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陕西省定边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武晓春 《河南农业》 2016年第14期52-52,共1页
陕西省定边县气候干旱,缺林少绿,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程度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劣.需不断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才能逐步改善定边县恶劣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效推动定边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生态工程 定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边县林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苗秀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林业技术推广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构建定边林业生态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个视角探讨定边县林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关键词 林业技术推广 定边县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俊森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5期153-153,156,共2页
本文对林业生产中造林和抚育技术进行探讨,包括制定可行的造林方案、整地、选择种植方法以及开展幼苗、幼林、中龄林抚育等,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营林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量,从而促进成林达到造林的目的,以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林业生产 造林 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产中提高苗木质量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居文 佘润平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1期94-94,共1页
要想提高苗木质量,必须要从选种、播种、苗木抚育、施肥等多方面入手,促进林业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提高陕西定边县林业生产苗木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林业生产 苗木质量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5期158-158,共1页
本文介绍了定边县现代林业发展现状和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并提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坚决落实退耕还林政策、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推广示范园建设4个方面,以期促进定边县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林业 造林方法 营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立斌 刘巧红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3期153-153,共1页
林木生产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林木生产的基本气象条件包括温度、降水、日照等。本文主要论述了气象在林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森林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森林气候的变化等都必须考虑到当地的气象。气象服务系统应该在林业生产... 林木生产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林木生产的基本气象条件包括温度、降水、日照等。本文主要论述了气象在林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森林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森林气候的变化等都必须考虑到当地的气象。气象服务系统应该在林业生产中得到充分地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林业生产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林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姝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133-133,共1页
林业是社会公益产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使命,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结合榆林市林业资源的基础条件,提出当前改善林业资源可持续发... 林业是社会公益产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使命,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结合榆林市林业资源的基础条件,提出当前改善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林业 可持续发展 策略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与发展对策
8
作者 刘巧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132-132,共1页
榆林市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能源林基地,为了能够加一部的加快我市林业生物能源林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地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我国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林业产业化水平,进而增加我市林的收入,加快我市经济水平的提高。结合榆林市的建... 榆林市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能源林基地,为了能够加一部的加快我市林业生物能源林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地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我国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林业产业化水平,进而增加我市林的收入,加快我市经济水平的提高。结合榆林市的建设能源林基地的自然条件,对建设和发展能源林基地提出指导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林业 能源林基地 战略规划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定边县造林成活率的策略探讨
9
作者 侯迎武 《种子科技》 2019年第2期66-66,68,共2页
结合定边县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定边县造林成活率的策略,包括选择适宜树种、做好造林整地工作、科学栽种、加强抚育管理,旨在改善定边县的生态面貌,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定边县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定边县 造林成活率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人工林持久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贝贝 曾诚 +3 位作者 高海银 刘春红 李根前 代光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71,共5页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含水量是决定中国沙棘种群演替方向的主导因子。为探讨中国沙棘人工林持久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规律及其克隆繁殖调节机制,采用不同土壤含水率梯度的样地数据,分析克隆繁殖能力与种群特征关系。结果表明:子...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含水量是决定中国沙棘种群演替方向的主导因子。为探讨中国沙棘人工林持久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规律及其克隆繁殖调节机制,采用不同土壤含水率梯度的样地数据,分析克隆繁殖能力与种群特征关系。结果表明:子株数量、克隆器官延伸能力和分枝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子株数量与克隆器官延伸能力、分枝强度呈正相关,种群增长率和稳定性随着子株数量的减少而下降。可以表明:土壤水分的减少,使中国沙棘的克隆繁殖和克隆扩散能力减弱,人工林的持久性也相应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子株数量 种群结构 克隆扩散 人工林持久性 中国沙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强度下中国沙棘苗木生长过程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巍 李根前 +5 位作者 李甜江 代光辉 李孙玲 肖智勇 高海银 刘丹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7-324,共8页
为探讨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动态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灌水试验模拟不同水分梯度下的中国沙棘生长情况,以其动态生长量数据为基础材料,基于多形曲线方法并以灌水强度代替此法中的地位指数,构建中国沙棘苗高(新梢)和地径的多形灌水... 为探讨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动态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灌水试验模拟不同水分梯度下的中国沙棘生长情况,以其动态生长量数据为基础材料,基于多形曲线方法并以灌水强度代替此法中的地位指数,构建中国沙棘苗高(新梢)和地径的多形灌水强度年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强度处理间,苗高和地径的Logistics模型3参数皆体现出一定程度差异,参数K和参数b存在极显著差异(Sig.≤0.01),参数a存在显著差异(0.01<Sig.≤0.05)。(2)根据生长模型5个生物学意义在灌水处理间的多重比较可知:灌水强度主导的参数差异性使苗高、地径生长模型具备了多形性。(3)在0 6倍灌水强度内,苗高、地径生长模型参数K符合二次曲线,参数a符合幂函数,参数b符合二次曲线,并据此回归结果构建了中国沙棘苗高和地径的多形灌水强度生长模型。(4)分析多形灌水强度模型的生产力可知:灌水量为天然降水量的4.83倍时苗高年生长量最大,而地径年生长量最大所需的灌水倍数略低于苗高,为天然降水量的4.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沙棘 灌水强度 多形曲线 Logistic生长模型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土壤含水率的需求动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旭 郭峰 +3 位作者 唐翠平 高海银 刘春红 李根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6,共6页
中国沙棘定居后依靠克隆生长维持种群稳定性,而水分状况是决定克隆生长能力的主导因素,但两者关系的研究目前均以特定年龄种群为对象。本研究基于连续4a的观测结果,探讨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土壤含水率需求随种群年龄增长的动态过程。结... 中国沙棘定居后依靠克隆生长维持种群稳定性,而水分状况是决定克隆生长能力的主导因素,但两者关系的研究目前均以特定年龄种群为对象。本研究基于连续4a的观测结果,探讨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土壤含水率需求随种群年龄增长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1)特定种群年龄下,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子株数量)、生物量积累能力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呈下开口抛物线变化,方程拐点(顶点)即为利于克隆生长的最佳土壤含水率。2)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分株个体越来越大、克隆子株数量越来越多、生物量越来越高,利于分株树高生长、克隆繁殖、生物量积累的最佳土壤含水率分别从15.67%、15.80%、15.77%升至16.80%、16.32%、16.37%。3)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子株数量)、生物量积累能力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即具有协同作用。由此可见,特定种群年龄下,克隆生长能力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先升后降;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利于克隆生长的最佳土壤含水率不断提高。但在不同土壤含水率下,中国沙棘均可通过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子株数量)、生物量积累能力的协同调节,形成与土壤含水率相适应的克隆生长格局,从而以更高的概率维持克隆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生长 土壤含水率 中国沙棘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灌水强度的响应规律及其激素调控机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聂恺宏 邹旭 +4 位作者 吉生丽 姜准 刘春红 高海银 李根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942-4952,共11页
关于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研究目前局限于外在机制,旨在探讨其克隆生长对灌水强度的响应规律及其激素调控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克隆扩散能力先升后降,IAA(吲哚-3-乙酸)、ZR(玉米素核苷)、GA_3... 关于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研究目前局限于外在机制,旨在探讨其克隆生长对灌水强度的响应规律及其激素调控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克隆扩散能力先升后降,IAA(吲哚-3-乙酸)、ZR(玉米素核苷)、GA_3(赤霉酸)含量及其与ABA(脱落酸)的比值先升后降而ABA含量先降后升。同时,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克隆扩散能力与IAA、ZR、GA_3含量以及IAA/ABA、ZR/ABA、GA_3/ABA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灌水强度过小或过大,IAA、ZR、GA_3含量以及IAA/ABA、ZR/ABA、GA_3/ABA低而ABA含量高,克隆生长潜力受到抑制,种群以分株小、数量少(分布稀疏)、扩散(水平根延伸和分枝)能力弱为特征,克隆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种群早衰概率高;灌水强度适宜,IAA、ZR、GA_3含量以及IAA/ABA、ZR/ABA、GA_3/ABA高而ABA含量低,克隆生长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种群以分株大、数量多(分布密集)、扩散能力强为特征,克隆生长格局倾向于"聚集型"、种群稳定性高。随着灌水强度过小-适宜-过大的连续变化,中国沙棘通过改变激素状况调控克隆生长,从而形成与灌水强度相适应的克隆生长格局连续体"游击型-聚集型-游击型",种群稳定性呈"低-高-低"的连续变化过程。由此可见:灌水强度诱导内源激素发生改变,激素特征调控克隆生长格局,克隆生长格局决定种群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生长 内源激素 灌水强度 中国沙棘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在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上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平平 苗秀琴 +1 位作者 武军杨 胡景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7,共4页
采用发芽实验和砂培的方法,研究了壳聚糖浸种在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对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存在浓度效应,壳聚糖浓度超过0.20%时,促进效应不再增大。用0.20%壳... 采用发芽实验和砂培的方法,研究了壳聚糖浸种在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对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存在浓度效应,壳聚糖浓度超过0.20%时,促进效应不再增大。用0.20%壳聚糖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苗高、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9.6%、145.0%、65.6%、187.9%、203.9%、73.8%、35.5%。壳聚糖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淀粉酶和幼苗的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以及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表明适宜浓度壳聚糖处理对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与其促进种子淀粉转化以及幼苗对无机碳、氮同化能力和提高幼苗的抗逆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香椿 萌发 生长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伐桩萌枝能力对平茬高度的响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泽宁 李芳 +3 位作者 郭彩云 陈文红 刘春红 高海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探讨中国沙棘伐桩萌枝能力对平茬高度的响应规律及其生物量调控机制,以不平茬为对照,平茬高度为0、10、20 cm进行随机排列和拉丁方排列相结合的田间试验,对萌枝数量、萌枝生长、生物量投资格局、生物量分配格局在不同平茬高度之间的... 为探讨中国沙棘伐桩萌枝能力对平茬高度的响应规律及其生物量调控机制,以不平茬为对照,平茬高度为0、10、20 cm进行随机排列和拉丁方排列相结合的田间试验,对萌枝数量、萌枝生长、生物量投资格局、生物量分配格局在不同平茬高度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对萌枝能力与生物量投资的相关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平茬高度增大,萌枝数上升而存活率、生长量、生物量先升后降;萌枝数与存活率呈负相关,生长量与存活率具有负相关趋势,生长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与对照相比,平茬使克隆对根系和叶片的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增大、树干和枝条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减小。因此,平茬干扰通过刺激诱导伐桩不定芽和休眠芽萌发,通过加大根系和叶片生物量投资及分配促进萌芽生长,并在萌枝数、存活率、生长量权衡作用下形成不同平茬高度的萌枝格局。其中,平茬10 cm的萌枝存活率和生长量最大,且经过3个生长季生物量积累能力已显著超过对照(未平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枝能力 生物量投资 生物量分配 平茬高度 中国沙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内源激素对平茬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泽宁 张耀 +4 位作者 郭胜伟 高海银 刘春红 姜准 李根前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36,共8页
为了解中国沙棘内源激素对平茬措施的响应规律,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进行留桩高度为0cm、10cm、20cm3个水平的平茬试验,以不平茬为对照,分析其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与平茬时间及平茬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平茬提高了萌蘖期的GA3、ZR、IAA含... 为了解中国沙棘内源激素对平茬措施的响应规律,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进行留桩高度为0cm、10cm、20cm3个水平的平茬试验,以不平茬为对照,分析其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与平茬时间及平茬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平茬提高了萌蘖期的GA3、ZR、IAA含量,以及整个萌蘖出生、生长过程中的GA3/ABA、ZR/ABA、IAA/ABA比值,降低了ABA含量。而且,萌蘖出生、生长过程与GA3/ABA、ZR/ABA、IAA/ABA比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与AB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萌蘖出生高峰及萌蘖第一次生长高峰与萌蘖初期GA3、ZR、IAA含量的提高吻合。由此可知,萌蘖的出生、生长过程与平茬后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尤其是GA3/ABA、ZR/ABA、IAA/ABA比值的提高具有更加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激素 平茬高度 平茬时间 中国沙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人工林适宜平茬高度的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海银 刘春红 +4 位作者 李倩 王长成 武小春 吉生丽 李根前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0,共6页
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在系统分析萌蘖更新效果对平茬高度响应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萌蘖再生率与平茬高度的回归方程,据此确定适宜的平茬高度。结果表明:随着平茬高度的增大,伐桩萌蘖存活率、根系萌蘖数量以及萌蘖生长、克隆扩散、生物量... 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在系统分析萌蘖更新效果对平茬高度响应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萌蘖再生率与平茬高度的回归方程,据此确定适宜的平茬高度。结果表明:随着平茬高度的增大,伐桩萌蘖存活率、根系萌蘖数量以及萌蘖生长、克隆扩散、生物量积累能力先升后降(或先升后稳),平茬高度为10 cm时最大。再生率与平茬高度的关系可用二次抛物线拟合,根据回归方程求导,最有利于中国沙棘人工林迅速恢复的平茬高度为10.0~12.0 cm,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沙棘 人工林 平茬 萌蘖 克隆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平茬萌蘖能力对内源激素的响应 被引量:13
18
作者 白双成 姜准 +5 位作者 张增悦 曹子林 陈文红 高海银 刘春红 李根前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7,共6页
为探讨中国沙棘平茬后萌蘖能力对内源激素的响应机制,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平茬梯度分为0、10、20 cm,观测萌蘖发生及生长动态,分析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与萌蘖数量、生长量的时空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萌蘖数量及生长量与ABA含量呈负相关,与... 为探讨中国沙棘平茬后萌蘖能力对内源激素的响应机制,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平茬梯度分为0、10、20 cm,观测萌蘖发生及生长动态,分析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与萌蘖数量、生长量的时空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萌蘖数量及生长量与ABA含量呈负相关,与IAA、ZR、GA3含量及IAA/ABA、ZR/ABA、GA3/ABA比值呈正相关,但激素比值的相关显著水平更高。因此,ABA对萌蘖发生、生长具有抑制作用,IAA、ZR、GA3具有促进作用,但IAA/ABA、ZR/ABA、GA3/ABA比值的调节作用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激素 平茬 萌蘖数量 萌蘖生长量 中国沙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造林密度的早期响应及其生物量分配调节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准 刘丹一 +5 位作者 陈贝贝 高海银 刘春红 张增悦 邹旭 李根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39,共11页
【目的】探讨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造林密度的早期响应及其生物量分配调节机制,确定利于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的适宜造林密度。【方法】设置4个造林密度,即2 500、4 444、10 000、40 000株·hm^(-2)。调查测定时,分株生长能力采用每木... 【目的】探讨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造林密度的早期响应及其生物量分配调节机制,确定利于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的适宜造林密度。【方法】设置4个造林密度,即2 500、4 444、10 000、40 000株·hm^(-2)。调查测定时,分株生长能力采用每木检尺法,克隆繁殖能力采用子株个体计数法,克隆扩散能力采用跟踪挖掘法,地上生物量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垂直根生物量测定采用格子样方法和全挖法,水平根生物量测定采用跟踪挖掘法。【结果】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分株地径和冠幅生长量呈对数函数下降,而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克隆繁殖、克隆扩散能力呈上凸抛物线变化即先升后降,且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地上生物量分配下降、地下生物量分配上升,水平根生物量分配也呈上凸抛物线变化即先升后降;分株生长能力与地上生物量分配呈正相关,克隆繁殖、克隆扩散能力与水平根生物量分配呈正相关。【结论】种群通过地上与地下、水平根与垂直根生物量分配调节,在分株生长与克隆繁殖、克隆扩散之间做出权衡,从而形成与造林密度相适应的个体形态和克隆生长格局。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分株形态呈粗-中-细的变化过程,克隆繁殖和克隆扩散能力呈低-高-低的变化过程,即克隆生长格局呈离散型-聚集型-离散型、种群稳定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过程。最有利于克隆生长和种群稳定性维持的适宜造林密度为15 000~20 000株·hm^(-2)。相应的株行距为0.5 m×1.0 m^0.7 m×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繁殖 克隆扩散 生物量分配 造林密度 中国沙棘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茬高度对中国沙棘萌枝能力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田登娟 白双成 +4 位作者 聂恺宏 吉生丽 刘姝玲 陈文红 李根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7-634,共8页
为探讨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伐桩萌枝的养分投资与分配机制,以陕西省定边县15a中国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平茬(对照)和平茬高度0、10、20 cm处理,分析伐桩萌枝能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对平茬高度的... 为探讨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伐桩萌枝的养分投资与分配机制,以陕西省定边县15a中国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平茬(对照)和平茬高度0、10、20 cm处理,分析伐桩萌枝能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对平茬高度的响应规律及其因果关系。结果显示:(1)随平茬高度增大,伐桩萌枝数量上升,萌枝存活力及生长能力先升后降;各个构件NSC含量先升后稳或先升后降,所有平茬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2)各个构件NSC储量先升后降,平茬10 cm时叶片、根系及整个克隆NSC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3)地上构件NSC分配比例先升后降、地下构件则先降后升,平茬10 cm时叶片、根系NSC分配比例最高且明显高于对照。(4)萌枝生长量与叶片NSC含量、储量呈显著正相关,萌枝数量及萌枝存活数量与其具有正相关趋势。研究表明,适当高度平茬可提高叶片和根系的NSC含量、储量及其分配比例,从而促进伐桩萌枝生长及其存活;中国沙棘叶片和根系的NSC含量、储量及其分配比例均以平茬10 cm时最大,且萌枝生长及存活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茬高度 萌枝能力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中国沙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