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1
作者 陈金霞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5期72-74,共3页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污水灌溉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结合农业生产中现存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保...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污水灌溉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结合农业生产中现存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将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作为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耕作方式 农业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与利用
2
作者 陈金霞 《河南农业》 2025年第5期15-16,共2页
安阳市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土地总面积7413 km^(2)。该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蔬菜等农作物。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秸秆产量基本稳定在... 安阳市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土地总面积7413 km^(2)。该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蔬菜等农作物。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秸秆产量基本稳定在500万t左右。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约28.67万hm^(2),粮食产量200万t左右,产生秸秆约250万t;玉米播种面积约25.33万hm^(2),秋粮总产量约170万t,产生秸秆约18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总面积 粮食产量 粮食主产区 小麦播种面积 玉米播种面积 农作物秸秆 农业大市 开发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3
作者 路晓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9-12,共4页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源,富含热能和碳、氮、磷、钾、钙、镁及有机质等营养成分,积累了农作物一半以上的光合作用产物,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源,富含热能和碳、氮、磷、钾、钙、镁及有机质等营养成分,积累了农作物一半以上的光合作用产物,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作者对安阳市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现状分析 问题 对策 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中发展绿色食品的实践探索——以河南麦多生态农业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军帅 李永革 +3 位作者 熊瑞冰 黄雅凤 左彦军 马杰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9期57-59,共3页
河南省安阳市河南麦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麦多生态农业”)结合绿色食品发展需要的条件和要求,对种植产品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突出优质、安全、健康的种植方式和生产要求,建立良好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生态农业... 河南省安阳市河南麦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麦多生态农业”)结合绿色食品发展需要的条件和要求,对种植产品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突出优质、安全、健康的种植方式和生产要求,建立良好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生态农业循环发展同绿色食品发展同步开展、利益共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是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步提高的有效实践,为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发挥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麦多生态农业 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清洁生产下的农膜污染防治研究
5
作者 路晓云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4期54-56,共3页
农膜覆膜栽培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化、集约化发展的重大技术改革,该技术基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等方式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在中国温饱工程、菜篮子工程和现代化农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膜... 农膜覆膜栽培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化、集约化发展的重大技术改革,该技术基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等方式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在中国温饱工程、菜篮子工程和现代化农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膜残留物对农田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解决农膜污染防治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膜污染防治 技术创新 农业清洁生产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态循环模式的成效与启示
6
作者 熊瑞冰 张军帅 +4 位作者 王晨 李永革 黄雅凤 申晓宾 陈佩蕾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1期25-26,共2页
“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乡村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的必由路径。绿色食品建设与生态农业循环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路径,两者在理念与实践上高度协同,共同推动农业系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高效的方向转型。生... “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乡村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的必由路径。绿色食品建设与生态农业循环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路径,两者在理念与实践上高度协同,共同推动农业系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高效的方向转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绿色食品事业的建设,对于绿色兴农、强农和保护环境都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环境友好 绿色兴农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路晓云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3期25-26,共2页
该研究开展田间试验,比较玉米秸秆表层覆盖与深埋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表层覆盖可显著提升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及有效磷含量,理论产量提高15.1%~16.2%;深埋效果次优但优于对照。这表明,表层覆盖通过加... 该研究开展田间试验,比较玉米秸秆表层覆盖与深埋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表层覆盖可显著提升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及有效磷含量,理论产量提高15.1%~16.2%;深埋效果次优但优于对照。这表明,表层覆盖通过加速养分矿化可更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并提升产量,下一步可结合长期试验完善还田模式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产量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花生产量影响及土壤残膜存留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齐英 董彰 +5 位作者 田尧甫 冯志新 江艳 李静 熊瑞冰 张军帅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1期43-46,共4页
为研究可降解地膜覆盖对花生产量及土壤残膜存留效应,该文通过4种地膜的筛选试验,分析研究可降解地膜对花生产量及土壤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可降解地膜降解速度最快,普通白色降解地膜降解速度最慢;花生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效果主... 为研究可降解地膜覆盖对花生产量及土壤残膜存留效应,该文通过4种地膜的筛选试验,分析研究可降解地膜对花生产量及土壤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可降解地膜降解速度最快,普通白色降解地膜降解速度最慢;花生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效果主要体现在花生生育前期,而且增温保墒的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当;覆盖地膜能够增加花生产量,比不覆膜增产5.32%~19.06%。其中可降解地膜的增产效果高于不可降解地膜。同时地膜的土壤残留量可降解地膜显著低于不可降解地膜,0~30 cm土层的黑色可降解地膜和白色可降解地膜残留量分别比同类型不可降解地膜降低67.66%和57.31%。因此,推荐花生种植使用黑色可降解地膜,以满足花生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温度、水分的需求,实现前期增温保水,后期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增渗,同时减少地膜残留污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可降解地膜 产量 残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阳木锦斑蛾对重阳木枝叶挥发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9
作者 孙雅辉 齐英 +3 位作者 陈泽华 郭闪闪 杨海博 董钧锋 《湖北植保》 2024年第5期10-13,共4页
本研究通过顶空吸附结合GC-MS技术分离鉴定了重阳木枝叶挥发性化合物,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雌性重阳木锦斑蛾Histia rhodope对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共分离鉴定出重阳木枝叶挥发性化合物共15种;发现顺-3-己烯乙酸... 本研究通过顶空吸附结合GC-MS技术分离鉴定了重阳木枝叶挥发性化合物,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雌性重阳木锦斑蛾Histia rhodope对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共分离鉴定出重阳木枝叶挥发性化合物共15种;发现顺-3-己烯乙酸酯和β-罗勒烯两种化合物对雌性重阳木锦斑蛾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研究结果对研发重阳木锦斑蛾的产卵引诱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木锦斑蛾 重阳木 挥发性化合物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技术分析
10
作者 路晓云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71-72,共2页
土壤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土地的生产力,还通过食物链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当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难可逆性等特点,导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土壤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土地的生产力,还通过食物链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当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难可逆性等特点,导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为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厘清土壤污染的种类,有针对性地施以不同的土壤治理与修复技术,可有效提高土壤质量,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大环境问题 治理与修复 土壤质量 可逆性 人类健康 食物链 累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