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障碍的心理体验及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娉 窦英茹 +3 位作者 戴雪梅 蒋雪萍 吴美芳 姜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吞咽障碍患者的心理体验和护理需求。方法2024年4月至6月,选取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兴市职业病防治院)和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COPD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 12.0和内容分析法分...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吞咽障碍患者的心理体验和护理需求。方法2024年4月至6月,选取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兴市职业病防治院)和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COPD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 12.0和内容分析法分析并归纳主题。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内心体验包括吞咽呛咳导致的进食恐惧感、社交场合中的吞咽焦虑、对营养不良的担忧和家庭情感缺失;护理需求包括改善吞咽功能的需求、调整食物质地、疾病适应感援助和有效获取健康教育信息。结论医护人员应理解老年COPD吞咽障碍患者在心理和实际操作层面上的需求,制定并实施全面的护理策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吞咽障碍 赋能理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宜兴地区中小学生常年性变应原致敏状况调查
2
作者 鲍永生 殷敏 +6 位作者 程雷 高德根 鲁春林 黄永豪 石川和夫 徐其昌 三好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观察江苏宜兴地区中小学生的常年性变应原致敏状况。方法:2002 ̄2003年以宜兴市丁山镇930名中小学生(6~16岁)为对象进行室尘和尘螨变应原皮肤划痕试验。结果:室尘和尘螨变应原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13.1%和10.0%,总阳性率为17.5%。Co... 目的:观察江苏宜兴地区中小学生的常年性变应原致敏状况。方法:2002 ̄2003年以宜兴市丁山镇930名中小学生(6~16岁)为对象进行室尘和尘螨变应原皮肤划痕试验。结果:室尘和尘螨变应原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13.1%和10.0%,总阳性率为17.5%。CochranArmitage趋势分析表明,变应原致敏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05);小学一、四年级与初中一年级各组间变应原致敏率无统计学差异,而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致敏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级组(P<0.005)。结论:宜兴地区中小学生对常年性变应原的致敏随年龄呈增加趋势,尤以高中学生的致敏率上升为著,应加强环境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 变应原 皮肤试验 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Parkinson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突触素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燕 张志军 +2 位作者 杨学峰 何志贤 倪衡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1-306,共6页
为了探讨genistein(GST)对离体培养的Parkinson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突触素的影响,取孕14~16d SD大鼠胚胎中脑腹侧部,常规体外培养。将培养的中脑腹侧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雌二醇(E2)+MPP+组、GST+MPP+组、MPP+组。进行四... 为了探讨genistein(GST)对离体培养的Parkinson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突触素的影响,取孕14~16d SD大鼠胚胎中脑腹侧部,常规体外培养。将培养的中脑腹侧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雌二醇(E2)+MPP+组、GST+MPP+组、MPP+组。进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代谢状态。采用TH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TH阳性神经元的生长状况以及突触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E2+MPP+组以及GST+MPP+组相比,MPP+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少,SYN免疫活性产物表达亦减少,细胞活力差。而E2+MPP+组、GST+MPP+组中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提示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类似雌激素样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多巴胺能神经元 突触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及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琪霞 白育瑄 +8 位作者 唐永利 郝改琳 翁亚娟 骆云霞 庞建喜 杨海燕 康宙清 李育梅 黄仕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2-1187,共6页
目的国外已开展老年皮肤干燥症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但我国尚缺相关数据。文章旨在探讨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症的现患率和流行特征,为有效干预皮肤干燥症提供参考。方法人选全国52所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1067名护.士通过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 目的国外已开展老年皮肤干燥症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但我国尚缺相关数据。文章旨在探讨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症的现患率和流行特征,为有效干预皮肤干燥症提供参考。方法人选全国52所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1067名护.士通过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在统一时间、采用相同方法对≥60岁住院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检查,皮肤干燥症采用国际标准进行计分,区分严重度;同时收集发生部位、伴随症状、健康状况、压疮发生风险等资料。结果共获14675例有效资料,男8268例(56.30%)、女6413例(43.70%),年龄60~102岁,平均(73.53±8.99)岁,发现皮肤干燥症总现患率38.78%(5691/14675),皮肤瘙痒总现患率9.78%(1435/14675)。临床特征:以轻度(51.59%)最多,其次为中度(30.01%);好发部位多见于下肢(5.46%),其次为下肢合并上肢(40.05%);皮肤干燥症伴瘙痒占22.60%(1286/5691),以重度干燥症的皮肤瘙痒率最高(31.05%),依次为中度(27.11%)和轻度(17.06%)。人口学特征:汉族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少数民族老年(39.04%vs 33.13%,P=0.002)。男性高于女性(39.75%6 vs 37.53%,P=0.006),>80岁组高于71~80岁组和60~70岁组(50.19%vs 40.43%vs 31.65%,P<0.001)。健康状况特征:住院时间>30d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8~30d者和≤7d者(54.69%vs 35.68 ts 39.24%,P<0.001)。患有≥2种慢性病共病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1种和无慢性疾病者(43.47%vs 34.79%vs 28.37%,P<0.01);使用≥2种药物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使用1种和未用任何药物者(42.61%vs 35.84%vs27.03%,P<0.01)。低清蛋白血症者高于正常者(41.68%vs 37.73%,P<0.001);贫血者高于无贫血者(40.59%vs 37.81%,P=0.002)。结论我国住院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处于较高水平,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好发于下肢,皮肤瘙痒是常见伴随症状,皮肤瘙痒率随干燥症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汉族、男性.慢性病共病、联合用药.低蛋白和贫血以及80岁以上高龄患者是预防皮肤干燥症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皮肤干燥症 横断面调研 现患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烷和普鲁泊福麻醉对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5
作者 胡百奇 徐振东 +3 位作者 石学银 徐海涛 刘刚 周卓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 :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研究、比较地氟烷 /一氧化氮 (NO)和普鲁泊福对体感诱发电位 (SSEP)以及麻醉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2 0名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行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等分为 2组 ,一组以地氟烷 / NO维持麻醉 ,另一组用普鲁... 目的 :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研究、比较地氟烷 /一氧化氮 (NO)和普鲁泊福对体感诱发电位 (SSEP)以及麻醉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2 0名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行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等分为 2组 ,一组以地氟烷 / NO维持麻醉 ,另一组用普鲁泊福行静脉麻醉 ,2组均按需给予芬太尼。分别检测 2组的 SSEP,并观察其苏醒情况。 结果 :麻醉药物的浓度变化对SSEP的潜伏期几乎没有影响 ,但两种药物对 SSEP波幅的影响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与普鲁泊福相比 ,地氟烷可使SSEP快速降低和较快恢复 (P<0 .0 5 )。在恢复期 ,地氟烷和普鲁泊福麻醉的患者睁眼所需时间、运动脚趾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 ,地氟烷组比普鲁泊福组苏醒较为彻底。 结论 :与普鲁泊福麻醉相比 ,地氟烷可使 SSEP的波幅较快下降 ,麻醉患者苏醒较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地氟烷 静脉麻醉药 普鲁泊福 体感诱发电位 脊柱侧弯矫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检标本大小和数目对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影响
6
作者 鲍昭芳 江石湖 黄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讨论活检标本大小和数目对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按活检标本的大小、数目及不同的钳取部位分组 ,分别进行尿素酶试验 ,观察试验结果。 结果不同组别标本的试验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结论本试验结果提... 目的讨论活检标本大小和数目对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按活检标本的大小、数目及不同的钳取部位分组 ,分别进行尿素酶试验 ,观察试验结果。 结果不同组别标本的试验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结论本试验结果提示尿素酶试验结果与活检标本中的标本大小、数量和钳取部位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尿素酶 活检 标本 敏感性 特异性 假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前后海马亚区体积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瑜 曹志宏 +4 位作者 罗一烽 单海荣 谢文超 张小洁 王文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观察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前后海马MRI亚区体积变化,为轻度AD的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影像学帮助。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轻度AD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和安慰剂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老年志愿... 目的观察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前后海马MRI亚区体积变化,为轻度AD的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影像学帮助。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轻度AD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和安慰剂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老年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MRI 3D快速场回波序列,采用FreeSurfer自动获取双侧海马各亚区体积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分析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侧海马CA1、CA2-3和CA4-DG,右侧CA1和CA2-3体积缩小(t>2.294,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侧CA4-DG亚区体积较安慰剂组增大(t=2.196,P<0.05),而双侧CA1和CA2-3体积有增大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t<1.888,P>0.06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较安慰剂组增加(t=2.764,P<0.05)。结论轻度AD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双侧海马不同亚区体积存在改变,左侧CA4-DG体积可能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评价疗效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磁共振成像 诊断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皮肤撕裂伤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蒋琪霞 唐永利 +12 位作者 展颖颖 王学红 赵静 张燕双 索惠娟 李冬梅 李霞 蔡蕴敏 黄玲 庞建喜 杨海燕 窦薇 张晓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不同医疗机构老年患者皮肤撕裂伤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老年皮肤撕裂伤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6个省、2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52所医院或养老院,整群抽取≥60岁的住院患者,从头到脚检查纳入对象的皮肤识别是否存...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不同医疗机构老年患者皮肤撕裂伤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老年皮肤撕裂伤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6个省、2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52所医院或养老院,整群抽取≥60岁的住院患者,从头到脚检查纳入对象的皮肤识别是否存在皮肤撕裂伤及其严重度,并收集人口学、健康状况以及皮肤撕裂伤致伤原因等相关资料。结果共获得14675例有效资料,发现皮肤撕裂伤129例,现患率0.88%;康复医院皮肤撕裂伤现患率最高(0.97%),其次为综合性医院(0.90%)、老年医院(0.49%),养老院为0。前三位致伤原因为跌倒(27.13%)、钝力创伤(24.03%)和移除粘性敷料(17.83%)。回归分析显示,有皮肤撕裂伤发生史、有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是老年患者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OR=230.240、4.050)。结论老年皮肤撕裂伤常见致伤原因为跌倒、钝力创伤和移除粘性敷料;最近6个月内有皮肤撕裂伤发生史和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是独立危险因素。需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简便易行和具有良好预测效度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皮肤撕裂伤 压力性损伤 跌倒 皮肤干燥 自理能力 粘性敷料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用药对冠心病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端 李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709-3713,共5页
背景多重用药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常面临多重用药的问题;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药物氯吡格雷的活性极易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但多重用药对于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多重用药对冠心病患者发生氯吡... 背景多重用药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常面临多重用药的问题;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药物氯吡格雷的活性极易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但多重用药对于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多重用药对冠心病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8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333例,根据血小板聚集率(PAR)分为CR组(PAR>50%)132例与对照组(PAR≤50%)201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基本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合并疾病、心功能分级、是否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体质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PAR〕;用药情况〔质子泵抑制剂(PPI)、地尔硫、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美托洛尔、硝酸酯类、曲美他嗪、含抗栓成分中药注射剂、低分子肝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CR的影响因素。结果 CR组患者高血压合并率、BMI≥25.0 kg/m^2发生率、LDL-C≥2.07mmol/L比例、FBG、多重用药(≥7种)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6.1mmol/L)(OR=1.121,P=0.033)、多重用药(≥7种)(OR=5.224,P=0.003)是CR的影响因素。CR组患者含抗栓成分中药注射剂、低分子肝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BG、多重用药(≥7种)是冠心病患者发生CR的影响因素,合并使用含抗栓成分中药注射剂、低分子肝素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发生CR有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二级预防 多重用药 氯吡格雷抵抗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Ⅳ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志良 王长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的 :验证肾病Ⅳ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阿霉素制造大鼠肾病模型 ,运用酵母菌花环法测定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因子。结果 肾病Ⅳ号方可明显提高鼠红细胞C受体花环率及其促因子活性 ,降低红细胞免... 目的 :验证肾病Ⅳ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阿霉素制造大鼠肾病模型 ,运用酵母菌花环法测定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因子。结果 肾病Ⅳ号方可明显提高鼠红细胞C受体花环率及其促因子活性 ,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其抑制因子的活性 ,与病理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该方可提高阿霉素肾病大鼠的红细胞免疫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Ⅳ号 肾病综合征 实验研究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Tim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K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文辉 邵建伟 蒋永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99-1903,共5页
目的:分析共刺激分子Tim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K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2组人员的外周血CD56di... 目的:分析共刺激分子Tim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K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2组人员的外周血CD56dimNK细胞/CD3-CD56^+NK细胞及其上Tim3表达水平、外周血CD56brightNK细胞/CD3-CD56^+NK细胞及其上Tim3表达水平、AML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D3-CD56^+NK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上Tim3表达、CD56dimNK细胞/CD3-CD56^+NK细胞及其上Tim3表达水平、Tim3^+NK及Tim3-NK细胞IFN-γ分泌水平。结果:AML组患者的外周血CD56dimNK细胞/CD3-CD56^+NK细胞及其上Tim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56brightNK细胞/CD3-CD56^+NK细胞及其上Tim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患者的CD3-CD56^+NK细胞/淋巴细胞、Tim3^+/CD3-CD56^+NK均显著高于初诊时检测值(P<0.05),其中化疗疗程≥2个、缓解时间>3个月患者的CD3-CD56^+NK细胞/淋巴细胞、Tim3^+/CD3-CD56^+NK分别显著高于化疗疗程1个、缓解时间≤3个月患者(P<0.05),完全缓解时的外周血CD56dimNK细胞/CD3-CD56^+NK细胞、Tim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初诊时(P<0.05),完全缓解时的外周血CD56brightNK细胞/CD3-CD56^+NK细胞、Tim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初诊时(P<0.05),Tim3^+NK细胞的IFN-γ分泌水平显著低于Tim3-NK细胞(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Tim3在AML患者NK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Tim3 急性髓系白血病 NK细胞 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63
12
作者 陈卫春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2期60-62,共3页
近年来,投诉和诉诸法律的护理纠纷呈上升趁势,但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还很模糊。笔者作为分管医疗护理及处理医疗纠纷的副院长,近些年来接手处理了许多案例,对此深有同感。现就本人亲历并结合文献,对护理纠纷原因... 近年来,投诉和诉诸法律的护理纠纷呈上升趁势,但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还很模糊。笔者作为分管医疗护理及处理医疗纠纷的副院长,近些年来接手处理了许多案例,对此深有同感。现就本人亲历并结合文献,对护理纠纷原因和防范策略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护士(医务人员)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正确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纠纷 原因分 自我保护能力 临床护士 医疗纠纷 医疗护理 防范策略 纠纷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亚区磁共振成像T_2信号评估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可行性
13
作者 张小洁 曹志宏 +6 位作者 罗一烽 刘瑜 吴立伟 单海荣 刘怡文 李月峰 王冬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观察认知训练前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患者海马亚区磁共振成像(MRI)T_2信号的变化,为a MCI的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影像学帮助。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a MCI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认知训练组和沟通组,另选老年健康志愿者20例作... 目的观察认知训练前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患者海马亚区磁共振成像(MRI)T_2信号的变化,为a MCI的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影像学帮助。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a MCI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认知训练组和沟通组,另选老年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认知训练组接受认知训练,沟通组采用普通谈话沟通,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_2序列进行MRI检查,于工作站中勾画海马各亚区,测量T_2信号强度,对T_2信号强度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认知训练组和沟通组双侧海马头部T_2信号强度增高(P<0.05),认知训练组与沟通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认知训练组左侧海马头部T_2信号强度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于沟通组(P<0.05);认知训练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t=3.07,P<0.05)。治疗前后,认知训练组MMSE评分与左侧海马头部T_2信号强度均呈负相关(r=-0.61,r=-0.54,P<0.05)。双侧体、尾部T_2信号强度治疗前后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t<0.62,P>0.05)。结论左侧海马头部MRI T_2信号强度可反映aMCI颅内的病理生理改变,可用于评估认知训练效果,也可作为aMCI早期诊疗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海马 磁共振成像 T2加权信号 评定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江永平 储慧 +1 位作者 吴兵 邱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57-959,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sugar monitoring system,CGMS)监测指导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与每日8次指血监测方式指导胰岛素泵治疗(指血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CGMS组的血...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sugar monitoring system,CGMS)监测指导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与每日8次指血监测方式指导胰岛素泵治疗(指血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CGMS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优于指血组,且CGMS组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少于指血组。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且安全,优于指血指导胰岛素泵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杨学峰 沈国强 +2 位作者 王念 董玉林 倪衡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1-635,共5页
为了探讨genistein(GST)对离体培养的Parkinson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取孕14~16 d的SD大鼠胚胎中脑腹侧,常规体外培养。将培养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E2+MPP+组、GST+MPP+组、MPP+组。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培养物... 为了探讨genistein(GST)对离体培养的Parkinson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取孕14~16 d的SD大鼠胚胎中脑腹侧,常规体外培养。将培养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E2+MPP+组、GST+MPP+组、MPP+组。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培养物中TH阳性神经元的生长状况、观察神经元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染色情况。通过突触素(SY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实验组突触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E2+MPP+组以及GST+MPP+组相比,MPP+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少,SYN免疫阳性产物表达亦减少(P<0.05);MAP-2阳性染色的平均灰度减少约40%左右。而E2+MPP+组、GST+MPP+组中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类似雌激素样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多巴胺能神经元 突触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新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2-162,共1页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章新法*(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宜兴214221)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纳洛酮我科于1995年5月至1997年3月观察了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与同期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章新法*(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宜兴214221)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纳洛酮我科于1995年5月至1997年3月观察了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与同期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简称低右)治疗作为对照比较,现将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脑梗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军 黎小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66-3668,共3页
目的对社会因素的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分析,为控制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07年所有剖宫产病历按剖宫产的原因进行分组(社会因素组及非社会因素组),对1999—2008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 目的对社会因素的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分析,为控制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07年所有剖宫产病历按剖宫产的原因进行分组(社会因素组及非社会因素组),对1999—2008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产妇手术时间、临产前手术率及术中助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及1min阿普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606及0.5770,P>0.05)。1999—2008年产妇剖宫产率平均发展速度为104.04%,平均增长速度为4.04%;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平均发展速度为125.83%,平均增长速度为25.83%;阴道助产率平均下降速度为24.86%;围生儿死亡率平均增长速度为6.51%。2008年我院加强了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的科学化管理后,剖宫产率为2007年的84.61%,即2007年是2008年的1.18倍;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2007年的248.45%;阴道助产率为2007年的50.00%;围生儿死亡率为2007年的240.00%。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保证产科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社会经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志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84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科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C...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84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科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COPD病史。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肺感染10例,腹壁脂肪液化2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呼吸衰竭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老年结、直肠癌合并COPD患者,术前加强对COPD的营养支持,肺部炎症控制和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直肠 肺疾病 阻塞性 手术期间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afenib对裸鼠肝癌术后复发的抑制和促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小忠 杨民 +1 位作者 郭严 孙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44-1248,共5页
目的多激酶抑制剂sorafenib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效果尚待研究。文中探讨裸鼠肝原位移植癌手术切除后,应用sorafenib抑制肿瘤复发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原位种植于30只裸鼠肝,2周... 目的多激酶抑制剂sorafenib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肝癌的效果尚待研究。文中探讨裸鼠肝原位移植癌手术切除后,应用sorafenib抑制肿瘤复发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原位种植于30只裸鼠肝,2周后手术切除移植瘤。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低剂量sorafenib治疗组(30 mg/kg)和高剂量sorafenib治疗组(100 mg/kg)。3周后观察肿瘤复发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sorafenib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小于低剂量组(P<0.05)。高低剂量sorafenib治疗组MVD和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个治疗组肝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多,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凋亡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sorafenib可有效地抑制裸鼠肝癌术后残留肿瘤细胞的生长,控制肿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SORAFENIB KI-67 CD3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分娩100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杨瑞芬 陆国晓 万贵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880-881,共2页
对200例无并发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无痛分娩仪者)和对照组各100例。对产痛、产程进展、产后出血、分娩方式进行比较。证实实验组镇痛效果好,无痛分娩有效率达88%,不影响宫缩及产后出血,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 对200例无并发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无痛分娩仪者)和对照组各100例。对产痛、产程进展、产后出血、分娩方式进行比较。证实实验组镇痛效果好,无痛分娩有效率达88%,不影响宫缩及产后出血,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产程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