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宾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东林 潘树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7,共4页
宜宾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三江汇流地带,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要地貌,气候温和多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药物宝库"之美称.几年来我们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调查研究方法,总结出宜宾的野生药用植物600余种.... 宜宾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三江汇流地带,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要地貌,气候温和多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药物宝库"之美称.几年来我们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调查研究方法,总结出宜宾的野生药用植物600余种.通过对主要种类的药用功能和生长习性及分布进行简单介绍,对开发利用和保护宜宾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国内外专家研究宜宾的野生药用植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药用植物 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3种姬蛙Microhyla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Amphibian:Microhylidae)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克财 唐霆 +1 位作者 张从彬 郭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40,共7页
对分布于我国的3种姬蛙: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粗皮姬蛙M.butleri和小弧斑姬蛙M.heymonsi的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这3种蛙的第8椎体皆为双凹型,属参差型椎体;左、右上喙软骨在中线处愈合,属典型的固胸型肩带;3种姬蛙的... 对分布于我国的3种姬蛙: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粗皮姬蛙M.butleri和小弧斑姬蛙M.heymonsi的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这3种蛙的第8椎体皆为双凹型,属参差型椎体;左、右上喙软骨在中线处愈合,属典型的固胸型肩带;3种姬蛙的前喙骨、锁骨以及前胸骨都不同程度地退化甚至缺失;后胸骨保留较为完整,并且3种姬蛙的后胸骨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对姬蛙科中相关的成员进行了简单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蛙 骨骼系统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骨酶解物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尹礼国 徐洲 +2 位作者 于颖 张超 钟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92,共5页
通过研究确定鸡骨酶解物的制备工艺为:将鸡骨解冻、清洗、破碎后加入5倍体积(v/m,mL/g)水混合,在121℃蒸煮1h,冷却后粉碎呈泥状;向鸡骨泥添加8倍体积(v/m,mL/g)水,乳糜化处理20min;按1g骨泥加5×104U的比例加入木瓜蛋白酶,在60℃酶... 通过研究确定鸡骨酶解物的制备工艺为:将鸡骨解冻、清洗、破碎后加入5倍体积(v/m,mL/g)水混合,在121℃蒸煮1h,冷却后粉碎呈泥状;向鸡骨泥添加8倍体积(v/m,mL/g)水,乳糜化处理20min;按1g骨泥加5×104U的比例加入木瓜蛋白酶,在60℃酶解3.5h,蛋白质水解率达16.62%;将鸡骨酶解液脱苦、过滤、浓缩后加入麦芽糊精、八角粉、山奈粉、姜粉在90~120℃砂浴中去除水分同时发生Maillard反应,加入食盐、味精调配得具有浓郁肉香味和鲜味的增香调味料,可用于肉制品生产中增香调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酶解物 美拉德反应 增香调味品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二高温热泉原核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华兰 王涛 +3 位作者 李沁元 张东华 彭谦 崔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480-13481,13531,共3页
直接提取腾冲大滚锅热泉壁、龙陵大沸泉泉底沉积物总DNA,PCR扩增获得古菌和细菌16S rDNA的V_8高变区片段,进行DGGE分析。结果显示,细菌和古菌在2个高温热泉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存在,而且2个热泉古菌的DGGE条带差异度较大,而细菌在2个高温... 直接提取腾冲大滚锅热泉壁、龙陵大沸泉泉底沉积物总DNA,PCR扩增获得古菌和细菌16S rDNA的V_8高变区片段,进行DGGE分析。结果显示,细菌和古菌在2个高温热泉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存在,而且2个热泉古菌的DGGE条带差异度较大,而细菌在2个高温热泉中数量较多,而且相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泉 DGGE 细菌 古菌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蛇类新记录:孟加拉眼镜蛇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刚 郭鹏 +2 位作者 徐宁 张景涿 宋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3-173,176,共2页
2009年6月,在贵州省望谟县获得3条大型前沟牙类毒蛇,长105~142 cm,竖立前半身时颈背露出单圈"眼镜"状斑纹,无颊鳞,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前颞鳞2枚,后颞鳞有变异,上唇鳞7枚(2-2-3式),下唇鳞9枚,前颔片2枚,背鳞平滑、23-21-15... 2009年6月,在贵州省望谟县获得3条大型前沟牙类毒蛇,长105~142 cm,竖立前半身时颈背露出单圈"眼镜"状斑纹,无颊鳞,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前颞鳞2枚,后颞鳞有变异,上唇鳞7枚(2-2-3式),下唇鳞9枚,前颔片2枚,背鳞平滑、23-21-15行,脊鳞两侧数行较窄长、斜列,腹鳞173~178枚,尾下鳞48~49对,体前端腹面黄白色,颈部腹面有两暗褐色斑点及一暗褐色横斑,体中段后腹面逐渐呈灰褐色,体尾背有黄白色横斑残留。经鉴定为孟加拉眼镜蛇(Naja kaouthia),且为贵州省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眼镜蛇 新记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工艺中三种锡类催化剂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健 杨善彬 韩德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D,L-乳酸为原料,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分别探讨了锡、氯化亚锡、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辛酸亚锡为最佳催化剂,在辛酸亚锡用量(按乳酸质量计)为0.8%、135℃低温聚合阶段反应15min、175℃高温聚合阶段(... 以D,L-乳酸为原料,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分别探讨了锡、氯化亚锡、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辛酸亚锡为最佳催化剂,在辛酸亚锡用量(按乳酸质量计)为0.8%、135℃低温聚合阶段反应15min、175℃高温聚合阶段(真空度为0.085 MPa)反应8 h的条件下,合成的聚乳酸无氧化、变色现象,粘均分子量(Mη)可达30 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催化剂 直接缩聚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两栖动物一新纪录——合江棘蛙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操 张中东 +2 位作者 温涛 彭浩 郭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3-924,共2页
关键词 合江棘蛙 新纪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蛇类两新纪录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鹏 黄松 +1 位作者 符建荣 刘少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8-659,共2页
2007年9—10月,对西藏东南林芝、易贡、八宿、波密、察隅等地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快速评估。考察期间,采集到两种蛇类标本,经鉴定,分别为颈槽蛇和绣链腹链蛇,这是它们在西藏的首次发现。
关键词 颈槽蛇 绣链腹链蛇 蛇类 新纪录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澄清桑果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华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66,共3页
采用超滤技术对桑果醋进行处理,分析超滤过程中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超滤时间和物料流速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滤澄清桑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5℃,超滤压力0.08MPa,流量6L/h,超滤时间15min,此条件下,膜通量高... 采用超滤技术对桑果醋进行处理,分析超滤过程中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超滤时间和物料流速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滤澄清桑果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5℃,超滤压力0.08MPa,流量6L/h,超滤时间15min,此条件下,膜通量高。所得的桑果醋,澄清透亮,营养成分基本得到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果醋 超滤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莽山后棱蛇--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鹏 彭华贵 古河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0,共1页
2007年7月,在对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期间,采集到4号游蛇标本,经鉴定属于莽山后棱蛇Opisthotropis cheni,这是该蛇在广东的首次发现。
关键词 莽山后棱蛇 蛇类 新纪录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源对啤酒废酵母产活酵母细胞衍生物影响
11
作者 张健 冯学愚 +2 位作者 刘小彬 张超 孙吉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3-65,共3页
以重庆啤酒集团宜宾分公司的废酵母为研究对象,探讨培养基中碳、氮源的含量及种类对啤酒废酵母产活酵母细胞衍生物(Live Yeast Cell Derivative,简称LYC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为外加碳源(碳源含量为1.3%)、磷酸氢二铵为外加氮源(... 以重庆啤酒集团宜宾分公司的废酵母为研究对象,探讨培养基中碳、氮源的含量及种类对啤酒废酵母产活酵母细胞衍生物(Live Yeast Cell Derivative,简称LYC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为外加碳源(碳源含量为1.3%)、磷酸氢二铵为外加氮源(氮源含量为0.20%)、刺激时间为45min时,可使啤酒废酵母在37℃下产LYCD的活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酵母 活酵母细胞衍生物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泉蛇属Thermophis一新种——四川温泉蛇(英文)
12
作者 郭鹏 刘少英 +1 位作者 冯今朝 何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21,共1页
From 2004 to 2006,several field trip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were carried out.A number of Thermophis snakes were collected in Litang County.After detailed morphological studies,we found that these Thermophis specime... From 2004 to 2006,several field trip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were carried out.A number of Thermophis snakes were collected in Litang County.After detailed morphological studies,we found that these Thermophis specimens were much different from those from Xizang(Tibet).We believed that Litang snakes should be a new species and describe it as below.Thermophis zhaoermii new species Holotype:SCUM 044804,adult female,collected in August 2004,Litang County,Sichuan,China.Elevation 37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蛇属 四川温泉蛇 新种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