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西市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构想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怀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7,共3页
定西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综合典型监测站、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临时监测点和区域内水文站点3部分组成。综合典型监测站设在安定区安家沟流域,由21个径流小区、1个卡口站和1个气象站组成;水文站点由安定区的东河、西河水文站、通渭县景屏... 定西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综合典型监测站、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临时监测点和区域内水文站点3部分组成。综合典型监测站设在安定区安家沟流域,由21个径流小区、1个卡口站和1个气象站组成;水文站点由安定区的东河、西河水文站、通渭县景屏水文站、渭源县清源水文站、临洮县红旗水文站和李家村水文站及岷县水文站组成,观测任务由定西水文水资源局负责实施;临时监测点由安定区的道回沟、渭源县的唐家河、陇西县的揭皮沟3条坝系和安定区、通渭县的生态修复项目两大部分5个点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区 定西市 渭源县 项目 国家重点工程 构想 临洮县 水土保持监测 径流小区 坝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侯艳龙 陈瑾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5期24-25,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定西市水土保持工程形成了较为宏大的规模,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土保持率“一提升”,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扶贫开发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 新中国成立以来,定西市水土保持工程形成了较为宏大的规模,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土保持率“一提升”,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扶贫开发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特殊的地貌条件制约,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治理成效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淤地坝建设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6
3
作者 万廷朝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90,104,共3页
定西市水土流失面积16 726.6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3.2%。截止2003年底,共建成水保治沟骨干工程和中小型淤地坝237座,总库容7.20×107m3。这些工程在拦泥淤地、防洪减灾、促进退耕还林(草)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同时解决了当地交... 定西市水土流失面积16 726.6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3.2%。截止2003年底,共建成水保治沟骨干工程和中小型淤地坝237座,总库容7.20×107m3。这些工程在拦泥淤地、防洪减灾、促进退耕还林(草)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同时解决了当地交通和人畜饮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淤地坝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探讨——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正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2,共3页
以定西市为例,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如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循环农业进行了探讨。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可持续循环农业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建设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和农业循环体系: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建设要以生态环境承载力... 以定西市为例,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如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循环农业进行了探讨。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可持续循环农业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建设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和农业循环体系: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建设要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遵循分区、系统、序性、对位配置、注重效益的原则,实行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按照农田区、荒坡林草区、村庄道路区、沟道区4个不同的功能区进行建设;农业循环体系建设要优化循环结构,实现系统物能高效循环转化,通过生态链循环型、产业链循环型、综合互补循环型进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生态修复 循环农业 途径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为定西发展马铃薯产业打造基础平台
5
作者 张富 王亚东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水土保持 基础平台 定西市 科学发展观 基础产业 梯田建设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定西的水土流失状况及综合治理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怀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75-78,共4页
定西市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 ,多年来坚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万 333km2 ,治理程度达 6 1 8% ,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定西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之路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关键词 甘肃 定西市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忠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12,23,共3页
定西市树立和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把水土保持摆在农业基础产业的突出位置,坚持常抓不懈,为培育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了基础平台。针对水土保持治理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升特色农... 定西市树立和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把水土保持摆在农业基础产业的突出位置,坚持常抓不懈,为培育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了基础平台。针对水土保持治理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梯田 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化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小流域治理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鹏飞 陈丽华 张富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53,共4页
首先分析了径流调控对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意义,再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分别从坡耕地、荒坡地、沟道、村庄、道路等方面具体介绍其径流聚散工程措施,总结其小流域治理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建设经验,旨在为黄土高原其他干旱、... 首先分析了径流调控对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意义,再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分别从坡耕地、荒坡地、沟道、村庄、道路等方面具体介绍其径流聚散工程措施,总结其小流域治理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建设经验,旨在为黄土高原其他干旱、半干旱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径流调控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治理 径流调控 径流聚散 定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水源对高原夏芹菜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冯静霞 张永胜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0,共7页
以芹菜品种文图拉为试材,研究引洮水及其引洮水和浅层地下水交替灌溉、浅层地下水3种不同灌溉水源对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及夏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质对耕层内(0~30 cm)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用浅层地下水灌溉后土壤容重... 以芹菜品种文图拉为试材,研究引洮水及其引洮水和浅层地下水交替灌溉、浅层地下水3种不同灌溉水源对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及夏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质对耕层内(0~30 cm)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用浅层地下水灌溉后土壤容重增幅最大;在夏芹菜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变化受灌溉水质和气温影响较大,其中引洮水灌溉后生育期土壤平均温度21.4℃,较地下水灌溉高0.7℃;在全生育期灌溉制度相同的条件下,因地下水含氮、磷等有机物较多,灌溉处理夏芹菜产量最高,达135870 kg·hm^(-2),比引洮水灌溉增产21005 kg·hm^(-2),但芹菜粗纤维含量高,食用品质降低。综上,使用矿化度低的引洮水灌溉芹菜,能使土壤保持较好的理化性质,提高芹菜发芽期土壤表层平均地温,有利于芹菜根系的呼吸和生长,易形成茎,能增加芹菜茎秆鲜质量的比例,达到8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夏芹菜 灌溉水质 土壤容重 土壤温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变异对降雨和植被的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启红 陈丽华 +1 位作者 张富 张超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88-94,共7页
在我国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开展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该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壑区降雨、植被对土壤水分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草和豌豆的... 在我国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开展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该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壑区降雨、植被对土壤水分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草和豌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对降雨响应速度快于油松土壤含水量;水分入渗增湿与同期降雨量密切相关;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时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雨 植被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气候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兰东 张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定义,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度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配。通过对流域内9个县的资料进行分析,对黑河流域脆弱度的现状和未来变化做了评估,为进... 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定义,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度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配。通过对流域内9个县的资料进行分析,对黑河流域脆弱度的现状和未来变化做了评估,为进一步完成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度地区分布和对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认为黑河流域上游源头区应重点加强水源涵养林带保育和草地建设;中游在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轮封轮牧的同时,应进一步营造绿洲防护带和边缘防护带;下游的荒漠牧业区要加大对超载过牧、滥垦滥牧的管理力度,加大人工植被修复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脆弱性 指标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称钩河流域示范坝系监测设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怀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3,共2页
称钩河流域坝系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动态监测、拦沙蓄水监测、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监测、坝系工程安全监测。通过监测工程的实施,准确评价坝系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市今后建设安全运行、相对稳定的小流域坝系提供强... 称钩河流域坝系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动态监测、拦沙蓄水监测、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监测、坝系工程安全监测。通过监测工程的实施,准确评价坝系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市今后建设安全运行、相对稳定的小流域坝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提高坝系及淤地坝设计、施工、管理和生产的水平,保证坝系工程整体质量与效益的全面稳定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坝系 监测 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田建设是半干旱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平台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艳红 张富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47,共2页
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地形破碎、土地瘠薄、资源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三料”缺乏,是长期制约当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梯田因其所具有的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地力、从时空上合理调控雨水资源的独特功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 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地形破碎、土地瘠薄、资源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三料”缺乏,是长期制约当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梯田因其所具有的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地力、从时空上合理调控雨水资源的独特功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基础配置作用,为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半干旱地区 安定区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岩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10期33-34,共2页
通过试验观察 ,在日光温室微喷灌条件下 ,采用沙棘嫩枝扦插育苗 4个月 ,株高可达 2 8cm,扦插苗生根率达 90 % ,根长 15 cm左右 ,成活率 85 %以上。笔者从苗床设置、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沙棘 日光温室 微喷灌 嫩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西县利用贷款加快梯田建设步伐
15
作者 景亚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50,共2页
甘肃陇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发展旱作农业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从依靠人背肩挑到人机结合,再到近几年以机修梯田为主,走出了一条贷款机修、改土改田、治水治贫的新路子。到2004年底,全县梯田面积累计达到5.71万hm^... 甘肃陇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发展旱作农业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从依靠人背肩挑到人机结合,再到近几年以机修梯田为主,走出了一条贷款机修、改土改田、治水治贫的新路子。到2004年底,全县梯田面积累计达到5.71万hm^2,其中机修梯田面积1.17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建设 陇西县 贷款 机修梯田 2004年 旱作农业 人机结合 县政府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