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参数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性和抗水化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瑞 孙旭东 +5 位作者 魏瀚 袁彪 王俊涛 袁林 刘士范 陈松林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制备工艺,以板状刚玉、Al粉、电熔锆刚玉、活性氧化铝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使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采用液压成型制成?50 mm×50 mm的圆柱体试样,...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制备工艺,以板状刚玉、Al粉、电熔锆刚玉、活性氧化铝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使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采用液压成型制成?50 mm×50 mm的圆柱体试样,在埋碳气氛下对试样进行了热处理。选取Al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6%、9%和12%)、石墨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5%、15%和25%)、热处理温度(680、950、1 500℃)和保温时间(3、6、9 h)为研究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分析了其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Al粉加入量和石墨加入量为影响抗氧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为次要因素;2)Al粉加入量和热处理温度是影响抗水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石墨加入量和保温时间为次要因素;3)综合考虑,最优工艺为:Al粉加入量9%(w),石墨加入量5%(w),热处理温度1 500℃,保温时间6 h,制备的试样中存在柱状的Al_(4)O_(4)C,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耐火材料 Al_(4)O_(4)C 抗水化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孔对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瀚 王俊涛 +3 位作者 陈松林 袁林 刘锡俊 刘士范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3,共6页
为研究气孔对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影响,设计气孔率分别为23%、30%、40%,气孔直径分别为0.023、0.041、0.054 mm的9种模型,采用Ansys分析软件计算温度分布云图、温度梯度分布云图和热应力分布云图。结果表明:随气孔直... 为研究气孔对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影响,设计气孔率分别为23%、30%、40%,气孔直径分别为0.023、0.041、0.054 mm的9种模型,采用Ansys分析软件计算温度分布云图、温度梯度分布云图和热应力分布云图。结果表明:随气孔直径增大或气孔率的增大,镁铝尖晶石的散热速度减小;当气孔率一定时,随气孔直径增大,镁铝尖晶石温度梯度减小,热应力减小;当气孔直径一定时,随气孔率增大,镁铝尖晶石温度梯度增大,热应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气孔 散热速度 温度梯度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窑过渡带用低导热多层复合砖研究(Ⅰ):多层复合结构的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林 陈松林 +2 位作者 王俊涛 李泉侑 李沅锦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6-369,共4页
为减少水泥窑的过度散热和安全运行隐患,采用工作层(硅莫砖,厚0.140 m)、保温层(轻质莫来石,厚0.035 m)、隔热层(含ZrO_2的陶瓷纤维板,厚0.025 m)的3层复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低导热多层复合砖的保温层的结合界面方式和受力分析,并计算了... 为减少水泥窑的过度散热和安全运行隐患,采用工作层(硅莫砖,厚0.140 m)、保温层(轻质莫来石,厚0.035 m)、隔热层(含ZrO_2的陶瓷纤维板,厚0.025 m)的3层复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低导热多层复合砖的保温层的结合界面方式和受力分析,并计算了该复合砖的综合热导率。结果表明:多层复合砖的工作层和保温层的结合界面采用正弦曲面结合方式,保温层和隔热层的结合界面采用135°坡形结合方式的设计,可使复合砖中间层(保温层)的应力集中较少;多层复合砖的综合热导率由原来使用非复合砖(即硅莫砖)的2.74 W·m^(-1)·K^(-1)降低到1.50 W·m^(-1)·K^(-1)。将该多层复合砖实际应用于水泥窑过渡带时,使水泥窑筒体外壳温度比采用非复合砖的降低了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导热砖 多层复合结构 水泥窑过渡带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窑用低导热多层复合砖的研究(Ⅱ):原料对工作层硅莫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松林 王俊涛 +3 位作者 周严敦 袁林 李泉侑 李沅锦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0-373,共4页
为了克服非均质天然铝矾土熟料给低导热多层复合砖工作层用硅莫砖性能带来的波动,以粒度均为5~3、3~1和<1 mm的M60或M70矾土基烧结莫来石为骨料,以粒度均<0.074 mm的M60莫来石、M70莫来石、80均化料、85均化料为细粉,掺入碳化硅... 为了克服非均质天然铝矾土熟料给低导热多层复合砖工作层用硅莫砖性能带来的波动,以粒度均为5~3、3~1和<1 mm的M60或M70矾土基烧结莫来石为骨料,以粒度均<0.074 mm的M60莫来石、M70莫来石、80均化料、85均化料为细粉,掺入碳化硅、红柱石、白泥等原料,在1 490℃保温3 h制备了硅莫砖试样,并研究了各原料对试样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烧后线变化率、常温耐压强度、抗热震性、荷重软化温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60或M70矾土基烧结莫来石为骨料,分别以M60、M70、80均化料、85均化料为细粉,掺入碳化硅和红柱石的试样性能比较稳定,可以避免以天然矾土为原料引起的试样高温性能波动的问题;以M70为骨料,80均化料为细粉,加入12%(w)的碳化硅细粉,加入10%~12%(w)的红柱石细粉的试样经高温煅烧后的主晶相为莫来石和碳化硅,莫来石柱状晶粒发育完好,且形成了网络交错的微观结构,碳化硅和玻璃相均匀分布在莫来石晶粒周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荷重软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莫砖 碳化硅 红柱石 低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