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岩弹性参数与波速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成波 刘振东 施行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3-60,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岩石弹性参数(如杨氏模量、泊松比)与超声波波速的关系,将岩石加卸载循环实验和超声波测量实验同时进行,得到同一组样品的测量数据并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岩石样品的孔隙度、裂隙、岩石结构和构造的... 为进一步了解岩石弹性参数(如杨氏模量、泊松比)与超声波波速的关系,将岩石加卸载循环实验和超声波测量实验同时进行,得到同一组样品的测量数据并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岩石样品的孔隙度、裂隙、岩石结构和构造的改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砂岩的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也都会有规律地变化。较低应力水平时用小循环加卸载测得的动态弹性模量是不准确的,计算的波速也不准确,只有通过波速实验才能准确测出;饱水情况的加卸载纵波波速之差比干燥情况小,饱水波速大于干燥波速;动态泊松比比较稳定,但静态泊松比随着应力的增加而增加,从0.07增加到0.12,有趋近于动态泊松比的趋势;用P-M模型从微观概率分布入手,能够很好地解释静态和动态弹性参数的差别。通过本实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成功建立起了岩石介质中弹性参数与波速的关系,为类似实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参数 杨氏模量 超声波速 泊松比 动静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混沌与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图像加密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婷 董胜伟 吕志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将四维超混沌系统和标准加权类分数傅里叶变换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数字图像加密双重方案.对图像进行三基色分层标准加权类分数傅里叶变换,利用超四维混沌序列对变换结果进行置乱操作,将置乱后的3层数据融合得到加密图像仿真结果表明,... 将四维超混沌系统和标准加权类分数傅里叶变换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数字图像加密双重方案.对图像进行三基色分层标准加权类分数傅里叶变换,利用超四维混沌序列对变换结果进行置乱操作,将置乱后的3层数据融合得到加密图像仿真结果表明,加密后的图像灰度分布均衡,相邻像素的相关系数高度不相关,并且加密图像对秘钥高度敏感,具有较好抗攻击性、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混沌系统 标准加权类 分数傅里叶变换 图像加密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装置反剪切放电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牛兴平 张石定 吴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利用TSC+LSC程序对EAST装置反剪切位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反剪切等离子体由偏轴分布的LHCD来维持,并做了一系列的模拟来研究辅助加热投入时间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依据这些模拟,提出了一个新的控制安全因子分布的方案,这对托卡马克实验... 利用TSC+LSC程序对EAST装置反剪切位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反剪切等离子体由偏轴分布的LHCD来维持,并做了一系列的模拟来研究辅助加热投入时间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依据这些模拟,提出了一个新的控制安全因子分布的方案,这对托卡马克实验中的实时控制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反剪切 辅助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总数变化的急慢性阶段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改霞 刘纪轩 李学志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5-844,共10页
本文讨论总人口数量变化的具有急性及慢性阶段且都能感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求出了与人口增长指数λ*相关的基本再生数R_0.利用谱理论和齐次动力系统等理论证明,若R_0<1,则无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若R_0>1,则无病平衡点不稳定... 本文讨论总人口数量变化的具有急性及慢性阶段且都能感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求出了与人口增长指数λ*相关的基本再生数R_0.利用谱理论和齐次动力系统等理论证明,若R_0<1,则无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若R_0>1,则无病平衡点不稳定,这时还有地方病平衡点,并得到地方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阶段 基本再生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抗病性研究进展及其育种途径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亚飞 刘振东 郭瑞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共4页
阐述了小麦全蚀病致病性遗传规律,并从黑麦、燕麦、冰草属、粗山羊草、簇毛麦和华山新麦草等6个近缘种属中抗全蚀病基因的发现,回顾了国内外小麦全蚀病抗性研究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小麦全蚀病抗性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5条思... 阐述了小麦全蚀病致病性遗传规律,并从黑麦、燕麦、冰草属、粗山羊草、簇毛麦和华山新麦草等6个近缘种属中抗全蚀病基因的发现,回顾了国内外小麦全蚀病抗性研究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小麦全蚀病抗性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5条思路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 抗病性 育种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单层MoS_2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牛兴平 张石定 窦立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06-7110,共5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分别计算了本征及过渡金属掺杂单层MoS_2的晶格参数、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显示,过渡金属掺杂所引起的晶格畸变与杂质原子的共价半径有联系,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共价半径的大小。...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分别计算了本征及过渡金属掺杂单层MoS_2的晶格参数、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显示,过渡金属掺杂所引起的晶格畸变与杂质原子的共价半径有联系,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共价半径的大小。分析能带结构可以看到,Co、Ni、Cu、Tc、Re和W掺杂使能带从直接带隙变成了间接带隙。除了Cr和W以外,其它掺杂体系的禁带区域都出现了数目不等的新能级,这些杂质能级主要由杂质的d、S的3p和Mo的4d轨道组成。掺杂对MoS_2的光学性质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使MoS_2的静态介电常数、介电函数虚部峰值、折射率和光电导率峰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掺杂 二硫化钼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振东 刘肖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99,10,共5页
用GPS定位在某城市各功能区采集319个样品,利用Excel等软件分析计算样品各重金属元素的统计参量和污染负荷指数,对实测剖面曲线进行数学建模,并对这些污染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区污染负荷指数平均值最大,其次为交通区,... 用GPS定位在某城市各功能区采集319个样品,利用Excel等软件分析计算样品各重金属元素的统计参量和污染负荷指数,对实测剖面曲线进行数学建模,并对这些污染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区污染负荷指数平均值最大,其次为交通区,山区污染负荷指数最小;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与地表土壤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Cr、Ni和Cu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Cd、Pb和Zn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交通污染源;砷和汞来源于单质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负荷指数 相关系数 聚类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铜佛像表面残片的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崔亚量 郑桂梅 +6 位作者 李建新 李现常 刘彦军 郑竞 王小华 童华 胡继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34,共4页
本文利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CRS)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技术对唐代一铜佛像的表面成分、形态及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铜佛像主要是由Cu-Pb-Sn三元青铜合金组成,表面腐蚀物主要是由氧化铜,氧化亚铜,碱式碳酸铜,氧化... 本文利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CRS)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技术对唐代一铜佛像的表面成分、形态及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铜佛像主要是由Cu-Pb-Sn三元青铜合金组成,表面腐蚀物主要是由氧化铜,氧化亚铜,碱式碳酸铜,氧化铅,氧化锡,碳酸铅和氯化铅组成,这些成分在空气中都比较稳定,不会再对铜佛像造成进一步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青铜佛像 拉曼光谱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镁与氢氧化铝复配阻燃聚乙烯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建新 吴洁 孙洪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4,共3页
将氢氧化铝和碳酸镁复配添加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发现当氢氧化铝和碳酸镁的比例为4∶1时,其氧指数最高为26.碳酸镁和氢氧化铝复配阻燃聚乙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由于碳酸镁的加入还提高了体系的拉伸强度,但是却明显降低了断裂伸长率.
关键词 碳酸镁 氢氧化铝 复配 无卤阻燃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PMMA表面的修饰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换平 王书红 +4 位作者 李现常 杜慧 侯绍刚 李安林 王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得到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用氢氧化钠溶液对PMMA片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在黄芩提取液中用黄芩苷对PMMA表面进行修饰.该修饰工艺在常温常压下,pH值为5的黄芩提取液中进行,修饰后的透明PMMA板材,使用贴膜法进行抑菌测... 为得到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用氢氧化钠溶液对PMMA片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在黄芩提取液中用黄芩苷对PMMA表面进行修饰.该修饰工艺在常温常压下,pH值为5的黄芩提取液中进行,修饰后的透明PMMA板材,使用贴膜法进行抑菌测试.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对修饰后的PMMA进行滤光测试,对修饰后的PMMA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并对黄芩苷上能量分布进行了简单计算,依据修饰后的PMMA板材的红外光谱和黄芩苷上能量分布,初步分析了黄芩苷对透明PMMA板材表面修饰的机理.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成本低,易操作,且修饰后的PMMA具有一定的抑菌及去除蓝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PMMA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确定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芳征 谢晶 袁付顺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7,共5页
研究一类具有未知虚拟控制系数的不确定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问题.基于有限时间稳定的Lyapunov理论和"加幂积分器"技术,显式设计非李普希兹状态反馈控制律,使闭环系统的所有状态全局有限时间收敛到零点.仿真例子验证... 研究一类具有未知虚拟控制系数的不确定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问题.基于有限时间稳定的Lyapunov理论和"加幂积分器"技术,显式设计非李普希兹状态反馈控制律,使闭环系统的所有状态全局有限时间收敛到零点.仿真例子验证了论文的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非线性系统 加幂积分器 状态反馈 有限时间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钒氧纳米管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朝军 赵爱玲 吴广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81-1284,共4页
以V2O5粉末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十六烷基胺为模板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钒氧纳米管,然后结合阳离子交换技术,用导电聚合物聚吡咯修饰替换钒氧纳米管中的有机模板剂,成功制备了聚吡咯/钒氧纳米管复合材料。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 以V2O5粉末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十六烷基胺为模板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钒氧纳米管,然后结合阳离子交换技术,用导电聚合物聚吡咯修饰替换钒氧纳米管中的有机模板剂,成功制备了聚吡咯/钒氧纳米管复合材料。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观察和分析了修饰前后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证实聚吡咯不但成功修饰替换了钒氧纳米管中的有机模板剂,而且还很好地保持了纳米管的管状结构。采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分别测试了修饰前后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电聚合物聚吡咯的修饰替换极大地提高了电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循环伏安结果和20次循环后的表面形貌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由于聚吡咯具有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柔韧性,不仅提高了复合纳米管材料的电导率,而且还改善了复合纳米管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钒氧纳米管 复合材料 阴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砂岩稳态蠕变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成波 李建新 施行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201-205,共5页
在阶梯加载条件下对紫篷山砂岩进行了高温单轴压缩蠕变实验,利用参数变动法对砂岩稳态蠕变律常数进行了测定,同时,也对砂岩的稳态蠕变阶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即σ=8.6~77.8 MPa,T=20~500℃下,砂岩... 在阶梯加载条件下对紫篷山砂岩进行了高温单轴压缩蠕变实验,利用参数变动法对砂岩稳态蠕变律常数进行了测定,同时,也对砂岩的稳态蠕变阶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即σ=8.6~77.8 MPa,T=20~500℃下,砂岩稳态蠕变率在10-10~10-9s-1之间,其随着温度和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砂岩的蠕变就越早进入稳态蠕变阶段。对砂岩稳态蠕变律常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内,应力指数n值表现出两段直线关系:应力σ在8.6~25.9 MPa之间时,应力指数n值在0.26~0.43之间;应力σ在25.9~77.8 MPa之间时,应力指数n值在0.61~0.82之间。应力指数n值有随着σ值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蠕变激活能QC值在0.05~3.796 k J/mol之间。当T在20~100℃之间时,T对QC的影响小。综合分析表明,在实验温压范围内,利用参数变动法对砂岩的蠕变激活能QC值进行测定有较大误差。在结构常数A的测定方面,ln A值均呈现负值,在-19.91^-14.59之间,这表明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内,砂岩的微观结构、组分对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是很小的。ln A值也存在着类似于应力指数n值的分段现象,表明了应力σ越大,砂岩的微观结构、组分对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是越大。此外还对砂岩的弹性模量E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发现,弹性模量E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砂岩 稳态蠕变 参数变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锂锰钒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朝军 段林波 +2 位作者 李现常 高倩倩 戴玉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44-1148,1155,共6页
以醋酸锂、醋酸锰、五氧化二钒、过氧化氢为原料,葡萄糖作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不同碳质量分数的碳包覆锂锰钒氧纳米材料LiMnVO_4/C。利用SEM、TEM、XRD、Raman、EDS、TG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 以醋酸锂、醋酸锰、五氧化二钒、过氧化氢为原料,葡萄糖作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不同碳质量分数的碳包覆锂锰钒氧纳米材料LiMnVO_4/C。利用SEM、TEM、XRD、Raman、EDS、TG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呈立方晶系结构,经碳包覆后的复合纳米材料的颗粒分散性较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测试条件(充放电电压为0.01~3.00 V,充放电电流密度为100 m A/g)下,碳质量分数为0%、5%、10%和15%的碳包覆锂锰钒氧纳米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分别为682、686、696和580 m A·h/g,60次循环后的充电比容量分别为226、336、513和440 m A·h/g。因此,碳质量分数为10%的碳包覆锂锰钒氧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充电比容量。合适的碳包覆质量分数不仅能提高纳米电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抑制晶粒的长大和团聚,而且能改善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 锂锰钒氧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灭过程的轨道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晓晶 阎国军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2,共13页
本文中我们给出了生灭过程的轨道结构,指出轨道结构与构造理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且利用Ito游程理论说明构造理论中各个参数的概率含义.
关键词 生灭过程 Martin流出边界 Ray-Knight紧化 右过程 正则点 Ito游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阻燃聚乙烯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建新 吴洁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0-322,共3页
为提高碳酸镁/氢氧化铝复配阻燃聚乙烯体系的性能,将几种常用协效剂和两种偶联剂添加到阻燃体系中,测量其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实验表明:几种添加剂对提高体系的氧指数贡献相当;白炭黑可以明显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硼酸锌对体系的断裂伸... 为提高碳酸镁/氢氧化铝复配阻燃聚乙烯体系的性能,将几种常用协效剂和两种偶联剂添加到阻燃体系中,测量其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实验表明:几种添加剂对提高体系的氧指数贡献相当;白炭黑可以明显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硼酸锌对体系的断裂伸长率影响最小。对于拉伸强度,使用铝酸酯偶联剂效果优于硅烷偶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偶联剂 无卤阻燃 氧指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原子掺杂对单层MoS_2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牛兴平 窦立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0-164,共5页
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分别计算了本征及过渡金属掺杂单层MoS_2的晶格参数、电子结构和磁性性质.计算结果显示,过渡金属掺杂所引起的晶格畸变与杂质原子的共价半径有联系,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共价半径的大小... 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分别计算了本征及过渡金属掺杂单层MoS_2的晶格参数、电子结构和磁性性质.计算结果显示,过渡金属掺杂所引起的晶格畸变与杂质原子的共价半径有联系,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共价半径的大小.分析电子结构可以看到,VIIB、VIII和IB族杂质中除Ag和Re外的掺杂体系都对外显示磁性,磁矩主要集中在掺杂的过渡金属原子上.掺杂体系的禁带区域都出现了数目不等的杂质能级,这些杂质能级主要由杂质的d、S的3p和Mo的4d轨道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掺杂 二硫化钼 电子结构 磁性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志高 袁征 +2 位作者 黄冬至 邱双娟 耿益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228,共7页
[目的]在测算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之间脱钩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增减的影响及时空格局演化,为该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之间的脱钩关系,... [目的]在测算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之间脱钩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增减的影响及时空格局演化,为该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之间的脱钩关系,利用LMDI分解模型对影响农业化学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运用K-means方法对河南省农业化学效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993—2016年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总体呈“先升后降”态势,农膜、农药和化肥投入分别于2012,2014和2016年出现下降趋势;23 a来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态势出现了从相对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并存到相对脱钩再到开始出现绝对脱钩趋势的转变;耕地效应是农业化学投入增加的主要推动力量,效率效应对农业化学投入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规模效应的影响不明显;从空间格局上看,豫东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化学生产资料依赖程度较高,豫中和豫西北地区农业化学参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程度较低。[结论]整体上看,河南省农业化学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了脱钩状态,但在区域内部还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未来河南省应采取差异化的农业化学控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化学投入 Tapio脱钩 LMDI分解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修饰锂钒氧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崔朝军 孙兴川 +2 位作者 李现常 李成波 牛永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36-1740,1747,共6页
以锂钒氧纳米管为载体,利用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修饰锂钒氧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经聚吡咯修饰后仍保持较好的纳米管状结构,管内径约20 nm左右,外径约100 nm左右;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经聚吡咯修饰后电... 以锂钒氧纳米管为载体,利用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修饰锂钒氧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形貌和结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经聚吡咯修饰后仍保持较好的纳米管状结构,管内径约20 nm左右,外径约100 nm左右;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经聚吡咯修饰后电极材料在不同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均有明显增加,经30次不同倍率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由修饰前的42.7%增加到55.8%,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归因于聚吡咯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锂钒氧纳米管 氧化聚合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技术对酸洗法提纯多晶硅的催化作用
20
作者 刘振东 牛兴平 +1 位作者 戴玉强 朱登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2,共7页
采用淬火技术和酸洗络合技术提纯多晶硅。采用ICP测试多晶硅纯度,采用XRD、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技术分析淬火对多晶硅提纯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1)淬火能减弱多晶硅杂质元素与硅之间的键能和键力,使多晶硅晶... 采用淬火技术和酸洗络合技术提纯多晶硅。采用ICP测试多晶硅纯度,采用XRD、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技术分析淬火对多晶硅提纯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1)淬火能减弱多晶硅杂质元素与硅之间的键能和键力,使多晶硅晶体出现缺陷和缩小硅体晶面间距;2)多晶硅杂质相主要由非晶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硅化物构成;3)采用酸洗络合技术和二次凝固技术可使多晶硅中B的移除率达到90%,同时其他金属杂质的移除率均在55%以上,提纯硅的纯度基本满足太阳电池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提纯 淬火 酸洗法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