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钛精矿重选分离含硅物相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林银河
李京伟
王哲
唐勇
程相魁
黄晓丽
-
机构
宜宾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攀枝花学院国际钒钛研究院
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70-207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4272,U1960101)
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基金(PECL2019KF003)
+3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20jcyj-msxmX0060)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20-03)
四川省钒钛综合利用实验室基金(2018FTSZ37)
西部青年学者支持计划。
-
文摘
针对四川某钛精矿中存在的硅含量过高的问题,提出了摇床重选法分离二氧化硅的方法。通过球磨工艺获得不同粒径颗粒,然后采用摇床进行重选,研究粒径大小、粒径组分占比、冲程等因素对钛精矿含硅相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200目(<75μm)钛精矿占比逐渐增加。当研磨时间为8 min时,-200目钛精矿的占比为83.0%(质量分数)。随着冲程的增大,SiO_(2)的品位和TiO_(2)的回收率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当冲程为15 mm时,SiO_(2)的品位由2.46%(质量分数)降低至1.07%。重选分离后原矿分为三部分,TiO_(2)品位:钛精矿>中矿>尾矿,SiO_(2)品位:钛精矿<中矿<尾矿。当-200目铁精矿占比85.5%(质量分数)时,重选后SiO_(2)的含量最低可降至0.93%(质量分数)。
-
关键词
钛精矿
二氧化硅分离
TiO_(2)品位
重力分选
冲程
回收
-
Keywords
ilmenite
SiO_(2)separation
TiO_(2)content
gravity concentration separation
stroke
recovery
-
分类号
TD954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有机酸选择性浸出钢铁厂转炉粉尘中的锌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哲
王京秀
林银河
尹国亮
刘淑兰
罗林根
-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宜宾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唐山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资源应用与合金材料事业部
-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960101)
重庆市科技局资助项目(cstc2020jcyj-msxmX0060)
+1 种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9105073)
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6A06)。
-
文摘
采用有机酸浸取工艺对比了草酸、柠檬酸、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6种有机酸对某转炉粉尘中铁和锌的浸出效果,并进一步对丁酸浓度和液固化学计量比进行了优化探索。结果表明:6种酸对锌和铁的浸出行为不同,草酸极易在粉尘表面生成沉淀物阻碍浸出,柠檬酸具有络合性有利于浸出但锌的浸出选择性差,其余4种烷基酸随碳链增加对锌的浸出选择性增大,到丁酸效果较好。对丁酸浸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后,锌和铁的浸出率分别为51.2%和0.5%,浸出液中锌与铁的质量比为12.6,并设计了丁酸浸出工艺流程,可为未来处理钢铁含锌冶金粉尘提供参考依据。丁酸的高效选择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我国钢铁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钢铁粉尘
常温酸浸
有机酸
丁酸
锌
铁
-
Keywords
steel dusts
room temperature acid leaching
organic acid
butyric acid
zinc
iron
-
分类号
TF8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