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普通话测试看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 |
李学军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2
|
谈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韩啸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3
|
品牌命名的方式和技巧 |
郑献芹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4
|
打造"与"解构"——徐复观与钱钟书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不同范式 |
王守雪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5
|
高职文秘专业《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
韩啸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6
|
高校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
李学军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7
|
布兴语的次要音节 |
高永奇
|
《语言科学》
|
2004 |
3
|
|
8
|
论“燕许大手笔” |
王太阁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9
|
广告中字母词语的使用特征 |
郑献芹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0
|
语文新课程的知识观 |
傅炳熙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1
|
张洁与“五四”女作家创作比较 |
翟传增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2
|
谈多媒体课件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
魏鸿雁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3
|
“唐文三变”新论 |
王太阁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4 |
1
|
|
14
|
美国发展社会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 |
王宝玲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5
|
从《孟子》中否定词语的使用看先秦否定标记的滥觞 |
仝国斌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6
|
张说的审美情趣及其散文的审美特征 |
王太阁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7
|
女权桂冠下的菲勒斯中心——张洁创作论之一 |
郭怀玉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8
|
修辞接受与修辞表达——从《古文关键》评点看吕祖谦的修辞思想 |
张秋娥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9
|
国情、决策、教改及其他 |
魏鸿雁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长篇小说《沧浪之水》的一种解读 |
陈才生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