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视角下农业资源对智慧共享农场经营方式及发展的影响——基于安顺市高兴生态农场、欣悦草莓园的双案例实证
1
作者 杨广琴 梁龙贵 +2 位作者 徐银银 潘仕追 罗迅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71-174,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智慧共享农场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的新兴模式,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以贵州省安顺市高兴生态农场和欣悦草莓园为典型案例,采用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法,探讨智慧共享农场在推动农旅融合、优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智慧共享农场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的新兴模式,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以贵州省安顺市高兴生态农场和欣悦草莓园为典型案例,采用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法,探讨智慧共享农场在推动农旅融合、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及促进乡村经济振兴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智慧共享农场的发展受限于地形条件、交通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及经营模式创新不足等因素,导致种植规模受限、产销衔接不畅、游客体验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构建集个性化、可视化、科技化、生态化及养成营销功能于一体(“四位一体”)的“农业+旅游”智慧共享农场优化模型,整合个性化定制、可视化生产、科技化管理和生态化营销功能,以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游客参与体验,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旅融合新业态。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式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与乡村旅游吸引力,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共享农场 数字乡村 农业资源 案例 农业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 经营方式 贵州省安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安顺市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协调关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班荣舶 张磊 曹跃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为定量评价安顺市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的协调关系,通过估算安顺市2004~2014年工业灰水足迹,用脱钩模型分析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的协调关系。研究表明,安顺市2004~2014年工业灰水足迹波动上升,年均工业灰水足迹为3.255 2×10~8m^3... 为定量评价安顺市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的协调关系,通过估算安顺市2004~2014年工业灰水足迹,用脱钩模型分析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的协调关系。研究表明,安顺市2004~2014年工业灰水足迹波动上升,年均工业灰水足迹为3.255 2×10~8m^3;安顺市2006~2014年工业灰水足迹强度逐年递减,由2006年的1 069.86 m^3/万元减少到2014年的210.39 m^3/万元;研究时段内安顺市工业水环境压力指数变化大,其中2013年水环境压力指数最高,工业水环境压力高低与当年水资源量呈较强的负相关;从协调关系看,安顺市2006年工业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未脱钩,2005、2007~2010、2014年绝对脱钩,2011~2013年相对脱钩。这表明安顺市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不能忽视工业污染物排放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灰水足迹 压力指数 脱钩 安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农民关系构建研究——基于对贵州省安顺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磊 简小鹰 滕明雨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文章基于贵州省安顺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农民关系构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安顺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类型特点及其与农民之间的矛盾,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安顺市6个县(区)进行调查,反映了利益机制在协调... 文章基于贵州省安顺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农民关系构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安顺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类型特点及其与农民之间的矛盾,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安顺市6个县(区)进行调查,反映了利益机制在协调二者之间关系中的作用,形成了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提出了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培育现代农民、实现中介组织的信息援助、建立双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的政策建议,以期解决目前传统农业文化对新的产业化文化的不适应性,避免农业产业化成为对农民利益的一种新形式剥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经营主体 现代农业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紫云县黄鹤营村产地仓建设的选址与冷链布局优化
4
作者 梁龙贵 王典雪 吴敏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85-90,共6页
聚焦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黄鹤营村产地仓的选址与冷链布局优化问题,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提升产地仓的运营效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分析了黄鹤营村的地理环境、政策背景、人文条件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明确了产地仓建设的可... 聚焦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黄鹤营村产地仓的选址与冷链布局优化问题,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提升产地仓的运营效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分析了黄鹤营村的地理环境、政策背景、人文条件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明确了产地仓建设的可行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重心法对产地仓的选址进行科学规划,确定了最佳选址位置为C地(53.3,2.7)。在冷库布局优化方面,根据黄鹤营村主要农产品的保鲜需求,合理划分了保鲜库、冷藏库、低温库、速冻库和超低温库温区,并优化了冷库内部的预冷区、初加工区、制冷设备区、分拣区和出库暂时存放区等功能布局。还提出了借势发展、供销结合、设施升级和引资纳才等发展措施,为产地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体建议。通过科学的选址和布局优化,黄鹤营村产地仓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和流通效率,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仓 选址优化 冷库布局 冷链物流 层次分析法(AHP) 重心法 乡村振兴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黄鹤营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背景下农产品直播电商营销策略 被引量:21
5
作者 谢卿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14-I0014,共1页
21世纪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数字经济赋能作用下,现代经济结构逐渐发生转变,产品销售产业链得以延长,营销方式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电子商务行业是数字经济赋能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全新... 21世纪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数字经济赋能作用下,现代经济结构逐渐发生转变,产品销售产业链得以延长,营销方式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电子商务行业是数字经济赋能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全新领域,随着网络的全方位普及,电商行业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消费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销售 多元化方向 营销方式 电商行业 大众生活 营销策略 全新领域 电子商务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社群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6
作者 曹凯旋 《村委主任》 2022年第9期49-51,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农村社群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比较单一的血缘地域认同向社会认同发展,共同意识、利益因素在社群的形成与发展中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此,农村社群也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农村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农村社群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比较单一的血缘地域认同向社会认同发展,共同意识、利益因素在社群的形成与发展中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此,农村社群也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民主化进程及农村治理等工作,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社群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提升农村治理水平,消极影响则主要是由社群本身的性质导致的问题或社群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群 认同 乡村振兴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阿歪寨村产业振兴
7
作者 骆兴 强前丽 +2 位作者 姜炳桃 施友会 徐晓丹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2期146-148,共3页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顺市幺铺镇阿歪寨村地处偏远山区,长期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但...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顺市幺铺镇阿歪寨村地处偏远山区,长期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但在党的领导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阿歪寨村的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基层党组织在产业振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党员干部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和创新工作方式,基层党组织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发展合力。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基层党建工作在阿歪寨村的实践,包括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和创新工作方式等,深入探讨基层党建与阿歪寨村产业振兴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机制,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产业振兴 阿歪寨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的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8
作者 李款 张满姣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是烟草专卖市场的一种信息反馈机制,对改善Y制品供需适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沙琳的供需适配性理论,构建Y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对评估因子赋权重,建立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模... 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是烟草专卖市场的一种信息反馈机制,对改善Y制品供需适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沙琳的供需适配性理论,构建Y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对评估因子赋权重,建立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模型。以贵阳市G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营销数据、零售商POI布局数据和调查问卷为输入,进行预警分析,预警模型输出的相关性、可及性、质量性和相适性的指标与期望值的偏差均在5%以内,输出的警度为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表明该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适配 适配性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ISM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余霜 李光 冉瑞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0-144,149,共6页
喀斯特地区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对保障我国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极为重要。该文利用399份调查问卷,运用Logistic-ISM模型首先确定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解析出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显示:喀斯特地区农户... 喀斯特地区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对保障我国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极为重要。该文利用399份调查问卷,运用Logistic-ISM模型首先确定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解析出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显示:喀斯特地区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中,距最近乡集镇距离、是否自愿选择技术、接触信息次数、交流信息次数是表层直接因素,石漠化面积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农业收入、是否有科研治理项目、专家走访次数是深层根源因素。研究表明:将Logistic模型和ISM分析有机结合,分析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能更为清晰地分析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耕地保护 农户行为 LOGISTIC模型 ISM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产权视野下地方债务风险和银行风险同步放大机理及化解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繁华 王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8,共4页
当前,我国由地方债务引发的银行风险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但从深层次看,则是政府与市场间产权关系混乱、政府间财政产权关系界定模糊、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间的产权边界不明晰、银行信贷资源遭到... 当前,我国由地方债务引发的银行风险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但从深层次看,则是政府与市场间产权关系混乱、政府间财政产权关系界定模糊、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间的产权边界不明晰、银行信贷资源遭到政府滥用等问题所导致的。因此,规范政府行为,明晰政府与市场间产权边界,强化监督机制,是降低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风险 金融风险 市场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雷 詹一虹 黄英辉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从素质教育这一视角,文章运用物元可拓模型拓充了传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东、西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创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这两个方面指标最能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 从素质教育这一视角,文章运用物元可拓模型拓充了传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东、西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创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这两个方面指标最能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特征。该研究结论为新时代研究生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物元可拓 素质教育 评价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劳动力“户—岗”适配与就业稳定研究——以广东H区对口协作贵州G县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菊 李小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7,共14页
“户—岗”适配就业稳定主要以脱贫“户”为切入点,实现人力、物力及信息资源的合作,其目标在于为脱贫户和用工主体搭建合作发展平台。稳岗补贴能够弥合家庭就业诉求与岗位用工理念的错位、就业培训能够提升家庭人力资本与岗位技能要求... “户—岗”适配就业稳定主要以脱贫“户”为切入点,实现人力、物力及信息资源的合作,其目标在于为脱贫户和用工主体搭建合作发展平台。稳岗补贴能够弥合家庭就业诉求与岗位用工理念的错位、就业培训能够提升家庭人力资本与岗位技能要求适配程度、就地就近就业兼顾家庭多维负担与岗位空间距离、社区治理改善家庭社会资本与单位岗位纪律规制适配环境。“户—岗”适配蕴含理论层面的多元主体共生关系、制度层面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稳定良性循环、实践层面的以脱贫家庭为中心精细化治理的运作逻辑机理。“户—岗”适配就业稳定的价值在于实现以家庭为中心的可持续立体化治理、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和“发展型”劳务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劳动力 “户—岗”适配 稳岗就业 贫困治理 东西部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小钥 周羿 韦英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5期119-122,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课题组从乡村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实...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课题组从乡村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结果表明,在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产业助推民族村寨乡村振兴的机制、实践与策略——以黎平县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光盼 代敏 +1 位作者 代飘飘 张满姣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7期192-196,共5页
茶产业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村寨茶产业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当下以民族村寨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驱动民族村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民族村寨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民族村寨人才队伍建设;加... 茶产业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村寨茶产业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当下以民族村寨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驱动民族村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民族村寨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民族村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民族村寨特色文化建设。实践中,应建立完善产业融合机制,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增加人才培育的投入,激活民族文化内生动力,注重民族文化传承,探索茶产业助推民族村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以使茶产业为民族村寨乡村振兴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村寨 茶产业 对策研究 黎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推动共同富裕的策略研究
15
作者 赵小钥 周羿 韦英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24期66-68,共3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中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十四五”规划阶段,国家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列为重点关注内容,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城乡互补...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中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十四五”规划阶段,国家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列为重点关注内容,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城乡互补,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共同富裕 策略 舍烹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平县红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
16
作者 潘洪爱 陈仕杰 +1 位作者 姚敦继 张满姣 《村委主任》 2023年第6期159-161,共3页
黎平县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赋能黎平县乡村发展是黎平县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黎平县红色文化产业以“红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以“红色+乡土”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以“红色课堂+外引”赋能乡村人才振... 黎平县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赋能黎平县乡村发展是黎平县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黎平县红色文化产业以“红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以“红色+乡土”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以“红色课堂+外引”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以“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赋能乡村生态振兴,以“红色文化+党建”赋能乡村组织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红色文化产业带动产业振兴的机制不完善、红色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嵌入不够深入、“红”与“绿”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红色课堂的内培作用不够显著等困境,文章提出健全“红色文化产业+”机制、大力开展红色文化与乡土文化建设、营造农文旅融合的人文生态、以红色教育为抓手加强人才建设和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对策建议,以推动黎平县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平县 红色文化 文化产业 赋能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区域异质性与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动力要素分析
17
作者 付秀芸 赵伶俐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1期83-84,共2页
产业链融合发展是当下探索产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发展模式。农村产业扶贫地区因受历史发展不足、地形条件差、人力资源缺乏等因素,整体经济、产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相对困难,靠单一的农业种植业很难实现该类地区的脱贫。基于此,对不同地区... 产业链融合发展是当下探索产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发展模式。农村产业扶贫地区因受历史发展不足、地形条件差、人力资源缺乏等因素,整体经济、产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相对困难,靠单一的农业种植业很难实现该类地区的脱贫。基于此,对不同地区区域“异质性”及其农村扶贫产业发展、产业链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农村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的动力要素,促进产业扶贫的效率提高和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融合 农村扶贫产业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