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宏岐 王洪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4,共6页
历史社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社会,包括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形成过程、空间结构、行为特征、心理差别、社会问题及其时空演变系统。它的根本特性是区域性、时序性、综合性、社会性和阶... 历史社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社会,包括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形成过程、空间结构、行为特征、心理差别、社会问题及其时空演变系统。它的根本特性是区域性、时序性、综合性、社会性和阶段性。历史社会地理学来源于历史学、地理学和社会学,是一门综合历史地理学与社会地理学的整合学科。历史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应为历史时期的社区研究、不同区域人群兴衰的地理背景、不同区域人群的空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不同区域人群的社会行为和历史时期社会问题的空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理论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焦士兴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在探讨理论条件下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模型,引入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分类系统,并对安阳市理论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估算与评价。研究认为,在平水年间,安阳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仅有林州市能够满足温饱型条件... 在探讨理论条件下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模型,引入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分类系统,并对安阳市理论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估算与评价。研究认为,在平水年间,安阳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仅有林州市能够满足温饱型条件下的生活水准,其余各县无论是在平水年间还是在枯水年间水资源承载人口均处于超载状态;并且可利用水资源量不可能支撑现阶段(2002年)人口在总体小康型、全面小康型和初步富裕型阶段的生活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市 水资源承载力 用水功效系数 承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水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焦士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5,94,共3页
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的技术支持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安阳市水资源的诸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可知安阳市水资源主要受农业灌溉用水、工业技术水平、城镇生活用水和地表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四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安阳市 水资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现红 吴丽霞 马耀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以2003年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资料为依据,对西安市2093个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类型、等级、开发状态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区域旅游资源要素组合关系或联结方式,揭示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的结构状况,对优化系统整体功能效果显... 以2003年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资料为依据,对西安市2093个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类型、等级、开发状态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区域旅游资源要素组合关系或联结方式,揭示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的结构状况,对优化系统整体功能效果显著.结果发现,西安市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级别和开发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散与集中并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资源 西安市 空间结构 数量 要素 普查资料 陕西 结构状况 类型 整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华主要群体外国游客旅游满意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赵现红 吴丽霞 +1 位作者 马耀峰 李天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的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云南五大主要群体入境游客旅游满意度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云南省五大群体入境游客的满意度较高,且满意度因游客...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的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云南五大主要群体入境游客旅游满意度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云南省五大群体入境游客的满意度较高,且满意度因游客的地域、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心理差异而不同,并与旅游动机和旅游方式密切相关,这些规律对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入境游客 满意度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吴丽霞 赵现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99,共4页
以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和单项因素两个层次对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测评,发现游客对旅游地的安全性、东道主友好性评价最高,对东道主行为评价一般,对环境卫生评价较差。游客整体上认为到中国旅行价格便宜... 以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和单项因素两个层次对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测评,发现游客对旅游地的安全性、东道主友好性评价最高,对东道主行为评价一般,对环境卫生评价较差。游客整体上认为到中国旅行价格便宜,对住宿、餐饮服务评价最高,基本认可旅游交通、娱乐和购物服务,对导游和通讯评价较差。在实地旅游体验的基础上,游客对到中国旅游总体较满意。然而,由于国内环境卫生状况、旅游信息解说系统不完善以及少数人的行为陋习等问题,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其后继行为,限制了对国际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游客 旅游体验评价 旅游感知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轴发展模式的陕西旅游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现红 吴丽霞 +1 位作者 马耀峰 李天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针对陕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应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近年来陕西旅游在全国排名不断下滑的原因。结果建立了一套点轴发展模式的量化评价体系,提出了优化西安旅游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增长... 目的针对陕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应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近年来陕西旅游在全国排名不断下滑的原因。结果建立了一套点轴发展模式的量化评价体系,提出了优化西安旅游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增长极,采用“点—轴—网络”发展模式,实现区域联合,整体提升陕西旅游业的方法。结论这种方法较客观、科学地解决了旅游产业的宏观布局和发展顺序的战略问题,对发展不平衡的区域旅游开发,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 陕西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铭 张启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6-191,共6页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结合制约因素,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即生态农业的建设要与富民增收、节约水资源结合起来,要树立生态意识,健全有利于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快生态农业产业...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结合制约因素,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即生态农业的建设要与富民增收、节约水资源结合起来,要树立生态意识,健全有利于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可实现西北干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农业 增收 生态农业建设 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 西北干旱区 生态环境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主要群体入境游客旅游决策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丽霞 赵现红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2-145,共4页
对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调查分析,发现云南省五大群体入境游客旅华欲望强烈,观光度假动机游客占八成以上,旅游信息多来自旅游指南、Internet和亲友,目的地引力、金钱和时间花费对决策影响最大,以亲友结伴或独身旅游为常见,在华停留和金钱... 对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调查分析,发现云南省五大群体入境游客旅华欲望强烈,观光度假动机游客占八成以上,旅游信息多来自旅游指南、Internet和亲友,目的地引力、金钱和时间花费对决策影响最大,以亲友结伴或独身旅游为常见,在华停留和金钱花费都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五大群体之间也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主要群体 入境旅游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为贫水化的产生及其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铭 马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0,共5页
人为贫水化在全球有蔓延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问题已敲响了警钟,人为引起的水质恶化、水源浪费,使得人为贫水化问题更为严重,人为贫水化现象已... 人为贫水化在全球有蔓延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问题已敲响了警钟,人为引起的水质恶化、水源浪费,使得人为贫水化问题更为严重,人为贫水化现象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减少贫水化的人为因素,才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和可持续利用。文章针对人为贫水化的产生背景、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人为贫水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贫水化 背景 原因 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1990-2003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焦士兴 王安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9-261,266,共4页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在阐述生态足迹概念及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河南省(1990-2003年)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河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为4.33%,而人均...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在阐述生态足迹概念及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河南省(1990-2003年)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河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为4.33%,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73%;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比例由1:2,65增至1:3,93,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1990年河南省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688hm^2,到2003年生态赤字已高达1.277hm^2,年均增长率为4.2%。随着人口增长及其相应消费水平的上升,河南省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利用和压力之下,正在远离可持续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动态分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水模式对生态住宅选址的启示 被引量:10
12
作者 焦士兴 冷传明 张吉献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16-21,共6页
在阐述了风水起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的风水模式,然后从自然地理方面和实例角度进行了论证,并尝试将其运用于生态住宅选址中,最后指出了生态住宅选址中必须考虑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 风水模式 生态住宅 选址 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P框架的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丽霞 赵现红 《旅游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35-39,共5页
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本文根据新产业组织理论 ,应用SCP框架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特征 ,发现 ,旅游企业规模偏小、竞争手段单一是我国旅游产业市场绩效差的直接原因。本文提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消除企业进... 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本文根据新产业组织理论 ,应用SCP框架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特征 ,发现 ,旅游企业规模偏小、竞争手段单一是我国旅游产业市场绩效差的直接原因。本文提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消除企业进出的人为壁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 SCP框架 旅游企业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8
14
作者 焦士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7-129,共3页
区分了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的概念,认为影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自然因素是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及植被等因素,明确了生态修复的五个原则: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可行性原则、风险最小、效益最大原则、自然修复和人为措施... 区分了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的概念,认为影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自然因素是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及植被等因素,明确了生态修复的五个原则: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可行性原则、风险最小、效益最大原则、自然修复和人为措施相结合原则,总结了目前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限制因素 原则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P框架的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丽霞 赵现红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76-179,共4页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根据新产业组织理论,应用SCP框架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特征,发现旅游企业规模偏小,竞争手段单一是我国旅游产业市场绩效差的直接原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消除企业进出的人为壁垒,...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根据新产业组织理论,应用SCP框架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特征,发现旅游企业规模偏小,竞争手段单一是我国旅游产业市场绩效差的直接原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消除企业进出的人为壁垒,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是增强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提高行业整体效益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 SCP框架 旅游企业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扩展中的生态学过程剖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荣钦 刘英 焦士兴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乡村的联结区域,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过渡和缓冲作用,本文用生态学中边缘效应、生态位、群落演替等理论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在城乡之间的功能和地位、扩展和演化规律、产业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进行了...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乡村的联结区域,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过渡和缓冲作用,本文用生态学中边缘效应、生态位、群落演替等理论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在城乡之间的功能和地位、扩展和演化规律、产业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边缘效应 生态位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乡村旅游与构建和谐社会
17
作者 吴丽霞 高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31-3332,共2页
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党的核心工作的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和界定,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发展动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对于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乡村性 乡村旅游 三农问题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现代化进程测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学鑫 刘静玉 焦士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2期26-29,共4页
文章首先提出了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科学内涵与特征,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化进程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然后对河南省城市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已部分实现了现代化,目前已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期。但河南省内部却存在着明... 文章首先提出了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科学内涵与特征,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化进程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然后对河南省城市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已部分实现了现代化,目前已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期。但河南省内部却存在着明显的现代化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现代化进程 河南 测度方法 人均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洪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新疆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个相对活跃而又特殊的地区 ,从汉到清两千余年间 ,战争频繁 ,战场广布。先后发生的 2 86次战例几乎遍布全疆各地 ,其时空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空间上 :南疆多 ,北疆少 ;东南内部地区多 ,西北边界地区少 ;... 新疆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个相对活跃而又特殊的地区 ,从汉到清两千余年间 ,战争频繁 ,战场广布。先后发生的 2 86次战例几乎遍布全疆各地 ,其时空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空间上 :南疆多 ,北疆少 ;东南内部地区多 ,西北边界地区少 ;外部战争多 ,内部战争少 ;绿洲和交通要塞多 ,荒漠和游牧地区少。时间上 :隋唐以前多于隋唐以后 ;两汉、隋唐和清前期是高发期 ,宋代、明代是低发期。这一特征的形成与新疆地区特有的自然条件、政治处境、经济特征、交通条件以及宗教矛盾等因素有关 ,也与西域地区相对模糊的国家边界 ,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 ,纷繁复杂的内部矛盾等因素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 边界地区 交通条件 新疆 经济特征 战争 外部 国家边界 宗教矛盾 隋唐以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 被引量:3
20
作者 焦士兴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