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非遗扎染技艺在川南文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范韵 刘炜 《纺织报告》 2023年第10期31-33,共3页
传统手工艺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智慧和文化情怀,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然而,在时代的冲击下,部分工艺逐渐失去了其独特的实用价值,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技术。基于此,文章以国家级非遗扎染技艺为研究对象,探索... 传统手工艺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智慧和文化情怀,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然而,在时代的冲击下,部分工艺逐渐失去了其独特的实用价值,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技术。基于此,文章以国家级非遗扎染技艺为研究对象,探索扎染技艺与川南文旅产品设计的融合创新路径,以传统技艺推动现代产业的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扎染技艺 川南文旅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F在竹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马彦 高诗蕾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5期176-180,共5页
文章讨论CMF在竹制品设计中的应用,为竹制品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从色彩、材质、表面处理工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采用综述的形式,分析其在色彩、材质、表面处理中不同的应用现状。文章认为CMF在竹制品的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其... 文章讨论CMF在竹制品设计中的应用,为竹制品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从色彩、材质、表面处理工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采用综述的形式,分析其在色彩、材质、表面处理中不同的应用现状。文章认为CMF在竹制品的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F设计 竹产品设计 应用展望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心茹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5期72-74,共3页
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发展中,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是打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创新完善城市景观体系建设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因此,我国各地区城市在优化设计滨水区景观作品时,要综合考虑景观设计的艺术美感和生... 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发展中,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是打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创新完善城市景观体系建设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因此,我国各地区城市在优化设计滨水区景观作品时,要综合考虑景观设计的艺术美感和生态保护性,合理应用生态设计理念,统筹规划设计景观内容,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滨水区景观在美丽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帮助城市大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进一步对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城市滨水区景观开发设计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 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艺术中的沉浸式场域建构研究
4
作者 罗犀子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0期38-41,46,共5页
目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语境下,艺术与传播的联系愈发紧密。离身观曾主导传统的主流传播学研究,而具身认知与具身传播理论使身体得以回归,技术赋能使身体得到知觉延伸,传播与认知方式的改变催生出新的艺术形态与审美趣味... 目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语境下,艺术与传播的联系愈发紧密。离身观曾主导传统的主流传播学研究,而具身认知与具身传播理论使身体得以回归,技术赋能使身体得到知觉延伸,传播与认知方式的改变催生出新的艺术形态与审美趣味。在此背景下,沉浸式艺术蓬勃发展。文章基于知觉与行为、具身传播、技术赋能等,探究互动艺术中沉浸式场域建构的方法与路径,为沉浸式互动艺术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具身认知与具身传播理论探讨互动艺术中沉浸式场域建构的方法,以案例佐证其可行性与实际意义。结果:验证了以受众身体感知与具身互动为导向的建构路径,能够通过设计引导受众以高注意力状态进入作品所建构的场域,最终获得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结论:沉浸式互动艺术中具身沉浸体验的关键在于环境场域、主体知觉及认知结构的综合作用。因此,以受众体验为重要导向,合理借助空间、图像、材料、技术等要素的建构,尽可能地扩大主体感知范围,提高主体感知强度,为主体在艺术体验中的具身映射提供多元化路径,给予其充分的“自我”表达、互动与再创造空间,是构建深度沉浸场域的重要方法,最终建立起受众与沉浸式场域的根本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沉浸式场域 技术 互动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林心茹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4期87-89,共3页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不再局限于追求简单的物质温饱,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体验需求,各地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打造出高质量的城市滨水景观,并融入具有...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不再局限于追求简单的物质温饱,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体验需求,各地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打造出高质量的城市滨水景观,并融入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完善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容,提升景观作品的独特性、新颖性,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还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基于此,对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滨水景观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青神竹编工艺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策略
6
作者 韦小争 《中国美术》 2024年第3期99-102,共4页
四川青神竹编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又蕴含深厚的艺术内涵。将青神竹编融入美术校本课程,既能丰富课程资源,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分析美术学科的核心概念,围绕思政育人元素的融入、... 四川青神竹编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又蕴含深厚的艺术内涵。将青神竹编融入美术校本课程,既能丰富课程资源,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分析美术学科的核心概念,围绕思政育人元素的融入、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等教学策略,旨在为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神竹编工艺 非遗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民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炜【水彩作品】
7
作者 刘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3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安竹簧现状调研与创新发展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吕靖 杨剑涛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23期33-35,共3页
该文作者梳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江安竹簧历史的发展线索,调研传承人创作现状,厘清江安竹簧工艺的核心要素和优势,探寻其融入时代发展的创新点,提出以拳头产品支撑产业、创新产品形态、融入现代生活、创新图文、丰富产品层级以及使用... 该文作者梳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江安竹簧历史的发展线索,调研传承人创作现状,厘清江安竹簧工艺的核心要素和优势,探寻其融入时代发展的创新点,提出以拳头产品支撑产业、创新产品形态、融入现代生活、创新图文、丰富产品层级以及使用现代营销策划与融媒体技术等创新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安竹簧 现状调研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祝正锋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6期129-131,共3页
毕业创作课程作为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设置的重要教学体系与内容,在教学指导、实践训练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视觉内涵与教学形态。在常态化的教学与指导过程中,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与教学改革的驱动下,更好地推动与提升毕业创作课程的创新... 毕业创作课程作为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设置的重要教学体系与内容,在教学指导、实践训练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视觉内涵与教学形态。在常态化的教学与指导过程中,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与教学改革的驱动下,更好地推动与提升毕业创作课程的创新性实践表现,是研究专业发展、课程改革、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重要思路与课题。这对于毕业创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专业 毕业创作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本功展示活动看美术教育师资情况
10
作者 韦小争 《中国美术》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文章以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为例,探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举措。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教师基本功 师资队伍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综述
11
作者 韦小争 《中国美术》 2020年第4期134-135,共2页
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作为美术教育专业唯一的国家级展示活动,以其明确的导向及示范性作用在全国高校美术教育各专业领域引起了极大反响。此项展示活动在项目设定中明确提出了作为一名合格的... 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作为美术教育专业唯一的国家级展示活动,以其明确的导向及示范性作用在全国高校美术教育各专业领域引起了极大反响。此项展示活动在项目设定中明确提出了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促进了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教师基本功 课程改革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