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控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四肢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艳超 刘勇 黄波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科损伤控制理念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治疗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科损伤控制理念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治疗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00±4.12)岁;ISS评分(25.36±10.81)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未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治疗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常规组)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常规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8.00±3.24)岁;ISS评分(26.56±11.44)分。术后按照Matta评价标准对复位进行评价,采用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手术后7 d凝血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治疗后应用Matta评价标准对复位进行评价,治疗组(7.38±5.09)mm;常规组(10.11±6.53)mm(P<0.05)。Majeed功能评分:治疗组(86.12±6.84)分;常规组(77.53±8.30)分(P<0.05)。手术后第7天,治疗组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损伤控制 骨盆 四肢 骨折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魏立 孙亢 邱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桡骨远端C1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9.84岁;体质量指...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桡骨远端C1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9.84岁;体质量指数(BMI)(25.06±3.17)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9.23岁;BMI(24.18±2.09)kg/m^2。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9.75岁;BMI(24.52±2.63)kg/m^2。对照组给予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2组手术指标;采用Gartland-Werley计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成骨指标含量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4.27±6.82)m L、(22.59±4.87)min、(6.58±0.97)d,显著少于对照组[(83.42±9.19)m L、(59.08±8.92)min、(11.74±1.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56.73±5.95)U/L]、骨钙素(BGP)水平[(7.09±0.86)μg/L]与对照组[(39.52±4.09)U/L、(5.32±0.65)μg/L]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10.16±1.53)周vs(13.24±1.67)周;P<0.05]。对照组患者掌倾角(9.56°±0.81°)、尺偏角(21.39°±0.69°)、桡骨高度(9.55 mm±0.62 mm)均略大于观察组(分别为9.46°±1.02°、21.31°±0.58°、9.42 mm±0.36 m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面台阶分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 10.00%;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疗效确切,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1型骨折 外固定支架 骨折愈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邱宇 魏立 +1 位作者 魏祥科 钟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术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在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住院的62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球...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术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在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住院的62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球囊组(23例)、内固定组(39例)。球囊组在关节镜辅助下,球囊扩张复位后骨水泥充填;内固定组在关节镜监视下,开放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总费用、并发症、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结果球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球囊组平均住院费用球囊组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球囊组患膝活动度及HSS功能评分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下的球囊扩张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膝可获得更好的活动度及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Ⅲ型 球囊扩张 内固定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冬 黄俊程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0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创伤性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创伤性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显著,同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控制性手术 创伤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DoyleⅠa型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齐保闯 徐显春 +1 位作者 邱宇 贾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0期77-80,共4页
目的比较肌腱止点重建、皮肤紧缩缝合及远侧指间关节融合治疗陈旧性DoyleⅠa型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7年2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81例陈旧性DoyleⅠa型锤状指畸形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 目的比较肌腱止点重建、皮肤紧缩缝合及远侧指间关节融合治疗陈旧性DoyleⅠa型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7年2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81例陈旧性DoyleⅠa型锤状指畸形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成重建组(40例)、紧缩组(27例)、融合组(14例)。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间基本情况、手术及住院的一般情况、患指Dargan功能评价、手功能Carrol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等。结果紧缩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低于重建组和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术后12个月,Dargan功能评价优良率明显低于重建组和紧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Carroll手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及手的功能,均可用于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需要依据病情及患者对治疗的要求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指 手术治疗 陈旧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