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GE-RAGE/MITF-TYR信号通路探究人参发酵液的皮肤美白功效
1
作者 林嘉慧 严建刚 +4 位作者 谢果 刘文利 梅傲宇 李晓敏 刘洪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8-1219,1288,共13页
该研究旨在通过液质联用技术鉴定人参发酵液(Panax ginseng fermentation broth,GFB)中人参皂苷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究GFB美白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GFB共含有15种主要人参皂苷成分,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 该研究旨在通过液质联用技术鉴定人参发酵液(Panax ginseng fermentation broth,GFB)中人参皂苷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究GFB美白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GFB共含有15种主要人参皂苷成分,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GFB主要通过作用于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酪氨酸酶(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tyrosinase,AGE-RAGE/MITF-TYR)通路,调节酪氨酸酶的表达和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从而减少黑色素合成。细胞实验结果表明,GFB除了能显著降低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P<0.001),还能显著抑制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P<0.05)。GFB通过抑制AGE-RAGE/MITF-TYR信号通路,降低皮肤内ROS积累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终发挥美白活性,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发酵液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美白 抗氧化 AGE-RAGE/MITF-TY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人参治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梁家俊 刘洪霞 +4 位作者 林嘉慧 毛新亮 谢果 刘文利 詹若挺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120-128,142,共10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人参治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查阅文献并利用TCMSP、Uniprot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得到人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结合OMIM、GeneCards、DisGeNET和TTD等数据库获取肝损伤靶点。通过STR...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人参治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查阅文献并利用TCMSP、Uniprot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得到人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结合OMIM、GeneCards、DisGeNET和TTD等数据库获取肝损伤靶点。通过STRING和Cytoscape构建人参治疗肝损伤的成分—靶点网络图和PPI网络图。使用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人参的活性成分25个,潜在作用靶点129个。GO和KEGG分析表明,人参可能通过对脂多糖的反应和激酶活性的正向调节等生物过程起到治疗肝损伤的作用,通过TNF、AGE-RAGE和细胞凋亡等通路起到治疗肝损伤的作用。网络分析与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人参治疗肝损伤的核心成分可能是人参皂苷Rk3、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CK、山柰酚和β-谷甾醇,涉及的核心靶点是AKT1、NFKBIA、CASP3、VEGFA和STAT3,且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间有较强的结合活性。人参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方式起到治疗肝损伤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人参治疗肝损伤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改善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作用
3
作者 陆丽仪 高业成 +4 位作者 陈君龙 郭亚娟 刘华林 陈昌 毛新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3-371,共9页
益生菌常用于临床上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AAD),本研究旨在分析复合益生菌对AAD的改善效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使用三联抗生素混合溶液建立AAD小鼠模型,观察复合益生菌对小鼠粪便状态及结肠组织结构的影... 益生菌常用于临床上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AAD),本研究旨在分析复合益生菌对AAD的改善效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使用三联抗生素混合溶液建立AAD小鼠模型,观察复合益生菌对小鼠粪便状态及结肠组织结构的影响,分析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粪便短链脂肪酸及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可显著降低小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稠度评分(P<0.05),显著增加乙酸、丁酸含量(P<0.05),显著上调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mRNA表达水平(P<0.05)。同时,可通过增加以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为代表的有益菌增殖和减少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代表的条件致病菌的富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以上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具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微环境、增强肠道屏障及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进而缓解AAD症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益生菌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石生 欧阳道福 +3 位作者 毛新亮 严建刚 李晓敏 李洪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98-4107,共10页
目的总结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及现状,探讨亚健康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亚健康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为传统中医功能声称的保健食品功能研究提供方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 目的总结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及现状,探讨亚健康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亚健康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为传统中医功能声称的保健食品功能研究提供方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重庆维普(CQVIP)、PubMed及EMBASE数据库,纳入所有评价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 version 4.0.4软件进行单率Meta分析、OR值(odds ratio)及其95%CI(confidence interval)表达效应值。结果共纳入31项研究,研究总样本量为55059例,其中亚健康人群43707例,一般人群11352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亚健康人群占比前四的体质,比例分别为21.4%(95%CI:16.2-27.2%)、21.2%(95%CI:18.0-24.4%)、16.2%(95%CI:13.7-18.7%)、13.5%(95%CI:11.2-16.2%)。对亚健康人群及一般人群进行比较,发现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平和质发生亚健康风险的OR值分别为4.97(95%CI:3.03-8.15)、3.99(95%CI:2.17-7.31)、2.30(95%CI:1.52-3.48)、0.15(95%CI:0.10-0.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偏颇体质是发生亚健康的风险因素,而平和质是发生亚健康的保护因素。从性别来看,亚健康男性和女性的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的比例相当,而女性的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的比例要高于男性。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整体偏低,漏斗图分析显示存在发表偏倚风险。结论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是亚健康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也是发生亚健康的风险因素。建议今后研究进一步探讨3大偏颇体质与亚健康的关联性,为亚健康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亚健康 META分析 气郁质 阳虚质 气虚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蛋白的特性及其对db/db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洪霞 舒丹阳 +1 位作者 刘鹏展 崔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9-313,319,共6页
本文研究了沙棘蛋白对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以m/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每日灌胃300 mg/kg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沙棘蛋白,分别为沙棘蛋白高剂量组(SSPH,200 mg/kg)、沙棘蛋白中剂量组(SSPM,1... 本文研究了沙棘蛋白对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以m/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每日灌胃300 mg/kg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沙棘蛋白,分别为沙棘蛋白高剂量组(SSPH,200 mg/kg)、沙棘蛋白中剂量组(SSPM,100 mg/kg)、沙棘蛋白低剂量组(SSPL,50 mg/kg),连续灌胃8周。测量初始血糖和体重以及灌胃第1周、第4周、第8周小鼠体重和血糖,并于第8周末对小鼠进行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s)。db/db小鼠在实验开始时就表现出明显肥胖,行动迟缓,贪食贪饮,高血糖等症状,实验进行4周后,db/db小鼠未治疗组(DC)较沙棘蛋白治疗组体重增长缓慢、小鼠眼神呆滞、毛发稀疏、垫料潮湿。治疗8周后与DC组血糖峰值(28.06 mmol/L)相比SSPL组血糖值为19.89 mmol/L,降血糖效果显著(P<0.05),SSPH体重增加明显,增长率为9.19%,各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实验表明沙棘蛋白可以明显降低db/db小鼠的血糖,减轻糖尿病对小鼠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蛋白 2型糖尿病 DB /d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沙棘蛋白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家炜 喻勤 +2 位作者 叶健文 相欢 崔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78,共4页
文章系统研究了不同提取工艺对沙棘蛋白组成及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水提、盐提、碱溶酸沉、先醇提后碱溶酸沉、先碱溶酸沉后醇提这5种工艺提取沙棘蛋白,比较了沙棘蛋白的蛋白质含量、蛋白提取率、色泽、α-淀粉酶抑制活性... 文章系统研究了不同提取工艺对沙棘蛋白组成及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水提、盐提、碱溶酸沉、先醇提后碱溶酸沉、先碱溶酸沉后醇提这5种工艺提取沙棘蛋白,比较了沙棘蛋白的蛋白质含量、蛋白提取率、色泽、α-淀粉酶抑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重金属含量,确定了提取沙棘蛋白的最优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先醇提后碱溶酸沉,该工艺提取得到的沙棘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为(77.86±2.34)%,蛋白质提取率为(73.18±1.8)%,氨基酸组成完全,且当浓度为1mg/mL时,α-淀粉酶抑制活性可以达到85%,80℃热处理不会影响其抑制活性;重金属含量检测表明,该蛋白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可以用于食品工业生产。该研究可为沙棘蛋白的深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蛋白 不同工艺 氨基酸组成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重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转化人参皂苷Rg3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严建刚 陆路 +3 位作者 付少委 方磊 王雨晴 张新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22-230,共9页
筛选最适合发酵转化人参皂苷Rg3的菌株及其复合方案,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发酵工艺,并对发酵过程中人参皂苷生物转化可能途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副干酪乳杆菌B16 NY2107和B04 WI2501按接种比例1∶1复配组合发酵效... 筛选最适合发酵转化人参皂苷Rg3的菌株及其复合方案,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发酵工艺,并对发酵过程中人参皂苷生物转化可能途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副干酪乳杆菌B16 NY2107和B04 WI2501按接种比例1∶1复配组合发酵效果最好;最优发酵工艺为初始pH值5.0,发酵温度39.0℃,蔗糖(作为碳源)添加量为7.5%(质量分数),发酵时间9 d,此时Rg3含量达到(92.981±3.188)mg/L,较发酵之前提高14.86倍。发酵过程中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的可能途径与人参皂苷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可能为Rb1/Rb2→Rd→Rg3、Rb1/Re/Rg1→Rh1、Rb1/Re→CK、Rb1→Rd→F2、Rb1/Rc→Rd→Rg1→Rh2五种途径。该研究证明乳酸菌发酵能够有效转化稀有人参皂苷Rg3,为人参的深加工奠定基础,为人参发酵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乳酸菌 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量功能红曲工程米的智能电子感官评价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玺 杜玉兰 +7 位作者 喻勤 欧阳道福 严建刚 柳嘉 刘士伟 苑鹏 文剑 段盛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66-270,284,共6页
为开发一款含有功能性红曲米粉的口感较好的工程米,以糙米、薯粉等粗粮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的方式制备红曲米粉,其添加量分别为0.5%、1%、2%、4%的4款工程米。利用电子舌、电子鼻和质构仪对工程米的感官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为开发一款含有功能性红曲米粉的口感较好的工程米,以糙米、薯粉等粗粮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的方式制备红曲米粉,其添加量分别为0.5%、1%、2%、4%的4款工程米。利用电子舌、电子鼻和质构仪对工程米的感官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功能性红曲米粉添加量的增加,工程米的口感品质有明显差异,2%及4%添加量的工程米苦味升高,而0.5%添加量涩味最明显;1%添加量在甜味、鲜味及丰富度指标方面较高,且苦味、涩味较低;1%及4%添加量硬度、弹性等质构特性较好,且1%添加量能够赋予产品更加明显的风味特征,说明功能性红曲米粉添加量为1%的工程米口感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红曲 工程米 电子鼻 电子舌 质构仪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大豆蛋白肽粉营养价值及功效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杜玉兰 严建刚 +3 位作者 李晓敏 喻勤 李翠华 毛新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4-58,共5页
该研究测定了发酵大豆蛋白肽粉的营养成分,其消化吸收特性采用体外胃肠道模拟实验,致敏性评价采用斑马鱼类过敏反应快速检测方法,依据发酵大豆蛋白肽粉诱导类胰蛋白酶的OD值进行判断,肌肉保护作用采用1.5%无水乙醇24 h建立斑马鱼酒精性... 该研究测定了发酵大豆蛋白肽粉的营养成分,其消化吸收特性采用体外胃肠道模拟实验,致敏性评价采用斑马鱼类过敏反应快速检测方法,依据发酵大豆蛋白肽粉诱导类胰蛋白酶的OD值进行判断,肌肉保护作用采用1.5%无水乙醇24 h建立斑马鱼酒精性肌损伤模型。发酵大豆蛋白肽粉的胃消化率由大豆分离蛋白粉的68.57%提高到81.61%,肠消化率由76.35%提高到87.49%;致敏性试验发现发酵大豆蛋白肽粉低、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01);肌肉保护试验表明发酵大豆蛋白肽粉组相对模型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发酵大豆蛋白肽粉对斑马鱼具有肌肉保护作用,其效果与乳清蛋白没有显著差异。总之,发酵大豆蛋白肽粉比大豆分离蛋白有更高的消化吸收率,且致敏性低,对肌肉也有保护作用,因而在预防老年肌肉衰减产品及运动增肌产品开发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大豆蛋白肽粉 大豆分离蛋白 消化模拟 致敏性 肌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胶抗炎功效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敏 张红霞 +4 位作者 范莹 袁利文 汤酿 郑锦荣 闫永涛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0-1325,共6页
初步探讨芦荟胶的抗炎功效和作用机制。使用佛波酯(TPA)在雄性KM小鼠耳朵部位进行炎症造模,并制成切片进行HE染色;应用硫酸铜诱导斑马鱼胚胎侧线区域神经丘细胞损伤,研究了中性粒细胞聚集情况;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考察芦荟... 初步探讨芦荟胶的抗炎功效和作用机制。使用佛波酯(TPA)在雄性KM小鼠耳朵部位进行炎症造模,并制成切片进行HE染色;应用硫酸铜诱导斑马鱼胚胎侧线区域神经丘细胞损伤,研究了中性粒细胞聚集情况;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考察芦荟胶对炎症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分别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悬液定量法研究了芦荟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率。结果显示,芦荟胶在1.5 g/mL时可抑制小鼠耳朵肿胀(P<0.05);芦荟胶在0.7和2.50 mg/mL时对斑马鱼胚胎中性粒细胞聚集有显著抑制(P<0.01);芦荟胶在0.75,1.50,3.00 mg/mL时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6(P<0.01);芦荟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是12.5和3.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率随着芦荟胶的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加而升高。芦荟胶具有抗炎功效,且该功能可能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产生的抗炎通路,以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功能共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胶 抗炎 抑菌 RAW264.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lsgen和胶原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永庆 严建刚 +3 位作者 魏颖 徐亚光 张瑞雪 秦修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6-91,共6页
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Nahlsgen和胶原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的保护作用及胶原蛋白生成能力的影响。通过紫外线中波(ultraviolet B,UVB)照射HSF细胞,建立光损伤细胞模型。分别使用噻唑蓝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Nahlsgen和胶原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的保护作用及胶原蛋白生成能力的影响。通过紫外线中波(ultraviolet B,UVB)照射HSF细胞,建立光损伤细胞模型。分别使用噻唑蓝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和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法(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DA),测定Nahlsgen和胶原肽对光老化HSF的增殖能力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在Nahlsgen、胶原肽和复配共培养的作用下,测定细胞内产生的羟脯氨酸含量,以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SF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生成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ahlsgen和胶原肽可以促进光老化细胞有效增殖,降低ROS簇含量来保护HSF免受紫外线损伤,也可促进正常HSF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表达,二者复配干预效果更优。研究显示,Nahlsgen和胶原肽联合使用,可提高皮肤抗氧化能力,增强皮肤的弹力,从而延缓皮肤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hlsgen 胶原肽 紫外线中波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皮肤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敏 梁淑明 陈菊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9-287,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异荭草苷、荭草苷和阿司巴汀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异荭草苷、荭草苷和阿司巴汀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异荭草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荭草苷和阿司巴汀的相对校正因子(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 F),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分别采用QAMS法和外标法计算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比较2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3个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回收率在97.4%~101.8%之间;该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均有良好的重复性(RSD<3%),耐用性良好。外标法测得值和QAMS法计算值所得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立的QAMS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可作为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多指标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叶金雀花 一测多评法 异荭草苷 荭草苷 阿司巴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径的高纯度低聚果糖(P-FOS)干粉流动特性研究
13
作者 周爽利 阮征 +1 位作者 韦建明 李晓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3-60,共8页
粉料的流动性对于混合、输送、分装等工业化生产关键工序有重要影响。为解决高纯度低聚果糖(Purified Frocto-oligosaccharide,P-FOS)干粉生产中的流动性问题,研究了不同粒径及其占比对P-FOS干粉流动性的影响。采用粉体流动测试仪分析... 粉料的流动性对于混合、输送、分装等工业化生产关键工序有重要影响。为解决高纯度低聚果糖(Purified Frocto-oligosaccharide,P-FOS)干粉生产中的流动性问题,研究了不同粒径及其占比对P-FOS干粉流动性的影响。采用粉体流动测试仪分析物料的流动特性,基于不同粒径(180~250、150~180、120~150和<120μm)设计混料试验,并以粒径为自变量,粉体流动指数(ff)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建模。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干粉中低聚果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粒径的减小,P-FOS干粉的流动性能变差。不同粒径的P-FOS干粉流动性处于不同区域,粒径180~250、150~180、120~150μm的流动指数分别为12.5、7.7和6.6,流动特性处于容易流动区域;粒径109~120、96~109μm的流动指数分别为2.9和3.3,流动特性处于粘结区域。粒径与流动指数(ff)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模型,R2(调整)可达99.43%。已知粒径分布,通过该模型可以预测、进而调控P-FOS粉体的流动性,从而为干粉输送分装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粉体流动性 粒径 混料设计 流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