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布鲁斯:美国黑人忧伤的音乐和文学诉说——布鲁斯及其在《看不见的人》和《所罗门之歌》中的运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郝俊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9-171,共3页
布鲁斯是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南方腹地的一种黑人音乐,是一种悲叹生活、渴望爱情、发泄愤懑的音乐表达方式,是黑人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黑人文学批评家小贝克认为,布鲁斯音乐是黑人本土话语的典型特征,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
布鲁斯是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南方腹地的一种黑人音乐,是一种悲叹生活、渴望爱情、发泄愤懑的音乐表达方式,是黑人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黑人文学批评家小贝克认为,布鲁斯音乐是黑人本土话语的典型特征,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美国黑人作家,凭借布鲁斯音乐这一本土化的语言,来深入地探讨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和文化追求。其中,埃里森在其小说《看不见的人》、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创造性地把布鲁斯引入作品中,使作品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震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斯音乐
美国黑人文学
《看不见的人》
《所罗门之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音乐审美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铨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9-70,共2页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的核心确定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有着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音乐的审美教育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如何发...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的核心确定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有着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音乐的审美教育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如何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当前音乐审美教育中制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等等,本文试从以上角度探究音乐审美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创造力
儿童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及其美学特征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宝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3-133,共1页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人们普遍认为印象主义音乐应该是从德彪西开始的.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家们,受"印象主义"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影响,多以绘画、自然景物、象征主义诗歌为题材,表现感觉世界的主观印象.与印象派画家...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人们普遍认为印象主义音乐应该是从德彪西开始的.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家们,受"印象主义"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影响,多以绘画、自然景物、象征主义诗歌为题材,表现感觉世界的主观印象.与印象派画家对光和色的理解一样,印象派音乐家用音色、音响来表现自然界中光和色的变化,形成了印象主义独特的音乐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主义音乐
艺术风格
美学特征
音乐流派
欧洲
音乐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家卫《花样年华》的后现代音乐元素
被引量:
4
4
作者
郝俊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9-120,共2页
王家卫在影片《花样年华》中,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杂糅“和”拼贴“手法,运用了拉丁、日本音乐、京剧、粤剧、流行老歌等多种音乐元素,营造了一种斑驳零散的后现代音乐叙述,传达了影片主人公飘零无依、繁芜杂乱的荒凉心境。
关键词
《花样年华》
后现代主义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布鲁斯:美国黑人忧伤的音乐和文学诉说——布鲁斯及其在《看不见的人》和《所罗门之歌》中的运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郝俊杰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9-171,共3页
文摘
布鲁斯是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南方腹地的一种黑人音乐,是一种悲叹生活、渴望爱情、发泄愤懑的音乐表达方式,是黑人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黑人文学批评家小贝克认为,布鲁斯音乐是黑人本土话语的典型特征,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美国黑人作家,凭借布鲁斯音乐这一本土化的语言,来深入地探讨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和文化追求。其中,埃里森在其小说《看不见的人》、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创造性地把布鲁斯引入作品中,使作品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震撼力。
关键词
布鲁斯音乐
美国黑人文学
《看不见的人》
《所罗门之歌》
Keywords
Blues music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Invisible Man
Song of Solomon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音乐审美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铨剑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9-70,共2页
文摘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的核心确定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有着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音乐的审美教育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如何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当前音乐审美教育中制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等等,本文试从以上角度探究音乐审美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创造力
儿童
审美活动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及其美学特征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宝全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3-133,共1页
文摘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人们普遍认为印象主义音乐应该是从德彪西开始的.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家们,受"印象主义"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影响,多以绘画、自然景物、象征主义诗歌为题材,表现感觉世界的主观印象.与印象派画家对光和色的理解一样,印象派音乐家用音色、音响来表现自然界中光和色的变化,形成了印象主义独特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
印象主义音乐
艺术风格
美学特征
音乐流派
欧洲
音乐史
分类号
J609.9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家卫《花样年华》的后现代音乐元素
被引量:
4
4
作者
郝俊杰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9-120,共2页
文摘
王家卫在影片《花样年华》中,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杂糅“和”拼贴“手法,运用了拉丁、日本音乐、京剧、粤剧、流行老歌等多种音乐元素,营造了一种斑驳零散的后现代音乐叙述,传达了影片主人公飘零无依、繁芜杂乱的荒凉心境。
关键词
《花样年华》
后现代主义
音乐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布鲁斯:美国黑人忧伤的音乐和文学诉说——布鲁斯及其在《看不见的人》和《所罗门之歌》中的运用
郝俊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音乐审美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黄铨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及其美学特征
周宝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王家卫《花样年华》的后现代音乐元素
郝俊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