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新性工程化应用人才培养的科研平台和专业教研室联动机制构建与实践——以新建本科院校宜宾学院食品类专业为例
1
作者 杨丽 冯瑞章 +9 位作者 王松 刘燕 杜永华 周万海 帅永康 赵鑫 赵品瑶 方琼 樊蓉 魏琴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15-221,共7页
创新性工程化是新工科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针对传统工科专业学生实训与创新脱节、行业接触不多、参与管理过程不足、经济性分析训练偏少等问题,通过培养方案课程工程化、科研平台工程化、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等举措,将高校工程技... 创新性工程化是新工科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针对传统工科专业学生实训与创新脱节、行业接触不多、参与管理过程不足、经济性分析训练偏少等问题,通过培养方案课程工程化、科研平台工程化、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等举措,将高校工程技术类科研平台纳入工科专业学生创新性工程素养培养的实训教学-创新应用体系。探索一套适合高等院校工程技术类科研平台服务工科专业学生创新性工程素养培养的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改革机制,旨在为推广应用提供示范,为迎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 工程化 应用型 科研平台 专业教研室 联动机制 宜宾学院食品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德能双修、研教学创同行”理念培养大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宜宾学院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
2
作者 杨丽 杜永华 +6 位作者 周万海 方琼 帅永康 赵鑫 樊蓉 冯瑞章 魏琴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37-240,共4页
针对新建地方省属高校本科生对工程素养培养认识不足、创新实践能力养成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宜宾学院为例,探讨在“德能双修、研教学创同行”理念引领下,通过构建科研平台服务工程素养培养的基线-素养-文化-管理四维度全息运行机制、师... 针对新建地方省属高校本科生对工程素养培养认识不足、创新实践能力养成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宜宾学院为例,探讨在“德能双修、研教学创同行”理念引领下,通过构建科研平台服务工程素养培养的基线-素养-文化-管理四维度全息运行机制、师生科研项目反哺教学的德育-必修-导师-奖励四联动质量提升机制、课程嵌入应用创新成果的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建设机制等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及创新实践能力和质量,提出了“三机制”耦合形成基于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项目-课程双向循环、交互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工程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素养 创新 实践能力 德能双修 研教学创同行 宜宾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地区适宜玉米/大豆—油菜轮作模式的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3
作者 吉各子聪 苟才明 +2 位作者 张燕 陈波 邹成毅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5期27-30,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宜宾地区玉米/大豆—油菜轮作模式的油菜品种,对10个优质油菜品种开展了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叙油01、叙油05和叙油06这3个品种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倒伏性好,整齐度好,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优良,适合在宜宾地区与玉米/大... 为筛选出适宜宜宾地区玉米/大豆—油菜轮作模式的油菜品种,对10个优质油菜品种开展了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叙油01、叙油05和叙油06这3个品种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倒伏性好,整齐度好,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优良,适合在宜宾地区与玉米/大豆种植模式进行茬口衔接,此模式可有效利用耕地生产力,提高农业产出率,为保障植物油原料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油菜轮作模式 油菜 品种 性状 产量 四川宜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4
作者 李小嫄 郑宗明 +4 位作者 潘从飞 李露 刘俊 叶玉龙 陆安霞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四川省宜宾市是四川工夫红茶的原产地,素有“川红工夫故里”之称,在发展红茶产业上占据独特优势。文章对宜宾红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出产业发展面临茶树资源保护开发不够、主体带动能力不足、品牌影响有限等主要问题,提出夯实种... 四川省宜宾市是四川工夫红茶的原产地,素有“川红工夫故里”之称,在发展红茶产业上占据独特优势。文章对宜宾红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出产业发展面临茶树资源保护开发不够、主体带动能力不足、品牌影响有限等主要问题,提出夯实种业根基、培育壮大主体、锚定品牌战略、全力拓展市场、强化要素支撑这五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宜宾市红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宾 红茶 川红工夫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冬小麦播种前后病虫害防治指南
5
作者 夏先全 肖万婷 +3 位作者 魏会廷 吴晓丽 张伟 叶慧丽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8-81,共4页
围绕四川省冬小麦播种前后的病虫害防治展开,从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精选种子、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土壤消毒、生物防治、合理轮作),到播种时的科学操作(合理密植、适期播种),再到播种后的精细管理(田间监测、化学防治、农业防... 围绕四川省冬小麦播种前后的病虫害防治展开,从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精选种子、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土壤消毒、生物防治、合理轮作),到播种时的科学操作(合理密植、适期播种),再到播种后的精细管理(田间监测、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如清除杂草和病株残体、合理施肥、适时浇水)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强调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冬小麦丰产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冬小麦 病虫害防治 种子处理 土壤处理 精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麸醋醅中功能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武雨薇 帖余 +5 位作者 唐之兴 朱海燕 李宇薇 朱文优 王新惠 尹礼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芽孢杆菌作为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重要的功能微生物,对稳定麸醋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从四川麸醋醅中筛选、分离部分功能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对菌株进行鉴定,对筛选鉴定的菌株进行耐酸、耐乙醇、耐温的发酵性能... 芽孢杆菌作为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重要的功能微生物,对稳定麸醋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从四川麸醋醅中筛选、分离部分功能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对菌株进行鉴定,对筛选鉴定的菌株进行耐酸、耐乙醇、耐温的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共筛选出5株发酵优良的芽孢杆菌,分别为库氏类芽孢杆菌BA-6(Paenibacillus cookii)、贝莱斯芽孢杆菌BA-9(Bacillus velezensis)、热带芽孢杆菌BB-5(Bacillus tropicus)、枯草芽孢杆菌BB-13(Bacillus subtilis)、Calidifontibacillus erzurumensis BC-11,且该5株芽孢杆菌在30~40℃,pH5~7条件下能较好生长(OD_(600)=0.23~0.52),具有一定的环境耐受性。部分芽孢杆菌水解蛋白(B. velezensis BA-9蛋白水解圈:3.7±0.3)和淀粉(P. cookie BA-6淀粉水解圈:3.8±0.5)的能力较强。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在麸醋酿造中的应用,将芽孢杆菌与巴氏醋杆菌进行模拟混合固态发酵,研究表明,接种P. cookie BA-6、B. velezensis BA-9、C. erzurumensis BC-11可提高总酸、乳酸、乙酸、挥发性风味物质(苯甲醇、异戊醇、苯乙醇、愈创木酚等)含量,从而有效提升醋醅发酵品质。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的5株芽孢杆菌有利于醋醅发酵过程风味物质形成,研究结果为麸醋强化发酵提升其品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麸醋 醋醅 芽孢杆菌 固态发酵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晒醋特征风味物质鉴定及其陈酿前后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宇薇 帖余 +4 位作者 唐之兴 武雨薇 朱文优 王新惠 尹礼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6,共9页
四川晒醋与四川麸醋感官差异明显,但导致其感官差异的关键风味物质尚不清晰,为了探究其关键差异风味物质,该研究分析了两类成品醋重要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异戊酸、丁酸、异戊酸乙酯等24种物质为两类食醋的主要差异活性香气物质(气... 四川晒醋与四川麸醋感官差异明显,但导致其感官差异的关键风味物质尚不清晰,为了探究其关键差异风味物质,该研究分析了两类成品醋重要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异戊酸、丁酸、异戊酸乙酯等24种物质为两类食醋的主要差异活性香气物质(气味活性值>1),且晒醋总活性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麸醋。晒醋中部分滋味氨基酸(如组氨酸0.36~0.22 g/100 mL、缬氨酸0.20~0.17 g/100 mL)、有机酸(如乳酸77.85~59.29 mg/mL)含量显著高于麸醋(组氨酸0.20~0.010 g/100 mL、缬氨酸0.0072~0.0045 g/100 mL、乳酸77.31~28.57 mg/mL)。进一步分析四川晒醋陈酿前后差异关键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较多香气物质在晒醅陈酿过程累积;陈酿后缬氨酸、脯氨酸从0.38、1.09 g/100 g增加至1.71、1.19 g/100 g,乳酸、柠檬酸从24.73、11.59 mg/g增加至70.67、16.53 mg/g,且总酚含量提高了125%。总体而言,四川晒醋相比四川麸醋风味物质更加丰富,露晒醋醅陈酿方式对四川晒醋独特风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晒醋 陈酿 醋醅 关键风味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樟精油对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毒力及酶活性影响
8
作者 刘雯雯 徐远 +7 位作者 胡连清 周万海 席万鹏 朱文优 黄奇 刘雅馨 罗靓颖 冯瑞章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8-317,共10页
为明确油樟精油对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杀虫和趋避活性,测定油樟原油及其主要分离物α-松油醇、1,8-桉叶素和油樟加工残留物轻组分对两种害虫的触杀、熏蒸和驱避活性,确定作用效果最佳精油对害虫体内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 为明确油樟精油对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杀虫和趋避活性,测定油樟原油及其主要分离物α-松油醇、1,8-桉叶素和油樟加工残留物轻组分对两种害虫的触杀、熏蒸和驱避活性,确定作用效果最佳精油对害虫体内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消化酶(淀粉酶(amylase, AMS)、胰蛋白酶(trypsin)和脂肪酶(lipase))、解毒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ES)、多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 MFO)、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樟叶提取的原油中1,8-桉叶素(60.13%)和α-松油醇(8.05%)含量相对较高。α-松油醇对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最强,致死中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分别为0.03和0.12μg/cm^(2);1,8-桉叶素和α-松油醇对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最高;4种精油对米象均有显著的趋避作用,但作用效果具有浓度和时间效应,而α-松油醇对赤拟谷盗有最好的驱避作用。α-松油醇胁迫处理亦显著影响米象和赤拟谷盗虫体内的酶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POD、消化酶、解毒酶和AChE活性被激活,CAT和SOD活性被抑制。随处理时间延长,2种害虫体内GST、CYP450、MFO活性被激活;而米象POD、AChE、AMS、lipase、CAT和SOD呈不规则变化,CES和trypsin活性被抑制;赤拟谷盗AMS、CES、POD、AChE、trypsin被激活,SOD、CAT活性抑制。综上,4种精油中α-松油醇对米象和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触杀、熏蒸和驱避活性,其主要通过诱导或抑制2种害虫体内抗氧化、消化和解毒等酶的活性,扰乱虫体正常生理代谢活动而产生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害虫 生物活性 抗氧化酶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TEAM理念的《生物工程创新实验》创课设计与翻转教学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玉霞 张超 魏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94-299,共6页
《生物工程创新实验》是宜宾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而新开设的一门高阶实验课程。该课程前承《生物工程基础实验》和《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后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和毕业生产实习,对学生综合能力起... 《生物工程创新实验》是宜宾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而新开设的一门高阶实验课程。该课程前承《生物工程基础实验》和《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后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和毕业生产实习,对学生综合能力起着承上启下的实战式训练作用。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师团队开拓了以创课模式将STEAM理念融入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区域经济特色设置实验方向,以学生能力为中心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并开展实验课程翻转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使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观摩到动手、从参加到设计、从被动到主动、从跟随到挑战的转变和升华,从而为新工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中实验类课程的开展,提供前期铺垫和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 STEAM理念 创课设计 翻转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镰刀茎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其抑菌活性的评价
10
作者 罗映清 赵欢 +3 位作者 谭兆云 文国琴 杨春艳 张廷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7,175,共11页
【目的】分离鉴定高粱茎腐病的病原,并测定高效广谱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的抑菌效果,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健组织分离法分离高粱幼苗茎腐病菌并通过科赫法则验证;利用形态特征结合多... 【目的】分离鉴定高粱茎腐病的病原,并测定高效广谱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的抑菌效果,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健组织分离法分离高粱幼苗茎腐病菌并通过科赫法则验证;利用形态特征结合多基因联合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进行鉴定;通过拮抗实验和无细胞上清液平板抑菌实验,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菌株对高粱镰刀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从盆栽发病的高粱幼苗上分离到6株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TEF-1α、CAM及RPB2的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产黄色镰刀菌(Fusarium thapsinum)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选取代表菌株进一步通过科赫法则验证,确定这2种镰刀菌均为高粱茎腐病的病原。拮抗实验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对产黄色镰刀菌GL002YB2-4和尖孢镰刀菌GL002NC3-1均有显著的拮抗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2.89%和58.52%。SB023发酵液的无细胞上清液抑菌实验结果显示,SB023发酵液对产黄色镰刀菌GL002YB2-4和尖孢镰刀菌GL002NC3-1的气生菌丝生长抑制显著;镜检显示随着添加SB023发酵液量的增加,PDA平板的产黄色镰刀菌或尖孢镰刀菌的菌丝中出现原生质体聚集和菌丝泡状化膨大,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存在诱导真菌菌丝畸变的活性物质。【结论】明确了2种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病原,其中尖孢镰刀菌为首次报道,并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对2种病原的抑菌活性,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茎腐病 镰刀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微生物菌剂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胡连清 刘雯雯 +5 位作者 冯瑞章 周万海 查黎萍 唐馨宇 席万鹏 陈朝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2,201,共10页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SW21、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 SW22、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W12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SW23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的防控效果,于菌剂处理...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SW21、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 SW22、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W12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SW23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的防控效果,于菌剂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量以及其肠道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3种保护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ES)、多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MFO)、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5种解毒酶和淀粉酶(amylase,AMS)、胰蛋白酶(trypsin)与脂肪酶(lipase)3种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对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和取食量的影响强弱依次为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苏云金芽胞杆菌。4种微生物菌剂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黑绒鳃金龟肠道中SOD与CAT 2种保护酶活性,促进虫体内POD、AChE、CES、CYP450、GST、MFO、AMS、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可通过持续抑制SOD与CAT的活性,降低黑绒鳃金龟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造成黑绒鳃金龟氧化损伤,最终增加虫体死亡率;而黑绒鳃金龟可通过上调POD、AChE、CES、CYP450、GST、MFO、AMS、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4种微生物菌剂在黑绒鳃金龟绿色防控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绒鳃金龟 微生物菌剂 死亡率 保护酶 解毒酶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不同组织部位中药用成分比较及黄酮类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惠妹 马羽 +7 位作者 胡云棵 羊雨婷 易涵 梅馨月 陆丕健 吴望 李川 刘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比较滇黄精主根、须根、茎、叶、果皮、种子中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含量,并对黄酮类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蒽酮-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铝离子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LC-MS/MS法对黄酮... 目的比较滇黄精主根、须根、茎、叶、果皮、种子中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含量,并对黄酮类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蒽酮-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铝离子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LC-MS/MS法对黄酮类成分进行代谢组学、积累模式分析,网络药理学考察其相关靶点。结果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301~2.338 mg/g、36.7~1636.5μg/g,均在主根中最高,叶中次之;总多糖含量为0.067%~12.456%,在主根中最高,果皮中次之。共检测到485种黄酮类成分,包括11个类型,其中黄酮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在果实(果皮+种子)中积累最多,黄烷醇和黄酮在主根、叶中积累最多,异黄酮和花青素在叶中积累最多,查尔酮和其他类型在茎中积累最多。该类成分在药材不同部位的积累模式均存在明显偏好性,而且与关键黄酮类成分相关的靶点和疾病也有差异。结论本实验揭示了滇黄精不同组织部位中药用成分含量及类黄酮积累差异,可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组织部位 药用成分 黄酮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对南高丛蓝莓离体再生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研究
13
作者 刘雯雯 刘晓风 +6 位作者 胡连清 赵鑫 冯瑞章 周万海 罗靓颖 刘雅馨 岳秦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以南高丛蓝莓品种戴安娜(Diana)组培苗为试材,设置0(CK)、20、50、100、150μM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蓝莓茎段,分析培养40 d茎段基部愈伤组织的质膜透性、活性氧代谢、抗氧化产物... 以南高丛蓝莓品种戴安娜(Diana)组培苗为试材,设置0(CK)、20、50、100、150μM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蓝莓茎段,分析培养40 d茎段基部愈伤组织的质膜透性、活性氧代谢、抗氧化产物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变化,培养70 d测定株高、茎鲜质量、茎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计算分化出芽率和增殖倍数,以期探究外源NO供体SNP对南高丛蓝莓离体再生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O供体SNP对蓝莓瓶内苗的不定芽再生、增殖和生长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20μM SNP处理的始分化时间最短,分化出芽率、增殖倍数和叶绿素含量最高;50μM SNP处理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最高,150μM SNP处理的株高、叶面积最大;同时20μM SNP处理显著提高了茎段基部愈伤组织中SOD、GPX活性,增加了非酶抗氧化物ASA和GSH含量,降低了O-2产生速率和H_(2)O_(2)积累,有效缓解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减轻了茎基部愈伤组织的褐化,从而促进了戴安娜茎段的分化和增殖。综上所述,在WPM+ZT 2.0 mg/L培养基中添加20μM SNP是戴安娜蓝莓不定芽再生和增殖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一氧化氮 不定芽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4
作者 胡晓亮 田志革 +2 位作者 高霞 朱文优 游玲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3期126-130,共5页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以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成效显著,为同类型地方本科院校探索育人新模式、课程...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以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成效显著,为同类型地方本科院校探索育人新模式、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生物工程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生物炭对酸性黄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5
作者 查黎萍 刘雯雯 +6 位作者 胡连清 陈露 周万海 冯瑞章 魏琴 陈秋 赵鑫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本研究以宜宾酒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法对不同处理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裂解温度对酒糟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酒糟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酸性黄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300~400℃是酒糟生物质的最优裂解温度区... 本研究以宜宾酒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法对不同处理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裂解温度对酒糟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酒糟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酸性黄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300~400℃是酒糟生物质的最优裂解温度区;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酒糟生物炭的pH值、EC值、灰分含量、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CEC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则逐步降低。BC300和BC400对1年生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均无生物毒性,且BC400对1年生多花黑麦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BC300对1年生光叶紫花苕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酒糟生物炭能有效降低酸性黄壤的容重和酸性,显著增加酸性黄壤的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增加幅度与添加量相关,添加占比为4%、裂解温度为400℃的酒糟生物炭对酸性黄壤的改良效果最为明显。该研究可为宜宾地区酿造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与酸性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生物炭 酸性黄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玉疆 何松 +1 位作者 潘延乐 胡晓亮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79-180,共2页
本文以四川省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保护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实际提出加强保护区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建议,以求更有效地对疫源疫病进行监测与防控,同时构筑好人兽共患病一体化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保护区 动物疫病 监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的“食品添加剂”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青 刘洋 +1 位作者 张雅琳 王新惠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期82-83,86,共3页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存在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考核方式简单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教学内容,增加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方法。以期...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存在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考核方式简单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教学内容,增加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感,改进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参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的解剖结构及其两栖环境适应性分析
18
作者 李雨桐 陈绪言 +2 位作者 虞敏琪 宋维 高刚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是柽柳科(Tamaricaceae Link)水柏枝属(Myricaria)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为揭示疏花水柏枝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冷冻切片法对疏花水柏枝的根、茎、叶进行解剖,研究... 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是柽柳科(Tamaricaceae Link)水柏枝属(Myricaria)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为揭示疏花水柏枝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冷冻切片法对疏花水柏枝的根、茎、叶进行解剖,研究其适应两栖环境的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1)疏花水柏枝根部周皮形成阻隔屏障,皮层中的通气组织能够通过生理调节适应干旱和水淹的环境,大而多的导管能在受到水分胁迫时增加疏导能力。2)茎中木质纤维和发达的韧皮纤维可以提高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能力,同时增大机械强度,皮层厚壁细胞和髓细胞中具有大量的固状内含物可以提高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3)叶有双层高度发育的栅栏组织、厚的角质膜和大的透明表皮等旱生植物特征,可以适应强光和寒冷的环境。因此,疏花水柏枝的解剖结构特征表明其能够适应水淹和干旱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花水柏枝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两栖环境 通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课程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洋 王新惠 张雅琳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对传统“食品微生物”教学课程进行探索,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内容复杂,“三维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感,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通过对“食品微生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增加学生在课堂参与... 对传统“食品微生物”教学课程进行探索,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内容复杂,“三维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感,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通过对“食品微生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增加学生在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教学模式 三维模式 参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中市饲草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
作者 闵星星 张力天 +6 位作者 陈玉慧 李柯锐 李众擎 江淮 吴长凤 李林祥 赵中权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12-14,共3页
2022年,四川巴中市启动实施种养业“2+1”优势大品种计划,确定巴山肉牛、南江黄羊等为优势大品种,并把肉牛业作为首要产业,2023年,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肉牛年饲养量... 2022年,四川巴中市启动实施种养业“2+1”优势大品种计划,确定巴山肉牛、南江黄羊等为优势大品种,并把肉牛业作为首要产业,2023年,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肉牛年饲养量达到60万头。因此,研究全市饲草供应情况对牛羊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江黄羊 肉牛业 产业发展规划 年饲养量 饲草产业 四川巴中 巴中市 饲草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