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RAGSTATS的区域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昌瑜 陈健 +1 位作者 孟爱农 周生路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5-360,共6页
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FRAGSTATS软件,从土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并将指标协调度引入模型中,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对区域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宜兴市各... 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FRAGSTATS软件,从土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并将指标协调度引入模型中,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对区域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宜兴市各镇土地的景观特征、生态服务功能和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各具特点和优势,借鉴评价结果能更好地定位各镇发展功能,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土地生态综合评价能更全面地表征评价区域的土地生态特点和质量;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可增强评价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质量 综合评价 FRAGSTATS 宜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赁入市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克龙 朱新帅 +2 位作者 蒋晓贤 张增峰 曹天邦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3-469,共7页
以出租者和承租者两方视角为切入点,基于616份有效问卷为数据支撑,建立Logit模型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赁入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期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赁流转中... 以出租者和承租者两方视角为切入点,基于616份有效问卷为数据支撑,建立Logit模型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赁入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期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赁流转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因素各有偏重,受教育水平、年龄、社会福利情况、职业、土地租赁政策了解程度、对租赁用途的了解以及村集体租金分配是否公开对村集体租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支付租金方式、政府参与行为、企业规模以及土地区位对用地企业租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租赁 LOGIT模型 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视角下的旅游小城镇“多规合一”实证研究——以宜兴市西渚镇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肖姚 周生路 +2 位作者 吴跃平 陈健 朱雁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31,59,共7页
基于我国目前规划体系庞杂、规划间沟通协调缺乏且矛盾冲突严重的现状,"多规合一"成为近年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多规合一"研究指导理论,以典型旅游小城镇宜兴市西渚镇为例,并以土地利用为视角,旅游规划为... 基于我国目前规划体系庞杂、规划间沟通协调缺乏且矛盾冲突严重的现状,"多规合一"成为近年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多规合一"研究指导理论,以典型旅游小城镇宜兴市西渚镇为例,并以土地利用为视角,旅游规划为导向,开展了旅游小城镇"多规合一"实现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现差异—量化差异—解决差异—促进协调"的技术思路,可有效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融合,研究成果对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旅游“ 城镇 宜兴市西渚镇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粘土对镉污染农田的原位钝化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任静华 廖启林 +3 位作者 范健 朱伯万 许伟伟 卢宜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61-2168,共8页
原位钝化修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修复材料在污染农田中的长期应用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野外大田钝化修复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剂量(0、1.25、1.75、2.50、3.25 kg·m^(-2))凹凸棒粘土对镉(Cd)污... 原位钝化修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修复材料在污染农田中的长期应用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野外大田钝化修复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剂量(0、1.25、1.75、2.50、3.25 kg·m^(-2))凹凸棒粘土对镉(Cd)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及对水稻(Oryza sativa L.)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吸收Cd的影响,采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评价修复前后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C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凹凸棒粘土显著抑制水稻和小麦籽粒中Cd富集量,第一季降幅分别为68.8%~83.3%与54.7%~75.5%,其中2.5 kg·m^(-2)施加剂量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施加凹凸棒粘土同样抑制了作物对Zn、Ni等其他重金属的吸收,而对Se吸收影响并不显著。施加凹凸棒粘土显著提高了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土壤细颗粒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和小麦籽粒中Cd含量与土壤p H呈极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64),推测土壤p H的升高是导致水稻、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含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施用量凹凸棒粘土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DGT提取态Cd含量,分别下降了82.8%、85.1%、84.4%和67.1%。连续3年原位钝化修复效果跟踪观察结果表明,凹凸棒粘土可持续降低水稻和小麦籽粒中Cd含量,1.25 kg·m^(-2)和1.75 kg·m^(-2)处理组产出的水稻籽粒中Cd含量由2014年的0.140 mg·kg^(-1)与0.215 mg·kg^(-1)分别降低为2016年的0.094 mg·kg^(-1)和0.120 mg·kg^(-1)。综上,凹凸棒粘土在修复Cd污染农田土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农田土壤 凹凸棒粘土 原位钝化修复 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