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联新
陈义轩
+1 位作者
李建琴
何建梅
《中国蚕业》
2021年第4期29-34,共6页
“十三五”时期,宜宾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助力精准脱贫为抓手,狠抓蚕桑基地标准化、小蚕共育化、大蚕饲育省力化、收茧服务信息化,创新集成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生态高效蚕桑产业技术,蚕桑基地规模、经营机制、科技水平、...
“十三五”时期,宜宾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助力精准脱贫为抓手,狠抓蚕桑基地标准化、小蚕共育化、大蚕饲育省力化、收茧服务信息化,创新集成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生态高效蚕桑产业技术,蚕桑基地规模、经营机制、科技水平、综合效益跃上新台阶。面对“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机遇,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农业政策调整产业竞争加剧和实用技术亟待突破等严峻挑战,提出了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应在空间上立足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绿色高效发展需求,发挥蚕桑抗逆优势,兴桑绿山,以树代粮,立桑为业;在发展方式上建议重点实施高效基地、精深加工、生态文化、主体培优、品牌提升和科技支撑工程,不断推动宜宾市蚕桑全产业链“优质、规模、生态、高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特色优势产业
中国蚕桑之乡
产业化经营
名优品牌
石漠化
绿色高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践行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推进乌蒙山区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
2
作者
万津瑜
何建梅
陈伟
《四川蚕业》
2019年第2期5-7,共3页
地处乌蒙山区的兴文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在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贫困村选择蚕桑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在发展业态上,打破栽桑只养蚕的传统方式,实现多元开发,增加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在关键支撑上,注重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
地处乌蒙山区的兴文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在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贫困村选择蚕桑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在发展业态上,打破栽桑只养蚕的传统方式,实现多元开发,增加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在关键支撑上,注重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实现节本增效。在产业主体上,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行"返租倒包",龙头企业与蚕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出了"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精准扶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
乌蒙山区
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联新
陈义轩
李建琴
何建梅
机构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蚕业管理站
宜宾市
农业
科学院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蚕业》
2021年第4期29-34,共6页
基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编号CARS-18)。
文摘
“十三五”时期,宜宾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助力精准脱贫为抓手,狠抓蚕桑基地标准化、小蚕共育化、大蚕饲育省力化、收茧服务信息化,创新集成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生态高效蚕桑产业技术,蚕桑基地规模、经营机制、科技水平、综合效益跃上新台阶。面对“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机遇,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农业政策调整产业竞争加剧和实用技术亟待突破等严峻挑战,提出了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应在空间上立足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绿色高效发展需求,发挥蚕桑抗逆优势,兴桑绿山,以树代粮,立桑为业;在发展方式上建议重点实施高效基地、精深加工、生态文化、主体培优、品牌提升和科技支撑工程,不断推动宜宾市蚕桑全产业链“优质、规模、生态、高效”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蚕桑产业
特色优势产业
中国蚕桑之乡
产业化经营
名优品牌
石漠化
绿色高效
高质量发展
分类号
S88-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践行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推进乌蒙山区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
2
作者
万津瑜
何建梅
陈伟
机构
四川省
蚕
业
管理
总站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蚕业管理站
出处
《四川蚕业》
2019年第2期5-7,共3页
文摘
地处乌蒙山区的兴文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在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贫困村选择蚕桑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在发展业态上,打破栽桑只养蚕的传统方式,实现多元开发,增加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在关键支撑上,注重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实现节本增效。在产业主体上,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行"返租倒包",龙头企业与蚕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出了"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精准扶贫模式。
关键词
蚕桑
乌蒙山区
扶贫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陈联新
陈义轩
李建琴
何建梅
《中国蚕业》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践行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推进乌蒙山区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
万津瑜
何建梅
陈伟
《四川蚕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