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云际会的晚清新经学转型——张之洞与廖平的师生交往及其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龙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6,共9页
前人有见于张之洞和廖平学术面相之异,而未深究张廖学术实质之同,或以避免"逼贿"、"惧祸"之嫌疑而曲为辩说,反而遮蔽张廖契合之真相。张廖师生爱国尊儒、援西护中,在晚清经学转型过程中,前期殊途同归,后期若合符节...
前人有见于张之洞和廖平学术面相之异,而未深究张廖学术实质之同,或以避免"逼贿"、"惧祸"之嫌疑而曲为辩说,反而遮蔽张廖契合之真相。张廖师生爱国尊儒、援西护中,在晚清经学转型过程中,前期殊途同归,后期若合符节,在回应"古今中西"之争、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共同努力中做出卓越贡献,奠定了新经学基本范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永恒的普适价值和非凡的当代意义。在中国文化百年劫难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无逃于"古今中西"之争问题意识,因而由张廖奠定的、"中体西用"为特征的新经学范式,也是最可借重和极富启发性的中国文化重建和当代儒学复兴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廖平
新经学转型
中体西用
“古今中西”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洪谟文化看中国白酒金三角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水龙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洪谟文化是近几年兴起的以明代名儒、礼部尚书周洪谟的名字冠名的一种文化符号及文化现象。从酒文化的视角看,洪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酒文化因子,涉及中国酒史、饮酒礼节和白酒新品牌等多方面,从而增强了"中国白酒金三角"文化底...
洪谟文化是近几年兴起的以明代名儒、礼部尚书周洪谟的名字冠名的一种文化符号及文化现象。从酒文化的视角看,洪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酒文化因子,涉及中国酒史、饮酒礼节和白酒新品牌等多方面,从而增强了"中国白酒金三角"文化底蕴,支撑了"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地理标识,充实了"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谟文化
酒文化
中国白酒金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仕途阻断后何以能生——略论清末民初传统士人向现代文化人转型及其经济活动
被引量:
1
3
作者
蒋德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3-38,共6页
中国传统的士子文人一向不屑于或耻于谈利言钱,然而自清末新政风气新开与科举废除后,读书求仕的传统老路已被阻断。士子文人不得不面向现实,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追求和角色定位。虽历经阵痛但一个新型的现代中国"文化人"的社...
中国传统的士子文人一向不屑于或耻于谈利言钱,然而自清末新政风气新开与科举废除后,读书求仕的传统老路已被阻断。士子文人不得不面向现实,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追求和角色定位。虽历经阵痛但一个新型的现代中国"文化人"的社会阶层得以出现并形成,并且他们以自己的努力,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创造、传播与建设作出了迥异于历史先辈的贡献,其多姿多彩的角色呈现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给后世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和示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化人
转型
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学大师廖平自题楹联考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林杰
《兰台内外》
2020年第34期28-30,共3页
廖平是我国近代经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学术界对廖平及其著作的整理与研究可谓丰富。自题联,是人们为自己所题的对联,用来作为自我鞭策、勉励之用。廖平曾作过几副自题楹联,搜集整理这些自题楹联,对其详加考证,尽量去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
廖平是我国近代经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学术界对廖平及其著作的整理与研究可谓丰富。自题联,是人们为自己所题的对联,用来作为自我鞭策、勉励之用。廖平曾作过几副自题楹联,搜集整理这些自题楹联,对其详加考证,尽量去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对于研究廖平及其学术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平
自题联
谬论
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方东美视野下的庄子哲学
5
作者
郭继民
《管子学刊》
2020年第1期35-42,共8页
现代大哲方东美先生对庄子哲学的解读可谓独树一帜!他认为庄子解决了老子哲学中所存在的矛盾与困惑,将道家哲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方氏观之,庄子哲学的核心则在于通过对"无"的再诠释,通过齐物、无待以及"双回向&qu...
现代大哲方东美先生对庄子哲学的解读可谓独树一帜!他认为庄子解决了老子哲学中所存在的矛盾与困惑,将道家哲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方氏观之,庄子哲学的核心则在于通过对"无"的再诠释,通过齐物、无待以及"双回向"等具体理论的落实以实现人格的超升与价值的实现。此外,方东美对"齐物"的现代诠释也极具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视野
庄子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云际会的晚清新经学转型——张之洞与廖平的师生交往及其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龙灿
机构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四川
大学历史文化
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6,共9页
基金
2013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C13E088)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SC12E001)
+2 种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RX12ZD02)
2013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QY201316)
2014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QY201424)
文摘
前人有见于张之洞和廖平学术面相之异,而未深究张廖学术实质之同,或以避免"逼贿"、"惧祸"之嫌疑而曲为辩说,反而遮蔽张廖契合之真相。张廖师生爱国尊儒、援西护中,在晚清经学转型过程中,前期殊途同归,后期若合符节,在回应"古今中西"之争、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共同努力中做出卓越贡献,奠定了新经学基本范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永恒的普适价值和非凡的当代意义。在中国文化百年劫难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无逃于"古今中西"之争问题意识,因而由张廖奠定的、"中体西用"为特征的新经学范式,也是最可借重和极富启发性的中国文化重建和当代儒学复兴的基础理论。
关键词
张之洞
廖平
新经学转型
中体西用
“古今中西”之争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洪谟文化看中国白酒金三角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水龙
机构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出处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文摘
洪谟文化是近几年兴起的以明代名儒、礼部尚书周洪谟的名字冠名的一种文化符号及文化现象。从酒文化的视角看,洪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酒文化因子,涉及中国酒史、饮酒礼节和白酒新品牌等多方面,从而增强了"中国白酒金三角"文化底蕴,支撑了"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地理标识,充实了"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品牌。
关键词
洪谟文化
酒文化
中国白酒金三角
Keywords
Hong's culture
wine culture
China liquor-making golden triangle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TS26-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仕途阻断后何以能生——略论清末民初传统士人向现代文化人转型及其经济活动
被引量:
1
3
作者
蒋德均
机构
四川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摘
中国传统的士子文人一向不屑于或耻于谈利言钱,然而自清末新政风气新开与科举废除后,读书求仕的传统老路已被阻断。士子文人不得不面向现实,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追求和角色定位。虽历经阵痛但一个新型的现代中国"文化人"的社会阶层得以出现并形成,并且他们以自己的努力,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创造、传播与建设作出了迥异于历史先辈的贡献,其多姿多彩的角色呈现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给后世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和示范的价值。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化人
转型
经济活动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学大师廖平自题楹联考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林杰
机构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出处
《兰台内外》
2020年第34期28-30,共3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项目“廖平论语学研究”(SXJZX2018-002)。
文摘
廖平是我国近代经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学术界对廖平及其著作的整理与研究可谓丰富。自题联,是人们为自己所题的对联,用来作为自我鞭策、勉励之用。廖平曾作过几副自题楹联,搜集整理这些自题楹联,对其详加考证,尽量去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对于研究廖平及其学术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廖平
自题联
谬论
考论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东美视野下的庄子哲学
5
作者
郭继民
机构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出处
《管子学刊》
2020年第1期35-42,共8页
文摘
现代大哲方东美先生对庄子哲学的解读可谓独树一帜!他认为庄子解决了老子哲学中所存在的矛盾与困惑,将道家哲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方氏观之,庄子哲学的核心则在于通过对"无"的再诠释,通过齐物、无待以及"双回向"等具体理论的落实以实现人格的超升与价值的实现。此外,方东美对"齐物"的现代诠释也极具启迪意义。
关键词
方东美
视野
庄子
解读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云际会的晚清新经学转型——张之洞与廖平的师生交往及其学术史意义
吴龙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洪谟文化看中国白酒金三角
王水龙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仕途阻断后何以能生——略论清末民初传统士人向现代文化人转型及其经济活动
蒋德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学大师廖平自题楹联考论
张林杰
《兰台内外》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方东美视野下的庄子哲学
郭继民
《管子学刊》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