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7年度宜城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泽富 聂强强 石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1期48-49,60,共3页
[目的]筛选适合宜城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方法]在宜城设置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在同一地力和栽培条件下,比较各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表现。[结果]鄂麦170和矮麦027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表现突... [目的]筛选适合宜城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方法]在宜城设置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在同一地力和栽培条件下,比较各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表现。[结果]鄂麦170和矮麦027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表现突出,适合在宜城大面积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新品种在宜城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城市粮(油)改饲玉米-玉米-油菜高效种植及青贮饲喂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宜 项德华 +2 位作者 杨泽富 聂强强 石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22-23,29,共3页
采用玉米(Zea mays L.)-玉米-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植技术,收获全株玉米和油菜作为青贮饲料,是统筹湖北省宜城市粮经饲协同发展,解决该市草牧业四季均衡供草,实现草畜一体化、转粮(油)于畜、补强草食畜牧业短板的一种饲料周年高效... 采用玉米(Zea mays L.)-玉米-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植技术,收获全株玉米和油菜作为青贮饲料,是统筹湖北省宜城市粮经饲协同发展,解决该市草牧业四季均衡供草,实现草畜一体化、转粮(油)于畜、补强草食畜牧业短板的一种饲料周年高效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油菜(Brassica NAPUS L.) 青贮饲料 周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城市油菜简化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项德华 杨泽富 +3 位作者 郑进松 张东升 张俊华 游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为探索应用油菜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为油菜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旱地和水田开展了油菜简化施肥试验,比较油菜简化施肥与习惯施肥产量和效益。[结果]施用40%(25-7-8)宜施壮油菜专用肥900 kg/hm^2效... [目的]为探索应用油菜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为油菜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旱地和水田开展了油菜简化施肥试验,比较油菜简化施肥与习惯施肥产量和效益。[结果]施用40%(25-7-8)宜施壮油菜专用肥900 kg/hm^2效果最佳,比习惯施肥[45%(15-15-15)复合肥750 kg/hm^2]增产1 083.0 kg/hm^2、增收4 395元/hm^2,增幅分别达到28.5%、50.5%,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结论]油菜简化施肥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油菜种植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简化施肥 产量 效益 宜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城市稻茬麦抗涝播种方式试验示范
4
作者 杨泽富 项德华 +2 位作者 段保权 张俊华 聂强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7-19,24,共4页
为研究涝灾年份稻茬麦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产量情况,对湖北省宜城市遭受涝灾后4种不同状况的稻茬麦田块采取了4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遭受涝灾后,只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播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稻茬麦抗涝播种仍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稻... 为研究涝灾年份稻茬麦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产量情况,对湖北省宜城市遭受涝灾后4种不同状况的稻茬麦田块采取了4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遭受涝灾后,只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播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稻茬麦抗涝播种仍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稻茬麦免耕直播具有省工、节本和增产效应,在涝灾年份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涝灾 播种方式 产量 宜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多层次的缓冲补偿机制增强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5
作者 杨泽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
系统对多变的环境条件具有自我调节和补偿能力,系统层级不同,自然灾害类型及缓冲补偿的原理方法不同。针对不同系统层级的自然灾害,建立多层次的缓冲补偿机制,减缓或抵消其不利影响,实现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系统 补偿机制 农业生产 抗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吸收、利用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利 张建峰 +7 位作者 张富林 范先鹏 杨俊诚 杨永成 熊桂云 吴运明 余延丰 符家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5-202,共8页
本试验采用连续两个轮作周期的稻麦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推荐施肥(小麦N 195 kg/hm2,水稻210 kg/hm2,均按底肥40%、分蘖肥30%、拔节肥30%分3次施用)的基础上,氮量减施... 本试验采用连续两个轮作周期的稻麦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推荐施肥(小麦N 195 kg/hm2,水稻210 kg/hm2,均按底肥40%、分蘖肥30%、拔节肥30%分3次施用)的基础上,氮量减施20%,并配合综合调控技术措施,产量并没有降低,而且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贡献率均得到提高。氮素在作物体内累积随着施量的提高而提高,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氮素表观损失也有相同的规律。生产相同数量的籽粒产量的需氮量小麦高于水稻,而氮素表观损失,则水稻高于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稻麦轮作 氮素利用率 氮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质量研究Ⅱ.近30年来土壤肥力的演变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利 夏贤格 +5 位作者 吴家琼 范先鹏 熊桂云 丁亨虎 肖习明 吴运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299-302,共4页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近30年来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酸化明显,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下降,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增加,尤其土壤速效磷显著增加。同时,提出了合理利用耕地、保护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湖北省 农区 土壤肥力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汉江中游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1 位作者 余小青 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65-4067,4071,共4页
2014-2016年在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根据调查结果推测湖北省境内汉江中游流域均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蛹及成虫均可越冬,为1代黏虫多发区;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 2014-2016年在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根据调查结果推测湖北省境内汉江中游流域均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蛹及成虫均可越冬,为1代黏虫多发区;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为1代黏虫幼虫期,幼虫大量发生,主要为害小麦,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1代黏虫成虫高峰期,此后在7月上中旬成虫可能会有个小峰值,但8月之后基本不再出现成虫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Mythimna separata) 成虫 种群动态 迁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高产栽培优化组合反馈示范
9
作者 余隆新 张教海 +8 位作者 夏松波 王孝刚 文泽会 梅金安 陈晓伟 沈杰 韩昌友 吴运明 别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85-2087,共3页
对杂交棉高产栽培优化组合进行了7个点的反馈示范。结果表明,采用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合理经济施用氮、磷、钾肥,合理化调等措施,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验证了五因素五水平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该研究成果在大面积应用的可行性,为推广... 对杂交棉高产栽培优化组合进行了7个点的反馈示范。结果表明,采用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合理经济施用氮、磷、钾肥,合理化调等措施,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验证了五因素五水平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该研究成果在大面积应用的可行性,为推广杂交棉高产栽培优化组合配套技术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高产栽培 优化组合 反馈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油后棉营养钵育苗移栽合理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爱兵 杨泽富 +3 位作者 韩昌友 王谧 王维东 帅海洁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9期90-92,共3页
为了把握江汉平原油后棉营养钵育苗移栽合理密度,试验设置12 000株/hm2、21 000株/hm2、30 000株/hm2、39 000株/hm2、48 000株/hm2、57 000株/hm2等6个不同密度处理,4次重复,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棉花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湘杂棉8号在中... 为了把握江汉平原油后棉营养钵育苗移栽合理密度,试验设置12 000株/hm2、21 000株/hm2、30 000株/hm2、39 000株/hm2、48 000株/hm2、57 000株/hm2等6个不同密度处理,4次重复,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棉花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湘杂棉8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密度30 000株/hm2的籽棉产量最高,21 000株/hm2的经济效益最好。棉花合理密植应以效益为目标,而不应以产量高低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江汉平原杂交棉种植效益最大化的合理密度为21 000株/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油后棉 育苗移栽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地下害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正武 吴运明 余小清 《湖北植保》 2010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地下害虫防治 药剂筛选试验 花生 药剂防治试验 大面积推广 试验目的 安全生产 生产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系“89-11”的选育及其主要特征特性
12
作者 李泰安 陈德富 +4 位作者 汪自力 蒋建农 黄维英 顾加玉 李远红 《湖北农业科学》 1997年第6期22-25,共4页
“8911”是利用繁六与偃大72629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系。该品系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抗条锈和叶锈病,后期耐高温,因而耐迟播。常年比鄂恩1号增产10%左右,在锈病流行年份可增产30%~40%。品质优... “8911”是利用繁六与偃大72629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系。该品系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抗条锈和叶锈病,后期耐高温,因而耐迟播。常年比鄂恩1号增产10%左右,在锈病流行年份可增产30%~40%。品质优良,商品性好。栽培上应采用“小、壮、高”栽培途径,即采用小播量,培育壮苗,以穗重夺高产。应注意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系 89-11 特征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简易贮藏保鲜法
13
作者 吴明国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大葱 贮藏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庭院葡萄二次结果高产技术
14
作者 吴明国 《农家科技》 1996年第2期38-38,共1页
庭院栽培的葡萄,管理精细,肥水充足,应用一年二次结果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植株的增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1.利用冬芽二次梢结果。待结不出果穗的新梢长出10~15片叶时进行摘心,抑制主梢生长,并暂时保留摘心口下的2个夏... 庭院栽培的葡萄,管理精细,肥水充足,应用一年二次结果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植株的增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1.利用冬芽二次梢结果。待结不出果穗的新梢长出10~15片叶时进行摘心,抑制主梢生长,并暂时保留摘心口下的2个夏芽副梢,延缓主梢上的冬芽萌发,促进花序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技术 二次结果 庭院葡萄 高产高效 花序分化 冬芽萌发 增产潜力 二次梢 摘心 主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大棚立体栽培香菇
15
作者 吴明国 《农家科技》 1996年第4期34-34,共1页
塑料大棚立体栽培香菇,具有保温保湿性能好、用工少、成本低,管理方便的优点,而且能充分利用空间,获得较高产量,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栽培方法是:1.选择场地建棚的场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建棚前,先铲除... 塑料大棚立体栽培香菇,具有保温保湿性能好、用工少、成本低,管理方便的优点,而且能充分利用空间,获得较高产量,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栽培方法是:1.选择场地建棚的场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建棚前,先铲除地面杂草、清理枯枝烂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栽培 塑料大棚 香菇 保湿性能 栽培方法 经济效益 利用空间 管理方便 推广应用 高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看”辨病兔
16
作者 吴明国 《农家科技》 1996年第8期25-25,共1页
看食欲:健康兔食欲旺盛,喂给正常量精料15~30分钟就能吃完。如喂前不爱活动,吃食异常缓慢,则是病的早期征兆。看饮水:健壮兔饮水较少;病兔食欲减退而有时饮水多。
关键词 健康兔 饮水 辨病 食欲 精料 常量 征兆 异常 发热性疾病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培植新技术——葡萄园稻草瓶栽法
17
作者 吴明国 《农家科技》 1996年第9期34-34,共1页
采用稻草作培养料,室内养菌,葡萄园出耳的方法培植黑木耳,具有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花工省、成本低、栽培简便、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一般每百公斤稻草培养料可产鲜耳100~120公斤。
关键词 黑木耳 培养料配方 葡萄园 新技术 稻草 生态环境 原料资源 生产周期 经济效益 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园稻草瓶栽黑木耳新法
18
作者 吴明国 《当代农业》 1996年第10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黑木耳 稻草 栽培 食用菌 葡萄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蛋孵化前的五种通用消毒法
19
作者 吴明国 《当代农业》 1998年第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家禽 种蛋 孵化 成活率 消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产后谨防生产瘫痪
20
作者 吴明国 《农业科技与信息》 1998年第10期31-31,共1页
生产瘫痪是奶牛产仔后常见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病,尤以3~6胎营养状态良好的高产奶牛发病较多。一般在产后3天内发病,也有个别的在分娩后数天发病。 1.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奶牛产后钙质随着乳汁大量排出体外和血钙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使奶牛血... 生产瘫痪是奶牛产仔后常见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病,尤以3~6胎营养状态良好的高产奶牛发病较多。一般在产后3天内发病,也有个别的在分娩后数天发病。 1.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奶牛产后钙质随着乳汁大量排出体外和血钙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使奶牛血钙急剧下降而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产后病预防 瘫痪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