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与资源习惯法对国家法的有益补充及其互动探讨——以四川省宜宾市周边四个苗族乡的习惯法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健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0,共6页
国家制定的环境与资源法体系由于移植制定法的缺陷、立法与实践脱节、环境保护的地域性等诸多原因,在实践中存在若干困境。通过对四川省宜宾市四个苗族乡环境与资源习惯法的实证研究及其与国家法的对照,可以看出习惯法是对国家法的有益... 国家制定的环境与资源法体系由于移植制定法的缺陷、立法与实践脱节、环境保护的地域性等诸多原因,在实践中存在若干困境。通过对四川省宜宾市四个苗族乡环境与资源习惯法的实证研究及其与国家法的对照,可以看出习惯法是对国家法的有益补充。在分析习惯法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汲取精华、下放民族地区立法权、人员和财政支持等若干建议,以构建一个习惯法与国家法良性互动的可能路径,以期为苗族地区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资源保护 习惯法 国家法 苗族地区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日常沟通问题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詹海玉 陈世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97-103,共7页
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日常沟通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包括:较低的沟通频率影响留守子女包容需要的满足,沟通方式单一化导致对留守子女的过分控制,沟通内容功利化不足以满足留守子女情感需求;其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 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日常沟通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包括:较低的沟通频率影响留守子女包容需要的满足,沟通方式单一化导致对留守子女的过分控制,沟通内容功利化不足以满足留守子女情感需求;其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农民工及留守子女对语言交际原则的理解比较欠缺,语言交际能力总体较弱,对语境化要求的忽视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反感情绪,对留守子女需求的误读致使农民工不太注意会话策略。据此,提出了微观环境中提升农民工和留守子女的参与能力,中环境方面增强留守子女的联结,外环境方面构建适宜的支持网络以及宏观环境提供合理的沟通培训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守子女 日常沟通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群体研究:文献计量及内容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世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0-94,共5页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二十五年来国内大学生群体研究的一千余篇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与"普赖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相比较,该研究领域已经经历了起步期、积累期和发展期;成果的发布范围非常宽泛,没有明显的...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二十五年来国内大学生群体研究的一千余篇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与"普赖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相比较,该研究领域已经经历了起步期、积累期和发展期;成果的发布范围非常宽泛,没有明显的集中分布;研究者的增量较高、复量较低,核心作者群还未成熟,反应了该领域研究者的持久深入精神比较欠缺;内容上贯穿了描述现象—分析原因和对策—向各领域深入拓展的研究主线;新兴方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将逐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文献计量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健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1-206,共6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纠纷已成为一种多发性社会矛盾。从我国政治、文化传统来看,行政调解作为环境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有着接受度高、程序简化、专业优势强等优点。在分析现行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纠纷已成为一种多发性社会矛盾。从我国政治、文化传统来看,行政调解作为环境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有着接受度高、程序简化、专业优势强等优点。在分析现行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立法使之制度化、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加强人员配置、完善调解程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纠纷 行政调解 政治传统 文化传统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判例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的判例制度及其对构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留彦 雷安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当今世界全球走向一体化,在经济领域是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而在法律领域则是两大法系日益走向融合。就判例制度而言,大陆法系的日本、法国、意大利都建立了事实上的判例制度。通过较为完善的判例编撰制度、上诉制度、审级制度、判决书... 当今世界全球走向一体化,在经济领域是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而在法律领域则是两大法系日益走向融合。就判例制度而言,大陆法系的日本、法国、意大利都建立了事实上的判例制度。通过较为完善的判例编撰制度、上诉制度、审级制度、判决书说理及违背先例的特殊程序等,这些国家确保了事实上判例制度的有效运行。我国应当借鉴这些国家的判例制度,将违反判例作为法定上诉理由、建立判决书公开制度和完善判例编纂等方式建立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法系 判例制度 案例指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制定中所存在的三大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雷安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1,共3页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公立大学纷纷制定了大学章程。但是,在这种大学章程制度热潮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三大问题:从动力来看,大学制定章程主要是出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不是来自大学自身的需求,这反映出我国大学章程在制...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公立大学纷纷制定了大学章程。但是,在这种大学章程制度热潮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三大问题:从动力来看,大学制定章程主要是出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不是来自大学自身的需求,这反映出我国大学章程在制定动力上存在内部动力不足的问题;从制定主体来看,各个学校的章程起草人、审议人、核准人存在混乱的问题。《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起到了规制大学章程制定乱象的作用,但将大学章程的最后核准机关规定为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恰恰削弱了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从对权力结构的规定来看,我国大学章程无法对大学内部的权力机构进行完整的规定,现有大学章程难以实现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大学 章程制定 热潮 冷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环保义务的冒进与退守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廷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3,共6页
环保义务在民法典的定位引起民法学界广泛关注,单独确立绿色原则、纳入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权利限制规则、彻底废除或者引入其他路径,众说纷纭。民法总则最终引入绿色原则,看似解决了争议,实则不然。环保义务民众基础尚不牢固,将其强行... 环保义务在民法典的定位引起民法学界广泛关注,单独确立绿色原则、纳入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权利限制规则、彻底废除或者引入其他路径,众说纷纭。民法总则最终引入绿色原则,看似解决了争议,实则不然。环保义务民众基础尚不牢固,将其强行引入民法典对于解决环保问题并无实质性帮助,不具有限制私法自治的充分正当性。就绿色原则的适用而言,不能因为民事行为有违环保义务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最多只是不赋予强制履行之救济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环保义务 民众基础 私法自治 谦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行政裁量的侵袭与规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廷华 李凤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法律不完备为社会资本对行政裁量的侵袭预留了空间,而裁量主体在行为过程中的"经济人"取向则是裁量正义难以实现的直接原因。必须利用裁量基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规则,完善行政机关内部分权以强化对行政裁量的制约,压... 法律不完备为社会资本对行政裁量的侵袭预留了空间,而裁量主体在行为过程中的"经济人"取向则是裁量正义难以实现的直接原因。必须利用裁量基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规则,完善行政机关内部分权以强化对行政裁量的制约,压缩行政裁量的空间,为公务员抵抗社会资本的干扰提供挡箭牌。同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和行政伦理建设,降低裁量滥用的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裁量正义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衡分权理论在美国宪政中的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雷安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殖民地时代,北美一度盛行混合政体理论,各殖民地宪法模仿英国宪法制度。美国独立前后,各州抛弃了英国的混合政体理论,根据纯粹分权理论来制定州宪法。建立在纯粹分权理论上的宪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于是,各州又回到混合政体理论,... 在殖民地时代,北美一度盛行混合政体理论,各殖民地宪法模仿英国宪法制度。美国独立前后,各州抛弃了英国的混合政体理论,根据纯粹分权理论来制定州宪法。建立在纯粹分权理论上的宪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于是,各州又回到混合政体理论,并从中发现了可以借鉴的制衡因素。在吸收了混合政体理论的制衡因素和纯粹分权理论的分权因素后,美国形成了制衡分权理论,并使之成为美国宪法的基础理论。制衡分权是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有效运行所依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政 混合政体 纯粹分权 制衡分权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贿赂犯罪概念的界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中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1-196,共6页
刑法语境中的商业贿赂概念可以借鉴经济法层面的商业贿赂,但绝不能受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暂行规定》中对商业贿赂概念界定的影响,应该将一切能够揭示商业贿赂本质且大量客观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都包括进去。应立足于当前治理商业贿赂犯罪... 刑法语境中的商业贿赂概念可以借鉴经济法层面的商业贿赂,但绝不能受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暂行规定》中对商业贿赂概念界定的影响,应该将一切能够揭示商业贿赂本质且大量客观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都包括进去。应立足于当前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的现实需要,以现行的《刑法》规定及司法解释为依据,认为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事活动参与者为谋取商业利益而给予他人财物,或者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人利用商事管理职权而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为促成商事活动双方的行贿、受贿而居间介绍,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犯罪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留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10-112,共3页
隐私权与知情权是当代社会两项重要的权利。然而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二者时常发生冲突甚至难以协调。究其原因,在于隐私权与知情权在我国未能得以明确界定,相关立法存在缺失。通过对两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厘清了二者的关系,并提出... 隐私权与知情权是当代社会两项重要的权利。然而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二者时常发生冲突甚至难以协调。究其原因,在于隐私权与知情权在我国未能得以明确界定,相关立法存在缺失。通过对两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厘清了二者的关系,并提出解决二者发生冲突时应遵循的原则与所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知情权 冲突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宪法诉讼中的政治问题原则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安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宪法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中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机制。但宪法诉讼也有其缺陷,要受到政治问题原则的制约。美国宪法诉讼确立和发展了政治问题原则的概念并界定了政治问题的范围,对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宪法诉讼产生了重要影响... 宪法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中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机制。但宪法诉讼也有其缺陷,要受到政治问题原则的制约。美国宪法诉讼确立和发展了政治问题原则的概念并界定了政治问题的范围,对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宪法诉讼产生了重要影响。政治问题原则根源于宪法兼具法律性与政治性的双重属性。我国宪法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不应忽视这一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法诉讼 政治问题 宪法的政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决羁押与权利保障之二律背反及其调适——从五常市看守所脱逃事件谈起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健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187,共6页
2016年4月2日黑龙江五常市看守所发生在押嫌疑人李振忠脱逃事件,引发了关于未决羁押管理与权利保障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未决羁押与权利保障的价值取向存在着二律背反,鉴于未决羁押存在的合理性及权利保障的必要性,结合中国司法实践,从... 2016年4月2日黑龙江五常市看守所发生在押嫌疑人李振忠脱逃事件,引发了关于未决羁押管理与权利保障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未决羁押与权利保障的价值取向存在着二律背反,鉴于未决羁押存在的合理性及权利保障的必要性,结合中国司法实践,从立法、改革看守所管理模式、管理原则、事故处理机制、构建独立巡视制度和刚性监督权等角度就协调未决羁押与权利保障之间的二律背反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羁押 权利保障 二律背反 看守所管理 事故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的功能主义原则:危机与出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安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原则是二十世纪比较法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该原则来自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比较法的学术传统借用了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原则,但却从未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导致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原则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从... 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原则是二十世纪比较法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该原则来自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比较法的学术传统借用了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原则,但却从未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导致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原则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原则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主要体现在缺少对功能概念的界定,未能提出一套观察功能的方法,过分关注相似性,忽视了文化语境以及对功能等值物进行评价时缺少合理的标准。功能主义原则应克服上述问题,并为之进行重构,方能找到出路,继续发挥其在比较法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特 克茨 比较法研究 功能主义原则 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贿赂犯罪的法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中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商业贿赂犯罪不是刑法中的概念,不具有统一的犯罪客体。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罪名的犯罪客体进行综合归纳,从法益侵害的角度去探讨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既符合刑法理论又切实可行。从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来看,涉及到公平... 商业贿赂犯罪不是刑法中的概念,不具有统一的犯罪客体。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罪名的犯罪客体进行综合归纳,从法益侵害的角度去探讨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既符合刑法理论又切实可行。从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来看,涉及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以及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等。商业贿赂物属于行为对象而不是犯罪对象,不能充分反映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在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诸法益中,只有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所有商业贿赂犯罪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犯罪 法益 市场经济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的艰难探索——纪念《论十大关系》等著作发表50周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京元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4,共5页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是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历史主题,是东方道路优越性得以显示的关键。从《论十大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党围绕这一主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探索,其间经过了重大的曲折。党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是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历史主题,是东方道路优越性得以显示的关键。从《论十大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党围绕这一主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探索,其间经过了重大的曲折。党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使我党对现实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有了清醒的认识,制定了正确路线,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找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东方道路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道德效力如何更好实现
17
作者 王夏玮 尹贻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48-149,共2页
道德效力是道德原则、伦理规范等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的外在表现,可以从个体道德自律、社会道德秩序、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考察道德效力的实现程度。道德效力缺失问题多发生于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期,而社会治理能力、法治建设水平和公民道... 道德效力是道德原则、伦理规范等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的外在表现,可以从个体道德自律、社会道德秩序、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考察道德效力的实现程度。道德效力缺失问题多发生于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期,而社会治理能力、法治建设水平和公民道德状况是影响道德效力实现的因素。对此,我们应以创新社会治理、优化法治环境、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为着力点,发挥社会道德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效力 外部制度环境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商业贿赂的刑事立法完善
18
作者 邓中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9-163,共5页
完善惩处商业贿赂的刑事立法,可从立法模式、犯罪构成、刑事处罚等方面予以考虑。在立法模式上,可以保持现有的立法模式,同时注意发挥刑法修正案及司法解释的作用。在构成要件方面,注意完善行贿行为、受贿行为犯罪化的法律规定。在刑事... 完善惩处商业贿赂的刑事立法,可从立法模式、犯罪构成、刑事处罚等方面予以考虑。在立法模式上,可以保持现有的立法模式,同时注意发挥刑法修正案及司法解释的作用。在构成要件方面,注意完善行贿行为、受贿行为犯罪化的法律规定。在刑事处罚方面,要扩大财产刑的适用范围、加大财产刑的处罚力度,增设针对性强的资格刑,对行贿、受贿设置相同的刑罚。在尽量不对商业贿赂罪犯适用死刑的司法基础上,努力推动立法上逐步废除对经济犯罪的死刑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犯罪 刑事立法 立法模式 犯罪构成 刑事处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决羁押人员及其近亲属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与对策——基于四川省Z市、Y市的实证研究
19
作者 周健宇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59-68,共10页
我国未决羁押人员为数众多,鉴于未决羁押的特殊性及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为解决该群体社会保障存在的若干问题,课题组对四川省Z市、Y市的未决羁押人员展开了调研,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未决羁押人员及其近亲属在社会保险... 我国未决羁押人员为数众多,鉴于未决羁押的特殊性及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为解决该群体社会保障存在的若干问题,课题组对四川省Z市、Y市的未决羁押人员展开了调研,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未决羁押人员及其近亲属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诉求表达途径及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陷。借鉴国内外立法例并结合我国实际,试从完善法律建设及诉求回应制度、重视社会救助、试行羁押外工作制、羁押社会化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社会保障法》的出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羁押 社会保障 实证调查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体系的混乱与整合:当前我国法律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20
作者 雷安军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4期41-47,共7页
法律文化由法律观念和法律价值体系组成,缺少法律文化就意味着缺少精神和灵魂,法律制度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法律文化建设具有为法治建设奠定基础、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将中国建设为文化大国等功能。当前,我... 法律文化由法律观念和法律价值体系组成,缺少法律文化就意味着缺少精神和灵魂,法律制度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法律文化建设具有为法治建设奠定基础、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将中国建设为文化大国等功能。当前,我国法律文化建设的困境是法律价值体系的混乱。走出困境的出路则是:整合现有价值体系,提出获得人们广泛认可的、包容性强的法律价值体系;形成支撑现代强国的法律观念;约束政府权力,形成良好的政治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价值体系 法律文化建设 法律观念 文化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