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特殊管理股在我国传媒行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世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6,共4页
特殊管理股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普通股票之外专门设计一种具有超级投票权的股票,并通过它保障创始股东的控制权。在西方国家的管理实践中,这种双层股权结构已经存在多年,并走向成熟,它在传媒行业中的运用尤其广泛。... 特殊管理股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普通股票之外专门设计一种具有超级投票权的股票,并通过它保障创始股东的控制权。在西方国家的管理实践中,这种双层股权结构已经存在多年,并走向成熟,它在传媒行业中的运用尤其广泛。在我国国有传媒业的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它将是一个有效的控制工具。它能使我国政府摆脱具体经营事务,在法治框架下,既维护市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又稳固地掌握对传媒业控制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管理股 双层股权结构 控制权 传媒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纪录片提升安阳市文化软实力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步长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71,共2页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安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在华夏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骨干。虽然安阳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安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在华夏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骨干。虽然安阳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但安阳却没有因为安阳文化而兴,这就急需我们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安阳文化软实力,传播安阳新时期新形象。纪录片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自诞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电视纪录片 华夏文明 贾樟柯 化软 中国纪录片 影视艺术 节目形式 栏目化 收视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中国现实题材电影艺术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2023年中国电影整体复苏,其中现实题材电影的年度市场表现和艺术创作可圈可点。市场方面,全年中国电影票房前20位中,有11部(占比55%)现实题材电影,票房超过175.78亿元,占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32%。创作方面,现实题材电影以现实温度、批... 2023年中国电影整体复苏,其中现实题材电影的年度市场表现和艺术创作可圈可点。市场方面,全年中国电影票房前20位中,有11部(占比55%)现实题材电影,票房超过175.78亿元,占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32%。创作方面,现实题材电影以现实温度、批判力度、反思深度等多方面回应社会热点和痛点,呈现“奇观”“热点”“永恒”等多重现实,题材聚焦网络诈骗、网络暴力、扫黑除恶、教育难题、体育精神、职场不公及社会老龄化等,类型集中在悬疑、犯罪、喜剧等。总之,2023年现实题材电影以创作“回归”态势、占据市场“中心”位置,成为全年电影创作较为突出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中国电影 现实题材电影 市场产业 艺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流媒体电影与院线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倪惠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7-121,共5页
移动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流媒体电影迅速崛起,与院线电影共同参与电影产业的发展,二者各有长短,对于电影产业来说,互联网蕴含了巨大的能量,“院网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探索院线与互联网融合的电影放映新模式,促进双方协同发展,必然会... 移动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流媒体电影迅速崛起,与院线电影共同参与电影产业的发展,二者各有长短,对于电影产业来说,互联网蕴含了巨大的能量,“院网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探索院线与互联网融合的电影放映新模式,促进双方协同发展,必然会推动电影产业迈向更高台阶。双方在空间上交融,把握彼此的优势,进行差异化放大;双方产业联动,可以扩大电影业态;“院转网”分担电影产业压力;最后还需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电影产业政策,在融合发展中促进电影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流媒体电影 院线电影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物何以可能:电子手写媒介的产生与意义的生产
5
作者 王家东 马明山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8,共7页
近年来,一些配置手写笔技术的电子消费产品鼓励人们回归手写实践,传统手写与数字媒介之间的断裂存在某种打通的可能。这是在媒介研究中尚未被广泛关注的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来审视书写媒介的产生与意义生产。文章采用物质话语分... 近年来,一些配置手写笔技术的电子消费产品鼓励人们回归手写实践,传统手写与数字媒介之间的断裂存在某种打通的可能。这是在媒介研究中尚未被广泛关注的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来审视书写媒介的产生与意义生产。文章采用物质话语分析的路径关注这一全新的手写形态是如何从人机交互、手写识别等技术中走出来并形塑成媒介的,揭示电子手写媒介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电子手写媒介的发展与笔、墨、纸的媒介话语,以及代替与拓展的时空场景话语是一种同构关系;电子手写媒介的发展是一个媒介产生的塑形与意义生产的赋意相结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手写媒介 书写媒介 物质性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芳 郭梦溪摄影作品
6
作者 张芳 郭梦溪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12-I001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教育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发展脉络及未来图景 被引量:133
7
作者 顾小清 杜华 +1 位作者 彭红超 祝智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32,共13页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教育也面临着反思和重建的重大机遇。智慧教育是教育从传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乃至未来指数时代的必然选择。借助“走向智慧教育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创新暨祝智庭...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教育也面临着反思和重建的重大机遇。智慧教育是教育从传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乃至未来指数时代的必然选择。借助“走向智慧教育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创新暨祝智庭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契机,本文对祝智庭教授及其团队的智慧教育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及未来图景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同时也归纳了智慧教育的发展脉络,以期对智慧教育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智慧环境 智能教育 指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区域融合的实时视频拼接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勇 杜丙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7-1372,共6页
针对视频拼接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利用小区域融合和查表映射实现实时视频拼接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颜色校正算法对待拼接摄像头视频进行颜色校正;然后在初始化阶段估算出图像变换参数和小区域融合权值,并以索引表的方式保存;最后在... 针对视频拼接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利用小区域融合和查表映射实现实时视频拼接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颜色校正算法对待拼接摄像头视频进行颜色校正;然后在初始化阶段估算出图像变换参数和小区域融合权值,并以索引表的方式保存;最后在视频拼接阶段利用查表法对视频进行实时拼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好消除残影和拼接缝隙的同时,能将每帧的平均拼接时间降低至约0.03s,并在拼接速度和拼接效果上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拼接 小区域融合 颜色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场馆学习研究)引文编年图与主路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孙艳超 杜华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6期103-110,共8页
国际场馆学习研究缘起于学者分析场馆教育潜能的思想铺垫期,在理论构建期走向深入,形成了一批以约翰·福尔克、林恩·迪尔林、安德森·大卫、黄国祯等为代表的核心学者群,构建了场馆学习情境模型等相对完善的模型与理论体... 国际场馆学习研究缘起于学者分析场馆教育潜能的思想铺垫期,在理论构建期走向深入,形成了一批以约翰·福尔克、林恩·迪尔林、安德森·大卫、黄国祯等为代表的核心学者群,构建了场馆学习情境模型等相对完善的模型与理论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信息技术支持的场馆学习开始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移动学习,打破了传统场馆学习时空限制,与增强现实技术、情境感知技术的结合,更是为学习者打造了移动终端的极致体验,场馆学习研究又进入到技术革新期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已然形成固定的研究领域并日渐走向成熟。为此,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来源,运用Hist Cite、Pajek软件对国际场馆学习研究领域的113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了引文编年图及主路径图,并据此分析将这一研究领域的演进脉络归纳为思想铺垫期、理论建构期、技术革新期三个阶段,以期能促进我国场馆学习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馆学习 引文编年图 主路径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摄像头的交互式教育游戏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丙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81,共8页
教育游戏中引入摄像头交互方式,在增加游戏趣味性的同时还能促进玩家的身体运动参与。从现有研究来看,摄像头交互式游戏的设计还缺乏较为完善的设计框架,其教学应用的有效性有待验证。论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放机器视觉库和... 教育游戏中引入摄像头交互方式,在增加游戏趣味性的同时还能促进玩家的身体运动参与。从现有研究来看,摄像头交互式游戏的设计还缺乏较为完善的设计框架,其教学应用的有效性有待验证。论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放机器视觉库和Flash前端显示的分层式游戏设计框架。该框架借助机器视觉库完成手势识别,并根据交互规则实现交互。论文以儿童英语单词学习游戏为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框架的可行性,同时利用幼儿园中随机选出的被试者从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两方面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像头互动 教育游戏 儿童英语学习 开源计算机视觉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国的出版强国之路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世海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7,共5页
指出近代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德国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是德国兴起最重要的因素。近代以来德国屡遭战祸,出版业在国家危亡之际以及重生之时,为民众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在新媒介技... 指出近代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德国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是德国兴起最重要的因素。近代以来德国屡遭战祸,出版业在国家危亡之际以及重生之时,为民众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在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当代德国出版业呈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版业不同的形态特征。德国出版业的发展及历史贡献是"出版强国"这个概念最生动的诠释,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强国 阅读 书籍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定向和小区域融合的视频图像拼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丙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0-223,230,共5页
针对视频图像拼接中拼接面选取不当造成的畸变问题和图像融合阶段视差带来的残影问题,借助半角纠正法选取合适的拼接面,使用小区域融合法解决融合残影问题。首先,利用摄影测量的相对定向法计算图像姿态参数;然后,根据姿态参数对待拼接... 针对视频图像拼接中拼接面选取不当造成的畸变问题和图像融合阶段视差带来的残影问题,借助半角纠正法选取合适的拼接面,使用小区域融合法解决融合残影问题。首先,利用摄影测量的相对定向法计算图像姿态参数;然后,根据姿态参数对待拼接图像进行半角纠正并旋转到同一中介平面;接着,利用匹配的同名点对齐图像;最后,在图像重叠区域的中间部分选取一条形区域作为过渡区并采用渐入渐出法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双摄像头视频拼接系统中,半角纠正法比传统平面拼接法的畸变要小;同时与渐入渐出融合法相比,小区域融合法能避免由视差引起的大面积残影问题。经分析,半角纠正和小区域融合法能有效解决视频拼接中图像变换的畸变和重叠区域融合残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定向 半角修正 小区域融合 视频图像拼接 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与电影叙事的结构创新法则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家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3-15,共3页
"时序"是电影叙事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时序",电影的叙事在经典叙事结构法则的基础上开发出结构创新的叙事法则。经典法则是基于观众观影经验的惯例法则,有线性叙事、平行叙事两种常见形态;以《爱情是狗娘》... "时序"是电影叙事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时序",电影的叙事在经典叙事结构法则的基础上开发出结构创新的叙事法则。经典法则是基于观众观影经验的惯例法则,有线性叙事、平行叙事两种常见形态;以《爱情是狗娘》《记忆碎片》《致命魔术》《撞车》《云图》为代表的影片是结构创新法则的典型体现,而结构创新法则实质上是对以上两种法则的混用与颠覆,但其总体依然在观众可以理解的范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 叙事结构 经典叙事 结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作为艺术:从艺术理论到电影理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家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0-22,共3页
电影作为艺术地位的确立是电影理论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从早期电影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电影理论,50多年的探讨形成了多种观点,从而建构起电影作为艺术的论述框架,其论述逻辑大致有:电影与既有艺术的关系,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电影... 电影作为艺术地位的确立是电影理论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从早期电影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电影理论,50多年的探讨形成了多种观点,从而建构起电影作为艺术的论述框架,其论述逻辑大致有:电影与既有艺术的关系,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电影的精神性三个维度。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些探讨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论,势必是在某种艺术理论的框架之下进行的,都有着艺术理论作为论述逻辑来进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作为艺术 艺术理论 电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纪录片《西藏一年》的“噪音”表达
15
作者 步长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77,共2页
纪录片自诞生以来,由于其真实的力量,非虚构的本性,成为电影和电视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片种。我们强调纪录片是对现实世界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机械复制,而是要求纪录片必须能够传达某种观点,是对世界能动的反映,必... 纪录片自诞生以来,由于其真实的力量,非虚构的本性,成为电影和电视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片种。我们强调纪录片是对现实世界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机械复制,而是要求纪录片必须能够传达某种观点,是对世界能动的反映,必须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噪音"。美国学者学者比尔·尼克尔斯认为,"纪录片的‘噪音’,就是让我们能够了解这种独特视点或观察世界的途径。"[1]他进一步指出:"纪录片的‘噪音’能够传达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复制 电视艺术 故事化 普通人物 尼克尔 独立制片人 参与模式 特定时空 制作团队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
16
作者 杜丙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8,共3页
电影和时代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一部电影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而一个时代的环境亦可以影响一部电影的创作风格。电影就像一本回忆录,记录着每个时代的变迁。文字记录是具体的,而电影记录则是绘声绘色的,可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从镜头里看... 电影和时代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一部电影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而一个时代的环境亦可以影响一部电影的创作风格。电影就像一本回忆录,记录着每个时代的变迁。文字记录是具体的,而电影记录则是绘声绘色的,可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从镜头里看一个年代。通过研究电影中"文革"影像的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与时代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在以后的影片创作过程中,将电影背景与一个年代更好地结合,真正成为每个时代经典的记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文革”记忆 时代特征 影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电影《盗梦空间》中的时空意识
17
作者 杜丙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盗梦空间》是一部以意识结构为主的科幻影片,导演诺兰将物理时间上的一个梦境延展成为一个无尽头的时空。这个世界打破了物理上的定律,将理论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并且由主观意识来控制,大量的审视自我的存在与价值放置在这个寻找... 《盗梦空间》是一部以意识结构为主的科幻影片,导演诺兰将物理时间上的一个梦境延展成为一个无尽头的时空。这个世界打破了物理上的定律,将理论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并且由主观意识来控制,大量的审视自我的存在与价值放置在这个寻找真实时空的故事之中。论文根据"时空意识"这一主题对电影中的画面情节进行分析,探讨《盗梦空间》中的时空存在意识与自我意识,讨论人生真与假的抉择,讨论潜意识与回归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意识 《盗梦空间》 回归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公元一六四四》谈文史纪录片搬演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1-63,共3页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即所呈现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到社会、历史、地理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所有影像不可能都是实拍实景,所以,"搬演"也就成为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作为纪录片的一种类型,...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即所呈现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到社会、历史、地理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所有影像不可能都是实拍实景,所以,"搬演"也就成为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作为纪录片的一种类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运用这种手法较为常见。它对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真实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纪录片更加形象生动。另外,搬演也是二度创作,它把历史资料等相关素材通过编排形成图像,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加入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使得这一类型的纪录片不枯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纪录片 《公元一六四四》 搬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见你》:困境中的自我迷失和认同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18-120,共3页
2020年初《想见你》以“爱情+穿越+悬疑+心理”的丰富内容,拓展了台湾偶像剧的想象边界,引发了“台剧复兴”的大讨论。拓扑学中的“莫比乌斯环”式无限循环的结构拓展到影视艺术中,形成了剧中双魂穿越的时空困境,使影像表达耳目一新。... 2020年初《想见你》以“爱情+穿越+悬疑+心理”的丰富内容,拓展了台湾偶像剧的想象边界,引发了“台剧复兴”的大讨论。拓扑学中的“莫比乌斯环”式无限循环的结构拓展到影视艺术中,形成了剧中双魂穿越的时空困境,使影像表达耳目一新。同时在“永不结束的爱情故事”外讨论青春、自我的主题,又使它带有强烈的现实属性。《想见你》人物以今生今世想见你的真诚愿景在时光的隧道中穿越、虚无、顿悟、重生,在循环的时空困境中迷失自我和自我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比乌斯环” 自我 迷失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神第一部》:神话重述、东方美学与现代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61-164,共4页
作为一部系列史诗巨制的开篇之作,《封神第一部》在神话想象、现实关照、文化表达之间找到平衡,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高阶段,又为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提供了范式模板。影片保留了国民神话记忆,将商周鼎革的历史背景和英雄成长的主线相融... 作为一部系列史诗巨制的开篇之作,《封神第一部》在神话想象、现实关照、文化表达之间找到平衡,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高阶段,又为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提供了范式模板。影片保留了国民神话记忆,将商周鼎革的历史背景和英雄成长的主线相融合,完成了神话与史诗的耦合。影片虚实相生、古今交融的东方美学与当代视觉技术相结合,唤起了观众的文化自信。叙事主体的重构、主流价值观的汇入编排进总体布局,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重述 东方美学 现代化表达 国际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