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庭电影的空间书写与文化阐释
1
作者 惠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庭审空间作为法庭电影的核心场景,通过封闭空间中的程序仪式,体现司法权威与程序正义;作为辅述场景的复现论证空间,以回忆复现和实验论证昭示了审判制度下的司法审慎;冲破了封闭叙事边界而延伸出的舆论空间,实现了影像文本与现实文本间... 庭审空间作为法庭电影的核心场景,通过封闭空间中的程序仪式,体现司法权威与程序正义;作为辅述场景的复现论证空间,以回忆复现和实验论证昭示了审判制度下的司法审慎;冲破了封闭叙事边界而延伸出的舆论空间,实现了影像文本与现实文本间的自反性互文。法庭电影中的空间不仅是表层意义上故事展开的容器和框架,更隐藏着深层的法律精神与文化内涵,透过影像话语,在“法庭”这一社会的镜像空间中演绎人性善恶与道德情理的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电影 空间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的互文性探析——以《霸王别姬》《倩女幽魂》为例
2
作者 王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1,共7页
电影与文学作品的互文性在理论基础上揭示了两者在情节、人物与主题等方面的互动与交流。经典电影如《霸王别姬》与《倩女幽魂》系列,展示了小说与电影在互文表现中的差异与共同,以及影像语言如何重塑文学意境。互文性不仅是电影艺术形... 电影与文学作品的互文性在理论基础上揭示了两者在情节、人物与主题等方面的互动与交流。经典电影如《霸王别姬》与《倩女幽魂》系列,展示了小说与电影在互文表现中的差异与共同,以及影像语言如何重塑文学意境。互文性不仅是电影艺术形式,可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可促进电影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增强受众的接受度及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 文学叙事 互文性 影像语言 电影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的现实隐喻与实践方式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1,共5页
喜剧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续接百年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脉络,在新时代以温暖现实主义的创造理念触碰现实,将银幕上不可见的心智障碍人士以乐观、温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采用类型策略,将喜剧片与体育片进行类型互渗与融合,... 喜剧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续接百年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脉络,在新时代以温暖现实主义的创造理念触碰现实,将银幕上不可见的心智障碍人士以乐观、温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采用类型策略,将喜剧片与体育片进行类型互渗与融合,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篮球竞技的热血与沸腾,以改变观众对待残障人士的视角和态度。电影设置了准家庭情感的仁爱之家进行拟家庭叙事,以温暖的中国式家庭关系来与观众进行情感共情。电影创作不仅拓宽了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并为观众提供了新的银幕与现实的情感沟通方式,为后续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现实主义 喜剧电影 类型融合 拟家庭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多模态话语协同意义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燕京 许雅雯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多模态话语研究以超越单一语言模态话语的方法特性在影视艺术研究领域彰显其重要价值。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6.7对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从话语语境、话语表达和话语意义三个层次进行实证分析,探... 多模态话语研究以超越单一语言模态话语的方法特性在影视艺术研究领域彰显其重要价值。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6.7对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从话语语境、话语表达和话语意义三个层次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作为美食纪录电影的视觉文本、语言文本和音乐文本的表达特点及其背后隐含的思想观念,揭示美食纪录电影中多模态语言的相互协同建构主题意义的机制,旨在为美食纪录电影的创作和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影视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传播 《舌尖上的新年》 多模态话语 美食纪录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意识下的自我言说:新历史主义影片观照
5
作者 陈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自新历史主义传入中国后,分属不同代际的电影人从各自的理解出发实现了电影与该理论的互动,为国产历史题材电影注入了活力。第五代电影人以历史寓言引发民族自省,第六代电影人以底层叙事为社会边缘群体代言,其他不能被代际划分阵营的电... 自新历史主义传入中国后,分属不同代际的电影人从各自的理解出发实现了电影与该理论的互动,为国产历史题材电影注入了活力。第五代电影人以历史寓言引发民族自省,第六代电影人以底层叙事为社会边缘群体代言,其他不能被代际划分阵营的电影人,则在关注市场的同时进行着自我表达。新历史主义电影利用一些碎片化的、似真非真的“小历史”文本与观众进行对话,与传统正史进行商榷,让观众看到了历史的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边缘意识 自我言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拟态环境下河南区域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6
作者 刘飞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8-82,共5页
拟态环境下的河南区域形象饱受争议,而融媒体时代拟态环境出现的新样态,使新时代河南形象的建构与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大众传播舆论引导建构新时代的河南区域形象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运用SWOT分析法来梳理融媒时代拟态环境下的... 拟态环境下的河南区域形象饱受争议,而融媒体时代拟态环境出现的新样态,使新时代河南形象的建构与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大众传播舆论引导建构新时代的河南区域形象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运用SWOT分析法来梳理融媒时代拟态环境下的河南区域形象,探究如何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的传播优势,建构新时代河南形象、传播新时代河南声音,从而提升河南综合区域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拟态环境 河南省 区域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湘西题材电影的三元空间建构 被引量:3
7
作者 惠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29-133,共5页
当前的电影研究逐渐呈现出“空间转向”的趋势,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电影空间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湘西题材电影的空间分为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通过对湘西原始古朴的生态景观的呈现,建构了自然空间;通过对混沌与秩序的... 当前的电影研究逐渐呈现出“空间转向”的趋势,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电影空间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湘西题材电影的空间分为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通过对湘西原始古朴的生态景观的呈现,建构了自然空间;通过对混沌与秩序的对抗与复归、规训与觉醒的博弈与妥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弥合,建构了社会空间;通过对集体主义的民族化和趋美向善的情感旨归,建构了精神空间。通过对“三元空间”的建构,湘西题材电影架构起了其空间属性与文化特质的深层次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自然空间 社会空间 精神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小帅电影中的寻找母题与底层空间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超 范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34-137,共4页
在第六代导演中,王小帅的电影叙事坚持“对应内心”和叙事的个性,“寻找”主题和底层空间叙事是其故事底色和内核。在他的电影中,寻找主题有三个层面的话语表达:寻找扎根之处、寻找身份认同和寻找精神救赎,这三个层面的“寻找”通过底... 在第六代导演中,王小帅的电影叙事坚持“对应内心”和叙事的个性,“寻找”主题和底层空间叙事是其故事底色和内核。在他的电影中,寻找主题有三个层面的话语表达:寻找扎根之处、寻找身份认同和寻找精神救赎,这三个层面的“寻找”通过底层空间叙事展开。王小帅电影中底层空间叙事的独特性体现在:封闭压抑空间中的隐喻性叙事、显现空间与隐在空间的冲突营造,也使他的电影具有了时代见证者和记录者的终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帅 寻找 底层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中湖南电影的元叙事话语体系建构
9
作者 叶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42-145,共4页
具身认知强调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要从受众自身出发进行隐喻和象征式阐述。在这一理念下,湖南电影的叙事话语正逐渐从语言叙事、音乐叙事、画面叙事等单一元素向电影化综合叙事转变,从图式、表征、意涵的泛叙事向元叙事话语体系转变。在这... 具身认知强调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要从受众自身出发进行隐喻和象征式阐述。在这一理念下,湖南电影的叙事话语正逐渐从语言叙事、音乐叙事、画面叙事等单一元素向电影化综合叙事转变,从图式、表征、意涵的泛叙事向元叙事话语体系转变。在这一叙事话语体系中,有以具身体验与自主立场延展为核心的换位叙事,有以宏大震撼与身体沉浸的转向为核心的移情叙事,有以认知方式与影像空间的融合为核心的多元叙事,也有以地域审美与电影观感的交汇为核心的独立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电影 元叙事 具身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媒体应用
10
作者 李晓佳 《管理工程师》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新媒体的出现重构了农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这种机遇被一些敢于创新的农民“自发”看到,他们积极探索新技术,不仅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表达自我,同时通过流量变现、直播带货等手段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各级... 新媒体的出现重构了农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这种机遇被一些敢于创新的农民“自发”看到,他们积极探索新技术,不仅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表达自我,同时通过流量变现、直播带货等手段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各级政府开始更新观念,通过增加互联网建设财政性投入、政策引导及主动对接互联网企业等,主动推进新媒体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然而,这种依靠自发意识所推动的媒介应用相对盲目和短视,还需要政府敢于顺势而为,不断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在观念和政策上积极引领,实现新媒体应用在农村经济中的“自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农村经济 流量变现 直播带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合体系理论下的当代国产古装电影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5-58,共4页
对于投资高企,且与观众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古装电影而言,基于正/反打镜头的缝合体系对于其表意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在镜头切换下,缝合体系能够巧妙地凭借两个人物的先后出现,实现视角转化,消解观众对影像真实性的质疑,给予观众... 对于投资高企,且与观众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古装电影而言,基于正/反打镜头的缝合体系对于其表意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在镜头切换下,缝合体系能够巧妙地凭借两个人物的先后出现,实现视角转化,消解观众对影像真实性的质疑,给予观众在判断力上的错觉,将观众同化于电影的故事世界中。而导演或是对历史的祛魅与复魅,或是借由旧时空抒发的当代趣味和情感,也都能在“主体圈套”的设计下传递给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古装电影 缝合体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电商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小华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6-68,共3页
直播电商是一种新兴的电商业态,它以其门槛低,简单易学,效率高,受众多等优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直播电商的优势与缺陷,并提出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直播电商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贡》“织皮”释考
13
作者 宋海燕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其梁、雍二州章中都提到了“织皮”。由于“织皮”所在的特殊位置,其断句释义历来聚讼纷纭。有学者将其连下文释作国名,有的则释作贡物。“织皮”当是兽毛织物和兽皮的总称,是青藏高原地区最为常见的衣物... 《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其梁、雍二州章中都提到了“织皮”。由于“织皮”所在的特殊位置,其断句释义历来聚讼纷纭。有学者将其连下文释作国名,有的则释作贡物。“织皮”当是兽毛织物和兽皮的总称,是青藏高原地区最为常见的衣物原料,也是古人重要的生活资料。“织皮”用途广泛,需求量大,是古代阶级、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梁、雍二州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毛皮制品的发达及与内地的密切悠久的联系,是“织皮”作为贡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贡物 织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贡》“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歧解辑释
14
作者 宋海燕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0期35-40,共6页
《尚书·禹贡》在叙述兖州的赋税等级情况时,曾云“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关于这句话的断句、释义,历来聚讼纷纭。从《禹贡》自身体例来看,此句应从“厥赋贞”断句。兖州赋等之“贞”与他州不同,历代学者释“贞”,歧解纷繁,其中... 《尚书·禹贡》在叙述兖州的赋税等级情况时,曾云“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关于这句话的断句、释义,历来聚讼纷纭。从《禹贡》自身体例来看,此句应从“厥赋贞”断句。兖州赋等之“贞”与他州不同,历代学者释“贞”,歧解纷繁,其中,宋代马廷鸾、金履祥以当时的金石学知识为依据,提出“贞”为“下下”之误,此说较为准确。“作”连下文,为无主宾语,引起历代治水与治州的争议。结合行文逻辑与《禹贡》体例来看,治州说更为合理,十三年当为治理兖州而非治水的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兖州 “贞” “作” “十有三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