁强
户业丽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安普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丁强
向继武
周明
程波
谭小芳
闫雪
沈洁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