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尹廷柱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第4期42-43,共2页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最重要的经营主体,是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是对宜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最重要的经营主体,是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是对宜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的体现,同时也对宜宾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乡村振兴战略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化 经营主体 建设现代农业 产业兴旺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专用糯稻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2
作者 李恒进 余世权 +3 位作者 潘世江 于加乾 韩冬 江青山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四川省宜宾市是多粮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糯稻作为重要原料之一,对形成多粮浓香型白酒特色风格具有基础性、关联性作用。经综合分析和大面积示范验证后,对糯稻种植的产地要求、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收获、运输、贮藏等技... 四川省宜宾市是多粮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糯稻作为重要原料之一,对形成多粮浓香型白酒特色风格具有基础性、关联性作用。经综合分析和大面积示范验证后,对糯稻种植的产地要求、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收获、运输、贮藏等技术进行规范,用于宜宾市辖区内生产酿酒专用糯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专用粮 糯稻 生产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宜宾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毛思根 周吉苏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5-6,共2页
如何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进一步推进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特提出如下个人浅见,希望对我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产业化发展 粮食生产 优质专用 宜宾 可持续发展 资源优势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川西平原区直播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易茜 朱从桦 +6 位作者 潘世江 欧阳裕元 姜心禄 余俊奇 罗粞 郑家国 李旭毅 《耕作与栽培》 2018年第6期1-4,12,共5页
为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川西平原区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以德粳3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4种施氮量,即N180—纯氮用量为180 kg·hm^(-2),N210—纯氮用量为210 kg·hm^(-2),N240—纯氮用量为240 kg·hm^... 为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川西平原区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以德粳3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4种施氮量,即N180—纯氮用量为180 kg·hm^(-2),N210—纯氮用量为210 kg·hm^(-2),N240—纯氮用量为240 kg·hm^(-2)和N0—纯氮用量为0 kg·hm^(-2);副区因素为种植密度,即行距×株距为25 cm×20 cm、25 cm×16 cm和25 cm×12 cm,分别记为D20、D16和D12;测定水稻齐穗期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指标。结果表明,与N180处理相比,N210和N240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4. 14%和12. 84%,产量分别提高8. 42%和10. 05%。施氮量从180 kg·hm^(-2)增加至240 kg·hm^(-2),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而水稻氮肥偏生产力均逐渐降低。N180和N210处理中,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明显提高成熟期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可见,川西平原粳稻种植推荐施氮量为180~210 kg·hm^(-2),种植密度为25 cm×(12~1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种植密度 粳稻 稻谷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目标价格测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世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256-257,259,共3页
为探讨粮食目标价格测算方法,本文拟对不同区域粮食成本价格、生产价格测算为基础,引入同区域城镇就业人员收入和种粮农民法定休息日应该享有的收入权益等因素,综合计算出该区域粮食产品应达到的目标价格水平,建立起粮食成本价格、生产... 为探讨粮食目标价格测算方法,本文拟对不同区域粮食成本价格、生产价格测算为基础,引入同区域城镇就业人员收入和种粮农民法定休息日应该享有的收入权益等因素,综合计算出该区域粮食产品应达到的目标价格水平,建立起粮食成本价格、生产价格和目标价格3套测算公式和成本指数、价格指数计算方法,以期为核定不同区域粮食目标价格或设定相应的补贴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目标价格 测算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