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活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提升联农带农效能的路径探索——以甘肃省定西市Z县D镇为例
1
作者 贾国和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扶贫项目资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助力。联农带农作为扶持经营主体的前置条件,所有的扶贫项目资产都必须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针对扶贫项目资产尤其是经营性资产的运行情况,还存在哪些问... 扶贫项目资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助力。联农带农作为扶持经营主体的前置条件,所有的扶贫项目资产都必须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针对扶贫项目资产尤其是经营性资产的运行情况,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让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在对脱贫地区甘肃省定西市Z县D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盘活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提升联农带农效能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 盘活 联农带农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基于甘肃省定西市的调查
2
作者 张亮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首尾相扣,在二者交汇过渡的关键时期,工作重心由绝对贫困消除转向相对贫困治理,贯穿其中的主线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基于甘肃省定西市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风险识别,从内生因素、市场...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首尾相扣,在二者交汇过渡的关键时期,工作重心由绝对贫困消除转向相对贫困治理,贯穿其中的主线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基于甘肃省定西市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风险识别,从内生因素、市场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因素4个维度细分返贫风险,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估返贫风险等级,提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培植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等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人口 返贫 返贫风险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业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及对策研究——以定西市为例
3
作者 崔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76-78,共3页
农业科技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引领和驱动。当下,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已然超过60%,农业科技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降本增效这方面展现出重大优势。基于此,以西... 农业科技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引领和驱动。当下,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已然超过60%,农业科技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降本增效这方面展现出重大优势。基于此,以西部偏远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发展为例,全面剖析了农业科技在定西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难和瓶颈,根据农业科技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农业科技的应用策略,以期加快甘肃省定西市以农业科技推动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业现代化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包容驱动乡村振兴的困局、要局与破局
4
作者 康胜利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4期81-83,共3页
数字包容下的乡村振兴意在驱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下的数字红利普惠共享,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的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多元情境下的复合治理模式创新。但以数字包容为核心驱动力所带来的技术偏向、制度不适、主体排斥成了阻障乡村振兴的困局。... 数字包容下的乡村振兴意在驱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下的数字红利普惠共享,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的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多元情境下的复合治理模式创新。但以数字包容为核心驱动力所带来的技术偏向、制度不适、主体排斥成了阻障乡村振兴的困局。这就要从技术均衡性、制度调适性、主体包容性着手,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数字化转型从基础阶段的数字工具和数字要素的嵌入提升到更为公平可及的数字包容,使每个人都能共享数字化带来的权利与机会的全方位均衡,从而实现乡村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包容 乡村振兴 数字化转型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集群研究——以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剡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一定共性和代表性的定西市,由于地处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目前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农业之路,显然要受诸多物质条件的限制,但由于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造就了马铃薯、中药材、畜... 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一定共性和代表性的定西市,由于地处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目前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农业之路,显然要受诸多物质条件的限制,但由于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造就了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农业产业,这些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具备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与条件,若能按照产业集群的理论进一步加强政府调控,完善投融资体制,通过制度化、市场化运作把种植、加工、科研、营销等相关产业有效组合,必将大大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从而加快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西 特色农业 集群 基础条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综合优势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世福 《农学学报》 2011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了研究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支撑,增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信心,分析区域内在自然和基础条件方面的优势,国内马铃薯消费、加工和国际贸易量的增加拉动需求变动、以及实现马铃薯单产增加的可行性和马铃薯相对其他粮食... 为了研究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支撑,增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信心,分析区域内在自然和基础条件方面的优势,国内马铃薯消费、加工和国际贸易量的增加拉动需求变动、以及实现马铃薯单产增加的可行性和马铃薯相对其他粮食作物比较效益突出的现实表现等情况。结果表明,定西市境内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特殊合时的气候特征、充裕肥沃的耕地资源是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优势所在;方便快捷的区位交通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基础优势所在;国内消费和加工需求持续增加、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以及比较效益突出带来的机遇将成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后发优势所在。这些优势组合后所形成的优势合力,必将成为推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西市 马铃薯产业 综合优势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与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史亚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250-251,280,共3页
总结定西市结合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脱贫致富的路径选择与实践经验,提出放宽林业政策、改革林业体制,敞开资源大门、对外开放,发展交通运输、搞活流通,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环境... 总结定西市结合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脱贫致富的路径选择与实践经验,提出放宽林业政策、改革林业体制,敞开资源大门、对外开放,发展交通运输、搞活流通,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环境的精准脱贫建议,以期调整完善扶贫工作思路,有效推进定西市扶贫攻坚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脱贫 优势产业 选择 定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打造“中国薯都”的优势条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世福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1期52-57,共6页
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市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综合优势明显。多样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特征及其充裕肥沃的土壤都为优质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是定西市成为中国薯都的基础显性优势;方便快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是定西... 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市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综合优势明显。多样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特征及其充裕肥沃的土壤都为优质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是定西市成为中国薯都的基础显性优势;方便快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是定西市成为"中国薯都"的可鉴隐性优势;饮食习惯的优化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比较效益的突出是定西市成为"中国薯都"的后发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基础显性优势 可鉴隐性优势 后发潜在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7
9
作者 史润玲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89-92,共4页
以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实践为例,分析了定西市的7个深度贫困村全面脱贫攻坚情况,提出影响民族地区、民族乡村稳定脱贫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因素,产业产品附加值低,融资渠道单一,提出吸引和培养人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村融资... 以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实践为例,分析了定西市的7个深度贫困村全面脱贫攻坚情况,提出影响民族地区、民族乡村稳定脱贫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因素,产业产品附加值低,融资渠道单一,提出吸引和培养人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乡村 稳定脱贫 乡村振兴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亮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选择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以甘肃省定西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影响定西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敏感因子为城镇化率、水资源总量和...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选择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以甘肃省定西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影响定西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敏感因子为城镇化率、水资源总量和生态用水比例等7项指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数为0.301,区域水资源处于维持可持续利用困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层次分析法 区域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甘肃定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洮工程受水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定西市五县(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亮 王兴宗 张陇娟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8期65-68,共4页
在分析引洮工程定西受水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3个层次、16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并以县级行政区作为评价单元,将受水区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脆弱区。研究结果显示,脆弱区空间分布与自然、人... 在分析引洮工程定西受水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3个层次、16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并以县级行政区作为评价单元,将受水区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脆弱区。研究结果显示,脆弱区空间分布与自然、人类活动等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重度、中度脆弱区面积较大,共计占五县(区)总面积的78.44%,主要分布于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及北部。研究结果能够为受水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依据,对引洮工程水资源优化调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受水区 生态脆弱性 评价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国和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14期48-50,共3页
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建设八大工程之一,最能直观体现乡村建设的成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共... 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建设八大工程之一,最能直观体现乡村建设的成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这些问题尤其以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客观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破解堵点难点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党建引领 农民主体作用 管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助推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爱宗 《农业科学研究》 2016年第2期86-89,共4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边远山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和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2004年以来定西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边远山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和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2004年以来定西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认真分析了全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定西市如何更好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更有效地助推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统筹城乡发展 对策建议 定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定西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静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7期55-57,共3页
利用SWOT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定西市建设生态示范区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提出了推动定西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发展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SWOT分析 生态示范区 定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地方实践与对策——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亮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第5期66-70,共5页
为强化乡村振兴的土地资源要素驱动,定西市着力构建规范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体系,扶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利益联结机制,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地方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定西市农... 为强化乡村振兴的土地资源要素驱动,定西市着力构建规范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体系,扶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利益联结机制,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地方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定西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简介了定西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定西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平稳有序进行,提出了提高农民群体政策知晓率、综合实施农村土地治理、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等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农村土地综合治理 利益联结机制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马铃薯主粮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爱宗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9期46-47,共2页
2015年我国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是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创新途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是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增收的重要来源。该文介绍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问题... 2015年我国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是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创新途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是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增收的重要来源。该文介绍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主粮化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法的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19期3-4,共2页
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来研究分析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就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定西市 马铃薯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农村土地撂荒原因及撂荒地整治对策——以甘肃省漳县大草滩镇晨光村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国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耕地是发展农业的最基本要素,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我国长期存在粮食需求同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耕地撂荒问题则加重了这一矛盾。定西市是一个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 耕地是发展农业的最基本要素,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我国长期存在粮食需求同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耕地撂荒问题则加重了这一矛盾。定西市是一个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农业比较效益、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农村山区耕地撂荒成为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子。本文以漳县大草滩镇晨光村为例,在深入调研考察的情况下,对耕地撂荒的原因、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整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地 耕地地力 社会化服务 新型职业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经济的变化特征及启示——以深度贫困地区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陇娟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6期51-54,62,共5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改革保障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尊重了农民的首创精神。甘肃省定西市的农村经济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改革保障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尊重了农民的首创精神。甘肃省定西市的农村经济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效益凸显;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发展基础加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经验启示主要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基本政策;坚持农业支持保护,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经济 定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农业开发的历史演进及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月玲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3期46-48,共3页
定西从历史上的“富庶之地”到如今的“苦甲天下”,巨大的历史变迁及生态变迁背后是其漫长的农业开发史。文章对定西农业开发历史的演进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对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析,以期对研究当前精准扶贫、精... 定西从历史上的“富庶之地”到如今的“苦甲天下”,巨大的历史变迁及生态变迁背后是其漫长的农业开发史。文章对定西农业开发历史的演进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对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析,以期对研究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定西农业生态问题提供更加丰富的历史资料,并对探寻定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开发 影响因素 历史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