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椅旁循证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潘光华 李春洁 +2 位作者 李双君 赵洪伟 陈海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4-627,631,共5页
目的针对1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检索当前最佳临床证据,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分析1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linical Evidence(至2010年12月)、美国国家指南... 目的针对1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检索当前最佳临床证据,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分析1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linical Evidence(至2010年12月)、美国国家指南交换中心(2000—2010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4期)、MEDLINE(OVID,1950—2010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12月),获取包含有该患者相应特征的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手术和保守治疗方法相关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为该患者寻找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果纳入文献5篇,包括1篇临床指南、3篇系统评价及1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当前证据表明:针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而选择保守治疗如关节腔内注射等;透明质酸钠是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明确治疗效果的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下腔注射或上下腔注射效果优于单纯上腔注射;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优于布洛芬。根据以上证据,结合患者及医院情况,为其制定了关节上下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及口服氨基葡萄糖类药物保守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锥形束CT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充分利用临床医学证据,能够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关节上下腔透明质酸钠注射结合口服氨基葡萄糖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骨关节炎 循证治疗 透明质酸 氨基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化黏膜瓣在早-中期舌癌及口底癌缺损修复中的早期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蒋悦赟 唐菱菱 +3 位作者 马中凯 刘伟 黄能文 李春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究以面动脉为蒂的黏膜肌(FAMM)瓣在修复临床早-中期舌癌及口底癌缺损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使用FAMM瓣(FAMM组)或者皮瓣(皮瓣组)修复早-中期舌癌、口底癌切除后中小型舌、口底缺损的患者,收集... 目的探究以面动脉为蒂的黏膜肌(FAMM)瓣在修复临床早-中期舌癌及口底癌缺损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使用FAMM瓣(FAMM组)或者皮瓣(皮瓣组)修复早-中期舌癌、口底癌切除后中小型舌、口底缺损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手术资料,术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患者满意度、张口度、外形满意度、语音满意度以及进食功能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5名,其中FAMM组15名,皮瓣组30名。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术后3个月随访,2组各1名患者在术后6个月失访,随访到的患者没有复发及转移征象。FAMM组手术时间短于皮瓣组(P<0.05)。皮瓣组患者术后供瓣区不适多于FAMM组(P<0.05)。2组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AMM组术后6个月外形满意度、语音满意度和进食功能优于皮瓣组(P<0.05);术后3个月张口度FAMM组小于皮瓣组(P<0.05),但术后6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MM瓣修复早-中期舌、口底癌切除后中小型的舌、口底缺损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临床中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面动脉为蒂的黏膜肌瓣 修复重建外科 口腔颌面缺损 舌癌 口底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