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抗倒增产剂对陕北高密度玉米生产的影响
1
作者 赵振彪 陈婷婷 +4 位作者 苏晓斌 刘如霞 冯新军 宁娜 王洲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探讨玉米抗倒增产剂对陕北高密度下春玉米株高和穗位和根茎叶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为陕北玉米密植抗倒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示范方法是在玉米7~9叶时期,喷施吨田宝玉米抗倒增产剂。结果表明,年均株高降低50.8 cm,穗位年均降低23.2 cm... 探讨玉米抗倒增产剂对陕北高密度下春玉米株高和穗位和根茎叶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为陕北玉米密植抗倒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示范方法是在玉米7~9叶时期,喷施吨田宝玉米抗倒增产剂。结果表明,年均株高降低50.8 cm,穗位年均降低23.2 cm,生物学产量增0.01 kg/株,百粒重增2.5 g,含水率减低2.95%,产量增加187.3kg/667 m^(2)。喷施吨田宝玉米抗倒增产剂,能提高陕北高密度春玉米抗倒伏和生物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倒增产 化学调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长城沿线风沙灌溉区耐密春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2
作者 马冬近 陈婷婷 +2 位作者 苏晓斌 李芳 赵振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14-16,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榆林长城沿线风沙灌溉区种植的耐密春玉米品种,采用二因素(品种和密度)随机区组设计,对1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耐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各品种株高和穗位高相应增加,而鲜穗重则随之下降;两个密... 为筛选出适宜榆林长城沿线风沙灌溉区种植的耐密春玉米品种,采用二因素(品种和密度)随机区组设计,对1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耐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各品种株高和穗位高相应增加,而鲜穗重则随之下降;两个密度下产量均较高的品种有先玉1225、先玉1483、MC703、C3288和瑞普909;玉米种植密度由90000株/hm^(2)增加到97500株/hm^(2)后,各供试品种的产量均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在6.42%~24.53%之间;先玉1483的耐密系数最高,为0.7559。综合来看,先玉1483、MC703和瑞普909这3个品种可作为榆林长城沿线风沙灌溉区春玉米密植高产主栽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耐密性 长城沿线风沙灌溉区 陕西榆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作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振彪 张振国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7-59,共3页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作的栽培模式,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以抗性互补,育性互补,当代优势为理论基础,构建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作复合群体,提高玉米抗逆减灾和节本增效,加快玉米由单产向籽粒生产效率转变。利用选择吉单27和金博士813...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作的栽培模式,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以抗性互补,育性互补,当代优势为理论基础,构建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作复合群体,提高玉米抗逆减灾和节本增效,加快玉米由单产向籽粒生产效率转变。利用选择吉单27和金博士813两个品种进行混种处理,选择先玉335和金科玉3308两个品种进行间作处理,探究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吉单27+金博士813)比CK增产比例是19.23%,比金博士813增产比例是8.95%,在667 m^(2)产量、出籽率、千粒重三方面都好于吉单27和金博士813单种。间作(先玉335+金科玉3308)比CK增产比例是4.21%,比金科玉3308增产比例是18.78%,在亩产量均好于先玉335和金科玉3308单种,在出籽率、千粒重两方面差异不明显。针对定边区域玉米生产实际情况,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迫切需要为缓解产量损失和提高玉米的稳产性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建议,继续试验示范吉单27+金博士813(1+1)混作,加大其他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组配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间混作 抗逆减灾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同时间收获与含水率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柴茜 赵振彪 +4 位作者 宁纳 周晓翠 张振国 段丽 王茂彦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49-51,88,共4页
根据田间玉米籽粒含水率来确定最佳机械粒收的时间,能为定边区域春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时间收获取样,进行称重、脱粒和测定,了解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变化。定边区域春玉米成熟后,经过田间站杆脱水时... 根据田间玉米籽粒含水率来确定最佳机械粒收的时间,能为定边区域春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时间收获取样,进行称重、脱粒和测定,了解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变化。定边区域春玉米成熟后,经过田间站杆脱水时期,籽粒含水率可以控制在17%~22%之间。每年十月中下旬收获,可保证玉米机械粒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收获时间 籽粒含水率 破碎率 机械粒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