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2)Cf中子活化核燃料棒^(235)U富集度均匀性检测装置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景珊 朱国胜 +6 位作者 周呈方 宋磊 汪世柏 伍四清 史则轩 苏善家 秦成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38-542,共5页
采用252Cf中子活化方法研制燃料棒235U富集度均匀性检测设备,用慢化后的252Cf中子照射燃料棒,使燃料棒UO2芯块中的235U发生裂变,通过测量其裂变产物的γ射线总强度对燃料棒235U富集度及其均匀性进行在线检测。采用1 2mg的252Cf中子源,... 采用252Cf中子活化方法研制燃料棒235U富集度均匀性检测设备,用慢化后的252Cf中子照射燃料棒,使燃料棒UO2芯块中的235U发生裂变,通过测量其裂变产物的γ射线总强度对燃料棒235U富集度及其均匀性进行在线检测。采用1 2mg的252Cf中子源,能检测出燃料棒中235U富集度相对偏差±10%的单个混料芯块,单根燃料棒的检测速度可达7m/min,检测结果的置信概率为97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棒 富集度 ^235U ^252Cf 中子活化法 均匀性 核电站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核燃料的粉末冶金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伍志明 《粉末冶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3-68,共6页
论述了当今世界水堆常用核燃料──陶瓷二氧化铀块的加工过程与现状,并从粉末冶金的基本原理出发,对二氧化铀块的制造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二氧化铀 核燃料 陶瓷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的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宝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10-14,共5页
概述了我国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发展历程及世界压水堆燃料元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核电燃料元件发展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核电站 燃料元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型核电站燃料组件生产线运行对辐射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高起发 张玲 +3 位作者 吕顺光 简旭宏 李书居 吕振祥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208,共7页
本文对我国大型核电站燃料组件生产线运行8年来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放射性流出物对厂区周围公众造成的年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7.26×10-4mSv;半径为80 km范围内的集体有效剂量8年来累积为15... 本文对我国大型核电站燃料组件生产线运行8年来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放射性流出物对厂区周围公众造成的年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7.26×10-4mSv;半径为80 km范围内的集体有效剂量8年来累积为156.4人.mSv,年平均为19.5人.mSv;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对集体剂量的贡献约占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环境质量评价 燃料组件 最大个人有效剂量 集体有效剂量 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棒电子束环焊缝试样腐蚀后产生蓝色氧化膜环的机理
5
作者 杨晓东 白新德 伍志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燃料棒电子束焊接试样腐蚀后,在近环焊缝区会出现蓝色氧化膜环现象。研究了蓝色环氧化膜的 微观结构和形貌,测量了表面膜厚度和成分。用常规腐蚀法、加速腐蚀法和离子注入法研究了蓝色氧化 膜环处的抗腐蚀性能。试验表明:近环焊缝区已... 燃料棒电子束焊接试样腐蚀后,在近环焊缝区会出现蓝色氧化膜环现象。研究了蓝色环氧化膜的 微观结构和形貌,测量了表面膜厚度和成分。用常规腐蚀法、加速腐蚀法和离子注入法研究了蓝色氧化 膜环处的抗腐蚀性能。试验表明:近环焊缝区已形成蓝色环后并不影响该处锆合金在继续腐蚀时的抗 腐蚀性能,也不影响燃料棒整体的抗腐蚀性能。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蓝色氧化膜环的产生机理和消除措施,并在大规模生产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膜 电子束焊接 试样 锆合金 表面膜 抗腐蚀性能 环焊缝 环氧化 机理 腐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山核电站首炉燃料组件生产对辐射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高起发 高秀玉 +2 位作者 吕振祥 吕顺光 简旭宏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文对秦山 30万 k W核电站首炉燃料组件生产所致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 ,放射性流出物对厂区周围公众造成的年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当量为 2 .96× 10 -7Sv,关键核素是 2 34 U,关键居民组是正东方位 1km... 本文对秦山 30万 k W核电站首炉燃料组件生产所致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 ,放射性流出物对厂区周围公众造成的年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当量为 2 .96× 10 -7Sv,关键核素是 2 34 U,关键居民组是正东方位 1km处的少年 ,关键照射途径是吸入。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对集体剂量的贡献约占 89.7% ,半径为 80 km范围内的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 1.73×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环境评价 燃料组件 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当量 集体有效剂量当量 核电站 环境放射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A 3G及其它高性能燃料组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晓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15-20,共6页
文章着重介绍了国际上大规模入堆的高性能AFA 3G燃料组件的设计特点和制造特点、Performance+组件的设计特点及目前正开发的其它高性能燃料组件。介绍了高性能燃料组件的使用现状,并对我国压水堆高性能燃料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燃料组件 骨架 燃料棒 管座 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芯块的低分压氧化性气氛烧结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晓东 高家诚 +1 位作者 伍志明 王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2-687,共6页
研究在1 200~1 400℃、低分压氧化性气氛中采用添加剂生坯块、基体,以烧结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气氛为条件所进行的二氧化铀坯块的烧结及烧结块的行为和性能。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合适的烧结工艺参数。对试验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提... 研究在1 200~1 400℃、低分压氧化性气氛中采用添加剂生坯块、基体,以烧结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气氛为条件所进行的二氧化铀坯块的烧结及烧结块的行为和性能。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合适的烧结工艺参数。对试验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提高低分压氧化性气氛烧结块性能的关键措施是适当提高原始粉末的O/U原子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铀 低温烧结 烧结时间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O 2粉末低温氧化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家诚 吴曙芳 +1 位作者 杨晓东 王良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05-208,共4页
本工作研究探索UO2粉末的低温预氧化工艺。分别以10和20℃/min的升温速度,将UO2粉末于流动空气中加热至900℃进行热分析,试验观测到第1个放热峰温度为224.6和239.7℃,第2个放热峰温度为367.0和381.7℃。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UO2粉末于... 本工作研究探索UO2粉末的低温预氧化工艺。分别以10和20℃/min的升温速度,将UO2粉末于流动空气中加热至900℃进行热分析,试验观测到第1个放热峰温度为224.6和239.7℃,第2个放热峰温度为367.0和381.7℃。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UO2粉末于240、382和815℃下氧化保温8 h后超化学计量铀氧化物UO2+x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UO2粉末在100^120℃下失去吸附水;在240℃氧化8 h后,有极少量的U3O7生成,382和815℃下氧化8 h后有U3O8生成。欲实现UO2低温烧结,获得2.25的最佳O/U原子比,可将UO2粉末预氧化工艺温度控制在240^3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 表面氧化 热分析 结构 低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化气氛下二氧化铀芯块低温烧结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晓东 高家诚 伍志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122-124,共3页
试验研究了微氧化气氛下二氧化铀芯块的低温烧结。试验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固定时,烧结块的密度随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相同的烧结时间内,提高烧结温度,烧结块的密度随之提高,且提高程度比延长烧结时间提高的程度更为显著。
关键词 低温烧结 烧结时间 烧结温度 微氧化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O2烧结块高温蠕变性能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高家诚 王良芬 +1 位作者 王贤军 陈建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1-253,259,共4页
对晶粒度分别为9.0μm、23.8μm的UO2烧结块进行了高温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相同载荷下,UO2烧结块晶粒尺寸越小,稳态蠕变速率越大;在相同温度下,稳态蠕变速率的对数值与应力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随着载荷增大,UO2烧... 对晶粒度分别为9.0μm、23.8μm的UO2烧结块进行了高温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相同载荷下,UO2烧结块晶粒尺寸越小,稳态蠕变速率越大;在相同温度下,稳态蠕变速率的对数值与应力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随着载荷增大,UO2烧结块的稳态蠕变速率增大;在相同载荷下,随着温度升高,UO2烧结块的稳态蠕变速率增大。对于晶粒度分别为9.0μm、23.8μm的UO2烧结块,在载荷为10 MPa下的高温蠕变速率没有数量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铀 蠕变性能 高温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氧化三铀粉末制备与利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立雄 谭耘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4-578,共5页
本工作研究U3O8粉末制备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测试制备出的U3O8粉末的物化性能以及U3O8粉末添加对UO2芯块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U3O8粉末可加到UO2粉末中而被回收利用;控制U3O8粉末加入量,可调节UO2芯块的密度和微观组织... 本工作研究U3O8粉末制备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测试制备出的U3O8粉末的物化性能以及U3O8粉末添加对UO2芯块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U3O8粉末可加到UO2粉末中而被回收利用;控制U3O8粉末加入量,可调节UO2芯块的密度和微观组织,制备出合格的UO2芯块,从而提高了金属铀的直收率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氧化三铀粉末 二氧化铀芯块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粉碎技术在UO_2粉末制造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朝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B05期125-130,共6页
本工作对气流粉碎技术在陶瓷UO2 粉末制造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气流粉碎条件 (进料速度、气流压力等 )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进料速度为 ( 10 0~ 150 )kg/h和气流压力为 ( 0 65~0 75)MPa为最佳气流粉碎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该... 本工作对气流粉碎技术在陶瓷UO2 粉末制造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气流粉碎条件 (进料速度、气流压力等 )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进料速度为 ( 10 0~ 150 )kg/h和气流压力为 ( 0 65~0 75)MPa为最佳气流粉碎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该技术 ,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大颗粒UO2粉末的粉碎技术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还能进一步缩短重铀酸铵 (ADU)脱氟还原的工艺过程。经脱氟还原后的UO2 粉末不需预先进行稳定化和筛分处理而可直接进行气流粉碎 ,粉碎后的UO2粉末性能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粉碎 UO2 二氧化铀 核燃料 粉末 生产工艺 重铀酸铵 湿法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色层分离/ICP-AES法测定钆铀氧化物中的杂质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文誉 曾绍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研究了钆铀氧化物中29种杂质元素的测定。采用CL TBP从硝酸溶液中萃取色层分离基体铀,所得含杂质及钆的淋出液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采用多组分图谱拟合法(MSF)测定。研究了MSF模型的建立与考查、不同杂质浓度下的回收率等... 研究了钆铀氧化物中29种杂质元素的测定。采用CL TBP从硝酸溶液中萃取色层分离基体铀,所得含杂质及钆的淋出液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采用多组分图谱拟合法(MSF)测定。研究了MSF模型的建立与考查、不同杂质浓度下的回收率等。结果表明,方法对钆铀样品中29种杂质元素,即Al、Ba、Ca、Co、Cr、Cu、Fe、Li、Mg、Mn、Mo、Na、Ni、Ti、Zn、Ta、W、Th、Bi、Pb、Sn、V、In、Ag、B、Cd、Sm、Eu、Dy的测定准确可靠。对于其它杂质含量相当的铀/钆化合物,通过适当的处理和转化,也可采用本方法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铀氧化物 杂质分析 萃取色层分离/ICP-AES法 多组分图谱拟合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Al_2O_3和SiO_2的大晶粒UO_2芯块制备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颜学明 伍志明 周永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29-32,共4页
研究了Al_2O_3和SiO_2添加剂对UO_2芯块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Al_2O_3和SiO_2,可有效促进烧结过程中UO_2芯块的晶粒度长大,过量加入则会阻碍烧结过程中UO_2芯块的致密化;在添加量一定的情况下,添加不同比例的Al_2O_3和SiO... 研究了Al_2O_3和SiO_2添加剂对UO_2芯块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Al_2O_3和SiO_2,可有效促进烧结过程中UO_2芯块的晶粒度长大,过量加入则会阻碍烧结过程中UO_2芯块的致密化;在添加量一定的情况下,添加不同比例的Al_2O_3和SiO_2,对芯块晶粒尺寸有较大影响,只添加SiO_2,对芯块晶粒尺寸影响不大,Al_2O_3添加量增加,芯块晶粒尺寸随之增加;添加Al_2O_3和SiO_2促进UO_2芯块晶粒长大的机制是在烧结期间发生了液相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晶粒UO2芯块 AL2O3 SIO2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U 转化为 UO_2 粉末过程中的除氟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正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2-357,共6页
介绍了ADU(重铀酸铵)转化为UO2粉末过程中的除氟机理和工艺流程,以及影响UO2粉末中含氟量的主要因素,并特别指出转炉尾气气固分离设备——金属过滤器的加热温度是ADU转化为UO2粉末过程中除氟的关键因素。通过试验确... 介绍了ADU(重铀酸铵)转化为UO2粉末过程中的除氟机理和工艺流程,以及影响UO2粉末中含氟量的主要因素,并特别指出转炉尾气气固分离设备——金属过滤器的加热温度是ADU转化为UO2粉末过程中除氟的关键因素。通过试验确定了除氟最佳工艺参数,分析了在此工艺参数下生产的UO2粉末的含氟量与其它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铀 含氟量 脱氟 重铀酸铵 核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酸铵的沉淀机理和工艺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德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UO ̄(2+)_2离子水解形成铀酸铵,以双核为主的水解络离子进一步水解聚合生成亚稳态的氢氧化铀酰。后者的结构中存在着键,溶液中存在的中性电解质的阳离子能与键上的氢发生替代反应,经聚合歧化形成沉淀物铀酸铰(ADU)。铀... UO ̄(2+)_2离子水解形成铀酸铵,以双核为主的水解络离子进一步水解聚合生成亚稳态的氢氧化铀酰。后者的结构中存在着键,溶液中存在的中性电解质的阳离子能与键上的氢发生替代反应,经聚合歧化形成沉淀物铀酸铰(ADU)。铀酸铵片晶小.易面面吸附形成颗粒,均匀的小颗粒进一步聚集成松散的团粒。转化F ̄-体系成体系,或严格控制pH值,采用两步法沉淀,加速ADU的成核速率,可以制备出特性化UO_2粉末所需的铀酸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酸铵 替代反应 水解 沉淀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U 两步沉淀工艺应用过程中一级沉淀的结晶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朝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99-104,共6页
对重铀酸铵(ADU)两步沉淀工艺应用过程中产生一级沉淀结晶的原因、过程以及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进行了模拟试验、一级沉淀槽结构分析和改进研究、工艺试验及产品质量分析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沉淀... 对重铀酸铵(ADU)两步沉淀工艺应用过程中产生一级沉淀结晶的原因、过程以及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进行了模拟试验、一级沉淀槽结构分析和改进研究、工艺试验及产品质量分析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沉淀的pH≥4.0和一级沉淀搅拌能力不足是产生一级沉淀结晶的2个主要原因。当一级沉淀pH<4.0时,主要形成可溶性的α-UO2(OH)2络合物;pH=4.0—7.5,主要形成难溶的β-UO2(OH)2晶体;pH>7.5,主要形成ε-UO2(OH)2晶体。控制pH<4.0和强化搅拌可消除一级沉淀结晶,粉末产品性能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 两步沉淀 一级沉淀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d)O_2芯块试验与工业生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伟 彭海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33-35,共3页
文章介绍在宜宾核燃料元件厂(YFP)生产线上进行(U,Gd)O_2芯块工业规模的生产试验及产品合格性鉴定,对试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结果表明:YFP的(U,Gd)O_2芯块生产线完全具备工业生产能力,并实现(U,Gd)O_2芯块制造的国产化。
关键词 (U Gd)O2芯块 试验 工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UO_2生产所用原料微观形貌的电镜分析
20
作者 刘飞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1-76,共6页
一、引言在压水堆陶瓷型核燃料烧结UO_2芯块的制造工艺中,采用活性UO_2粉末作原料,经压制、烧结等过程制成UO_2芯块。应用AMRAY-1000B型扫描电镜(美国制造)跟踪所用UO_2、U_2O_8、ADU、AUC等原料,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并纪录照相。生产实践... 一、引言在压水堆陶瓷型核燃料烧结UO_2芯块的制造工艺中,采用活性UO_2粉末作原料,经压制、烧结等过程制成UO_2芯块。应用AMRAY-1000B型扫描电镜(美国制造)跟踪所用UO_2、U_2O_8、ADU、AUC等原料,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并纪录照相。生产实践表明,所选用原料颗粒多为球形,球化率≥80%,粒度为0.1—20 μm,而且膨松多孔,多维堆积时比表面大,活性高,烧结UO_2芯块成品率高,是压制烧结的理想原料。尽管如此,成品率并不稳定。在活性UO_2粉末原料中按比例添加U_3O_8(UO_2与U_3O_8重量比为9:1)后,压制烧结成的UO_2芯块,成品率高而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 燃料芯块 氧化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