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排气微粒中SOF成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桂华 王钧效 +2 位作者 张锡朝 陆家祥 姚章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在柴油机排气管状态下 ,采用自行设计的微粒采样装置对十三工况下的排气微粒进行了采样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微粒中可溶性有机组分 (SOF)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 ;还测定了排气温度对微粒排放质量流量及SOF组分的影响。结果表... 在柴油机排气管状态下 ,采用自行设计的微粒采样装置对十三工况下的排气微粒进行了采样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微粒中可溶性有机组分 (SOF)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 ;还测定了排气温度对微粒排放质量流量及SOF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排气管采样状态下 ,微粒SOF组分中 80 %左右为正烷烃和支链烷烃 ,碳数从C9~C2 8,余下组分为多环芳香烃 (茚、芴、菲、萘等的同系物 )以及少量其它有机物 ;同一工况下 ,随采样温度升高 ,微粒排放质量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气微粒 SOF 气相色谱-质谱 可溶性有机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架式纺丝模头设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玉军 王钧效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100,109,共5页
衣架式纺丝模头设计主要依靠测绘和经验,当形成系列化时往往设计依据不足。以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的全展流动模型和在狭缝流道中的全展流动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施加沿模头幅宽方向的流量分布均匀、所有流径上的压力降相等和停留时间相等... 衣架式纺丝模头设计主要依靠测绘和经验,当形成系列化时往往设计依据不足。以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的全展流动模型和在狭缝流道中的全展流动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施加沿模头幅宽方向的流量分布均匀、所有流径上的压力降相等和停留时间相等的设计准则,建立模头熔腔的设计理论,确定了衣架式模头受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熔腔设计方法并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提高了熔体分配的均匀性,为衣架式模头的自主创新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架式模头 设计理论 纺粘和熔喷法 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柴油机排气微粒中的可溶性有机组分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桂华 王钧效 +2 位作者 黄学政 陆家祥 刘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448,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GC/MS)对柴油机排气微粒中的可溶性有机组分 (SOF)进行了分离分析。SOF分析液样品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取。GC条件为 :SE 5 0型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30m× 0 2mmi d × 0 2 μm) ;程序升温 :初始温度 1...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GC/MS)对柴油机排气微粒中的可溶性有机组分 (SOF)进行了分离分析。SOF分析液样品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取。GC条件为 :SE 5 0型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30m× 0 2mmi d × 0 2 μm) ;程序升温 :初始温度 10 0℃ ,恒温 2 0min ,以 4 0℃ /min升至 16 0℃ ,再以 8℃ /min升至 2 5 0℃ ,恒温 31 75min ;汽化室温度 2 6 0℃ ;载气为氦气 ,柱头压力 4 5kPa ;进样量 1μL。MS条件为 :电子轰击离子源 ,电子轰击能量 70eV ;倍增器电压 180 0V ;质量扫描范围 30 0~ 5 0 0u。检测结果表明 :在排气管取样状态下 ,微粒SOF组分中 80 %左右为正烷烃和支链烷烃 ,碳数为 9~ 2 8,余下组分为多环芳香烃 (茚、芴、菲、萘等的同系物 )以及少量其他有机物。实验证实微粒SOF主要组分来源为未燃烧的柴油和进入燃烧室的机油 ,此检测结果为柴油机微粒净化装置的研制及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可溶性有机组分 柴油机排气微粒 柴油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