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星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3-235,共3页
本文探讨了合作学习的内涵和五个基本要素,网络对合作学习的促进,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在输入、输出和语境等三方面对语言习得的积极作用。本文还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网络 合作学习 大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查德·鲍尔斯的后现代现实主义书写 被引量:5
2
作者 段军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理查德·鲍尔斯的后现代现实主义视阈下的小说创作,兼具后现代主义的大胆试验和现实主义传统的双重特征,集作家使命与艺术创新于一体,在直面现代人切实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同时,又大量采用后现代创作手法,既体现了作者对现代人命运的... 理查德·鲍尔斯的后现代现实主义视阈下的小说创作,兼具后现代主义的大胆试验和现实主义传统的双重特征,集作家使命与艺术创新于一体,在直面现代人切实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同时,又大量采用后现代创作手法,既体现了作者对现代人命运的终极关怀,又彰显后现代之后的多元创作,堪称后现代和现实主义两大阵营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鲍尔斯 后现代现实主义 小说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6
3
作者 韩玉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3-54,共2页
信息网络化时代,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建设和管理,开展健康的网上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关键词 信息网络化 思想政治工作 对策 高校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意识的觉醒——浅析《紫色》中茜莉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6
4
作者 温爱玲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充满魅力,它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了一个黑人妇女茜莉女性意识从混沌到明晰的觉醒过程,揭示了黑人妇女所遭受的压迫和不平等,从而指出黑人妇女只有自尊、自立、自强,才能获得平等、尊重和爱。小...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充满魅力,它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了一个黑人妇女茜莉女性意识从混沌到明晰的觉醒过程,揭示了黑人妇女所遭受的压迫和不平等,从而指出黑人妇女只有自尊、自立、自强,才能获得平等、尊重和爱。小说也寄寓了作者自己对妇女解放的独到认识和见解,展现了女性意识回归现代两性关系后双性和谐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妇女 茜莉 女性意识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父亲文化身份的消解与重构——《推手》和《喜宴》中父权文化解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苏海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2,共2页
以李安电影《推手》和《喜宴》中的家庭矛盾为切入点,结合中西方文化理论知识,从父权地位变化解读其中父亲文化身份认同:父权如何在西方文化语境下从强大到无奈的退让再到开始新生活,以及如何实现父亲旧的文化身份的消解与新的文化身... 以李安电影《推手》和《喜宴》中的家庭矛盾为切入点,结合中西方文化理论知识,从父权地位变化解读其中父亲文化身份认同:父权如何在西方文化语境下从强大到无奈的退让再到开始新生活,以及如何实现父亲旧的文化身份的消解与新的文化身份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 父权 消解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各国影视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随之而来的影视字幕翻译也越来越受到英语翻译工作者们的重视。影视翻译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同于其他文学翻译,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外影视作品翻译的研究,阐述...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各国影视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随之而来的影视字幕翻译也越来越受到英语翻译工作者们的重视。影视翻译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同于其他文学翻译,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外影视作品翻译的研究,阐述了其具有口语化、通俗化、文化性等特点。同时探讨了要想完美地诠释影视作品,译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口语化策略、学习源语所在的文化、归化和异化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语言 特点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一带一路”茶贸易文化交流需求下的外语人才培养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建华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6,共2页
在外语人才培养上,不仅需要使这些人才熟练掌握沿线国家的语言,还能契合各国所处的不同文化圈来助力茶叶贸易的开展。由此,在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需要重视提升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程度。具体的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包括:设计符合茶... 在外语人才培养上,不仅需要使这些人才熟练掌握沿线国家的语言,还能契合各国所处的不同文化圈来助力茶叶贸易的开展。由此,在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需要重视提升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程度。具体的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包括:设计符合茶叶贸易文化交流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尝试与茶叶贸易企业间开展订单式外语人才培养、在职教理念下对高校现有实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基础上突出企业员工培训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外语人才 茶贸易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祁金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1-132,共2页
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化。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以教师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行为能力和专业素养三个方面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在学习共同体中实现个体发展。它既是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和探究过程,也是一个持续性的终... 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化。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以教师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行为能力和专业素养三个方面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在学习共同体中实现个体发展。它既是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和探究过程,也是一个持续性的终身学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外语教师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意象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6-238,共3页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意象,通过一个黑人青年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对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洞察入微的描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美国黑人在种族歧视的桎梏下人格觉醒...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意象,通过一个黑人青年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对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洞察入微的描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美国黑人在种族歧视的桎梏下人格觉醒的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尔夫·艾里森 象征意象 不可见性 种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幽默文学:传统的背叛和消解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军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背叛和消解,他以怪诞、夸张、超现实等叙事手法和话语方式,表现社会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以及带给人的惶恐与无奈。它对传统文学艺术的超越性,突出表... 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背叛和消解,他以怪诞、夸张、超现实等叙事手法和话语方式,表现社会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以及带给人的惶恐与无奈。它对传统文学艺术的超越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反英雄”的主人公,“反小说”的叙事框架和以喜写悲,语言夸张荒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 “反英雄” “反小说” 背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面子观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玉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0-91,共2页
对面子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同时还具有文化的相对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不同的面子观。电影《刮痧》中所显现的中西面子观的不同是中西文化冲突的体现,是英语学习者了解中西文化对比的好教材。欣赏电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 对面子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同时还具有文化的相对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不同的面子观。电影《刮痧》中所显现的中西面子观的不同是中西文化冲突的体现,是英语学习者了解中西文化对比的好教材。欣赏电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学习一种语言不能仅学习语言本身,要把语言学习融入文化学习中去。了解文化差异,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才能避免文化冲突,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面子观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电影《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 被引量:4
12
作者 晁宏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97-98,共2页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深受中西方观众喜爱的电影集中展现了华裔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最终达到互相理解和认同的历程。电...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深受中西方观众喜爱的电影集中展现了华裔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最终达到互相理解和认同的历程。电影折射出中美文化间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文化差异与冲突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最终会得到融合。本文从母女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差异及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矛盾冲突 文化融合 《喜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黑天鹅》中妮娜的三重人格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志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4,共2页
电影《黑天鹅》(BlackSwan)描述了芭蕾舞女演员妮娜为饰演好黑天鹅的内心痛苦与挣扎。妮娜所在的芭蕾舞团要排演芭蕾舞剧《天鹅湖》。女主演既要能扮演纯洁、高尚、善良的白天鹅,还要能扮演邪恶、凶残、狡诈的黑天鹅。妮娜试演了白天鹅... 电影《黑天鹅》(BlackSwan)描述了芭蕾舞女演员妮娜为饰演好黑天鹅的内心痛苦与挣扎。妮娜所在的芭蕾舞团要排演芭蕾舞剧《天鹅湖》。女主演既要能扮演纯洁、高尚、善良的白天鹅,还要能扮演邪恶、凶残、狡诈的黑天鹅。妮娜试演了白天鹅,她完美的表演技巧打动了导演托马斯;但导演相当不满意妮娜在饰演黑天鹅时无法传递出黑天鹅身上的诱惑性,甚至是邪恶的、凶残的部分。本文欲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的三重结构"理论解读妮娜的三重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人格 本我 自我 超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符号学角度解读电影《转山》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艳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9-80,共2页
符号学作为20世纪重要的思潮之一,包括不同的类别和研究方向。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影中会运用大量的符号,象征性的符号在影视作品中很常见,在电影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转山》作为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获奖影片... 符号学作为20世纪重要的思潮之一,包括不同的类别和研究方向。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影中会运用大量的符号,象征性的符号在影视作品中很常见,在电影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转山》作为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获奖影片,是一部震撼人心灵的作品。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解读其中的象征符号及其象征意义,从符号学角度看,电影《转山》中融汇了不少电影符号学的思想,多处能体现符号学的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符号学 象征符号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罗·奥斯特的创意与困境 被引量:2
15
作者 刁曼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保罗·奥斯特的作品重视叙事创意,他使用后现代主义语言,在虚实结合的元空间中一再讲述令他着迷的主题:"偶然"与"巧合"的人生、自由的"囚徒"、迷失的"自我"、虚幻的"乌托邦"、&q... 保罗·奥斯特的作品重视叙事创意,他使用后现代主义语言,在虚实结合的元空间中一再讲述令他着迷的主题:"偶然"与"巧合"的人生、自由的"囚徒"、迷失的"自我"、虚幻的"乌托邦"、"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等,形成了强大的回声与共鸣。但是他的创作也陷入了重重困境:重复的创作、单薄的情节和消极的思想。他的叙事创意与创作困境正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一个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叙事创意 困境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图书馆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海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63-64,共2页
信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入手,分析了网络道德建设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作用,指出高校图书馆作为在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上网、利用网上资源的主要场所之... 信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入手,分析了网络道德建设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作用,指出高校图书馆作为在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上网、利用网上资源的主要场所之一,应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网络道德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外语教学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69-170,共2页
河南省高校之间的外语教学资源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为尽快打破这一局面,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基于网格技术的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建立校际间外语教学资源的协作开发和共享应用的良性机制,增强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 河南省高校之间的外语教学资源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为尽快打破这一局面,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基于网格技术的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建立校际间外语教学资源的协作开发和共享应用的良性机制,增强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外语教学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技巧与文化意蕴解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39,共3页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好莱坞式的剧情片,表面上看平淡无奇,它主要讲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因被指控谋杀妻子和情夫而错判锒铛入狱。为了自救,在雪耻信念的支撑下,他以超越常人想象的毅力:在20年内,用一把鹤嘴锤,挖通了"瑞德发誓...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好莱坞式的剧情片,表面上看平淡无奇,它主要讲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因被指控谋杀妻子和情夫而错判锒铛入狱。为了自救,在雪耻信念的支撑下,他以超越常人想象的毅力:在20年内,用一把鹤嘴锤,挖通了"瑞德发誓得挖上600年"的迈向自由世界之路。不过,深入剖析影片后,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对于不同人物的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技巧 剧情片 文化特质 安迪 体制化 瑞德 自我救赎 好莱坞式 申克 错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苏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0-81,共2页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一生写了许多不朽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其最著名的两部。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探识海明威创作思想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海明威 战争 迷悯 创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英文电影中的模糊限制语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4-155,共2页
语义清晰与模糊都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对立统一于同一语言里。英文电影中运用模糊限制语的场景很常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不仅没有减弱语言的准确性以及客观性,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表达效果,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在言语交际... 语义清晰与模糊都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对立统一于同一语言里。英文电影中运用模糊限制语的场景很常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不仅没有减弱语言的准确性以及客观性,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表达效果,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英文电影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研究其运用特点与语用功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电影的内涵,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英文电影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