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过程导向下职业院校“流动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探索--以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缪朝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29-33,共5页
实践教学作为职业院校独立的一部分,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藩篱,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空间脱节、时间错位,教学效果难显成效,实践教学情景缺乏完整性,学习动机难以维持等问题。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高等职业技... 实践教学作为职业院校独立的一部分,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藩篱,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空间脱节、时间错位,教学效果难显成效,实践教学情景缺乏完整性,学习动机难以维持等问题。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建立依托工作室的“流动工作坊”实践教学,建设“多功能一体化”产教融合园,创建“产学研训创育”教师工作室,建构“德技共生”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三师合一”的教学创新团队,完善“政行企校多元育人”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工作过程导向 流动工作坊 德技共生 实践教学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1+X”证书制度拓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途径——以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信控制专业为例
2
作者 周包年 孙林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在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重大部署,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的制度。以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信控制专业为例,以构建“课证融通”为改革方向,在各专业间形成相互融通、相互协同、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在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重大部署,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的制度。以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信控制专业为例,以构建“课证融通”为改革方向,在各专业间形成相互融通、相互协同、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携带关系,从而拓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改革 拓宽 就业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时代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创新发展:挑战与策略
3
作者 刘炜杰 周晓瑜 刘明志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1,共7页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错误思潮的冲击,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建构以引领主体、引领对象、引领内容和引领方式为核心要素的分析框架,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建构方式...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错误思潮的冲击,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建构以引领主体、引领对象、引领内容和引领方式为核心要素的分析框架,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建构方式及其在移动互联时代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针对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引领主体、引领对象、引领内容和引领方式分别提出“党建引领,联网凝聚合力”“团建在线,发展学习共同体”“联系实际,实现理论转变”“融入实践,推进‘课堂革命’”等创新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 职业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思政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动因、条件和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炜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49,共6页
当前县域中等职业学校要突破发展窘境,必须改变其教育供给局限于中等职业教育、升学导向、学历教育的现状,这正是其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因。县域经济社会和学生需求变化同样呼唤着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统筹... 当前县域中等职业学校要突破发展窘境,必须改变其教育供给局限于中等职业教育、升学导向、学历教育的现状,这正是其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因。县域经济社会和学生需求变化同样呼唤着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统筹“三教”协同创新本质上是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范式的转型,实现教育供给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已初步具备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县域中等职业学校要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调研发展需求、构建目标体系、打通课程壁垒、推进教师改革、推进组织变革、建设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中等职业学校 “三教”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技术的农业机械电气自动控制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缪继鹏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LC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中可实现农业自动化,进一步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大大提升农业行业的生产效率,推动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为此,本文对PLC技术应用至... 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LC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中可实现农业自动化,进一步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大大提升农业行业的生产效率,推动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为此,本文对PLC技术应用至农业机械电气自动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旨在促进农业大规模自动化产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技术 农业机械 电气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职业需求的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与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丁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为推进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驱动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高质量发展,该文以面向职业需求实践应用为视角,探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OBE理念为导向,设计符合职业需求的改革模式,提出课程目标设定、人才培养路... 为推进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驱动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高质量发展,该文以面向职业需求实践应用为视角,探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OBE理念为导向,设计符合职业需求的改革模式,提出课程目标设定、人才培养路径设计及立体化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多元考核评价,评估改革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得出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该文还进一步提出了优化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建议与对策,以促进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需求 中职教育 计算机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OBE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及成本控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卞媛媛 周厚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木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木薯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薯渣、木薯叶以及木薯皮等副产品,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转化为动物饲料被视为一种可行性高且经济效益良好的利用途径。当前,木薯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已被广泛应... 木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木薯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薯渣、木薯叶以及木薯皮等副产品,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转化为动物饲料被视为一种可行性高且经济效益良好的利用途径。当前,木薯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猪、家禽和反刍动物等畜禽养殖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降低饲料成本,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维持生长性能等作用,但因加工方式、饲喂动物阶段及品种的不同,效果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木薯副产物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以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对其作为饲料的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木薯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副产物 营养价值 养殖应用 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体治理:逻辑、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建云 缪朝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7,56,共8页
实体化日益成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向。在产教融合实体治理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三种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委托-代理关系在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如产教融合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道德风险、多主体围绕产教融合的效用目标不... 实体化日益成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向。在产教融合实体治理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三种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委托-代理关系在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如产教融合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道德风险、多主体围绕产教融合的效用目标不完全一致、层层分包导致产教融合质量下降等。这些困境应通过构建信息透明化机制、动态绩效考核机制、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实体 委托-代理关系 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陆平平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4期83-85,共3页
农业机械在机械生产、维修当中都需要焊接技术。基于此,笔者介绍了焊接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重要性,探讨了农业机械焊接当中常见的咬边、焊瘤、塌陷、气孔、裂纹、烧穿、工件变形等技术问题,详细分析了技术人员本身技术能力、焊... 农业机械在机械生产、维修当中都需要焊接技术。基于此,笔者介绍了焊接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重要性,探讨了农业机械焊接当中常见的咬边、焊瘤、塌陷、气孔、裂纹、烧穿、工件变形等技术问题,详细分析了技术人员本身技术能力、焊材、农机材质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农业机械未来焊接技术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ABB焊接机器人、激光焊接等焊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农业机械生产制造及维修提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技术 农业机械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柴油机绿色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海翠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前,我国农业正步入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实施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从农业机械的核心部件——柴油发动机的绿色再制造技术入手,阐述了其再制造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详细介绍了柴油发动机的再制造流程和绿色再加工... 目前,我国农业正步入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实施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从农业机械的核心部件——柴油发动机的绿色再制造技术入手,阐述了其再制造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详细介绍了柴油发动机的再制造流程和绿色再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绿色再制造技术既可以减少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又可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同时,这种技术还能降低农业机械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柴油机 绿色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分析及实践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静璧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18期163-164,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以便满足机械生产的需求。但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技术误差的出现,影响了整体机械工艺,不利于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存...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以便满足机械生产的需求。但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技术误差的出现,影响了整体机械工艺,不利于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 工艺技术 误差分析 实践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中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鹤雷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3期187-187,共1页
混合式教学的一般含义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目的,不是使用在线平台去全面教学,也不是建设数字形式的教学资源,更不是通过各种活动来进行教学,而是提升学生在学习当... 混合式教学的一般含义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目的,不是使用在线平台去全面教学,也不是建设数字形式的教学资源,更不是通过各种活动来进行教学,而是提升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深度。因此必须要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当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深度,达到教学目的。本文就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当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中职 数控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诸文超 《河北农机》 2021年第7期66-67,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经济有了新的形式,传统专业人才已满足不了行业的发展需求。现在的专业教学应该更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对外人才的输出率,应积极地进行各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经济有了新的形式,传统专业人才已满足不了行业的发展需求。现在的专业教学应该更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对外人才的输出率,应积极地进行各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专业教学、实践和生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以及职业院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本研究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为重要的研究和实践载体,立足于实训基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个案、模式和途径研究,同时关注并辐射至其他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园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技术技能人才 实训基地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进阶视角下职业院校机电核心概念教学设计实例
14
作者 钱敏 陈群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0期115-116,共2页
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习,学生专业核心素养、职业能力全面提升的关键,因此机电专业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职业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进阶认知规律。文章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机电专业课程的核... 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习,学生专业核心素养、职业能力全面提升的关键,因此机电专业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职业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进阶认知规律。文章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机电专业课程的核心概念,在学生进阶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机电专业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更加优质高效地掌握机电专业知识,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阶 职业院校 机电专业 核心概念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逻辑、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群 缪朝东 嬴萍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0,共7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逻辑体现在数智化职教场景建设丰富职校教师专业学习场景、校企资源智能共享助推职校教师实践技能高质量培养等四个方面。但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建设难以契合职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技术适应受困...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逻辑体现在数智化职教场景建设丰富职校教师专业学习场景、校企资源智能共享助推职校教师实践技能高质量培养等四个方面。但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建设难以契合职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技术适应受困数字素养发展瓶颈等问题制约了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发展需立足职校教师技术适应,构建区域资源互通的研修平台;聚焦职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培育,构建校本化智能研修机制;立足多源精准数据采集,构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数智化评价体系;基于角色与价值认知,构建满足职校教师教学科研需求的数字化诊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教师 专业发展 数字化转型 数字研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页式教材在数控专业产教融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华良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173-175,共3页
活页式教材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和调整,各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又可以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该文以数控专业教学为背景,基于活页式教材的特点... 活页式教材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和调整,各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又可以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该文以数控专业教学为背景,基于活页式教材的特点及其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优势,分析活页式教材在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后提出活页式教材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改进建议,以期为职业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页式教材 数控专业 产教融合 实训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强国”平台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究
17
作者 钟悦之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高职思政课主要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为理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体系,促进其健康成长。将“学习强国”平台融入到思政课堂中,能发挥培养专业教师、创... 高职思政课主要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为理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体系,促进其健康成长。将“学习强国”平台融入到思政课堂中,能发挥培养专业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学习强国”平台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强国 高职院校 思政课程 教学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相”关系的1+X证书制度试点的“四性”问题破解 被引量:5
18
作者 樊玉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39-43,共5页
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旨在将1+X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全新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并以制度创新来提升职业教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试点制度新、书证逻辑关系密、试点参与主体多、试点涉及领域广、试点所遇问题杂等现... 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旨在将1+X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全新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并以制度创新来提升职业教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试点制度新、书证逻辑关系密、试点参与主体多、试点涉及领域广、试点所遇问题杂等现状,以厘清书证“三相”逻辑关系为起点,在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三方关键主体的推进动态,明晰当前试点存在的“四性”典型问题并精准施策,确保1+X证书制度试点“有章有法、有力有序、有方有成”的推进,切实发挥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的创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书证逻辑关系 推进动态 人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体化:模式、本质及其实践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晓瑜 张君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59,共5页
产教融合的实体化运行已经成为实践层面职业院校普遍采取的行动,这些实体按照产权归属、形成方式、合作状态等维度,可以分为三类:松散实体、名义实体和独立法人实体。基于知识论的视角来看,实体化的本质就是学校和企业跨越彼此的"... 产教融合的实体化运行已经成为实践层面职业院校普遍采取的行动,这些实体按照产权归属、形成方式、合作状态等维度,可以分为三类:松散实体、名义实体和独立法人实体。基于知识论的视角来看,实体化的本质就是学校和企业跨越彼此的"知识边界",三类实体分别反映了学校和企业跨越"知识边界"的三条路径,即基于公共知识检索和存储的"语法路径"、基于调和意义差异的"语义路径"、基于知识共创的"实用路径"。学校应根据"技术知识创新的需求度"和"知识基础的共享度"两个要素,选择合适的产教融合实体化模式。同时应对不同类型的产教融合实体实施绩效分类评价,政府和学校应勇于创新实体化的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实体化 知识论 知识共创 技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政校企关系重构深化企业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建设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建云 张卫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4-59,共6页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问题本质的把握,离不开对政府、职业学校与企业关系...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问题本质的把握,离不开对政府、职业学校与企业关系的深刻分析。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职业教育政校企关系的演变经历了结构嵌入、松散联结与再结构化3个阶段,并间接带来企业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差异。新时期深化企业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职责与义务,并发挥政府和职业学校对企业产教融合行为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政校企关系 校企合作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