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家坝蓄水前后长江上游干流四川段氮磷的时空分布变化
1
作者 梁祝 潘树林 郭芳成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92,共12页
长江上游干流四川段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三峡库区的直接水源补给区。2012年向家坝水库蓄水后,该段的水沙条件显著改变,进而对水中氮磷的迁移转化产生重大影响。系统分析了2010-2020年间四川段水沙输移特性的改变及其对氮磷通... 长江上游干流四川段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三峡库区的直接水源补给区。2012年向家坝水库蓄水后,该段的水沙条件显著改变,进而对水中氮磷的迁移转化产生重大影响。系统分析了2010-2020年间四川段水沙输移特性的改变及其对氮磷通量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年后,四川段的含沙量大幅削减,上下游分别降低了98.7%和66.4%,同时,上下游的氮磷通量也显著降低,总磷分别减少87.1%和62.9%,氨氮分别减少44.5%和53.7%。2012年后,岷江取代金沙江成为四川段最大的氮磷贡献者,其输入的氨氮和总磷占比分别达到73.5%和53.5%,四川段的氮磷水平主要取决于岷江的输入。总磷和氨氮的通量与含沙量之间均呈现线性正相关,前者的相关性极强(r=0.995 6),而后者的相关性相对较低(r=0.520 9);总磷与粒径呈现中等正相关,而氨氮与粒径基本不相关;相比粒径,含沙量的变化对氮磷的迁移影响更大,而含沙量的变化对总磷的影响比对氨氮的强。底泥的氮磷释放是四川段氮磷的一个重要来源,2012年后,受水力条件和水沙条件改变的影响,内源释放的氮磷通量减少,但总磷的内源释放通量仍然达到0.52×10^(4) t·a^(-1)(贡献率11.9%)。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向家坝水库蓄水影响四川段氮磷迁移的认识,可为促进四川段流域的氮磷污染防控和保障长江上游干流水质安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干流 四川段 水库蓄水 泥沙 氨氮 总磷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