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联合脉血康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常国宁 郭严 +1 位作者 康进忠 司燕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51-2255,共5页
目的 探究丁苯酞联合脉血康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 目的 探究丁苯酞联合脉血康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血浆黏度、甘油三酯(TG)、全血高切黏度、低密度脂蛋白(LDL-C)、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脉血康胶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IS临床治疗,可通过改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同时用药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脉血康胶囊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护理在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敏 张玉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6期3070-3071,共2页
目的研究教育护理在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97例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教育护理组(42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教育护理组在此... 目的研究教育护理在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97例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教育护理组(42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教育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教育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洼田氏饮水实验法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吞咽功能。结果教育护理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治愈及好转率(46. 34%、39. 02%)均高于对照组(32. 73%、25.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施行教育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护理 脑梗死 吞咽困难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并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6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并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84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单纯内科治疗法,通过4周治疗后,评定两种治疗前后身体... 目的探讨针灸并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84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单纯内科治疗法,通过4周治疗后,评定两种治疗前后身体四肢运动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运动能力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效果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并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效果明显,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灸治疗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ET-1、CGRP平衡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常国宁 康进忠 +1 位作者 郭严 时高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12例眩晕症患...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12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他司汀组和联合组,各56例。倍他司汀组患者餐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倍他司汀组基础上增加口服强力定眩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血流动力学、ET-1/CGRP平衡状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 m后,联合组的眩晕症状评分、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联合组的右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左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均高于倍他司汀组(P<0.05)。联合组的血清CGRP水平高于倍他司汀组,血清ET-1水平及ET-1/CGRP值低于倍他司汀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辅助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通过调节血清ET-1、CGRP物质的平衡改善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联合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定眩片 眩晕症 倍他司汀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临床素材融入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献文 张晓 宋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7期189-191,211,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21年7月—2022年1月202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4个班级学生240名,随机分为传统组(n=120)和... 目的探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21年7月—2022年1月202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4个班级学生240名,随机分为传统组(n=120)和观察组(n=120),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融入临床素材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观察学生的实验成绩和问卷调查内容。结果观察组实验成绩、对授课的认可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等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素材融入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