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泡菜非热渗透专用发酵液制备工艺优化与电子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帅 岳天义 +4 位作者 易如梦 许青莲 周巧丽 邢亚阁 饶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为新型泡菜制备提供专用的具有传统风味的渗透发酵液,本文主要选用食盐添加量、菌剂接种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温度、蔬菜汁、发酵时间六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液制备工艺与配方。结果表... 为新型泡菜制备提供专用的具有传统风味的渗透发酵液,本文主要选用食盐添加量、菌剂接种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温度、蔬菜汁、发酵时间六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液制备工艺与配方。结果表明,发酵液配方如下(以1 L水计):嫩姜、老姜、大蒜、洋葱各10 g,香叶两片、八角一块、四川花椒2 g、食盐40 g、冰糖40 g、小米椒40 g、植物乳杆菌菌粉0.54 g,蔬菜混合汁(萝卜:西红柿:芹菜:包菜:菜椒=4:1.5:1.5:1.5:1.5)40 g,30.5℃条件下厌氧发酵51.4 h;该条件下所得发酵液感官得分最高,为92.47分,pH为3.11比较适中。对其进行电子鼻分析,得出结论,风味的主要组成物质在60 h达到顶峰。本研究将为新型泡菜工业化绿色生产提供专用发酵液配方与相应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泡菜 风味 发酵液 配方优化 电子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五花肉片真空油炸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锐函 潘洪杰 +2 位作者 杨爽 许青莲 邢亚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5-234,共10页
为改进川菜工业化中肉制品的生产工艺,该研究以猪五花肉为原料,考察不同真空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及切片厚度对五花肉片水分含量、色泽、质构特性、感官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响应面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为改进川菜工业化中肉制品的生产工艺,该研究以猪五花肉为原料,考察不同真空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及切片厚度对五花肉片水分含量、色泽、质构特性、感官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响应面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优化五花肉片的真空油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分含量、a*值、b*值、硬度、咀嚼性与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切片厚度3个因素相关性较强。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2.822%,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评价真空油炸五花肉片的品质。五花肉片的最佳真空油炸工艺为:油炸温度100℃,油炸时间3 min,切片厚度3 mm,此时五花肉片的规范化综合得分为0.931,与预测值之间的标准偏差为0.5%,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真空油炸五花肉片的规范化综合得分。该工艺为川菜工业化中肉制品的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花肉片 真空油炸 响应面法 主成分分析 川菜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条件对纳米银绿色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邢亚阁 廖兴梅 +5 位作者 李文秀 唐静 许青莲 李宣林 黄锐函 于晋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1-237,共7页
随着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利用纳米银进行单一或复合的涂膜保鲜技术在果蔬保鲜上应用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硝酸银为银源,以芒果皮浸提液为还原剂,采用生物还原法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和酶标仪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 随着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利用纳米银进行单一或复合的涂膜保鲜技术在果蔬保鲜上应用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硝酸银为银源,以芒果皮浸提液为还原剂,采用生物还原法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和酶标仪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芒果皮浸提液浓度、硝酸银浓度和粉状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添加量对纳米银溶胶颜色、紫外-可见吸收光和粒径结果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纳米银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反应温度、时间及添加量等条件可调控合成纳米银的颜色、产量和尺寸,制备得到的纳米银粒径介于25~70 nm,且分布均匀。基于各因素对制备纳米银粒子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条件: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75℃,芒果皮浸提液浓度0.20 g/mL,硝酸银浓度2.0 mmol/L,SDS添加量0.15 g。该研究为高性能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制备及更多纳米银复合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皮 生物还原法 绿色合成 纳米银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协同低温贮藏对卤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爽 杨萍 +2 位作者 徐琳 邢亚阁 车振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34-343,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处理技术对卤牛肉品质的影响,以卤牛肉为原料,研究4℃贮藏、超高压处理、超高压结合4℃处理后对卤牛肉品质的影响。以常温贮藏为对照组,4℃贮藏、超高压处理、超高压结合4℃为处理组,为卤牛肉新型保鲜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 为了探究不同处理技术对卤牛肉品质的影响,以卤牛肉为原料,研究4℃贮藏、超高压处理、超高压结合4℃处理后对卤牛肉品质的影响。以常温贮藏为对照组,4℃贮藏、超高压处理、超高压结合4℃为处理组,为卤牛肉新型保鲜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贮藏、超高压处理、超高压结合4℃处理后的卤牛肉的感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贮藏16 d后,处理组的质构、挥发性盐基氮(TVB-N)、pH、TBA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均慢于对照组,其中超高压结合4℃处理组TVB-N值为15.254 mg/kg,TBA值仅增大5%,菌落总数为1.78 lg CFU/g,而常温对照组第8 d已达到5.21 lg CFU/g。通过电子鼻分析,超高压结合4℃处理组气味未发生明显变化,各项指标在贮藏16 d后仍接近0 d,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超高压结合4℃处理可以更好的延长卤牛肉的贮藏期。综合可知,超高压结合4℃处理组为贮藏卤牛肉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牛肉 超高压处理 低温贮藏 质构 菌落总数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真空干燥柠檬片护色剂配方优化及其品质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许青莲 税玉儒 +4 位作者 邱叶 黄博 廖兴梅 邢亚阁 车振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8-248,共11页
为保持微波真空干燥(MVD)柠檬片的色泽,优化了柠檬片护色液的成分及其浓度,并分析了其对柠檬片品质变化的影响。以蒸馏水处理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无硫护色剂组成,为0.6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38%L-... 为保持微波真空干燥(MVD)柠檬片的色泽,优化了柠檬片护色液的成分及其浓度,并分析了其对柠檬片品质变化的影响。以蒸馏水处理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无硫护色剂组成,为0.6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38%L-半胱氨酸和0.82%柠檬酸;所处理产品的L^(*)值及色差值均最优,验证试验得出,柠檬片的平均L^(*)值为78.52,平均色差值为11.61,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度分别为98.44%和97.33%。此外,分析护色组与对照组柠檬片品质变化可知:护色组的氨基态氮、抗坏血酸、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8.61、81.79 mg/100 g、14.75 g/100 g,均高于对照组。护色组与对照组分别检测出58和56种挥发性成分,护色组中柠檬的重要特征香气成分包括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和γ-松油烯的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柠檬醛相对含量略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护色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柠檬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非酶褐变的发生,还能更大限度保留其原有的营养物质及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真空干燥 柠檬片 响应面试验 护色液 非酶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真空油炸时间对猪肉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爽 徐琳 +5 位作者 黄锐函 许青莲 李煜洋 杨萍 邢亚阁 刘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1,共8页
以感官品质、质构、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为指标,考察在真空油炸温度为75℃时,不同真空油炸时间(4、7、10、13、16 min)对猪肉丝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工业化生产真空油炸肉丝类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真空油炸时间的延长,... 以感官品质、质构、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为指标,考察在真空油炸温度为75℃时,不同真空油炸时间(4、7、10、13、16 min)对猪肉丝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工业化生产真空油炸肉丝类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真空油炸时间的延长,硬度及咀嚼性呈上升的趋势,弹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合感官评定发现真空油炸时间为13 min时,肉丝的质构[硬度(8393±320)g,咀嚼性(5134±83.75)g,弹性(0.872±0.002)]较好;利用游离氨基酸的味觉活度值进行滋味分析,发现真空油炸后的肉丝整体滋味偏鲜,且真空油炸时间为13 min的肉丝整体滋味相对较好;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进行比较发现,真空油炸时间为13 min时的醛类物质含量最高,种类较多。综合分析认为,真空油炸温度75℃条件下,油炸时间为13 min时的感官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油炸 工业化 肉丝 游离氨基酸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柠檬壳聚糖复合保鲜涂膜配方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许青莲 李少华 +4 位作者 税玉儒 杨华 李宣林 林洪斌 邢亚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6-172,共7页
为探究出一种能够有效延长柠檬鲜切后货架期的方法,以壳聚糖为基质复配氯化钙、丁香精油、肉桂精油和蔗糖脂肪酸酯,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确定抗褐变复合涂膜保鲜液的最佳配方。以褐变度、色差ΔE′为响应值建立模型,得出回归... 为探究出一种能够有效延长柠檬鲜切后货架期的方法,以壳聚糖为基质复配氯化钙、丁香精油、肉桂精油和蔗糖脂肪酸酯,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确定抗褐变复合涂膜保鲜液的最佳配方。以褐变度、色差ΔE′为响应值建立模型,得出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和蔗糖脂肪酸酯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对褐变度和色差ΔE′影响均显著。复合涂膜液最佳配方为壳聚糖1.23%、氯化钙0.30%、丁香精油0.10%和蔗糖脂肪酸酯0.10%(所提添加均为质量分数),该配方与模型预测的褐变度、色差ΔE′相对标准偏差为3.3%、7.4%,优化结果较好。该结论为壳聚糖复合涂膜的应用提供了方向,为今后鲜切柠檬片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复合涂膜 保鲜 柠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