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作沟垄地膜覆盖农田气候工程集水率的计算及其效应评价——以甘肃省定西县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启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2-67,共6页
主要探讨了计算旱作沟垄地膜覆盖农田气候工程集水率的简便方法,定量评价这种农田耕作方式的集水效应和生产经济效益,为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沟垄覆盖农田提供理论依据和作业设计方法。
关键词 农田 气候工程 集水 节水 旱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及发展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曹娟玲 《甘肃农业科技》 2001年第5期3-5,共3页
分析了定西县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总结了该县以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小流域治理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提出了今后水土保持要与农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化开发、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定西县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地区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项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淑梅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1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 定西地区 甘肃 集雨补灌 梯田建设 地膜小麦 农业生态环境 科教兴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韶《平戎策》及其经略熙河 被引量:9
4
作者 冯瑞 贺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9,共7页
北宋神宗时期,王韶主持的经略熙河,对招抚吐蕃诸部,开发和稳固 我国西部边防,促进甘肃及青海地区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以 及畅通丝绸之路,加强各民族团结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熙河之役运用历史唯 ... 北宋神宗时期,王韶主持的经略熙河,对招抚吐蕃诸部,开发和稳固 我国西部边防,促进甘肃及青海地区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以 及畅通丝绸之路,加强各民族团结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熙河之役运用历史唯 物主 义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还其史事的本来面目,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和藏民族及王 安石变法运动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韶 《平戎策》 经略熙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东徙偪齐说──对西周封建的再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牛继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51,共5页
周初封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度为前提,按照“亲内远外”、“扶同(姓)抑异”的原则,封建姬姓兄弟子侄于内线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地区,“以蕃屏周”;封建异姓诸侯于外线,使其垦拓新土、扩展疆域,消除可能对周王室构成的威胁... 周初封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度为前提,按照“亲内远外”、“扶同(姓)抑异”的原则,封建姬姓兄弟子侄于内线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地区,“以蕃屏周”;封建异姓诸侯于外线,使其垦拓新土、扩展疆域,消除可能对周王室构成的威胁。齐太公因此被远封营丘,艰难立国,他对王室的封建原则不满,故而在“三监之乱”时不予配合,引起了成王、周公的警觉,在平叛后徙鲁于商奄故地,主要的政治目的在于偪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封建 鲁国 齐国 东徙 偪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基”评估验收的前期准备
6
作者 崔振邦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5-17,共3页
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项工作不仅是教育部门的大事,而且是政府工作的大事,也是党委部门的大事,是全民明确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的体会,对地区、县级“两基”评估验收的前期准备工... 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项工作不仅是教育部门的大事,而且是政府工作的大事,也是党委部门的大事,是全民明确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的体会,对地区、县级“两基”评估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谈一些浅见。一、心理准备心理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验收 “两基”工作 残疾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校园文化建设 “硬件” 办学条件 实施途径 在校学生数 学龄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学地理教学中海洋意识的渗透
7
作者 曹娟玲 《地理教学》 2002年第1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海洋意识 中学生 海洋资源 环保意识 法制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鳇、湟鱼与青海省的经济鱼类
8
作者 刘淑梅 《生物学教学》 1996年第11期41-41,46,共2页
鳇鱼与湟鱼是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上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型,但由于鳇与湟两字读音相同(同读huang),以及某些教材中的用字不当,常常会使初学者对于青海省的经济鱼类究竟是鳇鱼还是湟鱼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下面就将鳇鱼与... 鳇鱼与湟鱼是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上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型,但由于鳇与湟两字读音相同(同读huang),以及某些教材中的用字不当,常常会使初学者对于青海省的经济鱼类究竟是鳇鱼还是湟鱼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下面就将鳇鱼与湟鱼的形态特征以及地理分布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鱼 经济鱼类 青海 形态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