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化学习的非线性输入受限系统最优控制
1
作者 高晓格 韩淑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1,298,共6页
针对一类输入受限的非线性系统最优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动态规划的控制策略。通过设计一种合适的性能指标函数解决控制系统输入受限问题;通过设计评价神经网络来估计系统的最优性能指标函数,从而求解控制系统HJB(... 针对一类输入受限的非线性系统最优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动态规划的控制策略。通过设计一种合适的性能指标函数解决控制系统输入受限问题;通过设计评价神经网络来估计系统的最优性能指标函数,从而求解控制系统HJB(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获得最优控制输入;利用Lyapunov方法获得评价网络的权重更新率,并证明系统的跟踪误差和评价网络的权重估计误差为最终一致有界(UUB);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输入受限 强化学习 自适应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制动系统用Cu-Sn合金摩擦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新龙 王飞 王培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2-84,共3页
对汽车制动用Cu-Sn合金摩擦材料进行力学特性、摩擦性能及摩擦表面表征,研究分析不同Cu-Sn合金粉添加量对汽车制动用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锡合金添加量的增加,摩擦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加;PH值基本保持不变;硬度先增后减;... 对汽车制动用Cu-Sn合金摩擦材料进行力学特性、摩擦性能及摩擦表面表征,研究分析不同Cu-Sn合金粉添加量对汽车制动用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锡合金添加量的增加,摩擦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加;PH值基本保持不变;硬度先增后减;压缩应变与剪切强度变化不大。随着制动压力的增加,所有样品的摩擦因数呈下降趋势;添加15%铜锡合金样品表面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摩擦膜,但摩擦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合金 摩擦材料 力学特性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冲击纳米流体对半圆形螺旋通道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超 王宗勇 +3 位作者 张伟 韩旭 刘磊 付启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207-6217,共11页
为提高管式反应器外半圆形螺旋通道的换热效果,在传统螺旋通道壁面上设置了射流入口,采用三种纳米流体(CuO-H_(2)O、Al_(2)O_(3)-H_(2)O和TiO_(2)-H_(2)O)作为传热流体,基于Mixture混合模型探究了不同纳米流体在不同Re=10000~36000、不... 为提高管式反应器外半圆形螺旋通道的换热效果,在传统螺旋通道壁面上设置了射流入口,采用三种纳米流体(CuO-H_(2)O、Al_(2)O_(3)-H_(2)O和TiO_(2)-H_(2)O)作为传热流体,基于Mixture混合模型探究了不同纳米流体在不同Re=10000~36000、不同射速比下对半圆形螺旋通道换热和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利用传热强化因子PECj0和PECj分别评价了半圆形螺旋通道增加射流前后的综合强化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射速比ε=0~5时,Al_(2)O_(3)-H_(2)O纳米流体的压降最大,CuO-H_(2)O纳米流体的压降最小。在ε=0时Al_(2)O_(3)-H_(2)O纳米流体的传热效果最好,其平均Nu数是H_(2)O的1.31倍。与ε=0相比,在ε=1~5工况下,螺旋通道平均Num最高提升了52.01%。随着射速比的增加湍动能越大,射流与主流混合效果越好。各射速比工况下射流冲击的影响范围为0°≤θj≤50°,在ε=3时,螺旋通道产生三涡结构。PECj0随Re先增加后降低,在Re=20173时取得最大值,PECj随射速比的增大而增大。综合对比,射流冲击Al_(2)O_(3)-H_(2)O纳米流体对螺旋通道传热提升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圆形螺旋通道 纳米流体 射流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磁体的抗磁性材料磁流变抛光装置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希 马忠鑫 程新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1-315,共5页
针对现有磁流变抛光技术的加工精度难以提高,加工过程中抛光热不容易控制等问题,对磁流变抛光工艺,以及抗磁性材料工件在抛光过程中的工作间隙的磁通量密度进行了研究。对永磁体抛光刀具刀尖表面模型,以及铜合金工件表面之间的关系和模... 针对现有磁流变抛光技术的加工精度难以提高,加工过程中抛光热不容易控制等问题,对磁流变抛光工艺,以及抗磁性材料工件在抛光过程中的工作间隙的磁通量密度进行了研究。对永磁体抛光刀具刀尖表面模型,以及铜合金工件表面之间的关系和模型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永磁体的抗磁性材料磁流变抛光方法;利用Maxwell对抛光装置工作间隙磁通密度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磁流变抛光液,利用永磁体组成的抛光刀具对抗磁性材料工件进行加工,工件表面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纳米级别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 抛光装置 抗磁性材料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的风电轮毂螺栓视觉扭力工具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苏军英 李雪萍 肖铁忠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132,137,共4页
风力发电机组等大型装备零部件螺栓的紧固及上扭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针对风电设备轮毂系统螺栓紧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视觉技术的自动扫描三维模型重构、螺栓孔位自动定位及装配路径自动规划的全新工艺方案... 风力发电机组等大型装备零部件螺栓的紧固及上扭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针对风电设备轮毂系统螺栓紧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视觉技术的自动扫描三维模型重构、螺栓孔位自动定位及装配路径自动规划的全新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将螺栓自动紧固、上扭分开的基于机器人的整体布局方案,并对自动专用紧固工具、变位机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做了详细阐述;最后,利用现有设备做了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轮毂系统螺栓装配时间由原来的5工时缩短至2工时,螺栓的装配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合格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视觉技术 机器人 轮毂 自动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车用TiAl高温结构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向东 程新龙 +1 位作者 王俊昌 王培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4-86,共3页
采用SPS烧结方法对气雾化法来制备的车用Ti-42Al-10Nb-0.6W粉末和Ti B2粉末进行烧结处理。通过SEM观察、力学测试研究了烧结温度对Ti Al高温结构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样的拉伸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Ti... 采用SPS烧结方法对气雾化法来制备的车用Ti-42Al-10Nb-0.6W粉末和Ti B2粉末进行烧结处理。通过SEM观察、力学测试研究了烧结温度对Ti Al高温结构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样的拉伸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Ti B2成分为0.5%时,合金的拉伸强度达到最高。当烧结温度上升后,快速致密化的初始温度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实验温度范围内发生最快致密化是在烧结温度为1140℃。在980℃下烧结得到的合金试样中形成了众多孔隙结构;温度为1060℃时烧结得到的试样孔隙现象已经不明显;在1140℃下烧结得到的试样致密度更大且组织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高温结构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离合器参数对自动变速箱液压系统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新龙 高琳 陈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0-254,259,共6页
离合器是自动变速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不同档位具有直接影响。针对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获取传动结构简图和各档位离合器开闭关系;对不同档位离合器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前进档的湿式离合器结构进行分析... 离合器是自动变速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不同档位具有直接影响。针对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获取传动结构简图和各档位离合器开闭关系;对不同档位离合器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前进档的湿式离合器结构进行分析,对关键参数进行设计,并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基于AMEsim搭建变速器传动系统和前进挡离合器充油-放油过程控制体系模型;离合器活塞行程、液压缸直径及弹簧刚度参数对换挡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分析参数变化对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影响,结果可知:活塞行程直接影响结合时间,对压力升高过程造成影响,影响换挡品质和零件寿命;活塞直径直接影响容积,进而对充油和放油时间产生影响,这直接影响换挡过程的时间,是换挡品质的重要指标;弹簧刚度直接影响预紧力的变化,而当力确定后,弹簧刚度变化,而系统的性能无明显差异;分析结果为离合器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 离合器 液压系统 模型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氢量对烧结制备Ti-6Al-4V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新龙 权小勤 +2 位作者 王俊昌 王培和 秦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74-76,共3页
通过将Ti H和和Al-V粉末按一定比例配置对Ti-6Al-4V合金进行置氢烧结。利用SEM、XRD研究了合金组织结构与置氢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添加氢下Ti-6Al-4V合金基体中形成了粗大的片层状α相与α+β相片层束结构;置氢烧结明显提高了Ti... 通过将Ti H和和Al-V粉末按一定比例配置对Ti-6Al-4V合金进行置氢烧结。利用SEM、XRD研究了合金组织结构与置氢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添加氢下Ti-6Al-4V合金基体中形成了粗大的片层状α相与α+β相片层束结构;置氢烧结明显提高了Ti、V、Al原子的扩散能力,加快了晶粒粗化现象,形成网状组织结构。当试样中的置氢量上升后,基体中含有的α相比例逐渐降低,而β相比例持续增大,基体中的α相与β相形态也发生了更加显著的变化,β相逐渐变为板状,α相则变得更加细小并间断性地分布在β相边缘部位。当置氢量增大后,α相对应的衍射峰强度降低,β相对应的衍射峰强度则发生了明显增加;在置氢量等于0.4%时,合金中生成了δ氢化物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氢烧结 TI-6AL-4V合金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