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景彩艳 王海荣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3期186-190,共5页
马铃薯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第4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2015年,农业部首次提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将马铃薯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4大主粮作物进行扶持。定西市安定区由于其独特的... 马铃薯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第4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2015年,农业部首次提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将马铃薯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4大主粮作物进行扶持。定西市安定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丰富优质的马铃薯资源,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占比最高的县区之一。因此,安定区作为全国3大马铃薯主产区和中国薯都核心区,先行一步启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区 马铃薯 主粮化 发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和建议 被引量:5
2
作者 景彩艳 吕海霞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5期315-318,共4页
定西市安定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丰富优质的马铃薯资源,是全国最适宜马铃薯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经过二十多年马铃薯产业培育和发展,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产业体系基本健全,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势头;但就如何继续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定西市安定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丰富优质的马铃薯资源,是全国最适宜马铃薯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经过二十多年马铃薯产业培育和发展,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产业体系基本健全,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势头;但就如何继续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如何进一步提升?针对目前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认为应该继续提高良种率、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健全服务体系,扩大贮藏,提升精深加工和品牌知名度,这样才能不断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使马铃薯产业不断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区 马铃薯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刚桃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年第11期7-7,共1页
关键词 脱毒种薯生产 马铃薯产业 定西市 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示范园区 组织培养 生产现状 优势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田“嘻唰唰”复合肥在黄芪种植中的增产效果试验分析报告
4
作者 崔元红 尚龙山 尚虎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2期95-96,共2页
本文在定西市农科院中药材基地对丰田"嘻唰唰"复合肥在黄芪种植中进行了增产效果比较分析,经试验统计得出结论,"嘻唰唰"复合肥较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嘻唰唰”复合肥 黄芪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马铃薯产量区域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景彩艳 王海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期80-83,共4页
利用1981-2007年甘肃省70县区马铃薯产量和生长期气温、降水等资料,主要采用REOF方法,分析马铃薯产量区域特点。结果表明:(1)甘肃马铃薯产量由西北向东南产量递减,河东变率较小,陇中变幅最小;(2)产量存在6个典型区域,即:河西走廊地区、... 利用1981-2007年甘肃省70县区马铃薯产量和生长期气温、降水等资料,主要采用REOF方法,分析马铃薯产量区域特点。结果表明:(1)甘肃马铃薯产量由西北向东南产量递减,河东变率较小,陇中变幅最小;(2)产量存在6个典型区域,即:河西走廊地区、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和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甘南高原地区、黄灌区和陇南山区;(3)气温、降水与马铃薯的产量相关,或正或负与其生长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马铃薯产量 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春小麦产量时空分布及气候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荣 王毅荣 景彩艳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利用近45年甘肃省78县区春小麦产量和生长期(3~6月)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等资料,主要采用R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春小麦产量时空演变及气候响应。结果表明:(1)甘肃春小麦产量由西向东、由北到南递减。(2)存在河东、河西两个特别区域... 利用近45年甘肃省78县区春小麦产量和生长期(3~6月)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等资料,主要采用R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春小麦产量时空演变及气候响应。结果表明:(1)甘肃春小麦产量由西向东、由北到南递减。(2)存在河东、河西两个特别区域,春小麦在河西走廊地区产量高且稳定,河东地区产量相对偏低且不稳定,其中隶属河东的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这一特征表现最为突出;河西走廊区域产量变化情况与河东反向,河西产量偏高年份河东反而偏低,反之亦然。(3)河西走廊地区对气温变化响应敏感,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对干湿(降水)变化响应敏感。(4)响应最敏感区产量在1991年之前变幅较小,之后变幅加大;丰欠年份相间,存在2~3年的准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甘肃 产量 气候 区域划分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7
作者 刚桃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5年第12期39-39,共1页
1适种范围定西市北部县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旱川地及水川地均可种植.
关键词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柴胡 适种范围 定西市 山地 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8
作者 刚桃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5年第12期9-9,共1页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适用于海拔2 400米以上的宜农区及城郊川水区,其中川水区应用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促使马铃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马铃薯 提早上市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蔬菜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9
作者 张耀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0期63-63,69,共2页
近年来,安定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提出了人均0.13 hm^2的思路,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2万hm^2增加至目前的4.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1%。由于受传统耕作思维的影响,沿袭传统的耕种方式,种植上存在着许多误区,单产始终在13 500~16 500 ... 近年来,安定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提出了人均0.13 hm^2的思路,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2万hm^2增加至目前的4.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1%。由于受传统耕作思维的影响,沿袭传统的耕种方式,种植上存在着许多误区,单产始终在13 500~16 500 kg/hm^2间徘徊,且连年重茬,加剧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规模,导致食用品质下降。因此,提出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无公害 标准化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食品(A级)蔬菜叶秋甘蓝提质增效生产技术
10
作者 张耀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22期40-41,44,共3页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境内海拔1700~2580m,太阳能辐射量141.4kcal/cm^2,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气温6.3℃,凉爽干燥,不利于病虫害繁殖,尤其夏季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其特有的气候资...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境内海拔1700~2580m,太阳能辐射量141.4kcal/cm^2,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气温6.3℃,凉爽干燥,不利于病虫害繁殖,尤其夏季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其特有的气候资源非常适宜蔬菜的夏季生长。为满足南方夏季蔬菜短缺的市场需求,在当地菜农和南方菜商的共同合作开发下,逐步将定西变成了供应南方蔬菜的主要菜源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秋甘蓝 绿色食品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高密度提质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11
作者 吕海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17期13-14,共2页
甘蓝高密度栽培提质增产增效技术,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条件下,通过提高叶球甘蓝单位面积定植量、增加播种密度,就可以达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量和收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甘蓝叶球高密度栽植增产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