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进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庆 张娅 《信息通信》 2011年第3期154-155,共2页
根据电子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电子专业课程中的一些缺陷。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将一些新的教学环节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经过具体尝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电子专业 实践课程 教学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Mg掺杂AlN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娣 黄多辉 罗华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926,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分析了纤锌矿结构的AlN晶体和Be、Mg掺杂AlN晶体的晶格参数、结合能、能带结构、总体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差分电荷分布及电荷集居数.计算结果表...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分析了纤锌矿结构的AlN晶体和Be、Mg掺杂AlN晶体的晶格参数、结合能、能带结构、总体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差分电荷分布及电荷集居数.计算结果表明:Be和Mg都是良好的p型掺杂剂,但是Be掺杂AlN晶体比Mg提供的空穴更多,Be比Mg更有利于AlN晶体的p型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 p型掺杂AlN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仑阻塞现象及其在纳米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柳福提 程晓洪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3-36,43,共5页
对单隧穿结和双隧穿结中的库仑阻塞现象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中电子隧穿的物理过程;然后探讨在单电子盒中如何利用库仑阻塞控制单电子隧穿的物理原理;最后介绍库仑阻塞效应在单电子晶体管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隧穿结 库仑阻塞 单电子隧穿 单电子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物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涛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7年第6期35-36,共2页
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尝试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组合,构建了中学物理“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它能够吸纳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的优点,避免单独使用的不足,优势互补而达到教学模式最优化。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 中学物理 探究学习模式 教学研究 优势互补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96
5
作者 王玉平 曾志强 潘树林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对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了图解法、极限平衡理论、数值分析方法、复合法等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和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新方法、新理论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对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了图解法、极限平衡理论、数值分析方法、复合法等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和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新方法、新理论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软件的应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成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理论 数值分析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大气中厄米-高斯光束M^2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永平 张彬 +1 位作者 但有全 乔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Wigner分布函数二阶矩的定义,推导出直角坐标系下大气湍流中部分相干光的M2因子传输公式。以厄米-高斯(H-G)光束为例,给出了H-G光束通过大气湍流传输后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采用Tatarskii谱,详细讨论了M2...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Wigner分布函数二阶矩的定义,推导出直角坐标系下大气湍流中部分相干光的M2因子传输公式。以厄米-高斯(H-G)光束为例,给出了H-G光束通过大气湍流传输后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采用Tatarskii谱,详细讨论了M2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2因子主要由光束的束腰宽度、波长、光束阶数、大气湍流的折射率起伏结构常数和在湍流中传输距离决定。随着光束阶数、折射率起伏结构常数及传输距离的增大,M2因子明显增大,光束阶数越高,湍流对M2因子变化的影响越小。对于给定的传输距离,存在最佳初始束宽,使M2因子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米-高斯光束 大气湍流 WIGNER分布函数 二阶矩 M2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组分H_2O和CO_2对乙烯燃烧性能的影响(Ⅱ)——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邵菊香 谈宁馨 +1 位作者 刘伟雄 李象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0-276,共7页
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高空工作时,以高温高速纯净空气作氧化剂使燃料燃烧.但在地面实验中,高温空气往往通过燃烧加热方式获得,会使空气中含有H2O和CO2等污染组分.本文用活塞流反应器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在不同初温、压强和燃气比的条件下,H2... 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高空工作时,以高温高速纯净空气作氧化剂使燃料燃烧.但在地面实验中,高温空气往往通过燃烧加热方式获得,会使空气中含有H2O和CO2等污染组分.本文用活塞流反应器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在不同初温、压强和燃气比的条件下,H2O和CO2污染组分对乙烯燃烧的温度、压强和点火延迟时间等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乙烯在含有H2O/CO2污染物的空气中燃烧,相比纯净的空气而言,H2O对乙烯的点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O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空气中含H2O和CO2污染物使乙烯燃烧的平衡温度和压强降低,在污染物浓度相同时,CO2引起的下降幅度比H2O的大.模拟结果能较好地解释现有的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拟 活塞流反应器 乙烯燃烧 污染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低电平系统时钟抖动分析与测试 被引量:5
8
作者 文良华 肖尚辉 +2 位作者 王贤武 常玮 张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6-1460,1493,共6页
文中介绍的高频低电平系统(LLRF)工作频率是162.5 MHz,作为中国C-ADS注入器II预研系统。该LLRF主要实现超导腔谐振频率、腔压幅值稳定及相位稳定控制。LLRF采用4采样的IQ正交解调技术构成的全数字闭环反馈控制;时钟抖动对LLRF系统的稳... 文中介绍的高频低电平系统(LLRF)工作频率是162.5 MHz,作为中国C-ADS注入器II预研系统。该LLRF主要实现超导腔谐振频率、腔压幅值稳定及相位稳定控制。LLRF采用4采样的IQ正交解调技术构成的全数字闭环反馈控制;时钟抖动对LLRF系统的稳定度和性能至关重要。论文对时钟抖动采用了直接测量的方法,完成了不同时钟系统下LLRF稳定度和性能在线测试,分析了抖动对LLRF作用机理,并根据实验数据,就时钟抖动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低电平系统 同相正交 正交解调 闭环控制 时钟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偏移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海涛 杨华军 +1 位作者 李拓辉 黄凯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的关键技术是怎样确保耦合系统中光纤的准确定位。基于电磁场模场匹配理论,讨论了光纤偏移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耦合效率随着光纤偏移的增大显著下降。采用光纤调整架以及微透镜光纤可以显著改... 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的关键技术是怎样确保耦合系统中光纤的准确定位。基于电磁场模场匹配理论,讨论了光纤偏移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耦合效率随着光纤偏移的增大显著下降。采用光纤调整架以及微透镜光纤可以显著改善耦合效率,讨论结果有助于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器件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耦合效率 单模光纤 光纤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光纤放大器输出光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玉青 段志春 陈建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3-1456,共4页
根据不同的泵浦方式,对多模光纤放大器运用多模速率方程组,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数值计算和分析了在不同泵浦方式下的泵浦效率和信号光在光纤放大器中的传输、放大行为,并研究了在光纤放大器光纤长度有微小变化(mm量级)的情况下,输出光... 根据不同的泵浦方式,对多模光纤放大器运用多模速率方程组,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数值计算和分析了在不同泵浦方式下的泵浦效率和信号光在光纤放大器中的传输、放大行为,并研究了在光纤放大器光纤长度有微小变化(mm量级)的情况下,输出光的光束质量与光纤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输出信号光的光束质量因子随光纤长度微小变化而呈准周期变化,周期与信号光耦合入光纤放大器的本征模式间的传播常数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束质量 本征模 多模速率方程 四阶龙格-库塔法 泵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作用下FO分子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柳福提 张淑华 邵菊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9-43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的B3P86方法,以6-311+G(3df)为基函数优化得到不同外电场下FO基态分子的稳定几何结构、键长、总能量、HOMO能级、LUMO能级、费米能级、能隙、红外光谱和谐振频率.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与外电场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且对电场方... 采用密度泛函的B3P86方法,以6-311+G(3df)为基函数优化得到不同外电场下FO基态分子的稳定几何结构、键长、总能量、HOMO能级、LUMO能级、费米能级、能隙、红外光谱和谐振频率.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与外电场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且对电场方向的依赖呈现出不对称性;随着正向电场的增大,HOMO能级、LUMO能级和费米能级是减小的,能隙是先增大后减小;红外光谱和谐振频率是增大的,而频率间隔是不断减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电场 密度泛函 基态 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电路参数型故障诊断新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启忠 谢永乐 +1 位作者 毕东杰 李西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6-391,共6页
模拟电路参数型故障诊断一直是电路与系统无法回避的难题。该文基于被测电路主输出电压信号的时间序列值,建立了一种基于本征值和相位差的模拟电路参数型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利用故障电路的电压输出时间序列值获取电路的故障相位偏移信... 模拟电路参数型故障诊断一直是电路与系统无法回避的难题。该文基于被测电路主输出电压信号的时间序列值,建立了一种基于本征值和相位差的模拟电路参数型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利用故障电路的电压输出时间序列值获取电路的故障相位偏移信息,同时,该模型把电压时间序列变换成一个方阵,并求取该方阵的最大本征值。将故障相位偏移信息和故障最大本征值与通过前期仿真获得的每种器件相对应的无故障最大相位偏移和无故障最大本征值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实现故障定位和参数辨识。实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计算效率高,所需测试点少、参数辨识精度高,易于工程实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路 故障诊断 参数辨识 参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数据持久层设计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文波 卢涵宇 陈劲松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30,共3页
针对目前数据库模型改动将导致业务层和数据库层的大量数据修改的不足这一问题,提出建立新的框架即双重数据持久层框架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联合运用iBATIS数据持久层框架和数据字典技术来实现.当数据库模型需要变更时,可较方便地通过操作... 针对目前数据库模型改动将导致业务层和数据库层的大量数据修改的不足这一问题,提出建立新的框架即双重数据持久层框架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联合运用iBATIS数据持久层框架和数据字典技术来实现.当数据库模型需要变更时,可较方便地通过操作数据字典,来实现对数据持久层和数据库模型的同步维护,较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移植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字典技术 IBATIS框架 双重数据持久层框架 低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侧隙平面一次包络端面啮合环面蜗杆副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捷 王进戈 +2 位作者 陈守安 邓星桥 李金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1,135,共6页
为了研究无侧隙平面一次包络端面啮合环面蜗杆副共轭齿对在运行周期内的润滑性能,结合经典啮合理论,通过改变工具母面的转角参数,得到了重构接触线后端面式啮合的三维数学模型,并针对蜗杆两段式啮合的特点,构建了对应的弹流润滑模型,最... 为了研究无侧隙平面一次包络端面啮合环面蜗杆副共轭齿对在运行周期内的润滑性能,结合经典啮合理论,通过改变工具母面的转角参数,得到了重构接触线后端面式啮合的三维数学模型,并针对蜗杆两段式啮合的特点,构建了对应的弹流润滑模型,最后对共轭齿对啮合处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的润滑特性和最小油膜厚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啮入端沿接触线处的最小油膜厚度大于啮出端的最小油膜厚度;根据最小油膜厚度与膜厚比的分布情况,可知该传动在整个周期内主要以部分弹流润滑为主;适当地增大蜗杆分度圆直径和工具母面的产形倾角,能够有效地改善该新型蜗杆副的润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啮合环面蜗杆副 润滑性能 弹流润滑模型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高斯光束通过硬边光阑传输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希 赵光普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用傅里叶级数和复高斯函数的乘积对硬边光阑的窗口函数进一步拟合,对平顶高斯光束通过硬边光阑光学系统的模拟算法作了改进,并给出了近似解析传输公式。对直接积分Collins公式和使用Wen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研究表明,只要傅里... 用傅里叶级数和复高斯函数的乘积对硬边光阑的窗口函数进一步拟合,对平顶高斯光束通过硬边光阑光学系统的模拟算法作了改进,并给出了近似解析传输公式。对直接积分Collins公式和使用Wen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研究表明,只要傅里叶级数项数不少于 30,改进后的算法比直接用复高斯函数展开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平顶高斯光束 硬边光阑 复高斯函数展开 傅里叶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建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文波 王华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矿井安全已经成为智能矿山研究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中网络健壮性差、无线应急设施不完备等实际问题,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架构与功能,提出了全网无线、层级有线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实现井下网络全覆盖与... 矿井安全已经成为智能矿山研究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中网络健壮性差、无线应急设施不完备等实际问题,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架构与功能,提出了全网无线、层级有线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实现井下网络全覆盖与连通的感知节点菱形部署方法,并对无线传感网络建构中的通信协议、网络覆盖与连通、复合传输等技术进行了探究,给出了适宜井下无线传感网络工程实施的具体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矿井安全监测网络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智能矿山 网络建构 优化部署 健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扰动分析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启忠 谢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9-378,共10页
为了实现模拟电路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参数辨识的一体化处理,便于工程实施和降低故障诊断成本,提出一种基于矩阵扰动理论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与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对故障电路的采样时间序列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电路故障相位偏移信息,... 为了实现模拟电路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参数辨识的一体化处理,便于工程实施和降低故障诊断成本,提出一种基于矩阵扰动理论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与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对故障电路的采样时间序列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电路故障相位偏移信息,并作为一个故障特征;其次,将采样序列构成一个方阵,求解该方阵的迹作为另一个故障特征;第三,以相位偏移信息和响应矩阵的迹随被诊断器件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为基础,结合两个故障特征,建立故障模型;最后,通过对两个国际标准电路诊断的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故障定位准确率在98.5%~100%范围内,故障参数辨识误差在-1.2%~1.72%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路 矩阵扰动 故障诊断 参数辨识 故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球面透镜的光纤耦合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海涛 杨华军 +1 位作者 黄小平 程晓洪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8,共3页
有效将激光耦合进单模光纤是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为了改善聚焦光束质量和降低耦合损耗,首先设计了消球差非球面透镜,并采用精密光纤支架对耦合光纤进行准确定位使耦合光聚焦在光纤端面上。实验表明,该耦合系统的耦合效率达到60%... 有效将激光耦合进单模光纤是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为了改善聚焦光束质量和降低耦合损耗,首先设计了消球差非球面透镜,并采用精密光纤支架对耦合光纤进行准确定位使耦合光聚焦在光纤端面上。实验表明,该耦合系统的耦合效率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耦合效率 消球差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改进阈值的小波包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程文波 陈劲松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9-483,共5页
介绍了小波阈值去噪的基本原理,针对软、硬阈值化方法在图像处理上存在的边界模糊和振荡等失真的不理想情况,采用了一个新的阈值化构造函数。该函数运用了阶次调节因子和振荡调整因子,能分别对作用对象进行动态修正,以获得较优的小波系... 介绍了小波阈值去噪的基本原理,针对软、硬阈值化方法在图像处理上存在的边界模糊和振荡等失真的不理想情况,采用了一个新的阈值化构造函数。该函数运用了阶次调节因子和振荡调整因子,能分别对作用对象进行动态修正,以获得较优的小波系数的阈值估计。仿真试验表明,采用该阈值化函数的小波包消噪方法能对带噪图像进行有效去噪,对比实验统计表明,其性能优于传统的阈值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阈值 图像去噪 阈值算法改进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技术的实时协同设计并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雪平 殷国富 +1 位作者 王伟 尹德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4-147,共4页
为了解决计算机辅助协同设计中重启动频繁、死锁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实时协同设计并发控制模型。针对协同设计中数据量大、事务长、多层嵌套的特点,采用操作优先权模糊控制策略。通过图形对象全局ID和实体属性表的一致性维护,系统能够根... 为了解决计算机辅助协同设计中重启动频繁、死锁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实时协同设计并发控制模型。针对协同设计中数据量大、事务长、多层嵌套的特点,采用操作优先权模糊控制策略。通过图形对象全局ID和实体属性表的一致性维护,系统能够根据运行情况和用户需求自动进行操作优先权控制策略的调整。建立了并发控制机制中事务结构、事务提交、锁机制和冲突协调的联系,事务发生改变后其它站点能够实时显示、实时读取有效数据。实例证明,并发控制策略不仅让协同用户自由地操作共享资源,还能够保证具有高并发率和数据的实时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并发控制 模糊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